周喜峰
摘要:清朝前期,黑龙江地区是驻防八旗的重要地区之一。为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和管理,清政府在这一时期对这一地区驻防八旗及其指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驻防八旗在黑龙江东西部的分布及规模、驻防八旗的内部结构与特征等都作了部署,形成了清朝前期黑龙江地区的地方政权及其管理形式。黑龙江驻防八旗在清朝前期维护清朝统治、保持边疆社会稳定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开发和保卫东北边疆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清朝前期;黑龙江地区;驻防八旗
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9)06-0136-06收稿日期:2009-09-t8
驻防八旗是清朝八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入主中原后,清朝统治者改变了八旗军队“出则备战,人则务农”的社会组织形式,将其按战略意图分为京旗和驻防两个系统,由国家直接统领。京旗是指驻扎北京及附近、保卫京师的八旗军,驻防八旗是指驻防于全国战略要地及边疆重镇的八旗军队。即“存京师者为禁旅,而分镇各省者为驻防”。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清史研究的不断深入,驻防八旗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专门的相关研究专著和论文对清朝前期黑龙江地区的驻防八旗加以全面系统的研究,这也是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一、黑龙江地区驻防八旗指挥体系的形成
清朝前期。黑龙江地区主要是指以黑龙江流域为中心的东北北部地区。它北起外兴安岭,西接外蒙古,南到松花江,东到鄂霍茨克海。黑龙江地区最初由盛京总管管辖。顺治元年八月,清朝政府设盛京总管(梅勒章京,二品官)统辖包括黑龙江在内的整个东北地区。“自世祖章皇帝人关之初,以盛京为发祥重地,在直省之上,即以内大臣何洛会为总管。统辖两翼官兵,为驻防所自始。”顺治三年,清廷晋升盛京总管叶克书为昂邦章京(一品官),正式铸发“盛京总管印”,镇守东北全境,为东北最高长官。康熙元年盛京总管改称镇守辽东等处将军,康熙四年改称奉天将军,乾隆十二年又改称盛京将军。
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后金就把黑龙江东部的宁古塔作为征服东海女真的军事基地,时常派兵驻守。天聪九年皇太极派吴巴海率兵常驻宁古塔。清兵入关后,宁古塔设总管(甲喇章京,三品官),隶属于盛京总管。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以后,东北北部地区形势紧张,清朝政府意识到宁古塔是黑龙江东部“最大都会”,应设“重臣”驻守,以便使军情直达兵部,因此于顺治九年命镶蓝旗梅勒章京沙尔虎达等统率八旗军驻防宁古塔。次年五月,沙尔虎达晋升为昂邦章京(一品官),“镇守宁古塔地方”。宁古塔总管成为与盛京总管平行的机构,管辖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流域等包括尼布楚、库页岛在内的东北东部及北部广大地区。康熙元年宁古塔总管改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下辖宁古塔副都统、吉林副都统、三姓副都统、阿勒楚喀副都统、伯都讷副都统等。后宁古塔将军迁往吉林,于乾隆二十二年正式改称吉林将军。
为了反击沙俄对黑龙江的入侵,加强对黑龙江地区各民族的管理,康熙二十二年,清朝政府调派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率宁古塔、吉林乌喇等处八旗兵在黑龙江“建城永戍”。同年十月二十五日,康熙皇帝根据兵部提名,补授萨布素为镇守瑷珲等处将军,礼部侍郎温岱为左翼副都统,给事中雅齐纳为右翼副都统。镇守瑷珲等处将军即后来的黑龙江将军。黑龙江将军设立后,清朝政府将原宁古塔将军管辖的亨滚河上源支流哈达乌喇河、黑龙江北岸的毕占河以及东流松花江等河流以西的地方划归黑龙江将军管辖。这样,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中上游的广大地区由黑龙江将军管辖,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包括库页岛在内由宁古塔将军管辖。宁古塔将军和黑龙江将军分别成为黑龙江东西部地区驻防八旗的最高长官。黑龙江将军最初驻黑龙江左岸的旧瑷珲城(今俄罗斯境内的维芙勒伊村),康熙二十四年移驻黑龙江右岸的新瑷珲城(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瑷珲镇),康熙二十九年移驻墨尔根城(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康熙三十八年最终移驻齐齐哈尔城。黑龙江将军是黑龙江驻防八旗的最高军政长官。将军之下设黑龙江(瑷珲)副都统、墨尔根副都统、齐齐哈尔副都统及城守尉等,分镇各城,以佐将军之治。宁古塔将军和黑龙江将军的设立。使黑龙江地区的驻防八旗指挥体系逐步得到确立和完善,为黑龙江驻防八旗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黑龙江西部黑龙江将军管辖下的驻防八旗
清朝前期,在黑龙江将军管辖下的黑龙江西部地区,先后设立了黑龙江(瑷珲)副都统、墨尔根副都统、齐齐哈尔副都统、布特哈总管、呼伦贝尔副都统衔总管、呼兰城守尉等八旗军政管理机构,将所属区域的各族人民编入八旗,分驻各城。清朝政府对黑龙江地区各族人民进行行政管理,主要就是通过这些驻防八旗机构来实施。
齐齐哈尔驻防八旗,驻齐齐哈尔城。齐齐哈尔又名卜魁,康熙三十一年建城,康熙三十八年黑龙江将军移驻后,便成为黑龙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康熙十三年,清朝政府令吉林水师营进驻齐齐哈尔。康熙二十二年编定水师营制,设“水师营总管一、四品官二、五品官一、六品官二。四品、五品、六品者,犹之佐领、防御、骁骑校也,皆汉军为之”,“水手皆流入充役,卜魁,三百一十九”。康熙二十三年,设火器营,置参领一员。康熙三十七年设副都统。这样,“卜魁,将军、副都统各一员,统八旗。旗各协领一、佐领五、防御一、骁骑校五”,“兵三千有四十。满洲、汉军暨索伦、达呼里、巴尔虎充之”,“户口二万有二十七”。由此可见,清朝前期齐齐哈尔副都统与黑龙江将军同驻一城,管辖由满族、鄂温克、达斡尔及巴尔虎蒙古等组成的八旗驻防部队及满、汉族组成的水师营等驻军及其家属等共计两万余人。
黑龙江驻防八旗,驻瑷珲城。康熙二十二年,清朝政府设瑷珲将军,同时设副都统。次年建新瑷珲城,黑龙江副都统同黑龙江将军共驻新瑷珲城。康熙二十九年,黑龙江将军“移驻墨尔根,衙署遂为副都统署”。康熙三十二年,黑龙江副都统移驻墨尔根,瑷珲设城守尉驻防。雍正八年,清朝政府在瑷珲城复设黑龙江副都统。据《龙沙纪略》记载:“艾浑,副都统一员,协领与墨尔根同(即协领四员)。旗各防御一、佐领三、骁骑校三。火器营统于卜魁参领,训练如卜魁制,先锋亦然。”“兵一千二百。无巴尔虎,余同。”户口“一万三千有二十四”。由此可见,黑龙江副都统率领八旗驻防兵1200余人,管理满族、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及汉族等13 000多人。
墨尔根驻防八旗,驻墨尔根城(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墨尔根城,原系墨尔根村,于康熙二十四年设立城池。二十五年,将军由黑龙江城移住(驻)。三十二年,由黑龙江副都统一员分驻。三十七年,副都统移住(驻)齐齐哈尔城。三十八年,将军亦移住(驻)齐齐哈尔,留协领防守。四十九年。复设副都统一员。”据《大清会典
事例》记载:墨尔根城“康熙二十五年,设城守尉一人,二十七年设佐领骁骑校各八人”。由上述史料可以看出,墨尔根城于康熙二十五年设城守尉,康熙三十二年设副都统,康熙四十九年重设。据《龙沙纪略》记载:“墨尔根,副都统一员,八旗共协领四、防御二。旗各佐领二。骁骑校二。惟镶蓝旗佐领、骁骑校各一。无火器营,而先锋营如卜魁制。”“兵九百,皆索伦、达呼里人。”人口“五千七百三十八”。由此可见,墨尔根副都统主要统率900余名八旗驻防军,管理着鄂温克、达斡尔、汉族等近6000余人。
布特哈驻防八旗,驻依倭齐(今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治所尼尔基)。清朝初年。南迁到嫩江中流的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被称为“布特哈打牲部落”,他们的居住区被称为“布特哈地区”。康熙二十三年,清朝政府对这里的鄂温克、达斡尔等族分编了5个阿巴(即围猎场)和3个扎兰(连或队之意),共8个管辖区。雍正几年黑龙江将军按照清朝政府的指令,将布特哈打牲部落按驻地编成八旗。以布特哈总管衙门“驻防于嫩江右岸宜卧奇地方,辖理该处八旗事宜”。布特哈八旗是在原有3个扎兰和5个阿巴基础上组建的。布特哈八旗下设92佐领,其中达斡尔族39佐领,鄂温克族47佐领,鄂伦春族6佐领。布特哈八旗按照八旗制度编设佐领作为它的基层单位,佐领下设骁骑校、拨什库等。其佐领和人丁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雍正十年由原来的92佐领增加到108佐领,到乾隆十五年又降回到97佐领。
呼伦贝尔驻防八旗,驻呼伦贝尔城(今内蒙古自治区海托尔市)。呼伦贝尔原是蒙古的游牧地,雍正五年中俄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后,这里便与俄国连界。为了加强呼伦贝尔地区的边防力量,雍正十年夏四月戊甲。办理军机大臣等批准了黑龙江将军卓尔海提出的奏请,“挑选索伦、打虎儿、巴尔虎、鄂伦春之兵三千名,迁移其地,将伊等编为八旗。左翼自修城处至鄂罗斯交界处游牧,右翼在喀尔喀河游牧。共编为五十佐领。各添佐领一员、骁骑校一员,每旗各添副总管一员,并铸给总管官防,设笔帖式二员”。“凡驻防官兵等,各给马匹牛羊,以立户业。”这样,呼伦贝尔开始有八旗军驻防。雍正十二年八月,清廷批准自喀尔喀移牧于呼伦贝尔的布里亚特巴尔虎蒙古“照索伦之例,挑选二千四百人充兵,分为八旗。编为四十佐领,每佐领各设佐领、骁骑校一员,领催六名。每翼各设总管一员,每旗各设副总管一员”。这些编旗的蒙古人被称为新巴尔虎蒙古。乾隆七年,清朝政府将驻防呼伦贝尔的索伦、达斡尔及巴尔虎26佐领迁回布特哈,乾隆八年,改呼伦贝尔统领为副都统职衔。并将新巴尔虎24佐领。正式编入呼伦贝尔驻防八旗,连同厄鲁特蒙古2佐领,仍保持50佐领的旧制。
呼兰驻防八旗,驻呼兰城(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雍正十二年,黑龙江将军那苏图奏置呼兰城,由齐齐哈尔、伯都纳城拨满洲、索伦、达斡尔、卦尔察、汉军共500名编旗驻防。乾隆元年,置呼兰城守尉。
到了雍正末年。黑龙江西部地区的城镇建设和八旗驻防已初具规模。其中齐齐哈尔驻有八旗兵40佐领2360名;布特哈设总管3员、副总管16员,驻有八旗兵61佐领1621名,另外布特哈所辖博尔多驻兵1000名、水师营水手275名;墨尔根城驻有八旗兵17佐领1000名,另有吉林乌喇水手308名;黑龙江城驻有八旗兵26佐领1540名:雍正十二年驻有新巴尔虎蒙古40佐领2400名。乾隆中期,齐齐哈尔有八旗驻防兵16佐领2090人;墨尔根有驻防兵17佐领856人;黑龙江城有驻防兵26佐领1209人;布特哈有驻防兵97佐领1800人;呼伦贝尔有驻防兵24佐领2274人:呼兰有驻防兵8佐领452人。另外在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城仍设有水师营,三城水手分别为568人、43人和419人。
由黑龙江将军管辖的黑龙江西部地区是清朝驻防八旗的重点地区。这里的八旗驻防体现了其重要的民族特征,满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蒙古、锡伯、汉族等八旗军相互交错,分驻各城。即每一处驻防城都有三个民族以上的八旗官兵驻防,这既利于各民族之间相互牵制,又益于各民族相互交流和融合,对东北边疆的社会稳定和边防安全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三、黑龙江东部宁古塔将军管辖下的驻防八旗
在清朝前期的黑龙江东部地区,还有宁古塔副都统、三姓副都统、阿勒楚喀副都统等3个副都统,其各自下辖驻防八旗,归当时的宁古塔将军管辖。
宁古塔驻防八旗,驻宁古塔城。宁古塔有新旧城之分。旧城(今黑龙江省海林县旧街)为“桅木隔石筑造”,内有昂邦章京衙署,“凡钱粮听断,皆出于其中。朝廷有诏旨及军令,皆于是宣读。府部公移、调发工匠及发迁谪者,皆于是稽察。解进参貂,或远夷朝贡,并于是奏报。官自梅勒以下皆治兵,并理民事,不设令丞”。早在清兵入关之前,宁古塔就是重要的军事基地,设有梅勒章京(副都统)率兵驻守。清兵入关后,宁古塔又成为东北的抗俄基地。顺治十年五月,清朝政府“命镶兰旗梅勒章京沙尔虎达,为昂邦章京,镇守宁古塔地方”,正式设立宁古塔副都统。顺治十一年,沙尔虎达建宁古塔城。康熙五年,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巴海(沙尔虎达之子)在旧城东南六十里处建宁古塔新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城),移驻于此。康熙十五年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乌喇,留一副都统驻宁古塔。宁古塔副都统,下辖协领二员,佐领十二员,防御四员,骁骑校九员,“内防守宁古塔兵三百五十名”。宁古塔副都统所辖之兵大多是由赫哲、费雅略等族编入八旗而形成的“新满洲”组成,驻兵多少因形势而定。
三姓驻防八旗,驻三姓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三姓”满语称为“依兰哈拉”,“依兰,三:哈拉,姓也”。康熙五十三年,清朝政府设三姓协领衙门,统于宁古塔副都统之下。同年开始编制佐领等。据《三姓副都统衙门档案》记载:“将四姓赫哲编为四佐领。从贡豸召皮的牲丁中挑选二百名,又从吉林拨来披甲八十名,每佐领下编七十名,从姓长(满语‘哈赉达)、乡长(满语‘噶珊达)中选拔四佐领、四骁骑校,并拔协领一员、防御四员、衙署无品级笔贴式四。”在三姓建协领的第二年,便开始修筑三姓城。雍正九年九月,清朝政府将“从前三姓地方人等,俱归入旗分,编为佐领”。同年十一月辛巳,“添设三姓地区副都统一员,佐领六员、防御四员、笔贴式二员、披甲八百名”。三姓副都统设立后,主要管理黑龙江下游、松花江与乌苏里江流域以及滨海和库页岛等地区赫哲、费雅喀、鄂伦春及库页等族人民。
阿勒楚喀驻防八旗,驻阿勒楚喀城(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区)。据史书记载:“阿拉楚喀地方,雍正三年,初设驻防。将船厂之满洲余丁一百名、伯都纳之卦尔察余丁一百名充补兵丁。又自船厂调来兵一百名。现在兵四百名。”由此可见,从雍正三年开始,阿勒楚喀设防驻有八旗兵,并
建驻防城。雍正七年改建土城,乾隆四十年重修。乾隆九年,“设阿勒楚喀副都统”。阿勒楚喀副都统除在阿勒楚喀城下设协领等官外。还先后在拉林(乾隆时曾设副都统驻此)和双城堡设协领等官,率兵驻防。
到了雍正末年,黑龙江东部宁古塔将军管辖地区的城镇建设和八旗驻防也初具规模。其中宁古塔驻有满洲八旗兵10佐领1000名;三姓驻有满洲八旗兵20佐领2800名;阿勒楚喀驻有满洲八旗兵8佐领512名。乾隆中期,宁古塔有驻防兵12佐领1400人;三姓有驻防兵15佐领1520人;阿勒楚喀有驻防兵7佐领406人;拉林有驻防兵6佐领406人。
由宁古塔将军管辖的黑龙江东部地区,八旗驻防也体现了其重要的民族特征。这里的驻防八旗主要以满族和由赫哲、费雅喀、库页等族组成的“新满洲”为主,同时还有少数汉族、鄂伦春族等组成的八旗军分驻各城。
四、清代黑龙江驻防八旗的作用
黑龙江驻防八旗,主要是由黑龙江地区的满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费雅喀等各族官兵组成。他们不仅能骑善射、作战勇猛。而且忠于职守、吃苦耐劳,被称为八旗劲旅。黑龙江驻防八旗主要负责驻防城及辖区安全、定期进行军事训练、屯垦等,有时还承担驻卡巡边的任务,遇有战事则应调出征。他们的家属主要以种田为主。水师营水军除训练、巡江和战时应征外。还负责平时军备物资及粮食的水上运输。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由黑龙江地区各族人民组成的强大的八旗军队分驻各地,使得侵略成性的沙俄政府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不敢公开派兵侵扰东北边疆。到了乾隆年间,由于中国西北、西南等地叛乱迭起,战事频繁,清朝政府经常抽调大批的黑龙江驻防八旗前往平叛。为了加强东北边疆地区各城之间及其与内地的联系,清朝政府还在黑龙江地区设置了很多驿站,由汉族流入及当地各族八旗官兵分别驻守,负责军情传递和官兵的往来接送。由此可见,黑龙江各族驻防八旗官兵在外敌入侵时是反击侵略的主力军,在和平时期又是东北边疆开发和边疆保卫的中坚力量。
雅克萨战争以后,为了加强东北边疆的军事防御,清朝政府在黑龙江地区靠近边境的地方设立卡伦,派兵驻守。这样,建立和驻守卡伦成为黑龙江驻防八旗保卫边疆的又一项历史使命。卡伦,清代史书多作喀伦,是满语,意为哨所。清朝前期。黑龙江地区所设立的卡伦主要是以防御外来侵略、巡察边境的卡伦为主。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清朝政府对黑龙江地区中俄边界的防卫非常重视,中俄边界确定后,由于“黑龙江徼外境壤牙错,地无边墙,各处俱设喀伦所以防御俄罗斯”。康熙中期以后,清朝政府便在黑龙江北部边境地区设置卡伦,但这些边境卡伦并不完全设在边境线上,有的离边境线非常远。如中俄东段北部边境线是外兴安岭,而康熙年间设立的乌鲁苏穆丹卡伦及呼玛尔卡伦等主要在黑龙江上游地区沿江而设。雍正五年《中俄恰克图界约》签订后,清朝政府进一步整顿和增设了黑龙江地区的边境卡伦。清朝政府在设置卡伦时,以“呼伦贝尔最重,布特哈、黑龙江次之”。雍正五年清朝政府在中俄中段边境地区设立了59座卡伦,其中东部的珠尔特依等12座卡伦在呼伦贝尔境内,归黑龙江将军统辖。乾隆二十七年,清朝政府在呼伦贝尔城东北增设库勒都尔河等15座卡伦,西南设喀卜齐哈图等16座卡伦。这样,到乾隆中期,黑龙江边境地区的卡伦设置已经粗具规模。边境卡伦设立后,“每卡伦驻官一员,兵或九名,或十名,置有卡房,携眷驻守,或一月一更,或三月一更,专任巡防”。这些驻守卡伦的官兵主要是由黑龙江地区的驻防八旗官兵组成。尽管守卡官兵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驻防生活极其艰苦,但这些守卡八旗官兵都能忠于职守,一批接一批,一代接一代地默默无闻地守卫着祖国的边防线,为东北边疆的防御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清朝前期,黑龙江地区地域辽阔、边境漫长,为了保证东北边疆的安全,黑龙江驻防八旗还承担了定期巡边的重要任务。巡边即巡查边境,是清朝前期东北边疆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清朝政府对于黑龙江以北没有设立卡伦的边境地区,采取了定期巡边制度,即定期派驻防八旗官兵前往巡查,以防止沙俄入侵。黑龙江地区的定期巡边制度,从康熙中期中俄划定外兴安岭边界后便开始建立。当时由齐齐哈尔城、墨尔根城及黑龙江城派出当地驻防八旗官兵分段巡查。据《龙沙纪略》记载:每年五月,“三城各遣大弁(低级武官),率百人巡边,至鄂尔姑纳河,河以西俄罗斯地。察视东岸沙草有无牧痕,防侵界也。往返各五、六十日”。巡边官兵分成三路,“卜魁往者,渡诺尼江,指西北,过特尔枯尔峰、兴安岭,涉希尼客河、开拉里、俄木等河。草路弥漫,无辙迹,辨方而行。刳大树皮,以识归路。墨尔根往者,亦渡诺尼江西北过兴安岭,盘旋层嶂中,其路径为易识。艾浑(即黑龙江城)往者,从黑龙江溯舟北上,折而西,过雅克萨故墟,至界碑(即格尔必齐河界碑)”。在巡边过程中,“每年齐齐哈尔协领与墨尔根协领会,墨尔根协领与黑龙江协领会,各书衔名月日于木牌瘗山上。明年察边者取归,以呈将军副都统”。从上述记载来看,康熙末年黑龙江各族官兵的巡边范围大致在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黑龙江上游之中国边境地区。随着清朝国力的增强和东北边防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黑龙江地区的巡边制度也日益健全和完善。乾隆三十年,黑龙江将军富僧阿根据黑龙江地区“与俄罗斯接壤处,有兴堪山(外兴安岭),绵亘至海……第自康熙二十九年与俄罗斯定界,查堪各河源后,从未往查”的情况,组织黑龙江各族官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巡边活动。这次巡边共分4路,既有水路又有陆路,其行程长者2244里,到达外兴安岭,短者为1485里。在当时交通工具非常落后的情况下,能完成如此艰巨的巡边任务,可谓是巡边官兵的一大壮举。
在总结这次巡边经验的基础上,黑龙江将军富僧阿对巡边制度进行了调整,并报请清朝政府批准,使之进一步规范化。新的巡边制度规定:由“打牲总管,每年派章京、骁骑校、兵丁,六月由水路,与捕貂人,同至托克、英肯两河口及鄂勒希、西里木第两河间遍查,回报总管,转报将军。三年派副总管、佐领、骁骑校,于冰解后,由水路至河源兴堪山,巡查一次,回时呈报。其黑龙江官兵,每年巡查格尔毕齐河口,照此,三年亦至河源兴堪山,巡查一次,年终报部”。这样,便形成了每年到黑龙江上游各河口巡边一次,每三年到外兴安岭巡边一次的定期巡边制度。这种定期巡边制度代代相传,始终不断,一直保持到咸丰初年。尽管这种巡边制度还存在着边界防卫松弛的问题,但它在防御沙俄侵扰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清朝前期参加巡边的主要是驻防于黑龙江西部地区的满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八旗官兵,同时还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的打貂猎人。巡边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差事,一般都在夏季进行。每年的五、六月份,巡边官兵及猎户要自带粮食给养,开始长途跋涉。他们所要巡查的边境地区往往都是人迹罕至的边远地区,不仅路途遥远,而且要跋山涉水,穿越草莽森林。方式济在《龙沙纪略》中写道,巡边官兵巡边时,“草路弥漫,无辙迹,辨方而行。刳大树皮,以识归路”。“路多蜢,如蜂,其长径寸,天无风或雨后更炽。行人尝虚庐帐以纳蜢,而宿于外。帚十数齐下,人始得餐。螫马、牛流血,身股尽赤。马轶,觅深草间,见蜢高如邱,知其必毙,弃不顾矣。囊糇粮于树。归时取食之。近颇为捕生者所窃,乃埋而识之。渡河,伐树为筏,马凭水以过。”从方式济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巡边官兵在巡边时所遭遇的艰辛。实际上,他们在巡边时所经历的艰难困苦要远远超出方式济的描述。尽管如此,英勇顽强的黑龙江各族官兵,仍然坚持不懈地定期巡查东北辽阔的边境地区,保卫着祖国的东北边疆。
总之,黑龙江驻防八旗在清朝前期开发和保卫东北边疆的过程中,无论是建城屯田、御敌戍防、驻守卡伦、定期巡边,还是国内出征平叛。都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及其艰苦努力和忠于职守,在咸丰八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前的近二百多年里,侵略成性的沙皇俄国才不敢公开对中国东北边疆地区轻举妄动。与此同时,正是由于黑龙江驻防八旗官兵的辛勤努力,黑龙江地区经济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宁古塔、瑷珲、墨尔根、齐齐哈尔、三姓、呼兰、呼伦贝尔、阿勒楚喀等驻防城先后建立,大片荒原得到开垦,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黑龙江驻防八旗在开发和保卫东北边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其贡献将永载史册。
[责任编辑王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