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学军
课程改革的进展,学生们的参与情况和最终效果,最终都要通过课堂教学体现出来。因此,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管理上。对于课堂教学的管理,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课时的分配比例,教学内容的完威与落实,学生的感受等。
科学分配课时
传统的课时统计,语文、英语、数学这三科的教师,每人应该担任两个班的教学,周课时在10节~12节左右,这样才能够达到满工作量。物理、化学教师的满工作量在12节左右。而新教材提供了各个学科的参考课时比例,基本确定了各个学科的周课时数。如语文、英语、数学的参考课时数为每周4节。物理、化学这两个学科,新的参考课时为每周各2课时。我们以此为参照,对课时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课时,除了部分小学科没有大的变化外,几个大学科课时参考比例和以往的传统课时有较大的出入。如高一年级基本情况为语文、数学、英语每周5课时;物理、化学为每周4课时。通过近一个学年的摸索和验证,学校采用目前的课时比例后,基本能够完成新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其中,化学学科还能够渗透选修模块“生活中的化学”的相关知识,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调整和落实教学内容
2007年7月,在市区教委的安排下,我校各个学科的教师参与了为期三天半的教师培训。教师们观摩了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案例,对于新课程有了实质性的了解,理解了课程改革后的课堂教学和改革前的课堂教学的区别和联系。在开学前,各个备课组长认真分析本组情况,分析教材,带领本组教师共同开展研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能够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如在英语新教材中,每个单元有一个核心的主题和价值理念。英语组的教师认真分析教材,领会作者的编写意图,学习课程标准,在心中有了一个尺度后,重新整合教材,从阅读、听力、语法和写作等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这样做不仅加强了教师整合教材、整合资源的能力,而且加深了教材之间的逻辑关联,同时,还节省了时间,让教师能够对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答疑解惑。
这种通过重新调整教学内容来开展课堂教学的做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关注学生的感受
关注学生的感受,也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成立了学生辅导中心,由教学处、德育处、教科研室、心理辅导室、学生处几个部门组成,专门负责指导课程改革年级的学生选课、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形成性评价等各项问题。
我们定期开展课改年级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需要得到哪些帮助。同时,开学初我们和专业的研究所进行合作,使用计算机采集学生的大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整理,归纳出具有相当可信度的数据,为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在对学生进行了解和分析之后,我们不断调整教学步伐。学校共开设了29门选修课,全年级所有学生都参加到选修的学科当中。一个学期后,经过对学生进行调查和了解,我们发现,在所有的选修课程中,凡是涉及动手、动脑,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名称抽象,或者和学生的生活距离比较远,或者纯学科类型的选修课就少有学生选择。因此,我们及时对选修课的内容、门类和名称进行了调整,以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