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追求

2009-12-08 08:36
学周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苹果园颜色苹果

李 玉

说到数学,我们想到最多的是概念、归纳、逻辑、判断、推理,都认为它的教学应具有科学性,很少想到要让数学教学也具有艺术性,让孩子从中感受美、享受美。数学活动课“苹果园”,让笔者有了这样的感悟:简约、自然与美应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追求。

一、活动剪影

小班数学教学活动“苹果园”,是笔者在碟片中欣赏到的教学探讨活动,观后,笔者被活动的简约、自然打动。让我们再一起简要回味下活动过程。

师:“苹果园”的苹果熟了,开起我们的小汽车,一起去参观吧!看,苹果园到了,地上掉了这么多苹果,怎么办呢?

幼:捡。

师:我捡了一个红苹果,你呢?

幼:我捡了绿的、我捡了黄的……

师:现在我有几个苹果呢,帮我数一数吧。(幼儿认真数。教师将苹果夹在身上,并做了一棵树的造型。)

师:我有五个苹果,瞧,我变成什么了?

幼:一棵树,苹果树。

师:你有几个苹果呢,你想变成苹果树吗?(幼儿纷纷边数边夹,也投入了变苹果树的行列)。

师:(送苹果)咦,这儿的漂亮房子是谁的家呢?

幼:肯定是苹果宝宝的家。

师:红苹果我送你回家。(似乎是自言自语,幼儿自发地纷纷效仿)

师:(苹果花杯交朋友)苹果园里的叔叔阿姨还送了我们一个礼物呢,是什么呢?

师:我的花杯是黄的,你的呢?我的花杯有五个花瓣,你的呢?(幼儿投入地边玩边数)

师:花杯要和苹果交朋友,怎么交呢?

幼:红的和红的、绿的和绿的……

师:这个想法真不错,记好要一个花瓣一个苹果哟。(边说边带头夹了起来,幼儿也忙着去找苹果了,一边夹一边嘴里还说着:“一个花瓣一个苹果”)……

二、活动色彩

(一)内容呈现自然,符合幼儿感知

这是一个小班上学期的数学活动,它利用苹果具有的颜色(红、黄、绿),苹果园发生的现象(苹果熟了就会掉)创设了一个苹果园,设计了捡苹果、送苹果、花杯找朋友等几个情节,让幼儿分别进行了颜色感知,颜色分类、颜色对应等一系列活动,活动开展得自然、流畅,创设的情境符合幼儿的游戏心理。特别是活动中,幼儿个体与教师、伙伴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从而不仅加深了对幼儿园生活的喜爱,还初步形成了对自然、对社会的良好态度。

(二)目标脉络清晰,有助幼儿接受

我们反对只注重目标而忽视过程的倾向,但没有目标的教学活动却是盲目的。数学活动“苹果园”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不同颜色。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设计了三个阶梯式环节:捡苹果、送苹果和花杯找朋友。这些环节步步深入,让幼儿在捡苹果时整理自己对三种颜色的感知,送苹果时学习运用对三种颜色的感知处理问题,给花杯找朋友时,在感知、运用的基础上不仅要求颜色对应,还提出了“一个花瓣一个苹果”的活动要求,让幼儿在颜色对应基础上,接触了有关物体量多少的概念。

(三)过程有序流畅,激起幼儿热情

活动过程不仅能反应幼儿的学习活动情况,也能反应教师的组织情况,可以看出教师是否利用了幼儿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是否实现了幼儿从“旧知”向“新知”的迁移,是否关注了幼儿的学习方法。本次活动过程是流畅的、有效的,幼儿对红黄绿的感知原先是分散的、个别关注的,很少比较、对应观察,让他们集中观察,再分类,再对应,这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游戏的有趣、循序渐进实现了任务的完美完成。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不仅考虑了孩子的已有经验,还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认知规律。

(四)游戏贯穿紧凑,幼儿学习主动

反思教法是为了很好地解决“教”如何更好地为幼儿“学”服务的问题。活动时,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游戏,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情境和操作材料,吸引幼儿不断地活动,在捡捡、数数、夹夹、分分等操作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都是让幼儿自主探索、独立解决问题的。教师只是扮演着“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不断地进行着引导,创设着情境,提供着支持,努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促进幼儿积极思考,主动发现,勇于探索,自主获取。

(五)教具一物多用,简约自然巧妙

教具是幼儿活动的载体,本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的设计、利用。苹果教具设计得美观而巧妙,在背面固定上夹子,使它发挥了最大的功用,小小苹果是活动中名副其实的主角,让幼儿捡捡、夹夹、分分,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帮助幼儿达成了活动目标。一物多用,是活动时最倡导的,而能用得这么巧妙,可见教师思考的缜密和周

到。

三、活动感悟

(一)情境创设的简约之美

美是教育的磁石,它闪烁着光亮,是拿起,还是放下,教学的效果肯定不一样。多少年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美”的功能,喜欢以“告诉”的方式呈现教学要素,这样就框住了幼儿的思维。有时为了追赶潮流,也开始创设情境,惟恐不热闹,喜欢场面热闹,气氛热烈,花了很多心思布置的场景却一经而过。“苹果园”活动就不一样,散落的彩色苹果即成了苹果园,教师用直观的艺术所创设的情境,不仅是美的,而且是一种简约的美。

(二)语言运用的自然之美

教学语言对幼儿的感觉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都起着主导与调节支配的作用。幼儿的心弦,往往能被美的教学语言所拨动。教师语言美与否,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的语言,幼儿可以是无动于衷,也可以是深受感动的;可以是味同嚼蜡,也可以是如饮甘泉的。在数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对语言的逻辑性、科学性比较考究,惟恐在数学概念方面给幼儿造成不正确的影响。对语言的艺术性、感染性却比较疏忽。

(三)仪态变化的巧妙之美

活动中,教师是幼儿心目中的智者、示范者、敬爱者,甚至是权威者,这么一个在幼儿眼中看来最鲜活的、应该辐射美的人物形象,它是连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让幼儿感受其美的。因此,教师的形象应该渗透着美,焕发着美。诚然,活动中,教师自然、放松的体态语言感染了幼儿,使孩子们纷纷投入了夹苹果、数苹果、变苹果树的行列,他们的“情”与“智”被深深地激活了。可见教师灵活、机智的仪态变化呈现出的是巧妙之美。

猜你喜欢
苹果园颜色苹果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一种半干旱地区苹果园贮水棒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特殊颜色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