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

2009-12-01 02:43高乃云
理论导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理论创新路径选择大众化

高乃云

摘 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其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方式。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深化对党执政规律认识的体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积极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是深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和重大任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创新;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7-0004-04

党的十七政治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迫切需要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深刻认识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积极探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是时代赋予理论界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终贯穿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具体历史进程中。就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实现方式之一,两者不断地统一于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内在地包含着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深刻地影响着其中国化的实际进程和效果。甚至可以讲,大众化与中国化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他们共同推动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如果离开大众化来谈中国化,就可能导致马克思主义的精英化和“学院化”,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失去生机和活力;如果离开中国化谈大众化,就可能导致马克思主义简单化和庸俗化。因此,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要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实践已经充分证明,理论创新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途径,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必然要求。恩格斯反复说明“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681“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742-743这就为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态度。在当代中国,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当代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当代理论创新。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当代理论创新,关键是要处理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要求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中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弄清楚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哪些是马克思主义针对当时问题的具体论述,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具体论断,哪些是后继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哪些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理解等。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另一方面,要立足于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理论提升,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把“回到马克思主义”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起来,继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唯一科学态度。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基本要求就是要把握规律性、赋予时代性、体现创造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在当代中国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实践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理论基础和前提。

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从战略高度提出要切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党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认识的创新性理论成果,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1.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体,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最一般的规律。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就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结合在一起,它是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反对把自己的理论学说当成“书斋里的学问”和“纯粹的哲学思辨”。他们始终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作出了科学预测,从而创立了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体系。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始终认为人民群众是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真正动力,宣称历史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科学理论要转变为现实的指导,其前提就是必须要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掌握,并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这样才能变为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否则,再完美的理论也不可能对实践产生益处。正如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 9这就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要变成现实的改造资本主义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关键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引导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列宁指出“具有优秀精神品质的是少数人,而决定历史结局的却是广大群众”,[3]635“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和简单明了”。[4]467由于当时广大群众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局限,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是不太现实的。针对这种情况,列宁主张把深奥的哲学道理变成通俗易懂的知识,并编写了大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通俗理论读物,这在客观上既满足了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需求,也有效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让广大群众真正掌握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俄国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总之,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它始终与广大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并从群众丰富的实践中摄取营养,不断发展完善自己。从实质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原理的具体运用。

2.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党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在一个社会发展中,总是存在着多种价值观。但是,社会要健康有序运行,就必须要有居于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体系,由它来引领和整合人们的思想,从而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增强广大群众的归宿感和凝聚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动,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强。由于对改革过程中的许多矛盾不能正确认识,导致许多人产生诸多的困惑和不安,感到精神世界空虚和迷茫,甚至有部分人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动摇,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再加上社会上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渺茫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大肆叫嚷,在广大群众思想中产生了很大的思想混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格外重大。

一个民族要实现富强,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这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鲜明地回答了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党用什么精神旗帜来团结和引领全国人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体现和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和利益。从本质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是要解决人们的理想想念和价值信仰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容上体现了先进性和广泛性的有机统一;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社会成员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全体人民一致的愿望和要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这个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整合性,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这决定着其方向和性质。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及其价值观念结合起来,自然就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容和客观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与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全国人民的头脑,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大众化,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3.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经验总结。从阶级属性和价值目标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其群众性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要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就需要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它、认同它和拥护它。因而,这就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民族化和大众化的问题。在本质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通俗化的语言、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通过生动丰富的材料,融入到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形成共同的理想基础。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不断被中国人民认同和接受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我党的历史也证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并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变成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就不断结合中国国情,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热潮。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壮大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使马克思主义逐渐被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所掌握,并最终成为改造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秀典型。从《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中,我们可以深刻地领会到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大众化、通俗化方面的巨大才能。毛泽东极其善于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以及大量引用中国格言、警句、寓言、成语、谚语、典故、神话,把深刻的道理融入生动的故事,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有效地转化为广大群众都能够掌握、运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邓小平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推动者。他曾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办不到”。[5]382他经常用简明的语言来论述深奥的理论,比如大家熟知的“猫论”、“两手抓”、“一国两制”、“摸着石头过河”、“解放思想”等等。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也继承了优秀传统,积极探索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尤其是加强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和宣传。这在群众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内在地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普及化、大众化。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普及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经验总结。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不同的国家、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当代实践,积极探索其有效路径。

1.立足于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内容和形式大众化的统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是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点,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喝,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替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6]658-659这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重要方法论启示。推进马克思主大众化,要立足于时代实践,实现内容和形式大众化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在内容上,要不断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能够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反映改革开放的实践,反映广大人民群众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始终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反映群众的根本愿望和要求。在形式上,要坚持语言通俗化和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统一。大众化面对的是广大群众,因此,必须要用通俗化的文字、群众性的语言、和新鲜生动的材料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在宣传形式上,要充分考虑群众的群体差异和接受方式,运用多种形式把哲理性和通俗性结合起来,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培养和造就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它与人们群众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它作为一种真理应该和大众的思维、生活相结合。当然,期盼普通大众都精通马克思主义,那是不容易办到的,但让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现实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有一个不断深入人心、不断被群众掌握的过程,即存在着大众化的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的联系,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降低马克思主义的品位,也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和简单化。而是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落到实处的客观要求,是使人民大众真信、真学、真用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自发的活动,而是一种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尤其是要重视对中青年理论家的关心和培养。实行老中青帮扶机制,要从各方面采取措施,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给予充分的经费支持,完善专业性和社会性的考评机制。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努力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重点研究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理论和实践问题。培养和造就大批合格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组织人才保障,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3.优化传播载体和机制,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在现代社会,任何思想或理论的有效传播,传播载体和机制的选择利用是至关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体系,但是,它只有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渠道才会被广大群众了解并接受,它需要“从外面灌输进去”。[7]247要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充分运用各种载体和传播平台,不断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从一定程度上讲,传播平台和机制的选择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尤其是在社会思潮多样化的时代,在大众化和普及中引领社会思潮,传播机制就显得更为重要。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必须花大力气优化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大众化传播体系。一方面,要充分运用报刊、图书、影视等传统媒介,利用多样化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要发挥新闻媒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特殊作用。要不断提升主流媒体影响,遵循传播规律,充分运用先进手段改造传统传播方式,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另一方面,要从战略高度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新空间。充分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的巨大潜能,加强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把互联网开辟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阵地和新平台。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入到城乡社区文化建设的科学机制和有效实现方式。

4.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要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在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接受、自觉追求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学校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现代教育不仅具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功能,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和塑造合格公民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学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渗透到大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去,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尤其是要加强对学生马克思主义信念教育,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当前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教育方式上,要充分重视隐形教育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隐形教育是一个与显性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二者的的根本区别在于‘显与‘隐”,隐形教育强调的是间接式的教育方式。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通过显性教育来进行的,常常忽视或者对隐形教育重视不够,有时由于对显性方式运用不当,还产生部分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逆反和排斥心理。从而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隐形教育对人的影响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的影响,这一特征决定了隐形教育能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8]317因此,必须重视隐形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作用。

四、结语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广大群众密切结合,只有在不断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变成群众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要我们加强党的统一领导,精心组织和部署,立足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实践,植根于广大群众丰富的生活实际,不断从多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努力创新传播途径和机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定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列宁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全集(第3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邓小平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卷)[Z].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出版社,1991.

[7]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熊申英,罗南石.从隐形教育视角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 化的途径[J].华东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4).

(责任编辑:黎 峰)

猜你喜欢
理论创新路径选择大众化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