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称奇的动物种种

2009-12-07 03:38陈重威
今日中学生(初一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瞳孔海藻青蛙

陈重威

冻不死的冰虫

冰虫被称为地球上唯一冻不死的生物。它们生活在靠近极地终年积雪的冰川地带。它们的个头非常小,在雪地里就像一条条细细的小黑线。在刺骨的严寒下,当冰封大地中其他动物几乎被冻成冰棍,甚至连细胞都冻得“咯咯”作响时。冰虫却觉得这种低温对于它们来说是最舒适的生活环境。科学家发现,冰虫的细胞膜和细胞酶在极低温度下仍能正常新陈代谢,细胞膜仍能保持固有的弹性。冰虫不仅抗冻而且还耐饿。科学家曾把几只冰虫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两年过去了,不吃不喝的冰虫依然顽强地生存着。但是,冰虫也有致命的弱点——怕热,它们抵御高温的能力极差。只要周围温度高于4摄氏度,冰虫的细胞膜就会溶化,细胞内的酶也会化成一堆干草模样的黏稠物。

如果说,北极熊靠厚厚的皮毛使自己与外界低温隔绝,南极鳕鱼的血液里有防冻剂,使它得以在冰天雪地中照常生活,那么,浑身赤裸而且又细又小的冰虫又靠什么来保暖呢?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冰虫可以在固体冰块中自由穿行,谁也不知道它们是怎么破冰而出的。

冰虫生活在终年积雪的冰川地带。一到夏天成群结队的冰虫就破冰而出,据寻找冰虫的研究者说,稍不留神就可能踩死上万只缠绕在一起的冰虫。与人类相反,冰虫是“日落而出,日出而息”。当夏天的太阳落山后,冰虫便出来搜寻海藻、花粉和其他食物。太阳升起之前,又纷纷躲回冰层。到了冬天,没有了海藻和其他食物,它们就躲在冰层下。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冰虫是如何在冰层下过冬的。有科学家曾怀疑它们在冬眠。但两名美国生物学家曾多次在3米深的冰层下找到冰虫,发现它们并没有在睡大觉。

科学家之所以对小小的冰虫如此感兴趣,是因为冻不死的冰虫具有科学家理想中的外星生命的特质。为此,美国宇航局于2005年出资20万美元资助冰虫的研究项目。他们认为,冰虫能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活自若。这一事实本身就证明了在木星或其他星球上,也可能存在着像冰虫一样耐寒的外星生物。著名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也资助了冰虫研究。他们认为,冰虫在器官移植方面的价值远比它所代表的外星生命更有现实意义。如果冰虫细胞能够在极低气温下保持正常新陈代谢的奥秘被揭开,医生就可能用化学药物使用于移植的器官保存得更好更长久。

不会打嗝、呕吐的老鼠

俗话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见人们对老鼠的憎恨和厌恶。尽管如此,地球上的老鼠仍然多达几百亿只,包含450多种。老鼠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都特别强。它既能在40℃以上的热带地区生活,也能在零下24℃的食品冷库中生存繁殖。它们能爬山、涉水,会打洞、上树,还可沿着几乎垂直的墙壁爬行。你可能知道猫是摔不死的。但老鼠也能从15米高处跳下安然无恙。

由于老鼠的躯体较小且头骨柔软,啃噬能力极强,因此几乎无孔不入,到处能安家。你家里有没有老鼠洞,可用一支普通的圆珠笔测一下:如果一个小洞能插进一支直径约6毫米的圆珠笔杆,那它就足以让老鼠通过,并在里面安家。老鼠不停地啃噬包括水泥和塑料在内的几乎一切东西,以便它们的牙齿长到适宜的长度。与人们普遍相信的恰恰相反,老鼠其实只是偶尔会吃点奶酪,这也许是因为吃奶酪时它的牙齿没有了用武之地。

老鼠只能一点一点地啃咬食物,以确保吃下的食物不会让它们感到恶心。这是因为老鼠和兔子一样都不会呕吐,所以它们特别容易中毒。我们知道,呕吐是由于腹肌和膈肌急剧收缩。腹腔和胸腔的压强上升,挤压胃和肠中的食物经由口腔吐出的过程。而动物之所以会打嗝,是因为在胸腔与腹腔之间,有一层由肌肉组成的横膈膜;它不但起到分隔胸腔与腹腔的作用,还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当这块膈肌产生不正常的强烈收缩时,就会造成空气突然被吸进气管,由于同时伴有声带的关闭,所以会发出一种呃声。老鼠之所以既不会呕吐也不会打嗝,是因为它们无法控制隔膜肌做出相应的动作。

瞳孔呈矩形的山羊

瞳孔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门户。它在明亮处缩小,在黑暗处放大,以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强度。包括人在内的大部分动物的瞳孔都是圆的,但山羊的瞳孔扩大时的形状却接近矩形。有着圆形瞳孔的人类的视野范围在160~210度之间,而矩形状的瞳孔使山羊的视野范围在320~340度之间;这意味着它们不用转动头部就几乎能看到周围的一切物体。而且,由于矩形瞳孔的面积更大,使得山羊在夜晚也能看得更清楚。有趣的是,不仅大多数有蹄类动物的瞳孔扩大时都近似矩形,连生活在海里的章鱼也有着长方形的瞳孔。

说到眼睛,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草原上奔驰的骏马,尽管有着陆地哺乳动物中最大的眼睛,但实际上却是看不到正前方的。马的两眼长在头部两侧。视野重叠部分仅有30%,因而对距离的判断能力较差;同时,由于马眼的焦距调节能力较弱,所以对500米以外的物体只能形成模糊图像,而对近距离物体则能很好地辨别其形状。但马的颈部特别灵活,两眼可视面达330~360度,被公认有着最宽广的视野范围。虽然马还是红色色盲者,但它的眼底视网膜外有一层照膜,感光力很强,所以使它在夜间也能看到周围的物体。

无所畏惧的甲虫

庞巴迪甲虫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会快速地从腹部喷射出一种炙热的有毒液体,其频率甚至可达1秒钟连续喷发70次,比机关枪扫射的速度还要快。它喷射的有毒液体来自位于其腹部的一个“燃烧室”。这种有毒液体是两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燃烧室”的进出阀门可以准确控制混合物的化学反应程度。这种温度高达100摄氏度的有毒液体对于蜘蛛、青蛙和鸟类等小动物是致命的,所以能有效驱赶这些威胁它生命的掠食者。这种毒液虽然不会危及人的生命。但一旦进入人的皮肤就会产生强烈的疼痛感。

英国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一种模仿庞巴迪甲虫的实验性装置,喷射出的液体可高达4米,他们准备把这一技术应用于新型灭火器的,研制中。

依靠光合作用过活的海蜗牛

说到光合作用,人们自然想到的总是植物;可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美国科学家在大西洋海岸,发现了一种能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以获取能量的小动物——亮绿色呈凝胶叶状的海蜗牛。这种极不寻常的海蜗牛在生命初期以海藻为食,但却并不完全消化海藻。而是将其中的绿色素吸收进自己的细胞。它吃的海藻越多,细胞内积累的绿色素也越多。一旦足以使自己的整个身体变绿,它们就可以仅靠水和自身体内的绿色素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能量生存,在没有任何食物的情况下活上数月之久。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这种从植物到动物的水平基因转移还处于未知状态。但他们认为。在遥远的未来,这种蜗牛甚至也有可能将绿色素遗传给后代。届时。它们就不必在生命的初始阶段进食海藻,而成为一种自带太阳能动力装置,即能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的动物。

能用皮肤呼吸的青蛙

此前,人们知道的无肺两栖物种只有蝾螈和蚓螈。最近,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的一个小岛上,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不需要肺进行呼吸的青蛙。这种身材小巧眼睛大大的青蛙生活在小岛上的一条清澈的淡水河里。它们具有极强的伪装能力,趴在石头上的时候很难被发现。这种被命名为“加都巴蟾”的青蛙,可以通过其皮肤表面进行呼吸。

科学家告诉我们,青蛙自身的需氧量非常少,只占相同体形哺乳动物的10%。正因为它们吸入的氧气太少,天长日久很容易导致体形和器官变化,失去肺这种第一呼吸器官。也就是说,它们的体内没有肺是进化选择的结果。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能更好地沉入水中,而不是漂浮在水面上。有趣的是,虽然这种青蛙早在1978年就被发现了,但是一直以来科学家并没有注意它们的呼吸方式。只是到了最近,新加坡和印尼的科学家在对这种青蛙的两个标本进行研究时,发现它们的皮肤表面很奇特,于是对其进行解剖,最终获得了这一重要发现。科学家认为。这一发现对于认识使用皮肤呼吸的动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瞳孔海藻青蛙
海藻球
欧盟:海藻酸、海藻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无安全风险
瞳孔
小青蛙捉虫
谁能叫醒小青蛙?
动物凶猛,一眼便知
瞳孔大,决策力差
青蛙便签夹
印尼海藻出口菲律宾可能增加
骄傲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