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从“不争论”到“不折腾”

2009-12-08 08:35黄志恒
桂海论丛 2009年5期

黄志恒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60年,既有取得成就的成功经验,又有遭受挫折的沉痛教训,总结这些经验教训,有利于人们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从邓小平发明的“不争论”,到胡锦涛提出的“不折腾”,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关键词:不争论;不折腾;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9)05-0011-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60年,经历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1949-195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6-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徘徊转折的二年(1976-1978年)、改革开放的三十一年(1978-2009年)等历史时期。在其中,既有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经验,也有遭到严重挫折的沉痛教训,总结这些经验教训,有利于我们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从邓小平发明的“不争论”,到胡锦涛提出的“不折腾”,就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一、“不争论”是邓小平的一大发明

“不争论”的思想,是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提出来的。

1992年2月3日,是邓小平在上海连续过的第五个春节。从1月17日起,这位88岁的老人一路向南,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于1月31日来到上海。2月16日,是邓小平将要离沪返京的前夕,在上海闵行开发区紫藤宾馆的多功能厅,他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后来成为这次整个南方谈话的总结[1]。在《南方讲话》中,邓小平提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2]374

邓小平提出“不争论”思想,既不是漫无目的的即兴发挥,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无为而治,而是要求人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不要陷入你是我非的空洞争论中去;要实事求是地干、脚踏实地地干,只有干出成绩来,才是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好证明。

二、“不折腾”是胡锦涛提出的一项重要方针

2008年12月18日,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日。当天,党中央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胡锦涛高度评价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上的重要地位和伟大意义,深刻总结了3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鲜明地提出:“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时强调:“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3]据说,当胡锦涛“不折腾”三个字刚落音,人民大会堂观众席上随即传来会心的笑声,很自然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说明,观众听懂了“折腾”二字所指,也听懂了“不折腾”的含义,就是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为实现伟大目标而努力。

胡锦涛在这样严肃的大会上,在代表党中央作这么重要的讲话中,用“不折腾”来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把它作为实现伟大目标的重要方针,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说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

三、从“不争论”到“不折腾”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从1992年邓小平发明“不争论”到2008年胡锦涛提出“不折腾”,时间相隔了16年。在这期间,我们党召开了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党的领导接力棒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传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再传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手中;党的理论经过创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了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由基本解决温饱,经过总体上实现小康,进入了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系列重大变化,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也得到了深化,从“不争论”到“不折腾”就是这种认识深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一)“不争论”、“不折腾”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反思结果

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深化的。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的共产党人以不同的方式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回答。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阐明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回答了无产阶级如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现变革的问题,使社会主义由空想转变为科学,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斯大林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同时胜利”的论断,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夺取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中国共产党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经过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苦探索。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建立和巩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国防、外交等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经历了许多挫折,走了不少弯路。特别是在“左”的错误思想路线影响下,过于看重意识形态、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凡事都要在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上辩论一番。因此,从上个世纪50年代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大辩论开始,逐步形成了一种风气,不论是大是大非问题,还是小是小非问题,总要来一个全社会、全民性的大讨论。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这种做法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全国十亿人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统统诉诸主义、思想之争,整个国家像着了魔似的陷入了全民大争论的漩涡之中不能自拔,致使革命走入了歧途,生产陷入了荒废,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即使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新政策之后,仍然有人提出“改革开放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企图在“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上挑起争论,使改革开放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陷入了困境。

反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372所以,邓小平认为,在对待改革开放的具体措施、步骤和做法问题上,不要进行无谓的争论,而要以“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通过实践来检验,及时总结,不完善的加以完善,不对的及时改,以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胡锦涛提出的“不折腾”方针,继承和深化了邓小平的“不争论”思想。胡锦涛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时看到,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除了在思想理论、意识形态领域,不时有人妄图在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等问题上挑起争论、干扰改革开放外,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人,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凭主观意志决策,随心所欲瞎折腾,从而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论是在思想理论问题上的无谓争论,还是在实际工作中违反客观规律的瞎折腾,都只会劳神费力、贻误机遇,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只有不争论、不折腾,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以,不折腾,就是不搞无谓的争论,不搞内耗,避免错误的思潮和主张干扰党中央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

可见,邓小平的“不争论”思想和胡锦涛的“不折腾”方针,都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教训,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反思结果。

(二)“不争论”、“不折腾”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

邓小平提出“不争论”思想的目的,在于排除干扰,“争取时间干”,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胡锦涛提出“不折腾”方针的目的,在于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者都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

早在1979年3月党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邓小平就已经提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4]164而且,邓小平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列为四项基本原则的第一条。他说:“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六十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4]166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后,他还多次指出,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为什么不争论?主要就是因为,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是确定无疑的,不存在争论的前提。而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邓小平认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2-3既坚持社会主义,又从中国实际出发,把二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以,邓小平坚决反对离开社会主义道路的任何偏向,强调:“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2]370-371

胡锦涛提出的“不折腾”方针,也是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是把“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实现“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大目标的重要方针的。不动摇,就是始终保持坚定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不动摇。不懈怠,就是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就是常怀忧患之思,时刻保持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努力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就是常念人民之托,体察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以埋头苦干的实际行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谋福祉。不折腾,就是在改革方向上不折腾,始终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在推动发展上不折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科学发展上不折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自觉地走科学发展之路,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所以,胡锦涛的“不折腾”和邓小平的“不争论”是一脉相承的,都体现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三)坚持“不争论”、“不折腾”,有利于我们抓住机遇,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邓小平发明的“不争论”思想与胡锦涛提出的“不折腾”方针,一改过去靠反复的政治运动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做法,更注重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来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已不仅仅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原则性回答,而是深入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工作实践中去,揭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一般要求,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现在,经过30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严峻挑战。2008年以来,重特大自然灾害突如其来,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前所未有,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错综复杂,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坚持邓小平的“不争论”思想和胡锦涛的“不折腾”方针,对于我们抓住机遇,战胜挑战,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坚持“不争论”、“不折腾”,有利于我们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已经证明,反复进行无谓的争论,凭主观意志进行瞎折腾,只会丧失大好的发展时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极为有害的。历史已经不允许我们再出现重大的失误。我们必须抓住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大好时机,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办法,大力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其次,坚持“不争论”、“不折腾”,有利于我们正确地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2]375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同样既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不时挑起姓“社”姓“资”之争,经常进行瞎折腾的人,往往都是用右的或“左”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的。因此,我们坚持“不争论”、“不折腾”,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用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手段正确与否,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际行动来抵御“左”的或右的思潮的干扰,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来教育带有“左”的或右的态度的人,这样有利于我们正确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再次,坚持“不争论”、“不折腾”,有利于保持稳定,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江泽民就说过:“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5]因此,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既大力推进改革发展,又正确处理它们与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的正确思想,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来促进社会稳定,在当今世界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大环境下,始终保持社会大局的稳定。这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全局的一条宝贵经验。要坚持这一基本经验,并把它发扬光大,就必须坚持“不争论”、“不折腾”。因为,历史的经验教训早已证明,“大争论、瞎折腾”,只会涣散人心,激化矛盾,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动乱,造成社会不稳定。而没有稳定的社会条件,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只有“不争论”、“不折腾”,在国内,才能凝聚人心,增强信心,形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在国际上,才能与世界各国保持友好往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世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云剑,等共和国记忆60年:编年纪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229.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本书编写组.《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5-36.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江泽民.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11.

责任编辑任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