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特约作者 李卫玲
银行业瘦身这场革命将会在2010年彰显,由此,将形成一个新的全球金融结构和模式
11月26日发生的迪拜债务危机,再次印证了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失衡的危害。
由于2001年就几乎把石油资源掘尽,迪拜也想学欧洲走“金融立国”之路,并于2004年开始打造中东国际金融中心。
与走到破产边缘的冰岛一样,迪拜也没有实体产业。金融业,以及与金融业密切相关的房地产、建筑业,如空中楼阁一般发展着。
就像英国《金融时报》所评价的那样,“一个国家建筑物的高度与狂妄之间总是存在一种神秘的历史关联。”
“大金融”的特殊经济结构,已使欧洲在这场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尝到了“金融业远超于实体经济十多倍”的苦果后,欧洲一些国家开始了金融改革。
正像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11月中旬在中国银行主办的“国际金融论坛”上所说,一场静悄悄的金融革命正在全球进行。
他所言的金融革命,指的是全球银行业瘦身。这场革命将会在2010年彰显,并形成一个新的全球金融结构和模式。
11月25日,荷兰政府持股的荷兰银行称,因今年第三季度再报亏损,该行已在为一系列拆分步骤做好准备。
荷兰银行表示,从苏格兰皇家银行所持资产中拆分出来的程序进展顺利。现在,该银行正处在从荷银集团剥离的程序中。该集团由苏格兰皇家银行、西班牙国际银行和荷兰政府共同持股。分拆之后,荷兰政府准备把荷兰银行和荷兰富通银行的业务整合起来,并在几年内建立新的银行。
苏格兰皇家银行、西班牙国际银行和富通集团曾于2007年以700亿欧元收购荷兰银行,并将其分拆。苏格兰皇家银行由此获得荷银的欧洲北美业务、企业银行业务和亚洲业务;富通集团获得荷银在荷兰本国的业务;西班牙国际银行获得荷银在意大利及巴西的业务。去年,在富通失去投资者的信任之后,荷兰政府取代它成为了荷兰银行股东。
这并非欧系银行结构调整的独有案例。
此前一天,11月24日,德国国有银行——西德意志银行证实,其所有者和德国政府达成一项重要协议,解决了该银行分拆成坏账银行和核心银行的财务细节和时间表。
有关人士称,剥离坏账银行,核心银行单独资本重组,将帮助该银行卸掉价值约850亿欧元的风险资产,这是朝着降低资产平衡表风险、重新聚焦核心银行业务迈出的重大步骤,符合欧盟的规定。
更早些时候,11月3日,英国政府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劳埃德银行集团达成《金融稳定协议》,也在让两家巨型银行“被迫瘦身”。这是继10月底宣布对诺森罗克银行拆分后,英国对银行巨头采取的又一重要重组计划。
根据《金融稳定协议》,以后四年内,苏格兰皇家银行将出售318家分支机构,劳埃德银行集团将出售600多家分支机构。
出售资产后,苏格兰皇家银行将减少在英网络的14%,劳埃德银行集团将减少4.6%。
英國财政部发表的声明说,从两家银行分拆出的资产只能出售给英国市场上的新秀或小银行。这将会进一步激励银行业的竞争,未来四年内很有可能有3家新的银行集团出现。
随后,11月5日,美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贝尼·弗兰克和资本市场委员会主席保罗·坎乔斯基表示,他们同意有关限制银行规模的建议,即不应仅像奥巴马总统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提出的——要限制大型金融公司所承担的风险,还要限制这些机构本身的规模。
这意味着,包括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以及美国银行在内的一系列金融“巨无霸”或将因此改写其发展轨迹。
今年1月,美国政府迫使花旗集团将其现有业务进行分拆。花旗集团由此被拆分为“花旗银行”和“花旗控股”两部分。
花旗银行保留了该集团在100多个国家的传统银行业务;花旗控股则收纳了一些“非核心”的资产管理、消费金融业务和经纪业务等,主要包括CitiFinancial、Primerica金融公司以及花旗在日本的子公司——日兴资产管理公司。
对欧美银行业的举动,朱民评价说:“这个世界必须问自己,实体经济需要不需要一个15倍-16倍的金融业来为它服务。如果以前没有这个答案的话,经过了金融危机,这个答案是非常明确的:世界不需要如此大的金融业来为它进行服务。所以,金融业的瘦身不可避免。”
根据IMF最新估计,从2007年-2010年,全球银行业有毒资产为2.8万亿美元。
从现在看来,已经处理的是1.46万亿-1.5万亿美元左右,还有约1.4万亿美元的不良资产等待处理。朱民认为,在此因素的影响下,金融业规模的缩小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