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特维德著董裕平译
中信出版社
经济永远都在成长、衰退和危机之间循环往复,让我们常常从乐观的高峰跌落到失望的深渊,又在某种契机下东山再起。经济学家把这样的规律命名为“经济周期”。
为了解开经济循环的奥秘,作者深入分析了300年来西方国家经济循环的事实和经济学家的各派理论,揭示了经济周期的特征和规律,让我们了解到周期是推动创造性毁灭和经济增长以及复兴的关键力量。作者同时进一步详尽地解释了房地产、股票、债券、黄金、外汇、大宗商品期货、收藏品等资产市场的特性,揭示了经济循环中各类资产的阶段表现及互动影响。
所谓“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实际上意味着,即便我们能找到似乎有规律的经济周期变化,也可能对其无可奈何。
作者告诉我们,技术在不断进步,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引发投资热潮,从而引发经济的上升势头;而当新技术逐渐变老,市场还在等待更新的技术出现时,投资的热潮就会逐步消退,从而引发经济的下滑势头。技术在持续的进步着,经济也就跟随着波动,但整体的经济实力也在不知不觉中稳步提升了。
如果我们能够识别经济的周期性规律,那么货币因素是无法作用于实体经济的。但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我们经常无法判断所面临的处境。周期的存在。不是哪个人、哪个国家可以解决的。周期是现有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正如繁荣是衰败所致,衰败也是从繁荣中生发出来的。
这好比季节变换,人类没有能力改变自然规律。但是,如果我们足够尊重规律,那么,至少我们可以在寒冬准备迎接春天,在深秋做好面对寒冬的准备。这样,我们就既不会被冻死,也不会错过耕作的最好时机。
《大败局II》
吴晓波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继《大败局》后,吴晓波再度出手,深度解读“中国式失败”,探寻著名企业“中国式失败”的基因,写就《大败局II》。相比于前一部书,后者所叙述的案例从时间上距离我们更近。
《大败局II》所记录的败局均发生在2000年到2007年之间,出现在本书中的企业家,都是他们那一代人中的豪杰。吴晓波用其特有的细腻文笔,记述了新的9个经典败局,它们分别是:健力宝、科龙、德隆、中科创业、华晨、顺驰、铁本、三丸和托普。9家企业用它们的失败记述了一段新的历史。
跟《大败局》中的众多草莽人物相比,《大败局II》中的不少人拥有令人羡慕的高学历,他们中有教授(宋如华)、发明家(顾雏军)、博士(仰融)、军医(赵新先)、作家(吕梁)以及哈佛商学院总裁班学员(孙宏斌)等等。甚至在公司规范化经营及战略设计上,这些公司也与当年《大败局》中的企业不可同日而语。华晨、德隆、三九及健力宝等公司都曾经重金聘请全球最优秀的咨询公司为其服务,德隆的唐万新甚至还有一个拥有150名研究员的战略研究部门。
在《大败局Ⅱ》中,我们更多的看到了一种“工程师+赌徒”的商业人格模式。他们往往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在某些领域有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同时更有着不可遏制的豪情赌性,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
在《大败局Ⅱ》中,吴晓波总结出了中国企业失败的原因,它们是:“政商博弈的破局”、“创业原罪的困扰”和“职业精神的缺失”。这就是“中国式失败”。吴晓波希望用这样的发现,给中国公司的成长带来“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