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国以来人民民主思想的变迁

2009-12-08 08:35李先伦张子礼
桂海论丛 2009年5期
关键词:变迁

李先伦 张子礼

摘要:建国以来,人民民主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阶段。从人民民主专政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新确立,从经济民主到政治民主,从党内民主到民主执政以及从国家民主到社会和谐民主。这四个阶段的发展给了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关键词:建国以来;人民民主;变迁

中图分类号: D0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9)05-0028-05

一、从人民民主专政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新确立——民主的曲折

人民民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从人民民主专政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新确立时期。这个阶段的核心问题是人民民主专政如何走入极端化的无产阶级专政,又是如何走向新的社会主义民主。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曲折

建国后,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典型特点就是,它体现了对广大人民的民主与对敌对分子的专政的统一。从理论上看,无产阶级专政的存在条件就是阶级斗争的存在。一旦没有了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就开始消亡,进入社会主义民主时期。从现实上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仍然需要专政来保卫革命成果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与发展。而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是有限的,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敌我矛盾。可见,人民民主专政要求的民主与专政的统一,恰好适应了我国现实状况的需要。从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来看,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两点结论:第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阶级斗争的有限性,无产阶级专政也必然是一定范围和程度上的。第二,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无产阶级专政应该逐渐向社会主义民主转化。

但是,建国初期的历史发展表明,无产阶级专政的专政职能越来越被强化,并开始走向极端化。社会主义改造前中国仍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有资产阶级的存在,这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是有必要的。但是,在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因为已经消灭了资产阶级,中国的历史进程应该进入社会主义民主的确立和发展时期。党和政府应该把精力投入到发展生产力、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以及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等方面上来。但在实际上,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之前,党内的左倾错误使无产阶级专政不断走向极端化,逐渐导致了从反右倾扩大化到最终“文革”的发生。这些错误一方面是在思想上,由于一些错误的口号如“以阶级斗争为纲”、“将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等的指导;另一方面是在行动上,由于专政职能在横向上过于扩大打击面和在纵向上过于强化打击力度。可见,所有这些错误都是由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极端化发展所导致的。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确立

与极端化无产阶级专政相比,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更高级的民主发展阶段。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同其他社会形态相比,不仅有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等方面的特征,而且还应该有最具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即社会主义民主。

“文革”的结束,使极端化的无产阶级专政倾向趋于冷却。但是,真正使社会主义民主得以最终确立的是两个重要事件。一是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从思想上为社会主义民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如当时《人民日报》评论员在《实践论指导我们夺取现代化建设的胜利》一文中指出:“四个现代化是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大量出现的新问题,必须依靠人民的智慧,人民的力量。因此,必须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没有人民民主,人民就不能解放思想开动脑筋。”[1]这已经开始从思想上为社会主义民主的确立做好了准备。二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2]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人民民主完成了从无产阶级专政向社会主义民主的初步过渡。

二、从经济民主到政治民主——民主的变迁

人民民主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从经济民主向政治民主的迈进。这个阶段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原来集中僵化的体制向富有活力的现代民主体制转变。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民主变迁的过程。

(一)经济民主

当无产阶级专政向社会主义民主转变时,首先的体现是经济民主的确立。“经济民主”是邓小平改革设计中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逻辑起点,是我国后来30年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方案的思想准备。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初步提出了“经济民主”的概念。他指出:“我想着重讲讲发扬经济民主的问题。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应该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管理的自由权。我国有这么多省、市、自治区,……有必要在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之下,在经济计划和财政、外贸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自主权。”[3]可见,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改变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给地方和企业以经济的自主权,以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以利于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要求有计划地大胆下放管理权力。第三,要求在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之下实行经济民主。邓小平的这种“经济民主”思想,对后来中国经济在体制和机制方面进行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后中国的许多新思想、新体制都是在这种思想引领下提出的。正是由于有了经济民主,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和市场的活跃,从而实现了人民生活的改善。

(二)政治民主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决定政治,而且经济的发展可以成为政治发展的强大驱动力。经济民主的发展,对政治民主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经济民主推动了公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经济开始得到较快发展。这就使人们的权利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从而使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得以逐步形成。第二,“经济民主”推动了政治意识的加强。一方面,“经济民主”使市场中的利益主体可以通过各种机制来进行政治参与,这种参与过程本身就推动了人们政治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经济民主”客观上推动了法制建设。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民主需要法律给以支持和保障。只有这样,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才能有稳定的秩序。第三,经济民主促进了社会组织的自治化倾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这既导致了原有一些社会组织逐渐分化,并逐渐具有明显的自治化倾向。可见,经济民主的深入发展对政治民主的起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建立以后,民主建设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当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后来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逐渐缓慢。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民主的推行,人们的民主意识开始初步觉醒,政治民主也开始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民主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中的民主精神和原则开始对人们的政治生活产生广泛的渗透和影响,并导致民主意识的增强,从而引发了包括政治结构在内的整个社会结构的重大变迁。这个阶段的发展充分说明,经济民主是政治民主的产生基础和发展动力。

三、从党内民主到民主执政——民主的深化

人民民主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从党内民主向民主执政的过渡。这个时期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党的自身建设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内部组织民主和外部制度民主相统一的政党。这个过程实质上是民主不断深化的过程。

(一)党内民主

从一般意义来看,党内民主是政治民主的形式之一,是指全体党员有权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处理党内一切事务。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这深刻揭示了党内民主对于人民民主的重要意义,也标志着人民民主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在新阶段,党内民主之所以对于人民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说明广大党员是自觉自愿集合在党的旗帜下,从而决定了党员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平等关系。第二,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中国的政治体制与西方国家不同,是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这就要求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而最佳方式就是首先建立政党内部的民主机制。第三,是推动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决定的。政治民主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潮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才能不断推动整个国家的各方面机构和部门逐步迎接并适应这个世界政治发展潮流。

党内民主提出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思路。这就是十六大报告确定的,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人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这一方面,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意味着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更加受到尊重,增强了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忠诚度,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通过一定机制和体制的改革,使党内的信息渠道进一步优化和畅通,从而完善了党内民主制度。

(二)民主执政

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民主执政作为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这种由党内民主向民主执政的转变,一方面,在思想认识上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开始深化,另一方面,在具体措施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内在的机制建设发展到外在的能力提升。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民主执政必须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充分说明了民主执政始终不能离开人民民主这个核心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民主执政必须以为人民执政为基础。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决定要把为人民执政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同时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反映到执政方面,就是要求党运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取最大的利益。其次,民主执政必须以靠人民执政为条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作为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而且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党的执政效力的发挥,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努力。再次,民主执政必须以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目的和归宿。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的执政目的就是保证人民的当家作主的地位以及维护人民的各种利益。

四、从国家民主到社会和谐民主——民主的回归

人民民主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继承党的建设的价值取向,将民主建设从执政党继续向国家制度和社会组织方面推进。这体现了人民民主发展的目的最终是回归到社会和人民中去。

(一)国家民主

政党民主与国家民主是密切联系的两个问题。在实行了以党内民主和民主执政为代表的党的民主建设以后,国家民主的建设也开始提上日程。所谓国家民主,主要指的是“政体层面的民主问题,即国家范围和国家管理的民主问题”[4]11。但是,中国的国家民主与西方国家不同,国家民主及其建设在中国还有自己的一系列的特点。

第一,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这是国家民主建设的前提条件。国家民主作为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一种普遍性的规律,但同时也应该与具体国家的不同国情相结合。如邓小平就极其鲜明地指出: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5]第二,以政党民主来进行推动,这是国家民主建设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加强党内部的民主建设,在尊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同时,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民主监督,保障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加强了党的外部监督,积极发挥政治协商会议的参政议政功能,发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党的工作及时进行建议。第三,健全国家的法律和制度,这是国家民主建设的重要保障。邓小平十分注重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早在1979年6月,他就指出:“我们制定法律的步伐要加快。确实要搞法制,特别是高级干部要遵守法制。以后,党委领导的作用第一条就是应该保证法律生效。没有立法以前,只能按政策办事;法立了以后,就要坚决按法律办事。”[6]这些都表明,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党和国家的联系,正在逐步将党的民主建设向国家制度领域推进。

(二)社会和谐民主

社会和谐民主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社会状态,也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民主形态。这种社会和谐民主的提出,表明了人民民主已经发展到比较高的阶段。它主要包含了社会和谐与社会民主两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是社会和谐。它主要是对社会有机体内部各要素之间良性关系状态的反映。它主要有两个层面的要求:第一,从积极方面来看,社会各个要素和部门之间能够基本上实现良性合作。第二,从消极方面来看,社会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冲突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不至于影响到社会整体的良性运行。这样的社会基本上就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状态。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和谐民主的贯彻和实行越来越重视。如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其次是社会民主。它主要是指由一系列社会组织所构成的基层结构在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民主状态。这种具有民主状态的基层民主结构,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良性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社会民主主要体现为一种社会状态、社会风气和一种生活方式;就其运作的方向而言,主要是自下而上[4]9-10。但这并不是说党和政府在这方面无所作为。实际上,随着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加快,党和政府正在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广大民众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以及政治参与意识等等。可见,社会和谐民主是人民民主在对长时间发展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选择。

五、人民民主发展的启示

(一)民主必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民主制度必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在社会发展领域内就集中体现为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当生产力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制度等,必须随之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从而能够适应并推动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民主思想和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也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不断进行完善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曾建立起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并在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后来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导致了极端化的无产阶级专政和阶级斗争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民主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也必须进行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执政党必须顺应并引领民主发展的潮流

民主是世界进入现代化的一个政治标志,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必然潮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这个潮流之外,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党、组织或个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作为一个国家的执政党,更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来迎接并顺应这个历史潮流。改革开放前,党所领导的民主建设由于没有及时借鉴世界民主潮流的发展趋势等原因,从而导致了极端化的左倾错误的产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开始了由经济民主向政治民主、由党内民主向民主执政、由国家民主向社会民主等方面的层层推进。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民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顺应并引领民主发展的潮流。

(三)社会主义民主在根本上是人民的民主

民主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体。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民主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同于剥削阶级的民主。其中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在根本上是人民的民主。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也就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此后,尽管民主的发展曾经一度遭遇过曲折,但社会主义民主的人民性没有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民主的发展历程进一步体现了人民民主为人民的特点。从经济民主到政治民主的发展,是为了在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广大人民的政治参与能力。从党内民主到民主执政的发展,是为了进一步从内外两方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从而提升其代表和维护人民利益的能力。从国家民主到社会和谐民主的发展,更鲜明地体现了民主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这个特点。并且这个发展历程的结果也反映出,民主发展的高级层次是向社会和人民进行回归这个重要理念。

参考文献:

[1] 哲学研究编辑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问题讨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46.

[2]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R].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0-11.

[3]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5.

[4] 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5]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1.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22.

责任编辑 任浩明

猜你喜欢
变迁
小渔村的变迁
我家的自行车变迁史
留村的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一纸婚书见变迁
清潩河的变迁
象棋子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