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华 隽娅玮
摘要:当前,成语运用中的群体性误用愈发严重,成语使用者的实用主义解读方式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的、直接的原因。其具体表现有四种,原因为个体意识的强化、语文水平的普遍下降等。实用主义的解读方式对成语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只有深入研究其作用,正确理解其带来的问题,才能正确理解这些新义项、新用法。
关键词:成语;群体性误用;实用主义;解读方式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9)06-0121-07收稿日期:2009-05-07
一、成语的群体性误用与实用主义解读方式
在成语的运用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个一直想解决却始终解决不了的难题,即所谓的成语误用。例如“七月流火”,语出《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意是:在夏历七月,天气逐渐转凉,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七月流火”的原意是表示天气要变凉了。然而在现实的应用中,绝大多数的使用者将其理解为“天气炎热”,并按照这种解读去使用这条成语,以致造成误用。例如:
七月流火,酷暑逼人。但在东风车桥襄樊工厂内,人们看到的依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中国工业报》2003年08月01日)
锣鼓铿锵、丝弦悠扬,座无虚席、掌声雷动。这是在七月流火的盛夏,长安大戏院里出现的热烈场面。7月11日晚历时5天的北京国际京剧票友演唱会圆满落幕。(《中国艺术报》2000年07月21日)这种解读是个别人的个体行为吗?不是。我们对《中国知网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2000一2008年间的报纸用例进行了主题搜索,共检索出有效用例143条,又对这143条用例逐一进行意义分析与归类。大体来说,“七月流火”的意义解读可分为三类:A,形容天气炎热;B,指天气转凉;C,语意不明,详见统计表一。
从表一的调查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将“七月流火”解读为“天气炎热”的用例高达95.1%,而正确解读的用例只有1.4%。这说明误用该成语已是一种群体性行为,而且是语义解读高度一致的群体行为。成语的群体性误用仅仅出现在“七月流火”这条成语上吗?不是。根据我们的统计分析,在常用成语中,已有相当数量的成语被群体性误用(下文中有具体的调查统计),误用频率之高,误用时对意义理解之一致,都扩大了误用成语的影响,使人们渐渐认可这种误用,甚至承认这种误用的合理性、合法性。
应当说,成语的误用不只是出现在现实阶段。古往今来,误用成语的用例时有出现,比如:“每下愈况”、“谈何容易”、“明目张胆”等等。但是大规模的群体性误用成语的情况确实史无前例,这种现状促使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群体性的误用呢?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成语使用时使用者的实用主义解读方式(以下简称“实解方式”)是造成群体性误用的重要的、直接的原因。
实用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学流派。其根本纲领是: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做主要手段,把获取实际效果当做最高目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实用主义解读成语的方式,是指成语使用者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实用主义的理论观点来理解、运用语言的思想倾向和行为方式。
成语形式简练、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就成语的形式来看,许多成语或出自历史故事、或出自神话寓言、或出自诗文语句等,即成语有来源有出处。就成语的构成要素来看,许多成语的语素表示的是古义,即构成要素有特定的含义和特定的解释。就成语形式来看,许多成语是经长期使用、凝固定型的结构,即不允许随意改变其结构形式。就成语的语用条件来看,许多成语在使用对象、感情色彩、题旨情景等方面有特殊要求,即有一定的语用制约性。所谓实用主义解读方式就是在解读成语时,不考虑成语的出处、来源,不考虑语素义与整体义,不考虑结构形式和语用条件,而是以个人现实理解能力为基础,以现代常用义为依据,以满足现实交际为目的的一种解读成语的方式。
二、实解方式的表现类型
(一)按照现代常用义去解读成语中语素的古义
“人定胜天”。“人定胜天”最早的形式是“人强胜天”,语出《经法·国次》(马王堆汉墓帛书):“人强胜天,慎辟勿当;天反胜人,因与俱行。”意思是当敌人强大到足以克服天时地利的条件时,就要谨慎地避开;当敌人衰落到无力克服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时,就要乘胜征讨。后来又出现了“人众胜天”“人谋夺天”“人定胜天”的形式,“人定胜天”与“人强胜天”相比,已经有了较大变化,比如《辞海》解释道:“人定,犹言人谋,谓人的意志和力量可以战胜自然。”即便意思发生了变化,我们还可以看出“人定胜天”的原意有以下的特点:第一,结构的切分应是“人定I胜天”,因为“人定”和“胜天”之间可以出现把二者隔开的语言成分,包括“兮、亦能”等;“人定”,往往用“人谋、人强、人众”等来训释。第二,“定”不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在意义上并不表示“一定”、“能够”之意。
那么,在现实的成语使用中,人们是怎样解读这条成语的呢?我们的调查统计显示,绝大多数人将其理解为:“人力能够战胜自然。”甚至《现代汉语词典》也是这样解释的。大多数人根据“人”“定”“胜”“天”的现代常用义,按照自己的解读方式去分析和使用这条成语。
再如,“差强人意”。语出《东观汉记,八,吴汉传》:“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原意是吴汉甚能,振奋人的意志。差(cha):“甚,殊”之意,是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差”可以被“甚…‘殊”替换,形成“甚强人意”“殊强人意”的形式。“强”:“起、振奋”之意;“人意”:人的意志、精神。后来,意义有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差”字上面,“差”表示“稍微、大致、比较、尚且、还能”之意,即由原来的表示程度高的意思变为表示程度低的意思,“差”字可以被其他表示程度低的副词所代替,如“粗强人意”,“粗”是略微的意思。即使意义发生变化,但是“差强人意”还是表示“大体上(尚且、还能)令人满意”的意思。
那么,在现实的成语使用中,人们是怎样解读这条成语的呢?我们的调查统计显示,在162条有效用例中,有142条将其解读为“表示不太令人满意”,也有的将其解读为“强迫别人做某事”。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难看出,大多数人对“差”“强”的古义并不了解,但这并未构成使用这条成语的障碍,人们在使用时根据“差”和“强”的现代、常用义,即人们最熟悉的意义去解读这两个字。将“差”的读音理解为cha,然后将“差”的意义定位在“缺少、欠缺、不好、不够准确”上面:将“强”理解为“勉强”,但读音还读作qidng。
(二)按照字面意义直接解读出成语的整体义
“目无全牛”。语出《庄子·养生主》:“庖丁为
文慧君解牛,手之所触……莫不中肯……文慧君日:‘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日:‘臣之所好者道也,近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目无全牛”的字面意思是:庖丁开始杀牛时,眼睛看到的是整个的牛;三年之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看到的是皮骨之间的间隙而看不到整个的牛了。“目无全牛”的整体意思应是,形容技艺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
在现实的成语运用中,很多人并不根据“目无全牛”的整体义来解读和使用,而是按照字面意义去直接解读整体意义。例如:“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也是不对的。”再如,“不少语文老师上课就是以一连串的问与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长此以往,学生自然是目无全牛了。”上面的例句,都是将“目无全牛”直解为“没有整体观念或不能整体把握”之意。
“万人空巷”。语出《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照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这句诗说的是杭州城内千家万户都离家到钱塘江边观潮,以致往日热闹的街巷都空无行人。本义可解释为,家家户户的人都集聚在一个地方,以致街巷空荡无人,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或新奇事物一时的情景。在解读和使用这条成语时,有几个问题应注意,否则会造成误用:其一,很多人聚集在某一场地,人不在家里和街道上;其二,形容轰动一时的热闹盛大的场面。
199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有这样一道判断题:“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正确的答案是,这条成语用错了。然而用错的例子相当多。例如:“如果说易中天加剧了‘三国热的升温,阎崇年却让更多的人对清史感兴趣,最近,‘隋唐题材“兴唐之势似乎成了新宠,北京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贞观之治》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播出期间一度万人空巷。”(《江南时报》2007年2月1日)。再如,“由于文化相通,思维相近,中国很多电视连续剧,像《渴望》、《年轮》、《情深深雨蒙蒙》、《三国演义》、《水浒》和《西游记》等在越南大受欢迎,热播时曾出现过万人空巷的情景”(《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4日)。分析这些用错了的例子,我们发现使用者是这样来解读这条成语的:很多人在家里收听收看热播的节目。致使往日热闹的街巷空荡无人。形容好节目受欢迎的程度和场面。而误用的原因,则是使用者根据字面意义直接解读成语造成的,解读成语时,不考虑其出处、原意和使用背景及条件,把理解的重点放在“空巷”上,认为“空巷”就是街巷空荡,进而根据这种字面理解去解释成语的整体意义。
(三)在不了解成语使用对象的情况下,根据个人的认识去解读成语的语用范围
“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日:‘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轮困,古代圆形谷仓,形容高大;奂:盛大、鲜明,形容敞亮。后来用“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观。从成语的出处可以得知。这条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即用来形容建筑物宏伟壮丽。在现实的成语使用中,很多人不考虑成语的语用条件,而是将语用对象扩大或转移。例如:“美轮美奂的时装,五彩缤纷的饰物,真令我目不暇接。”
“巧夺天工”。语出《列子-汤问篇》:“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最初的形式为“巧夺造化”,“造化”原指自然界的创造者,这里指自然,成语的意思为“人工的技巧胜过自然”。后来写作“巧夺天工”,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大自然的创造,形容人工技艺巧妙至极。从成语的出处和原意可以得知,这条成语也有其特定的语用条件,即用来形容人工技艺巧妙的程度,简直胜过大自然的创造。在现实的成语使用中,很多人不考虑其语用条件,将语用对象扩大或转移,甚至用来描写形容自然景物之美妙。例如:“进入冬季,黄山的晨曦时常出现云海、云雾,与奇松、怪石等相映,再现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
(四)在不了解成语褒贬义及其语用限制的情况下,根据个人理解和交际需求去解读成语的感情色彩。
“始作俑者”。“始”:开始;“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偶和陶人。表面意义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始作俑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因为孔子反对用俑殉葬,所以他诅咒用俑殉葬的创始者断子绝孙。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条成语真正的意义为比喻某种坏事的开例者或恶劣风气的提倡者,含贬义。在现实的成语使用中,很多人不考虑这条成语的出处及使用时的色彩限制,将其理解为中性的或褒义的。例如:“随着《刘老根》等电视剧的播出,东北二人转在全国越来越火,但也有一些人包括部分专业人士对此颇有微辞,认为现在的二人转‘不太干净。对此,把二人转推向全国的始作俑者赵本山并不那么看”。
“叹为观止”。叹:赞叹;观止:所见事物尽善尽美。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季札出使鲁国,观看各种舞蹈,当看到舞蹈“韵箭”时赞叹道:“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帱也,如地之无载也,虽甚盛,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意思是称赞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含褒义。在现实的成语使用中,很多人不考虑这条成语的出处,及使用时的语用条件、限制,将其用作中性或贬义成语。例如:“台湾《苹果日报》说,陈水扁的声明无耻程度使人叹为观止,绑架整个绿营,夺下‘8·30游行总指挥帅旗的目的,更是昭然若揭。”
三、实解方式所形成的语频优势
在当前的语言运用中,实解方式对成语的使用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成语的现实使用上,而且也将作用于成语的发展变化上。为了深入认识实解方式在成语运用中的作用和影响,我们对一些群体性误用率高的成语进行语频调查统计,被调查的成语基本符合下列条件:第一,从规范化的角度来看,属于误用;第二,这种误用已达到高频误用的程度;第三,这种误用是由于实解方式引起的,符合上面谈到的实解方式的表现类型。以下是我们从《中国知网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以主题搜索的形式搜索出的误用率较高的一些成语的误用率统计与分析,时间范围为2000~2008年。
1差强人意
“差强人意”正确的释义应是:原意为甚能振奋人的意志,后表示比较令人满意。我们对这些用例的语义解读进行了逐一分析,结果如表二。“表示不太令人满意”的用例多达87.65%。
2首当其冲
“首当其冲”的正确释义应是指最先受到某物攻击或蒙受灾难。表三是我们对一百多条用例进行的语义类型分析与数量比例的统计。表示“首先”“第一个”之意的用例高达72.25%。
3始作俑者
根据这条成语的出处(即孔子的话语背景)和后来的工具书的释义,我们使用成语时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是个贬义成语;第二,只能用于
人,不能用于其他;第三,用于“人”时,只能指创始人,即“一个人”,而不是“一群人”。表四是我们对搜索到的58条有效用例进行的语义类型分析和数量比例的统计。
前三种解释都是错误的,共同点都是表示做某事或首先倡导某事,这三类错误加起来是42例,比例达72.42%。
4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的正确释义应是形容房屋宏伟壮丽。表五是我们对搜索到的49条有效用例进行的语义类型分析与数量比例统计。表示形容美好事物的用例高达91.84%。
5曾几何时
“曾几何时”的正确释义应是指时间过去不久。表六是我们对搜索到的82条有效用例进行的语义类型分析与数量比例统计。表示“曾经”之意的用例高达84.15%。
四、实解方式产生、流行的原因
(一)个体意识的强化
多年以来,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存在着强调集体意识而忽略个体意识的倾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和外来思想文化的吸收引进,国人的个体意识不断增强。个体意识的强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在语言使用中,主要表现为不注重、不遵守现有的语言规范,热衷于使用彰显个性、直接、实用的表达手段,在语言要素的理解上,表现为以现实为基础、为我所用的思想倾向。个体意识的强化在网络语言中有突出表现。在成语的运用中,个体意识成为实用主义解读成语的思想基础。
(二)语文水平的普遍下降
我国历来有语文神圣的传统,但是不可否认,语文神圣的传统正在丢失。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是语文工作做得最好的时期,形成了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与健康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气,但是现在,这种社会风气不复存在了。我国的高等教育近年来有了快速发展,大学生在校人数已跃居世界前列,然而,受教育者的语文水平与能力并未有明显提高,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反而下降了。语文水平整体下降的外因,是现在的学生所要学习的科目太多,使学习语文的时间受到挤压:其内因还是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正因如此,很多人在学习阶段就未能接触到大量的成语,或未能全面深入地掌握某些成语的来源、某些语素义、真正含义、语用条件等相关知识,在成语使用时,很容易根据实解方式来解析成语。
(三)语言词汇系统的空位
从语言自身来看,语言词汇系统中的空位现象,也是造成实解方式广为流行的一个原因。王希杰先生曾提出了一个“空位理论”,即理想化的逻辑推理在某一位置上“应当”存在某个词语,但现有词汇系统中尚未出现,那么就形成“空位”。古往今来,为了填充空位而使成语发生的变化的现象并不少见。例如:“每下愈况”、“出尔反尔”、“明目张胆”等成语的意义、色彩等方面的变化都可以看做由于填补空位而引起的。人们对“空穴来风”的解读可以看做词汇空位造成误用的例子。在汉语的成语中,似乎缺少一个形象的、生动的、用来形容“没有根据、胡乱臆造”的词条,而“空穴来风”可能正是这个空位的填补者。当然,空位的填补,也要有一“空”的可能性。“空穴来风”语出宋玉《风赋》:“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中“句”通“勾”,意为“弯曲”。“空”通“孔”,意为“洞”。原意是枳树上弯曲的地方才能筑巢,有了孔洞才会进风。后来比喻自身存在着弱点,流言等才可以乘隙而入,即传言并非毫无起因与依据。造成这条成语的误用,关键是对“空”的理解不同,原意中“空”是空洞之意,现在人们理解为“不包含什么、里面没有什么”的意思;“空穴”就是空无一物的地方,正因为空无一物的地方来了风,所以“空穴来风”就被理解为“没有根据、胡乱臆造”的意思。
(四)语用频率的助推
成语使用中实用主义解读方式能够盛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用频率帮了大忙。当一条成语被极个别的人误用时,如果出现频率低、影响有限,则不会出现大多数人效仿的行为;如果一条成语的误用属于高频误用,发生群体行为,语频效应便会在人们解读成语中发挥巨大作用。像“七月流火”、“差强人意”、“始作俑者”等高频误用的成语,正是借助语频优势慢慢改变人们对其意义、用法的理解,并逐渐形成误用取代正用的趋势。
五、实解方式对成语演变的影响
(一)深入研究实解方式的作用和影响
实用主义推崇把实际效果当做最高目的,只管行动是否能给个人或集团带来某种实际的利益和报酬,而不问这种行动是否合于客观实际,合乎原则。应当说,实用主义带有利已主义的精神内容,不是我们认可和倡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原则。语言运用中的实用主义倾向表现为实用主义解读方式,这种倾向和方式只满足个人的直接需要,而不管是非对错,造成语言运用的混乱,阻碍了语言规范化的正常进行,甚至影响到语言的发展演变。如果任凭实用主义解读方式蔓延下去,任凭个人任意解读、使用成语的状况发展下去,那么语言规范将成为空话,祖国语言的纯洁健康将受到极大破坏,所以,应当充分认识到实解方式的危害性,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解读方式,这是我们对实解方式的根本态度。
但是,目前的事实是,成语使用中的实用主义解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群体性的行为方式,而且实解方式解读成语造成的误用已形成了明显的语频优势。群体性行为和高频率运用在语言规范和语言变化中的作用,语言大师早有精辟的论述。赵元任先生在《什么是正确的汉语》中说到:“语言是在变的:或者通过语言规律有规则地进行,或者是通过方言的借用不规则地进行,或者是因为有意识地立出新的规范,或者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因为错误的说法或对文献的误解。演变的最大的社会力量之一是中国人说的‘习非成是错两次固然变不成正确,但是次数多了,什么错误都会变成正确。”吕叔湘先生在谈到“一个句子,有人说是能说,有人说是不能说,听谁的”这个问题时,认为“这就得进行调查”,又说:“通不通是个约定俗成的问题,多数人都这样说,就算是通”。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两位语言大师承认习非成是在语言规范中的作用,肯定“多数人的说法”在语言运用中的地位。古往今来的汉语发展变化的实例证明了两位大师论断的正确性:现实的汉语运用和发展变化的事实也将证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虽然大多数人出现了误用,但是法不责众,而且有些误用已经习非成是,更有甚者,某些成语误用后的意义用法已取代了正用的意义和用法,使人认为正用的意义和用法是错误的。
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已认识到实解方式对语言规范的危害以及对语言变化产生的不良影响,但是我们又无力彻底、完全制止它。那么,我们能够做的是:明确指出实用主义解读方式在现阶段对成语运用造成的危害和今后对汉语发展变化、语言规范化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调查了解什么样的社会群体热衷于实解方式解读成语、有多少成语被实用主义解读、实解方式解读成语形成的语频效应,深入
分析实解方式究竟有多大的负面影响、实解方式有无合理性因素、实解方式对成语演变的作用和影响。
(二)正确处理实解方式带来的现实问题
1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尤其是将教学重点放在容易误用的成语上,对这些成语从来源出处、语素意义、整体意义、语用条件等方面讲细讲透,最好能采用正确误用对比分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用的范例,了解误用的类型。
2在语文教学中,明确指出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实用主义解读成语的倾向,让学生了解实解方式在成语运用方面的种种表现形式,了解实解方式在成语使用中造成的危害,了解实解方式对语言演变的负面影响,了解实解方式对汉语规范的反作用。
3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评估实解方式的作用及影响。第一,要调查统计实解方式造成误用的语用频率,即哪些成语为高频误用,哪些为中频误用,哪些为低频误用,为中小学生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教学依据。第二,要调查实解方式对语言使用者的影响,即使用实解方式解读成语的人群分布情况,分析哪些人成语运用规范化意识强,正用率高,哪些人成语运用中经常出现误用。第三,进一步分析研究实解方式产生并流行的社会原因、心理原因、语言因素,进一步分析实解方式对语言运用的影响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妥善处理实解方式带来的现实问题。成语运用中的非常现实的问题是,一些成语的误用频率极高,而高频误用不仅形成明显的语频优势,而且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成语的正确用法的认识,甚至逐渐占领正用的领地,最终误用代替正用。例如“七月流火”的误用率高达98%,“差强人意”的误用率高达87%,“美轮美奂”的误用率高达91%等。在高频误用出现在各种传媒形式的情况下,我们再使用规范的理论和方法对其加以整治,恐怕也无济于事了,比较妥善的处理方法是承认现实、因势利导,即承认大多数人对某些成语的解读和运用:因势利导地解决实解方式带来的现实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做法是,为符合一定标准和条件的误用成语申请新义项和新用法,即在承认误用意义、用法的情况下,将其列为成语的新义项、新用法。例如:“七月流火”原意是“表示天气要变凉了”,可在原意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意义,即现也表示“天气炎热”。“差强人意”原意为“还能令人满意”,现也表示“不太令人满意”的意思。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是什么新发明,某些成语意义的演变正是采取这种方式。例如“差强人意”最初的意思是“特别能振奋人的精神”。“差”的意思为“甚、殊”之意,是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后来演变为“稍微、大致、比较、还能”之意,即表示程度轻的副词,整条成语的意义也变为“还能振奋人的精神。”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误用成语都能被认可,都有增加新义项的可能,具有这种资格的成语,应具备下列条件:第一,属于高频误用(所谓高频误用可定位误用率达70%以上的误用;中频误用为40%至70%以上的误用:低频误用为40%以下的误用;第二,对意义、用法理解高度一致。比如“七月流火”,绝大多数人理解为“天气炎热”;“差强人意”理解为“不太令人满意”。在“差强人意”的误用中,还有一种解读,就是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因为误用的频率不高,所以“不太令人满意”的意义可看做高度认同的意义:第三,用现代义去解释这些成语,也能够讲得出一定道理。比如“人定胜天”,“人定”应为一个结构单位,可用“人谋、人强、人众”等来解释误用时将“人定胜天”分别同“人力”“能够”“战胜”“自然”对应起来,但从这些语素的现代义来看,能够说出一定道理。再如“万人空巷”,原意为人们离家聚集在一个地方,致使街巷空荡无人,形容某事件备受关注。误用时解读为“街巷空无一人”,也形容某事情备受关注,但不是离家聚集到某一地方而是围在电视机旁,这种理解似也能说出一定道理。
[责任编辑杜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