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祖持
这难道是湖吗?我眼前所能见到的只是被植物覆盖着的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平原,根本见不到水面。这就是原本比日本琵琶湖大40 倍的乍得湖,如今它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很多风光。
非洲中北部的乍得湖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端,是非洲第四大湖。据说曾在湖畔发现过最古老的猿人化石,因此这里有人类发祥地之称。可是经过近40年的气候变化,乍得湖水面减少了1/20,渔业、农业以及支撑人们生活的丰富资源在不断减少。有专家认为,这个湖的命运也许会在本世纪中结束。
我们的船只能在人们已经割开水草、宽不足3 米的水路上慢慢地向前移动。木制小船的发动机几次停止 ,原因是螺旋桨被水草和湖底的海藻缠住了。
从船头插下的竹竿来看,水深约有1.2 米,湖的中心则有2.5米深,在途中偶尔能见到几棵高树,这些长在水中的树一到旱季全露出水面。经过2个小时,船终于驶出了湖区。.
在过去2 万年里,乍得湖反复出现过大规模扩大和缩小的情形。日本东京都大学教授、环境专家门村浩说:“20世纪后半段,受持续干旱的影响,更由于水域附近的人口增加和大规模的农地开发,对水的需求剧增,乍得湖缩小的速度明显在加快。”
乍得湖是水域集中的地方,湖连着乍得、 喀麦隆、尼日尔、尼日利亚、比利时、苏丹等中非洲的一部分国家,面积243万平方公里,是日本国土的6 倍,水域人口1991年时是2200万,2004年增加到3700万人。
湖的中央有个岛,岛上居住着从世界各地移居过来的2000多人。岛上的集会场里挤满了住民,他们有的说阿拉伯语,有的说法语。这时,有一个男子跟我们说起英语来,他是20年前从尼日利亚北部来的米卡夫得先生。他把手中一个直径70厘米的盆给我们看后说道:“过去我在这里一天能捕到这样10盆的鱼,有时还可见1米长的‘大物,可是如今一天只能捕到一 盆10厘米长的小鱼。现在为了生存,渔民们不得不把渔网织得越来越密,以便捕小鱼。”
我们即将离开岛时,遇上了一伙赶牛的牧民,他们是从30 公里外湖畔村庄求购牧草赶牛渡湖回来的。 一位村民对我们说:“本地的牛很会产奶, 但它们只吃草,而本村的水和草都不好,只好长途跋涉去采购。”
离开小岛重新进入水域,我们碰上了一条宽3 米、长20米的木制船,船上装满了清凉饮料、玉米粉、自来水管等,是从尼日利亚买来的进口货。船主是一位有4个妻子22个孩子的大富翁,14年前开始在湖上搞贸易发了财。他说:“如今湖水浅了,船的速度也慢了,加上水草的麻烦, 以前去尼日利亚一天时间就够了, 现在需要3天。”湖水的减少给商贸也带来了不少困难。 [编译自日本《朝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