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卉
摘要: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有力地促进了近代美术变革的步伐。本文探讨了陈独秀“美术革命论”主张的三个方面:一。披露了中国画衰败的根源;二,提倡绘画的写实主义精神;三,对西法的客观态度。由此阐述了陈独秀“美术革命论”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陈独秀美术革命写实主义精神
中图分类号:J110.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044-01
中国画的衰弱始自明末清初,其发展混沌且缺乏创新的艺术主张,在董其昌“南北宗论”及“四王”的理论统治下,大多数画者均以摹仿、抄袭为能事,个人风格、个人性情一概不得抒发,画家稍有创新或抒发个人性灵便被攻击不止便被大骂为“怪”“劣”。中国画坛充斥着形式的、僵化的、程式化的画作与画论,保守的复古意识使中国画一味的追求静、净、柔、弱,面对近代中国的现状仍然无动于衷、毫无反抗意识,失却了坚强挺拔的民族精神。近代中国由于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西学东渐思想影响下,此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思想哲学以及各种意识形态,无一不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在绘画上,尽管同时出现了变法派、革命派、改良派、调和派还有保守派(保守派坚持抵制西法,主张守旧不变,这一观点势力很小,影响不大),各家面对中国画的现状主张各不相同、试图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在输入西法上是一致的。清代末年的张之洞最早提出“中西结合”理念,康有为也主张:“合中西绘画而为新时代。”于是,一场“输入西法”的美术革命大潮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其中当属陈独秀的贡献最大。
美学家、佛学家吕澂首次提出“美术革命”。1917年12月,他给担任《新青年》杂志主编的陈独秀的信中提到:“我国美术之弊,盖莫甚于今日,诚不可不亟加革命也。”陈独秀接到吕潋的信后,随即写了回信,他的《美术革命——答吕薇》和吕激《美术革命》同时刊登在《新青年》上。吕澂和陈独秀共同发起了“美术革命”,但陈独秀态度更为激烈、旗帜更为鲜明,加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他的主张在美术革命中的影响力最为深远。
首先,陈独秀明确地提出:“若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的命。”王画指的是以清代文人画家王石谷为代表的四王的画。陈独秀父亲陈庶是清末颇有名气的画家,陈家中藏有大量王石谷的山水画,王石谷的画在当时人们认为其是“中国画的集大成”,对之“迷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不容许人说半句不好的。”而陈独秀则对其画缺乏个性十分反感,认为“王石谷的画是倪黄文沈一派中国恶画的总结束”,陈独秀借对王画的批判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当时美术的“衰弊”现状,指出“学士派(按,指文人画)鄙薄院画。专重写意,不尚肖物”的积习,这与康有为等当时的一批学者的观点是一致的,认为后人对文人画弃形而重写意的盲目追捧、片面继承而导致的“萧条之数笔”“枯淡之山水”是中国厕衰败的根源。因此,他大胆提出“打倒”指出王画“像这样社会上盲目崇拜的偶像,若不打倒,实是……改良中国画的最大障碍。”
第二,陈独秀旗帜鲜明地提出:“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写实的精神。……画家也必须用写实主义,才能够发挥自己的天才,画自己的画,不落古人的窠臼。”这与当时输入西学的思潮是合流的。在西方,写实主义是相对于僵化的古典主义和理想的浪漫主义而提出的,代表人物画家库尔贝认为现实生活本身便是最适当的题材来源,无须进行粉饰,绘画应当坚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绘画者应当坚持描述一个真实存在的物质而不是抽象的符号。这样的创作技法往往被统称为写实手法,遵循这种原则和方法所创作的作品在内容上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多反映真实的社会现实。这样看来,陈独秀反复提倡“输入写实主义”,一方面主张写实的绘画技法,要求画家拼弃文人画轻形重意的逸笔画法,应当以形神写实为主;另一方面他实际上更为提倡绘画的现实主义精神,希望画家能把目光集中到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中,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披露社会实情,为堕入危难的中华民族发出反抗的呐喊声。
第三,陈独秀提倡输入西法,但并非盲目地崇拜,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他主张认真地学习西方写实主义绘画,要理解其内在的现实精神。而不能肤浅的模仿外在的形式,例如他批判“上海新流行的仕女画,他那幼稚和荒谬的地方,和男女拆白党演的新剧,和不懂西文的桐城派古文家的新小说,好像是一母所生的三个怪物。”持相同观点的吕澂也对这种在上海发展起来的“新”美术给与痛斥:“近年西画东输,学校肆习;美育之说,渐渐流传,乃俗世惊利,无微不至,徒袭西画之皮毛,一变而为艳俗,以迎合庸众好色之心”;其二,陈独秀主张“革王画的命”是对文人画只重笔墨意趣而轻形的画法以及后人对其盲目、亦步亦趋的继承的批判,并没有全盘的否定中国传统绘画。认为六朝唐宋的传统院体画还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在这一点上,陈独秀与康有为观点是一致的,康有为曾主张:“以形神为主而不取写意,以着色界画为正,而以笔墨粗简者为别派;士气固可贵,而以院体为画正法。庶救五百年来偏谬之画论。”
陈独秀“美术革命论”一经提出便引起一场以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写意精神与洋画写实主义的对立为焦点的中国美术前途的论争,在其中陈独秀的革命论主张有矫枉过正的偏颇,对文人画缺乏历史的分析,忽略了文人画中所蕴含的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也把中国画改良的方法过分地依赖于西画写实主义。然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总体上还是呈现出巨大的历史进步性,体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科学民主与反叛精神,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画的变革,将西方艺术特别是现实主义油画引进中国美术,由此改变了中国美术的格局,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