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才
摘要:本文从中小企业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研究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 企业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一些特点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融资、技术创新、管理水平低下以及企业人才匮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从管理创新、制度改革以及实施品牌战略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1. 中小企业的概念
对中小企业的概念很难通过简单的文字表述清楚,通常用数量指标和质的指标来界定。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不尽相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按照中小企业通用的划分标准,中小企业应科学定义为: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
2. 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1) 生产规模小。由于资本存量水平低,资信程度不高,筹措资金相对困难,因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在花色品种、质量、标准文化程度和技术含量等方面都难以与大型企业相比,生产规模相对较小。
(2) 数量大,分布范围广。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在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1999年我国有中小企业3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2000年中国有中小企业398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6%。另外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方面,在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农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竞争性领域无所不在。
(3) 经营方式灵活多样。中小企业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其经营范围宽和经营项目丰富,经营体制灵活。当经济波动时,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能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比管理层次多、组织结构复杂的大型企业更具快速反映优势。
(4) 竞争力弱,寿命短,停业破产率较高。中小企业“船小好掉头”是优势,但真正要在经营中取得有利地位,还需“船大好冲浪”的大型企业。我国每年有60万家中小企业注册,但其中30万家只能经营一年半,能维持经营10年的不到一成。
二、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 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特别是“贷款难”问题成为阻碍其可持续发展的顽症。虽然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扶持,但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看,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依然突出。由于银行是企业化经营,更多的考虑的是效益,只能是锦上添花,不可能雪中送炭。另外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易受经营环境影响,加之民营企业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小、频率高,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和代价,不可避免地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市场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有:首先是核心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并且其创新结果又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中小企业资金并不充裕,难以独立完成;其次知识产权保护虽有显著改进,但尚未形成国民的法治意识和自觉行为,创新维权成本过高,导致创新投入与创新收益严重不对称,极大地挫伤了中小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最后是创新人才的供求严重失衡。一方面,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另一方面,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中小企业的客观需求严重脱节。
3. 运作体制落后,管理制度不规范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属于家族制企业,这在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的内部结构简单,管理层次较少,成员间具有较高的信任度,企业内部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在经营上也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灵活性。因此,在企业创建时期,与其他企业组织形式相比,在资本筹集、管理效率、信息搜集和监督成本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家族制企业中原来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些积极因素逐步转变为消极因素,由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而产生的宗法性和封闭性特征,极大地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 管理能力不足,企业文化精神模糊
中小企业老板的综合素质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如小农思想严重,缺乏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思维方式单一,具有盲目冲动的倾向,缺乏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缺乏系统的现代管理知识和向现代企业家过渡的文化底蕴,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等等,这些源于中小企业管理者受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实行家长制管理。此外企业中人情风盛行,拉帮结派,是非不明,企业精神模糊,企业目标单一,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解决中小企业可持续的对策研究
1.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确立多元融资意识
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为中小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实现规模扩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小企业应当确立多元融资意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搞好资本运作。抓住机遇,突破“瓶颈”,改变当前资金紧张的被动局面:一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变粗放型扩大生产规模为集约型技术创新,提高产能,降低成本;二是要加大财务制度规范力度。通过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现代企业财务制度,限制高投入、低产出对资源的耗用,使得企业经营集约化、高效率得以实现。
2. 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中小企业要突破以家族为核心的管理权分配方式,重用人才并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引进先进的观念和管理方法,软硬件改进双管齐下,最终建立起一套与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高效管理体制。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管理现代化将大大加速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小企业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不断充实管理内涵,以高标准规范企业行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管理要效益,使其管理逐步走上现代化的平台。
3. 重视产品升级,实施名牌战略
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不能仅仅是简单的量的扩张,而应当把产品上档次作为追求目标在重开发、重质量、重服务、重信誉的市场观念引导下创出一大批名牌产品。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确立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只有依靠自己的优质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立稳脚根、求得发展。因此,中小企业需要对产品科学定位,集中全力进行科技创新,创出自已的名牌,使产品服务功能不断提高,重视产品的升级和更新,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提高管理者素质,建立科学用人机制
没有一个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私营企业就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时代要求管理者必须努力学习新知识,吸取新营养,逐步提高市场预测、经营决策和管理能力。同时,还要善于选人用人,中小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机动灵活的特点,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构建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做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高层次、高学历、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提供发展和提升的平台,从而进一步提高私营企业发展的整体质量,促进产业升级。
5. 孕育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作后盾。中小企业只有塑造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发展壮大。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塑造企业文化,营造企业文化理念,是形成企业凝聚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核心竞争力是经过长期积淀所形成的,其核心是健康的企业文化,其关键是企业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应避免三个误区:(1)脱离企业战略谈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2)企业的核心产品不等于核心竞争力。(3)企业的局部成功因素未必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过去促使企业成功的因素未必能保证企业继续获得成功。
四、总结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小企业已经完成了以填补市场空白、迅速扩张为主要内容的“量的积累阶段”,进入以企业全面转型和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质的提高阶段”。要实现中小企业二次腾飞,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管理体制,提升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打造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并不断优化其发展的宏观环境,从而实现中小企业可持续健康的法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