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萍
当前媒体竞争激烈,传媒在市场化过程中受自身利益的驱使,报道上有迎合受众消费需要,降低报道品格的倾向,在都市类媒体上表现突出。党报虽然保持着严肃的风格,但对一些事件的报道过于严肃而使新闻看起来太硬,折射出人文关怀的缺失。而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能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得益于其无论是选题,还是采写方式和记者的职业素养都对人文关怀这一内涵做了深刻诠释,这为其他媒体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报道视角:关注普通人的命运
与其他报纸的同类栏目相比,《冰点》能够深入人心,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原因在于其无论是报道题材的选取还是写作形式均体现出对于普通人命运的关注和同情,体现出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曾做过《冰点》周刊编辑的李大同曾说:“在《冰点》创刊前的讨论中,我们的确感到社会的某种失衡,即占人群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在主流媒介上没有占据应有的重要地位。在社会转型的剧烈变革中,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有什么想法和要求;……总而言之,我们应当用自己的报道来加以检验,并试图给我们能观察到的社会不平衡以某种矫正。” ①《冰点》在报道内容的选择上,从创刊之作《北京最后的粪桶》开始,发表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的文章,如《五叔五婶》、《一部农民视角的编年史》等,这些作品关注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反映普通人在当下的生存状态,引起了读者的心理共鸣,《冰点》主编杜涌涛曾言:“我理解读者之所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仍愿意读《冰点》,是因为他们并非想从这里寻找简单的信息,对于他们来说,《冰点》也许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不太一样的视角,也许触动了社会神经的某种痛觉,也许拨动了大众内心深处的某根琴弦,也许点燃了寒冷小屋中一盏人性的灯。”但在具体的报道对象的选择上,《冰点》秉承“见微知著”的原则,并不陷入平凡的琐碎,如李大同所言,《冰点》所关注的普通人的事情,并不是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那些有普遍意义的事件,能够激起大家的对普通人关注的事情,在选题上,切中时代脉搏。《冰点》所选的报道对象,通常是那些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通过对普通人命运的揭露,折射出时代的某种欠缺,无论是道德文化上的,还是体制上的。
在写作方式上,《冰点》以特稿的形式写作,几乎每篇报道都是一个完整而精致的故事,《冰点》的叙述是故事的、细节的,也是克制的、见微知著的。《冰点》在写作时,注重细节和场面的描绘。记者蔡平在《哪儿是我的家》中有一段描写:
“前海的母亲,是小跑着过来的。一副农村妇女的打扮,大襟棉袄,杂乱的头发。我讲了他儿女们和老伴在北京的情况,她眼圈立刻红了。……她转身拉着我的手,突然泪如雨下。‘过去家里穷,养不起他们。她说,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我,任泪水流淌……天很冷,她的手冰凉,死劲拉着我的手,越拉越紧。泪水从布满皱纹的脸上,一滴滴滚落。”
这段细节描绘,使人物更加真实丰满,如在眼前,细节和场面的刻画,使主人公的悲伤和无助展示在读者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以沟通,一种世俗社会所压抑的悲悯被激发,一种普世的人文关怀得以张扬。
人物报道:事件真实、情感真实
一篇特稿,没有人物只有事件,读后枯燥无味,《冰点》关注普通人,以普通人的视角进行采访报道。与早期典型报道宣传主流价值、塑造高大全的人物不同的是,《冰点》的人物报道正如李大同所说:“它是为了向人们提供某种特殊的信息, 这种信息不是简单满足人群的实用需求的,它比较‘形而上,它的功能不是仅仅让人们知道一点什么,这种信息的目的在于它是人们用来为自己‘定位的。”在《五叔五婶》一文中作者这样写道:
“我掏出100元钱,田部长和另外一个同志也掏出钱来,我们凑在一起,交给五叔。五叔的眼睛一下睁得大大的。他没有推辞,抓过钱来,使劲在手里窝来折去,又紧紧握住,从左手到右手,右手到左手……”
文中五叔神情的描写如在眼前,作者在描绘这一形象时,根据采访时的所见所闻,如实报道,而非因人物崇高的一面掩盖了人性的本真。新闻报道要关注人,新闻传播活动既要报道事件,还要报道事件背后的人,而做到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报道的真实,这样才能做到对人的精神处境的关怀,这样的新闻才最深刻、最具感染力。
记者采访:用调查的方式采写新闻,同时具有悲悯的情怀和专业的职业规范
新闻是靠跑出来的,只有深入采访现场,才能采写出好的新闻,著名记者黄远生说过,做记者要“手能写,脚能跑,耳能听”,记者要深入实际,与采访对象打成一片。李大同也说过,《冰点》记者采写报道,都必须亲临现场,收集完整的证据,这也说明了《冰点》能有今天的成功,一定意义上也是因为拥有了一批能深入实际、吃苦耐劳的优秀记者。采写《北京最后的粪桶》的记者王伟群,为了采访三个背粪工人,每天早起跟在他们身后,在他们工作时,观察并与他们交流,“与环卫局联系妥当后,王伟群翻箱倒柜找出一件旧棉衣。在一个零下8摄氏度的早晨,她与背粪工人一起出车了,好几次,她被呛得差点儿呕吐”。②中国青年报副总编周志春说:“《冰点》的记者有跌坐在半山腰喘息的经历,有在油灯下和父老乡亲彻夜长谈相向催泪的经历。”在写作中,记者运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以“我”的视角去看采访对象的生活,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体谅他们,理解他们,折射出深沉的人文关怀。
但是,《冰点》记者感受到普通人的悲欢时,并没有完全被自己的情感所左右,依然保持着客观和冷静,不断深入下去层层逼近真相。《冰点》原副主编卢跃刚曾说过,“我有悲悯之心,但我不以悲悯为标准”。记者能在职业规范和伦理道德之间做到平衡,这同记者的专业素质是分不开的。
注释:
①李大同:《读者为什么要看〈冰点〉》,中国青年报网站
②《放大普通人的价值》,《中国青年报》,2008年12月24日
参考文献:
①李大同:《冰点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8年版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9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