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梅生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人们对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要求愈来愈高,很多工程已经将混凝土外观质量作为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因此找出混凝土工程表面外观缺陷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必要的。本文阐述了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因素,就加强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1 前言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工程的内在质量受到工程各方人员的重视,通常都有一套成熟的质量控制措施,质量也能得到较好的控制。而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则很少被重视,且有关外观质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也较少。
2 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因素
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因素很多。在施工中略有忽视,就会产生主要由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水平、拌合运输机械、模板安装及养护等带来的质量问题。如:蜂窝麻面。未被水泥砂浆充分填实的石子之间的空洞叫蜂窝,表面不平有细小空洞的叫麻面。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粗骨料粒径较大、级配不良,以及混凝土和易性欠佳、拌合不均匀,或者捣固不彻底、漏捣。在灌注高度超过3m时没有加设串简,任意倒人,导致混凝土产生离析,模板面处混凝土中水泥浆量不够等原因,也可以造成蜂窝麻面。
气泡。当混凝土用水量较多,坍落度大,水分蒸发后可形成气泡;或捣固时间短,没有将混凝土体内的空气排出,也将形成气泡。
掉皮。模板不清洁,未涂或漏涂隔离剂(脱模剂、油脂等),不清洁的模板与混凝土沾在一起,导致拆模时造成掉皮现象。
翻砂。用水量过多、坍落度大、捣固时间过长,水泥浆从模板缝隙处流失,将会造成翻砂;特别是采用钢模板灌注混凝土的桥墩台及框架涵边墙每层上部,因析水更易出现翻砂现象。
粉末。混凝土施工配料不准确,水泥用量偏少,不及时养护,使混凝土的水泥不完全水化作用,都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粉末。
错台跑模。模板不统一、不规范,扣件安装不齐,边墙支撑松紧不一致,外带强度不够,尺寸不准确,特别是新旧混凝土连结处的外带强度不够,刚度不足易变形,都将会造成混凝土错台跑模。
3 加强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对策建议
混凝土表面裂缝。大都是因为收缩而产生的,主要有两大类:a.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变干而引起;b.混凝土硬化时水化热使混凝土产生内外温差而引起。
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往往因为外界气温较高,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小,表面蒸发变干,而其内部仍是塑性体,因塑性收缩产生裂缝。这类裂缝通常不连续,且很少发展到边缘,一般呈对角斜线状,长度不超过30cm,但较严重时,裂缝之间也会相互贯通。对于这类裂缝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在混凝土浇筑时保护好混凝土浇筑面,避免风吹日晒,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立即将表面加以覆盖,并及时洒水养生。另外,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引气剂也有助于减少收缩裂缝。
对于较深层的混凝土,在上层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会在自重作用下不断沉降。当混凝土开始初凝但未终凝前,如果遇到钢筋或者模板的连接螺栓等时,这种沉降受到阻挠会立即产生裂缝。特别是当模板表面不平整或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时,模板的摩擦力会阻止这种沉降,使混凝土的垂直表面产生裂缝。这种情况一般容易发生在混凝土柱或其他窄长结构的边角部位。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振捣是避免出现这种缺陷的最好方法。
对于浅层裂缝的修补,通常是涂刷水泥浆或低粘度聚合物封堵,以防止水分侵入;对于较深或较宽的裂缝,就必须采用压力灌浆技术进行修补。
混凝土表面破损。包括蜂窝、麻面、气孔、冲蚀等,至于表面蜂窝,纯粹是因为振捣不到位所致,在施工中只要增强责任心就能避免,主要是表面麻面、气孔、冲蚀几种病害。
脱模后的混凝土表面麻面起粉,主要原因是混凝土表面出现缓凝现象所致,由于使用了不合格的脱模剂或脱模剂使用不当造成的。当脱模剂用量过大时,既浪费又会引起混凝土表面缓凝,还会污染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表面。
水在模板与混凝土浇筑面之间渗流时,水泥浆随水一同流走,会使混凝土结构的垂直面产生象河流三角区一样的图形。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坍落度太大或和易性太差,或使用的外掺剂不当有泌水现象,大多属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上的问题。这种冲蚀虽然发生在混凝土结构的浅层表面,对混凝土强度一般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但是,极大地影响了混凝土外观,特别是当冲蚀破损较深或钢筋保护层较薄时,必须要进行很好的修补。
混凝土表面产生鱼鳞斑也可以归结为表面的冲蚀破坏,这往往与模板的刚度有关。当模板的刚度不足,混凝土结构物的浇筑高度又较大,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模板受到极限侧力,整体微量位移,在模板与混凝土的接壤处产生空隙,而这时下层混凝土还处于流塑状态,水沿着模板与混凝土问的空隙渗流,导致脱模后出现鱼鳞状的斑纹。
在对混凝土的缺陷进行修补时,为了获得可以接受的混凝土表面颜色,可以通过试验之后,把自水泥与灰色普通水泥按一定比例混在一起使用,砂子应使用筛除了粗颗粒的细砂,砂浆中要掺用聚合物(比如环氧树脂、自乳胶等),用砂浆块或光滑的石板抹面以获得光滑的表面。
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决定混凝土颜色的原材料主要是水泥或掺加的矿粉、粉煤灰等粘结料,一旦粘结料的品种或粘结料的用量发生变化,都会导致混凝土颜色发生改变。当混凝土和易性欠佳,或在下料过程中混凝土粗细骨料发生离析,或振捣不均匀等,导致某些部位粗骨料集中,某些部位砂浆过于丰富,待混凝土硬化后颜色不一致。
混凝土表面的锈迹也是常见影响混凝土颜色的一个因素,锈迹的产生有4种可能:a.由含有黄铁矿(硫化铁)的骨料引起,骨料中的黄铁矿与空气接触后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铁锈;b.从混凝土结构中伸出钢筋(比如模板拉杆钢筋、混凝土表面漏筋)以及绑扎钢筋用的铁丝,暴露在外面一段时间后也会产生锈迹;c.模板表面本身产生了锈迹;d.混凝土结构上表面露出的钢筋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产生的铁锈随雨水或养护水顺混凝土表面流下时,污染了混凝土面而产生锈迹。
在拆模时,由于一些人为的因素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颜色发生变化。特别是氧焊气割用的氧炔焰,其温度很高,施工中往往由于操作不当将氧炔焰对着混凝土面熏烤,破坏了混凝土表面原有的颜色。
对于颜色不均匀的混凝土表面首要考虑的处理方式是采用稀释的酸性溶液进行清洗,然后再将处理后的表面用水彻底冲洗。当清洗确实无法产生明显效果时,再考虑使用表面涂层处理。
混凝土表面露筋。主要是因为钢筋绑扎不牢,或保护层垫块安置不规范,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移位,有时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才发现钢筋位置放的不对,致使混凝土表面至少一个面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甚至完全没有了保护层。
表面露筋的另一个原因是混凝土漏振导致严重蜂窝,钢筋暴露在外。避免表面露筋的有效措施是选用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操作工人,提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监控力度,保证钢筋布位准确、绑扎牢靠,保护层垫块安置稳固,在混凝土振捣中操作细致。如果出现表面露筋,首先应分析露筋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再考虑修补所需要达到的目的,修补后不得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正常使用。露筋的修补一般都是先用锯切槽,划定需要处理的范围,形成整齐而规则的边缘,再用冲击工具对处理范围内的疏松混凝土进行清除。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必须要将钢筋向里移动。准备工作做完后,可以采用喷射混凝土工艺或压力灌浆技术进行修补。
4 结束语
总之任何一个施工现场,必须做到“三有”,即“有标准、有体系、有制度”。标准是抓好工程质量的最基本条件;质量管理体系是抓好工程质量的前提;制度的健全是搞好工程质量的保证。施工现场现浇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在管理的同时要管好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实践证明,对人的行为如不加以控制,很难管好实物,只有“标本兼治”才能做好这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