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皮哈镇的“葬花节”

2009-12-02 00:00:00
今日文摘 2009年6期


  每年的11月30日,是荷兰弗雷佛兰省皮哈镇的“葬花节”。
  这一天,全镇市民会不约而同地手持铁铲及小筐,走进各自的庭院花园,将因凋谢而坠落下来各种枯萎的花卉收拾进小筐里,然后由家里的男主人操着铁铲,在紧挨着庭院花园旁边的土壤挖一个小小的坑,美其名曰“花墓”。
  男人将“花墓”的土小坑挖好之后,家里的女主人便会神情庄重甚至泪水盈眶地把这些残花败蕾一瓣一瓣地慢慢地放入小坑中,用她们的话来说:“每一朵花瓣都是一个美丽的花魂”。
  接着要举行庄严肃穆的葬花仪式,全体家庭成员面对着小坑里的“花魂”低头垂臂肃立着,口中念念有词,祈求下葬的“花魂”保佑它们的后代不会受到任何侵害,换句话说,就是保佑来年的花卉长得茁壮开得鲜艳。
  葬花仪式完毕后,全体家庭成员手撮着一捧捧的细土撒在花瓣上,祈愿这些一瓣瓣“花魂”尽快地和土壤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为来年的花卉注入蓬勃生机。
  皮哈镇的“葬花节”起源于18世纪初某一年的11月底,当时有一位酷爱花卉的园丁名叫托里,因目睹了一朵朵赏心悦目的花卉在深秋时节纷纷凋谢坠落而伤心欲绝,在他40岁生日的那天(即11月30日),在自家花园的一侧,挖掘了一处坟墓,躺在里面数日绝食而结束了生命。就在第二年,全镇的花卉长得出奇的茁壮艳丽,全镇的人们便一致认为,这是这位视花如命的园丁灵魂所保佑的结果。为了纪念这位和花卉共生死的园丁,当地的居民商议决定:每年的11月30日定为“葬花节”。■
  (张富明荐自《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