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的家教

2009-12-09 05:55相逢一笑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9年10期
关键词:蔡文姬蔡邕曹植

相逢一笑

有人认为,古代女文学家中,蔡文姬是唯一可以和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一较高下的才女。无独有偶,1992年“三八”妇女节,我国发行了一套贵金属纪念币,“中国杰出人物女性组”收入了两位女文学家,一位是李清照,一位就是蔡文姬。

作家要靠作品说话,蔡文姬有哪些作品呢?

署名蔡文姬的作品共有三篇,即五言和骚体《悲愤诗》各一篇,以及那首椎心泣血“感动中国”的《胡笳十八拍》。

据说,当年曹丕对蔡文姬的五言《悲愤诗》赞赏不已,对弟弟曹植感叹:“蔡文姬的诗真好,咱们怎么就写不出来?”曹植一语中的:“人家的诗文是用血泪写就,而我们的诗文是用墨写的。”

就凭这一首五言《悲愤诗》,蔡文姬的文学水平已经超过了其父蔡邕,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昭明太子的《文选》选了蔡邕的《郭有道碑》、《陈太丘碑》,这两篇碑文虽然历来受人称道,但站在文学的立场上来看,有点应景的味道,不够精彩。

然而,蔡文姬又是蔡邕这一生最好的“作品”,在那部戏说历史的电视连续剧《曹操与蔡文姬》里,曹操见到蔡邕后,文绉绉地拍马屁说:“见到文姬,就知道蔡邕先生的内心之美会在人间幻化成怎样的形象!”

这话听着是别扭了点,但意思是对的。蔡邕是大书法家,作为一代大儒,他还精通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可以说是当时的文化领袖。曹操非常敬重蔡邕,经常出入蔡家。

事实上,蔡邕也在这个女儿身上下足了培养工夫,因为这个女儿天赋非常,不尽心栽培,就是他的错了。

有天夜间。蔡邕弹琴,弦断了,蔡文姬说:“是第二弦!”蔡邕以为是她蒙的,就漫不经心地说:“偶然猜对罢了!”故意又弄断一根弦,问文姬是第几根,文姬说:“第四弦!”

果然不差。据说,这一年蔡文姬才六岁。

就像现在的作家,也喜欢写《给女儿的信》之类的书一样,估计是等文姬发育成美少女后,蔡邕专门写了一篇短文《女训》,教导女儿怎么做人处世。

开头几句就是“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挺有哲理的。他认为“修面”与“修心”同样重要。用梳子梳头发时,就要考虑你的心是否有条有理:挽髻时,就要想到心是否与髻一样端正;等等。总之,他认为女人要“内外双修”,才能称得上蕙质兰心,按他这样一说。女人打扮的过程也是修身养性的过程,做女人其实是做哲学家、思想家以及道德家。

经过如此良好的家训引导,可以想见文姬的内心芳华,是何等的充实饱满!碧翠欲滴,云清花秀,只等一位儒雅博俊的翩翩公子,来采撷兰馨琼香。

至于文学熏陶方面,文姬就更具得天独厚的优势。蔡邕常常在家中开办“文化沙龙”。众名士谈诗论文,文姬潜移默化受到感染。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当时常往蔡邕家跑。有一回,蔡邕家里搞文友大聚会,众人正是济济一堂探讨得热烈,门人通报王粲来了,蔡邕连忙从席子上站起来,急忙出去迎接,由于太激动,把鞋子都穿反了。不知蔡邕为何这么欣赏王粲,为何又没将女儿文姬嫁给他?也许嫌王粲长得太丑,也许是两人年纪不般配。

编辑梁宇清

猜你喜欢
蔡文姬蔡邕曹植
一生三嫁
蔡邕听琴
蔡文姬(下)
七步诗
倒屣欣逢迎
蔡文姬辨琴
三字经
蔡邕:“艺不压身”忽悠人
曹植辩鹿死谁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