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逢快莫赶,遇慢莫丢”

2009-12-04 07:50郑光相
农家顾问 2009年10期
关键词:黄姜秭归县秭归

“逢快莫赶,遇慢莫丢”这句农谚几乎农民都知道,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年运作,很多人也深知其中之妙,笔者就浅析一下身边近20年来的几件事例。

黄姜生产懊恼多上世纪90年代中期,山区农业大县的湖北秭归,以声势浩大之举,鼓励农民大种黄姜,宣传语说:“黄姜具有食用价值、保健、药用价值、工业价值,且种管简单,收购有保证。”在数个乡镇规模种植后,出现收购价从开始的3元1千克,陡降到0.5元1千克,还有几年根本就没人收,产量也不高,结果是开始卖种的人赚了钱,真正种姜的人个个亏得喊天。

浅析:从开头发展,政府主观行为也没错,哪知黄姜生产需要3~5年,产量才高,也值钱些,但遍地开花,市场一下就饱和了,加上我国对黄姜深加工能力不足,故目前大种没有必要。

梅家河的苎麻苎麻是中国传统纺织、工业及绳袋的好原料,在实行农村土地承包不久,湖北秭归县梅家河乡土地上,几年之间就将大多数粮田迅猛发展为苎麻田,开始收购价也不错,加上苎麻生长繁殖快,管理简便,着实让百姓大干了几年、实惠了几年。紧接着是麻销不出,继而为深加工不足,原麻价一减再减到1千克5元以下,麻农亏空严重,纷纷把麻根坨撬了,哪知1996年以后,苎麻价格一路上升,一下子就回升到16~30元1千克,而百姓只好望麻兴叹了。

浅析:苎麻生产简便,管理轻松,管好了一年就可刮三次麻,它并有长期存放不长虫、不腐败的优点,又是国家长期所需的原料,若是眼光放长远一些,就可能获得持久的收入。

番茄拒收惹风波秭归的磨坪乡有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无天然污染的优势,2007年发动群众广种番茄,群众以垄栽作畦搭架种植,几个月后就红果累累,开始以1元1千克,0.8元1千克出售,随之0.7元、0.5元、0.3元出售,直至商贩拒收。原因很简单:番茄果大小不一,色泽红绿不一,有疤痕甚至溃烂,番茄的大规模种植,并没达到富裕农户的目标,相反,导致多数种植户无收益。特别是偏远村户几乎种肥钱都没有收回来。很多人一提起就义愤填膺,至2008年种植者已是寥寥无几。

浅析:市场经济就是这样,物以稀为贵,当市场缺乏番茄时,价格就会高,番茄多了就会烂市。一是百姓没有签合同,由收购商说了算;二是产品多了,高品位、高规格的市场要求自然也会被提出。要获得市场认可,除了生产出来之外,质量要求也须重视。

以上三例,只是告诉人们,种植也要有眼光,不轻信、不盲从,稳妥地安排好自己发家致富的路径。■(湖北秭归县尤家河乡中学443614郑光相)

猜你喜欢
黄姜秭归县秭归
罗平板桥镇小黄姜产业园冷链物流中心小黄姜将直达北京家乐福超市
黄姜中薯蓣皂苷元提取工艺的优化
匠人:在秭归打造一艘传统龙舟
秭归端午节日文化的十大类型
原味·秭归端午
秭归端午:楚乡遗俗至今留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秭归县努力破解农村群众出行难
做好精准扶贫的民生答卷——秭归县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亟待加强——以秭归县为例
越南黄姜饭避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