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坤静
2005年6月22日上午,新疆霍城县境内兵团农四师第六十四团的“草原之夜风情园”内,伴随着缓缓响起在风情园上空的《草原之夜》的歌声,原中国八一电影制片厂纪录片导演张加毅的长子张江舟手捧着骨灰盒深情地说:“爸爸,按照您的遗愿,我们把您托付给可克达拉人民,让您能够随时感觉得到、听得到、看得到可克达拉的巨大变化。生前您特别喜欢与人聊天,以后,从您面前走过的朋友都会与您说话的,相信您在可克达拉是不会感到寂寞的。安息吧,爸爸!”
随后,在当晚举行的“《草原之夜》——张加毅词作音乐演唱会”上,张加毅的生前好友、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唱响了《草原之夜》,整个现场一片沸腾,台上台下的人们不约而同、激情满怀地高唱起来: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等到那千里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解放前出生干山西省汾城县的张加毅同志,为何要将自己的骨灰安埋在塞外新疆呢?话还得从头说起。
1957年,应时任铁道兵司令员、政委并兼国家农垦部部长的王震之邀,年仅33岁的张加毅拍出一部名为《移山填海》的大型纪录片。该片公映后,反响巨大,被国家文化部选送,参加了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的国际电影节。王震将军又热情地向张加毅介绍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有关情况,殷切希望他有机会去那里拍摄一部反映兵团战士屯垦戍边、艰苦创业的片子。
这样,当1958年张加毅奉命接受了拍一部大型彩色纪录片,以作为建国10周年的献礼片这一重任后,就很自然地把目光瞄准了新疆兵团。他几次往返,经过一番认真细致的考察后,即于次年春率领摄制组来到位于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境内可克达拉草原上一个正在开发建设中的兵团小农场,这也就是后来的兵团农四师第六十四团,系由十多个民族组成,其生活展示出一幅多姿多彩的民族团结的壮丽画卷。
临行前,张加毅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在谈到即将要拍的片子时,周总理作了三点指示:第一,要歌颂兵团战士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第二,要很好地反映新疆多民族的亲密团结;第三,要反映中苏友好。
在当地,首先映入张加毅眼帘的是这样一幅宏伟壮观的场面:每天一大早,兵团战士们就手擎八一军旗,高唱革命歌曲,或骑着马,或坐着马拉爬犁子,或开着车以及拖拉机,浩浩荡荡地开进可克达拉草原。那一辆辆拖拉机和一架架马拉犁不停地耕耘着,翻出一大片沃土,机器马达的轰鸣声响彻云霄。远处那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有成群的牛、羊在吃草。
适值“大跃进”年代,兵团战士们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这在他们所喊的口号中就有突出的表现,比如“拼命干,死了算,一天等于20年”以及“15年超英赶美”等等。张加毅在摄取镜头时,对农垦战士们的革命激情、冲天干劲自然都给予了充分表现和热情讴歌,但对其中的极左成分也不无困惑和反感。
有一天,团政委突然兴冲冲地来请张加毅说:“张导,我们这儿‘放卫星了,快来拍。”张加毅立即带上摄影师赶赴现场。但见在一大片芦苇丛中,有一群战士们脱掉鞋子、打着赤脚,正站在还未完全消融的冰水里割着芦苇。那政委以命令式的口吻催促说:“你看看,我们‘放卫星了,你看看我们的战士干劲多高,你赶快拍吧!”眼见得战士们个个被冻得嘴唇发紫,牙齿在咯咯打颤,张加毅心里极不舒服,便硬梆梆地回应道:“这太残忍了!”便带着摄影师愤然离去。
基于上述情况,张加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才能使兵团战士们艰苦创业的生活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从内在的本质上得到真正反映。有一天吃过晚饭后,他拉上也参加摄制组的新疆军区文工团的青年作曲家田歌外出散心。他们各骑一匹马溜出住地,转眼之间便踏上了辽阔无垠的原野。漫无目的地走出十几里地后,他们眼前忽然呈现出这样一幅绚丽动人的画面:一抹晚霞斜倚在天边,丛丛芦苇在夕阳下泛着耀眼的光亮,远近各处有缕缕炊烟在袅袅升起;有一群年轻人正把打来的猎物架在篝火上烧烤着,旁边有的小伙子弹奏着都它尔在轻声歌唱,有的战士横躺在架子车上休息……
为此情景所强烈吸引,张加毅、田歌两人便打马上前,走近他们亲热地问道:“尤尔答西(小伙子),你们唱的是什么歌啊?”
“我们在歌唱劳动,歌唱爱情,歌唱幸福的今天和明天嘛。”那几个小伙子怡然自得地大声回答道。
张加毅大为触动,心想:这发自各民族人民心中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不正是所拍片子的基调吗?因而他有些激动地对田歌大发议论说:“这才是人们内心情绪的流露啊,我们为什么天天在那儿强调‘拼命干,死了算,一天等于20年呢?为什么不去抒发一下人们内心的真情实感呢?”
血气方刚的田歌盯着张加毅,反问道:“张导,这样的情景你敢拍、你敢写吗?”
面对搭档的“将军”,张加毅也反戈一击:“小田歌,我要写出来,你敢谱吗?”
“只要你写出来,我就敢谱!”
“好,走,咱们回去。”在返程的路上,刚才所见到的那一幕美好的情景不时浮现在张加毅的脑海,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创作冲动。回到住地后,他赶忙把自己关在宿舍里,仅半个小时就写出了一首歌词。
田歌拿到歌词后,默默地念叨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吭声。张加毅心里有些发毛,以为是自己的歌词写得不好,就着急地催问道:“田歌,你得表态呀,歌词行不行?”
“好!好!词作家,你就退场吧,让我来试试看。”
约摸过了40分钟,田歌走出房门喊道:“张导,你来听听看。”于是他当着张加毅的面,拉起小提琴,非常抒情地演唱起来:“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听着,听着,张加毅忽然犯起愁来。他心想:我这词是写得软绵了一点,肯定不符合当前的政治气候。但你田歌的曲要是谱得硬邦一点,这日子不是也好过一点吗?谁知道你这曲子比我这歌词还软绵,但又确实好听。在张加毅的请求下,田歌又反复唱了四五遍。
这倒让田歌有点担心了:“张导,该你表态了,到底行不行?如果不行,就算了嘛。”
此时,窗外忽然传来“亚克西!亚克西!”的叫好声,张加毅和田歌走出宿舍一看,原来是几个维吾尔族兵团战士在窗外偷听呢。一见到作者们,他们便都不约而同热烈地鼓起掌来。
受此鼓舞后,张加毅一改刚才的犹豫和动摇,激动地对田歌大声说道:“人民承认了!人民认可了!”他很快就在田歌的曲谱上写下“同意录音张加毅”几个字。
经过数月的努力,一部取名自可克达拉的纪录片《绿色的原野》于1959年6月下旬顺利地拍完了。因为在哈萨克语中,可克达拉即有“绿色的原野”之意,而《草原之夜》也成为该片的主题歌。
10月,在国庆10周年庆典活动中,《绿色的
原野》在北京首映后,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扬。国庆节后,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盛大宴会,为有关文艺创作人员庆功。席间,周总理举着酒杯来到张加毅面前,亲切地对他说:“祝贺你,张加毅同志,两年前你带着《移山填海》在国际电影节上露了脸。国庆10周年,《绿色的原野》又获成功,尤其是《草原之夜》,非常好听。”
随着该片的公映,《草原之夜》迅速风靡海内外,若干年后不仅被选为国乐精华之十大民歌,而且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小夜曲”,成为我国第一首被列入世界名曲的艺术经典。而以前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边境小农场——可克达拉,也在一夜之间声名鹊起、广为人知。
但在随后的反右倾运动中,《绿色的原野》及其主题歌《草原之夜》却被视为“修正主义大毒草”“腐蚀青年的靡靡之音”等,作为主创人员的张加毅,也成了遭批斗的右派分子,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撤消了导演职务,直至1962年甄别平反后,才重返工作岗位。谁料“文革”伊始,他又被当作军队的“文艺黑线”人物再次打倒,历经磨难,九死一生。
转眼到了2003年9月。在新疆伊犁从事旅游业的彭博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创意,这就是在我国著名的纪录片导演、词作家张加毅当年写出《草原之夜》这首歌的地方,规划一座“草原之夜风情园”,并在园内修建一座“草原之夜纪念馆”,馆内展出有关纪录片《绿色的原野》及其主题歌曲《草原之夜》的资料和图片等。
2004年4月的一天,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草原之夜》专题节目,张加毅的次子张海潮亮相荧屏,在该节目中表达了父亲的一个愿望,即张加毅想在百年后将其骨灰安放在可克达拉这个曾经让他创造过辉煌、享有过盛誉的地方。获此信息的彭博很快就与张加毅的家人取得联系,希望未来能将大导演的骨灰安放在可克达拉“草原之夜风情园”内,得到了张家人的同意。
6月的一天,彭博带着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的重托和霍城县人民的问候前往北京301医院。看望因患脑瘤在此住院治疗的张加毅。
此时,由于病情严重,张加毅的意识已经模糊不清,无法进行交流了。其家人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办法,让彭博在张加毅的耳边大声地说:“我是从伊犁可克达拉来的,是草原之夜那个地方的。”感人的一幕终于出现了,已经长时间昏迷不醒的张加毅竟奇迹般地睁开眼睛,坚持了十多分钟。
9月3日,张加毅因病逝世,走完了他80年不平凡的一生。
责编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