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结合课文讲了一下“看不惯”的意思,那些外国学生们马上现学现用,七嘴八舌地造起句来。
法国的路易吉憨厚地笑笑说:“我看不惯有的上海人穿着睡衣在大街上散步。”几个女同学低头窃笑。
日本的潞平说:“我看不惯在上海不少男青年随地吐痰。”大家笑。
韩国的东炫慢悠悠地说:“我看不惯我的邻居。他总是把垃圾放在门口,我一打开门就马上看见垃圾,很不舒服。”大家沉默不语。
俄罗斯的奥文利说:“我看不惯有的中国人不好好排队。有一次,我排队买票,我后面的一个阿姨慢慢地排到我的右上边去了。我请她排在我的后面,可是她说她不会先买票的,还生气了,大声地骂我。”
日本的村山也补充说:“我也差不多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在ATM机上取钱,后面的人太靠近我,我觉得很不舒服。”
马达加斯加的里则说:“我看不惯在上海等地铁的人站在地铁车厢的门口中间。在别的国家,要等下车的人出来了,上车的人才进车厢,在上海不是。”
十多年前,有人口学博士曾预测21世纪悬在中国人头上有四把利剑,其中一把就是人口素质之剑。一个韩国学生期中考试里的句子刺得我心里隐隐难受:“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可至于他们的文明水平呢?”
中国在发展,上海在进步,世人有目共睹。但在我们欣喜之余,千万不能忘了,我们的身边,有另一只眼睛悄悄地看着我们,这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值得我们警醒。■
(于志佳荐自《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