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莺
邵阳市花鼓戏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三家铺》,是一出反映当前农村现实生活、体现农民愿望、歌颂农村新人的好戏。作者以敏锐的目光、崭新的视角,反映当前农村不少地方存在不讲团结、不谋发展的社会现实。通过揭露矛盾、化解矛盾、破除旧规、树立新风,唱出了一出团结奋进、和谐发展的田园新歌。
没有矛盾冲突,便没有戏剧艺术。《三家铺》的矛盾冲突具有强烈的现实感、时代感。宗族观念和家庭矛盾虽然在当前农村并不普遍存在,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三家铺的村民承袭着先辈们陈旧落后的世俗观念,因为曾经发生过的宗族矛盾而保留了“三姓人”不通婚、不通人情往来、不合伙办事“的旧规矩,这和当代广大农民胸怀宽广、团结和睦、共谋发展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是格格不入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和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推动下,亿万农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奋勇前进,但三家铺这个偏远落后的山村,依然在宗族矛盾的漩涡中苦苦挣扎,面貌虽然有些改变,但仍然处于贫穷落后状态。这里的金银花不仅产量丰富,而且质量上乘,开发金银花生产可以创造大量的财富,但由于交通闭塞,外运困难,想在本地加工,三姓人家又互相牵制阻拦。作为农村基层政权象征的一枚村委会公章,被活生生地劈成了三块。这种极端行为,看起来荒唐可笑,但确是三家铺奇异现状的真实写照。在修建公路时,三姓人更是矛盾百出。在占地、取土、填方等方面,都面临着重重阻力……《三家铺》就是通过对这些矛盾的揭露、化解和处理,终于让团结代替了斗争,和睦取代了隔膜,阻力变成了动力,开创了团结合作、共图发展的新局面,表现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农村的主题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塑造人物是艺术创作的根本任务,也是表达思想内容和主题的重要手段。《三家铺》的创作人员从典型环境和生活特殊性出发,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塑造出一群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主要人物王石山是塑造得比较成功的,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石山是一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他怀着建设新农村的美好理想和满腔热情,在改造和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个人物的设计具有时代感和新鲜感。王石山大学深造有成,文化素养很高,目光敏锐、朝气蓬勃。他对农村非常热爱。“这三家铺真是好山好水人更好”,这是他踏上三家铺土地的第一感觉,但他也知道,三家铺这个小小的社会,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贫穷落后的现状,使他感到一种压力,村民的陈旧观念和偏见,又使他感到茫然。当他第一次出现在三家铺村民面前时,不少人向他投来了惊异和误解的目光,不少人认为一个堂堂的大学生不去城市施展抱负而来到这个穷山寨,不是他的肢体残缺,就是患了精神病。对于部分群众的惊奇和误解,他处处坦然,不作半点解释,只暗暗下定耍在三家铺扎根、发展、创业的决心。
王石山虽不是三家铺土生土长的人,但已在这里安家落户,就必然与赵钱孙三姓人发生联系,并随之发生各种矛盾。如第一场,为出售和收购金银花,钱家与赵家发生了矛盾冲突,王石山是赵家的上门女婿,自然卷入矛盾之中。他收购了赵五爷的六十斤金银花,引发了正在申办金银花加工厂的钱二嫂的误解,钱二嫂用抬高物价来压制对方。当王石山将收购到的金银花以原价转让给钱二嫂时,钱二嫂深为感动,一场矛盾冲突便烟消云散。王石山这种处理与化解矛盾的手法,表现了他的巧妙的工作艺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互不通婚是三家铺家庭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王石山通过为孙老三和自己的岳母吴再莲的黄昏恋牵线搭桥,以此打破三姓互不通婚的僵局,消除宗族之间的隔阂。但他的这种良好举动,却遭到孙家媳妇李翠花的嫉妒和搅乱,又引起妻子的误解。看起来这是婚姻矛盾引起的风波,实际是陈旧观念和现代意识的碰撞。面对妻子的误解和责骂,他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我为妈牵线搭桥,除了化解三姓的隔阂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妈应该享有自己的晚年幸福。”王石山的解释得到了妻子的谅解和支持,但遭到了家庭观念特别严重的长辈赵五爷的强烈反对和痛骂。他斥责王石山是不忠不孝不义的罪人,是赵家的叛徒。面对以赵五爷为代表的封建宗族残余势力的进攻,他针锋相对,以作检讨的名义,用一段思想深遂,观点鲜明的唱词,向村民揭露和批判封建宗族观念的危害,消除三家铺不和谐的噪音,扫除奔向小康的路障。在修建公路的问题上,王石山更是遇到重重阻力和困难。在“顺水船突遭遇暗礁险滩”这一中心唱段中,王石山尽情地渲泄了自己的内心情感,抒发了他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而奋勇拼搏的坚强意志。他冒着妻子要离婚的风险,把自己的宅基地让给孙四嫂。他用榜样的力量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把三姓人凝聚在一起,同心协力,奋勇拼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公路修通了,谱写了三家铺村改天换地、脱贫致富的新曲。王石山的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也在改旧换新的过程中呈现在观众面前。
《三家铺》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别出心裁,舞台布景和演员服装都采用了红、黄、蓝三色元素,以表现赵钱孙三姓人的性格特征。在表演上突出现代感和时代感的同时,也借鉴和运用了一些传统表演形式来表现人物。如孙老三与吴再莲的月夜约会,就借用了传统戏中表现恋爱、婚姻一些程式和手段;在修路工地上,钱汉宝与李翠花抬石头时,也采用了传统的一些身段和步伐等,这种表演活跃了舞台气氛,增加了趣味性和观赏性。导演还运用一系列夸张、浪漫的手法来进行舞台处理。如在序幕中,为了表现三姓人的强烈对抗,让赵五爷举起斧头,将象征着权力的公章一劈为三;舞台布景又将劈碎了的公章放大,自始至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直至尾声,团结已代替了分裂,和谐取代了磨擦,破碎的公章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金花乡三家铺村民委员会”的新公章。这种前后照应,以旧换新的处理,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深化了主题。
不可否认,《三家铺》还有一些需要加工磨练之处,但整个演出还是比较成功的。主旨立意深刻,人物形象鲜活,语言生动,且生活气息浓厚,地方色彩鲜明,是一曲现代农村和谐发展的田园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