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 原
尤金《哲学辞典》“二律背反”条目中说“二律背反的基本意义只有一个,就是要证明人类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事物的本质是无法认识的,就是要树立反科学的不可知论观点,并替它辩护”。①《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二律背反”条目中说:“康德强调,这4组二律背反不是任意捏造的,它建筑在人类理性的本性上,是不可避免的。康德由此看到了理性认识的辩证性,看到了哲学史上各对立派别主张的冲突,指出独断认识的片面性,为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②我认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是对的,尤金错了。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和《未来形而上学导言》中都提到了四种二律背反。第二条是:
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东西构成的。
反题: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合的。
尤金的译文就是:世界上一切都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世界上没有任何简单的东西,一切都是复杂的、可分割的。
黑格尔在《逻辑学》中谈到康德的二律背反时说:“这两个规定,如果单独来看,没有一个是真的,只有二者的统一才是真的。这就是对这两个规定的真正辩证法的看法,也是它们的真正结果”。列宁的批语是“真正的辩证法”。③黑格尔说的就是合题。
如果用字母来标志,正题是A,反题是B(非A),合题就是A·B=C或C=A·B。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上)中,在“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第56节鉴赏的二律背反的提示中,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写道:
关涉到鉴赏的原理显示下面的二律背反:
正命题:鉴赏不植基于诸概念……
反命题:鉴赏判断植基于诸概念……④
在第57节“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之解决”中,康德写道:这种双重意义或评判的角度对我们的先验的判断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这两个规定,如果单独来看,没有一个是真的”。就是说,如果使用排中律,二者择一,不管选择其中任何一方,都不是真的,都是错误的。
关于“二者的统一”,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说得清楚:
健康的理智(按指形而上学思维)……时而坚持并肯定这一观念,时而又坚持并肯定正相反对的那一观念,它自己处处与真理作对……由一个错误到另一个错误。……真正讲来,这些不真的东西的本性要迫使那知觉的理智去做的,乃在于把这对立观念加以结合,并因而把它们扬弃,如普遍性和个别性的观念、杂多和单一的观念、与一个非本质的东西必然相联系着的本质性和一些具有必要性的非本质的东西的观念,——以上种种对立的虚妄不实的观念其本性就要求知觉的理智把它们加以结合,从而把它们加以扬弃,然而它却并不这样做,……它并没有获得关于这些抽象概念的真理,但它却证明了它自身的非真理性。⑤
把对立面结合起来加以扬弃,这就是黑格尔要求的统一,这就是C=A·B。这与“肯定一方,排除另一方”完全是两码事。无论统一于A,还是统一于B,都是错误的。只能统一于C=A·B。
康德和黑格尔把两方面的话都说到了。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也曾说到“超感官世界即现象世界”;“超感官界不是现象界”。“超感官世界”指的就是本质。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也是既可分,又不可分。只抓住其中一句话,就不符合作者原意。
王宁一也写了“既扬弃又保留”的词句。黑格尔《逻辑学》中说的是“扬弃=结束=保持(同时保存)”⑥;在《精神现象学》中说的是“扬弃在这里表明它所包含的真正的双重意义,这种双重意义是我们在否定物里所经常看见的,即:扬弃是否定并且同时又是保存”⑦。但是王宁一在回答哲学问题时,却认为必须使用二者择一的思维方法,只留下一个不可分性。这就正是单独看一个规定,就不是真的。
王宁一那个非此即彼的结论,只剩下了一重意义,只剩下不可分性。可分性呢?扬弃了,对王宁一而言,“扬弃”就是否定了,不保存了,所以他说“可分性拜拜了”。王宁一作出的是一个选言判断。
黑格尔的结论,恰恰是双重意义:一切都是可分的,一切都是不可分的。对黑格尔而言,“扬弃”是否定同时又是保存。可分性并没有拜拜,它就存在于统一性之中。黑格尔作出的是一个综合判断。
黑格尔就曾遇到过王宁一这种观点,他下面的话,就是针对这种观点说的:
把“在绝对中一切同一”这一知识拿来对抗那种进行区别的、实现了的或正在现实的知识……是知识空虚的一种幼稚表现。⑧
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对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所说的话,就可以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不能把它们视为在性质的统一性上是一个东西,而只能视为在组成的统一性上是一个东西”。音乐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正是这种关系,二者组成统一体,是不可分的。二者的性质是可分的。一个是物质性的,一个是精神性的。
我和费邓洪始终说的是“既可分又不可分”。不带偏见的读者定会发现,我们只是不赞成孤立地提不可分性。人家说了两个方面,你只抓住一个方面,去反对人家的两个方面。就是用片面性去反对全面性。王宁一却硬说我们是“孤立地提可分性”,“反对不可分性”。
二律背反不容易理解,特别是在有些哲学家语言晦涩的情况下就更难理解。其实,不可分性就是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一节中,所说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所谓同一性,一是指对立面相互依存,取消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二是指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可分性就是说的矛盾的斗争性,它始终存在。这矛盾的斗争性就也被黑格尔称为“不同一性”。这里也是二律背反:正题: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反题:矛盾双方具有不同一性。二律背反就是辩证法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列宁说得好“对立的统一(一致、同一、合一),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⑨王宁一以为他提出了我们不能回答的难题:“请把形式去掉吧,让我看看内容是否存在。请把内容拿走吧,让我看看在音响结构丝毫不动的情况下,到底会有什么结果”⑩。于是他就自认为他的理论安如磐石了。其实,这只能证明对立面相互依存。证明了对立面相互依存,却并不能据此而推翻对立面的相互区别和斗争。王宁一嘲笑可分性,就是嘲笑矛盾的斗争性。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辩证法。过犹不及,真理多向前走出一步就是谬误。
阿萨菲耶夫那句常被引用的话“他在听,但没听到”。说的就是,人们听见了乐音运动(形式),而未能听懂精神内涵(内容)。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情,就因为形式与内容是性质不同的东西。
你说他否认可分性,他就说:“我什么时候说过内容和形式只是具有不可分性却不存在可分性呢?”当你相信他承认可分性的时候,他却又说可分性拜拜了,只剩下不可分性了。黑格尔在批评“斯多葛主义”时所说的话,好像就是针对王宁一说的;“如果你向他指出事物的同一性,那末它就会向你指出其不同一性;对于它刚才所宣称的不同一性,如果现在你再向它提出来,那末它立刻就会转而指出其同一性。它所说的话事实上就好像顽皮任性的小孩子的吵闹,一个说甲,另一个就说乙,一个说乙,另一个就说甲,而他们通过这样的互相争辩,借以获得彼此处于矛盾争辩状态中的乐趣。”
黑格尔的这些话,斯多葛主义者是不会同意的。这也没有关系,地球照转。只要读者看见了这些话,黑格尔的目的就达到了。
背离辩证法,是要受到惩罚的。黑格尔留下的教训就是:一个辩证法家最终发现了绝对真理,矛盾不复存在了。可是时至今日,矛盾仍然继续存在。
排中律和矛盾律是亚里士多德的贡献。他的《工具论》为后世开创了逻辑学。其基本原则是:同一事物不能同一时既是而又不是。如果你说“同一事物既是又不是”,那就是你错了。这对于事物的静止状态是完全适用的。我在《音心对映是如何可能的?》中说过,它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并不等于错误。形而上学适用于事物的静止状态,辩证法适用于事物的运动状态。中国大百科全书“矛盾律”条目也说“逻辑矛盾与哲学上所揭示的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这种辩证矛盾是根本不同的。”我说过,形而上学或辩证法都可能发生误用的问题。
王宁一说,“‘非此即彼并非知性特有的智慧,它还是辩证思维的组成要素哩”。这话只在辩证法承认形而上学有其适用范围的意义上才有其合理性。接着王宁一说,“‘非此即彼只有加上‘除此以外都是鬼话,那才是形而上学的信条。”我的回答是:“非此即彼”就是寻求唯一正确的解释,它就表明,除此以外,都不正确。这与“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并无本质区别。“除此以外都是鬼话”不需要外加上去,它就在排中律的应有之义之中。
恩格斯承认形而上学有其合理的适用范围,并把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关系比作高等数学与初级数学的关系。高等数学从来都承认初级数学是自己的基础,这绝不是以初级数学冒充高等数学的理由。恩格斯说形而上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王宁一正是把树木当成了森林,理由就是树木是森林的“组成要素”。他就用“要素”代换了本质。根据“两条腿”是“组成要素”,如果就得出“鹅有两条腿,你也有两条腿,因此你就是鹅”的结论,岂不荒谬?
王宁一在批评费邓洪时说:“‘内容和形式是一个东西这命题,对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来说,的确是一杯难咽的苦酒。如果总是喜欢把对立的两极作非此即彼地看待,这种惶惑不解就很难免。”王宁一在这里就把“非此即彼”称作“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他需要的时候,非此即彼就又一变而为辩证法了。这是诚实的态度吗?
王宁一在答费邓洪的文章中还说“如果以为‘二律背反等于错误,那真是对辩证思维的莫大误解。”在这里,他就把二律背反看作辩证法。可是当我用二律背反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时,他却斥之为“按下葫芦起了瓢”。二律背反又成了错误的了。同样的话,在他嘴里说出来就是对的,在别人嘴里说出来就是错的。一而再,再而三,坚持其双重标准,何其不平等乃尔!王宁一先生,是谁给了你这么大的权力?
王宁一说“必须进一步追问,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究竟统一于何方?就是说逻辑的要求你还必须作出一个‘非此即彼的回答”。他的回答就是“完了?完了!‘事实上的可分性就这么拜拜了?拜拜了!”这样,他就只剩下一个不可分性了。王宁一举出水不能分为氢气和氧气为例,来说明对立双方的统一。从这个例子中,正可以得到一个与我和费邓洪的观点一致的结果。可是王宁一把事情颠倒过来了。王宁一认为,不可分性A与可分性B是对立的双方,必须统一于不可分性A,于是就排除掉可分性B。这里确实用的是非此即彼的标准。那么根据同一逻辑,氢H与氧O是对立双方,非此即彼,二者择一,他就应该在氢H与氧O之中二者择一,他意识到,如果二者择一,无论统一到氢气一方或氧气一方都是错的,当然应该统一到水H2O=C那里去。这完全符合我和费邓洪的判断,正题与反题结合从而达到扬弃即统一。请问王宁一先生,你这是“二者择一”吗?这不正是“亦此亦彼”吗?王宁一嘴里说,必须非此即彼,二者择一。他的实际行动却恰恰是亦此亦彼。他竟然立即把这个C换成了A,不过,这个A不是H与O之中的一方,而换成了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矛盾中的一方。这可真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使用的是亦此亦彼的思维方法,怎么能得到一个非此即彼的结论呢?此中奥妙,值得研究。让我们一步步来分析。
第一步,把可分性A这一抽象概念转换成具体物氢气H,也就是设具体物H代表概念可分性A,把不可分性B这一抽象概念转换成具体物O氧气,也就是设具体物O代表概念B不可分性。第二步,在对水的分析中,得到一个亦此亦彼的结论:不是统一于H(代表概念A可分性),也不是统一于O(代表概念B不可分性),而是统一于二者结合即第三者H2O=C(A·B=C,正题与反题的结合、扬弃、统一)。第三步,从具体物转换回抽象概念,应该怎样转换呢?秘密就在于此一转换之中。这个具体物C(水)应该换转成什么抽象概念呢?C既不代表概念A可分性,也不代表概念B不可分性,概念C恰恰代表“既可分又不可分的统一体”。王宁一把概念C(既可分又不可分的统一体)转换成了概念A不可分性(对立的一方),肯定是转换错了。这样一来,从“亦此亦彼”的判断中得到的结果,就被“二者择一”的判断结果换掉了。就这样,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戏!也许是有意地偷换概念,也许是粗枝大叶地疏忽,两者都是可能的。
王宁一认为他的水再也不可分为氢和氧了,这是不符合事实的。物体是由物质元素构成的。物体生灭,物质元素不生不灭,物质元素永远可分可合。水化为气(物体分解为元素),气化为水(元素化合为物体),循环不息,天上才会下雨,地上才有江河。他忘记了,水也是一个将要被扬弃的环节。如果水再也不可分了,老天岂不是再也不下雨了?
一个人,他说自己是什么观点,他说他使用的是什么思维方式,这是一回事。而实际上,他真正的观点和真正的思维方式,完全可能是另一回事。所以,我们应该听其言而观其行。
王宁一宣称排中律就是辩证法,这就证明了,他所自称的辩证法原来就是形而上学。王宁一读过黑格尔的《逻辑学》,黑格尔对排中律的批评,他岂能没看见。排中律认为“某物或者是A或者不是A,第三者是没有的”。黑格尔说:“正是这个命题中就有第三者,A本身就是第三者,因为A可以是+A,也可以是-A”,“可见某物本身就是那个本来应当被排除的第三者”。王宁一如果读懂了,他还在硬说排中律就是辩证法,他就是在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如果他没有读懂,他就是在写自己不懂得的东西。他的冷讽热嘲不过更加反衬出假科学制造者的傲慢而已。
王宁一以“兼对某些成说的质疑”为副标题,好像他有了什么新发现,其实这根本不是新闻,而是旧闻,还是经过断章取义而改变了面目的旧闻。
1 尤金.哲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电子版)
3列宁.哲学笔记[M].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34页
4 康德.判断力批判[M]. 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86页
5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3页
6 见:列宁《哲学笔记》人民版1973年版第122页
7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8页
8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页
9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332页
10 王宁一.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再答茅原先生[J].《音心对映论——争鸣与研究》(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445页。
11 王宁一.概念的漩涡[D].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12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64页
13 马恩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1页
14 王宁一.概念的漩涡[D].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15 王宁一.概念的漩涡[D].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
茅原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金兆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