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化发展60年

2009-12-01 08:44
中州学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河南河南省文化

毛 兵

摘 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河南的文化建设和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其中前17年是河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初创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革”10年河南文化事业遭到空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黄金发展期,成为我国有影响的文化大省。当前,文化建设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空前提高,已经成为河南参与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新亮点。

关键词:河南;文化发展;60年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5—0079—05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河南文化建设从初创阶段步入了开发优秀文化资源、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崭新时期。

一、筚路蓝缕的十七年(1949—1966年)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有计划、有步骤地领导了文化建设和改造的实践。在政策层面,毛泽东1951年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时的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成为了国家的文艺方针。在实践中,党和政府采取了文化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举措,实现了整个社会文化领域的转变和重建。河南在这一阶段文化建设和发展呈现初步繁荣的局面。

(一)文化建设全面铺开

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医治战争创伤、百废待兴的困难条件下,把发展文化事业、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摆上了重要位置。一方面改造民国时期各地遗留下来的民众教育馆,另一方面在继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革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创建了河南省群众文化事业,社会文化网络建设成就显著。省市(地)建群众艺术馆、县(市)建文化馆、乡(镇)建文化站于1965年前已基本建成。①

1951年1月,河南省文教厅成立戏曲改革委员会,通过改人改制,戏剧团体形成了国营、民办公助、民间职业、民间业余四种体制形式,戏剧事业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职业豫剧剧团覆盖了河南全省,曲剧团达25个,古老的越调焕发了青春,蒲剧、四平调、坠剧、汉剧、大平调、宛梆、道情戏、眉户戏、大弦戏、二夹弦戏等稀有剧种也都成立了专业表演团体。②

1954年4月,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正式成立,并开始筹建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南分会。1957年省文联文艺期刊《河南文艺》更名《奔流》。同年,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成立。通过文联组织把文学艺术工作者纳入国家公职人员体系,改变以往文学艺术工作者自由职业者身份是当时文化领域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项重要举措。

河南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资源丰富。1949年后,河南省先后组建了省级、市级、专区级文工团13个。1952年6月,河南省文工团集训整顿,建制整编组建了河南省话剧团、河南省歌舞团。1949年,河南全省只有开封大陆、大华、人民会堂和郑州影院等四家电影院。到1958年,放映单位达到400多个,其中城市电影院增加41座。1965年放映单位达到850个,其中农村流动放映队400多个,在2.4万多个固定放映点实行流动巡回放映。对个别交通不方便、人口稀少、经济特别困难的山区放映点,实行免费放映的办法,从而消灭了电影放映空白点。③

1951年1月31日,由河南大学校长、著名历史学家嵇文甫教授倡议,创办了《新史学通讯》(1957年后改称《史学月刊》),这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的一家史学刊物,在新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④创建于1958年的河南省历史研究所,是河南省第一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同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也正式成立。

1949年6月1日,中共河南省委机关报《河南日报》正式创刊,连同先期创办的《南阳日报》及稍后创办的《郑州日报》(后更名为《郑州晚报》)、《河南大众》报等,标志着河南报纸出版事业的一个新时代的开始。1949年10月《新黄河》(后更名为《黄河建设》)杂志诞生,这是建国后河南创办的第一份期刊。到1965年,河南省期刊增加到63种。

1953年3月,在原河南文教出版社和平原人民出版社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出版事业开始了第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到1965年,年出版图书295种,年总印数7160多万册。1949年4月1日,河南省新华书店的前身——新华书店河南分店在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成立。到1956年初步确立了新华书店图书发行主渠道地位,构建起覆盖河南全省城乡的图书发行网络。⑤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博物馆得到了恢复。1950年8月,河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从1953年起,文物工作由河南省文化事业管理局负责,同时建立了文物工作队,并在安阳殷墟、洛阳龙门和辉县百泉设立了文物保管所,为河南文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63年,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河南省政府)公布了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53处。同时,市、县级人民政府也公布了一大批文物保护单位。

(二)文化园地初现繁荣

这一阶段很多艺术成就很高的文化作品出现,一批文化名人被推出。

在戏剧艺术方面,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的剧种23个,参演剧目96个,宣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剧目《刘胡兰》、《穆桂英挂帅》、《牛皋下书》等剧目获奖。传统戏剧上,常香玉的代表剧目《花木兰》成为建国初期轰动全国的剧目,马金凤的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四次进京,两次进中南海演出,获全国优秀剧本奖,曲剧演员张新芳在剧目《陈三两》中、越调演员申凤梅在《收姜维》中扮演的角色都获得了很高的社会评价。现代戏剧上,建国初期,由杨兰春等改编和移植的豫剧《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等,为豫剧表现新的时代生活、塑造英雄人物开辟了路子。河南省的现代戏在20世纪60年代已进入繁荣期,1963年至1965年,河南省剧目工作委员会收到现代剧目1301个,《朝阳沟》、《人欢马叫》、《社长的女儿》等深受省内群众喜爱,在全国也有较大影响,为河南省赢得了“戏剧之乡”的荣誉。

在文学创作领域,河南省涌现出李凖、乔典运等一批时代精神与浓郁强烈的乡土气息相结合的青年作家,也产生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1953年,李凖的第一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在《河南日报》上发表,因为尖锐地触及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课题,引起热烈反响。随后他又陆续发表《白杨树》、《孟广泰老头》、《雨》、《陈桥渡口》等短篇和中篇小说,描绘了50年代前期处于剧烈变革中农村的社会风貌。1960年著名短篇小说《李双双小传》,被认为是李凖的代表作。

(三)文化管理体制日渐加强

建国初期17年间,我国文化建设的显著特征就是文化建设举国体制的形成。这是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计划经济体制决定的。在文化艺术领域,河南文化艺术工作者们积极面对并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课题。毛泽东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等著述中阐述的革命文艺的地位、功能、作用、对象,以及革命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态度、原则、方法,文艺创作中的源与流、普及与提高、服务对象、歌颂与暴露、文艺批评的标准等既是当时的文艺政策,也成为文化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在制度规范系统中,所有的文化工作人员被纳入国家体制,成为编制内的文学艺术家,被评定为适当的专业级别,按级别高低领取工资,发表作品另有稿酬;集体创作及文化活动按计划进行,并由政府提供经费;作品审查制度、艺术创作规划制度、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制度、汇演和评奖制度等初步建立。在艺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中,使命与信念成了主要的内驱力,创作规划、政府号召和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社会氛围形成了强大的外部动力。在文化产品的评价系统中,领导、专家、工农兵构成了基本的评价主体,评价的原则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二、生机勃勃的新时期(1978—2003年)

1966年至1976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给河南思想文化领域带来深重的灾难,文化、教育、科学事业遭到空前破坏,文化建设不仅没有较多成果,反而过去17年的很多文化建设成果因被贴上“毒草”和“封资修”的标签而遭到毁坏或被打入冷宫。出现在文化艺术舞台上的是八个“样板戏”以及那些具有鲜明“文革”色彩的诗歌、戏剧、小说、电影等。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在稳步确立全国重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的同时,河南在文化建设方面也进入了新的黄金发展期,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大省。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1998年统计,河南省社会文化机构总数为2492个,其中群众艺术馆22个,文化馆195个,文化站2275个,从业人员达6704人。群众艺术馆、文化馆负责指导的农村文化集镇中心897个,文化俱乐部、文化室7105个,图书室3194个,文化户8587个,群众业余演出团(队)2553个。河南省公共图书馆132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15个,县(市)级116个,图书总藏量1100万册。河南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提倡“社会文化社会办”,逐步形成了以国家办文化为主渠道,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共同发展的群众文化体系。⑥

(二)文化基础建设深入开展

报纸出版事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报纸品种和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结构日趋合理。1998年,河南有公开发行的报纸81种,形成了以党报为主体,行业报、广播电视报、学生辅导报、企业报为辅助的多门类、多层次的报业结构。1997年,河南全省报纸平均期印数达798.88万份,位居全国第六位。《河南日报》的发行量达到70多万份,在全国省市党委机关报中一直名列前茅。《大河报》成为全国都市报群体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广播电视事业实现新闻节目的大幅调整。1996年,以河南广播电视节目上星为契机,对新闻节目进行河南广播电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调改。河南电台推出新闻板块节目——《新闻一小时》,成为融本省要闻、国际新闻、外省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深度报道的大时段、大信息量的新闻总汇。河南电视台也推出《河南新闻联播》、《午间报道》和《晚间新闻》三档新闻节目。1998年12月,又开发了早新闻——《新闻60分》。通过改革,新闻节目实现了栏目化,加大了信息量,增强了时效性,突出了社会性.贴近了老百姓。

图书出版事业获得迅猛发展。1998年与1978年相比,图书出版社由1家发展为12家;年出书品种由260多种发展到2900多种,增长10倍多;总印数由1.8亿册增至4.25亿册,增长了1.4倍;总印张由51万千印张增至370.4万千印张,增长了六倍多。20年累计出版图书26970种,累计总印数247亿册(张)。

博物馆事业迅速发展。原有的博物馆得到了整修和改建,同时新建了一批中小型博物馆和诸如洛阳古墓博物馆、南阳汉画等专题博物馆。1998年,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的建成开放,是河南博物馆发展史中的一大成就。据统计,河南国有收藏单位收藏的各类文物藏品约130万件,约占全国总数的1/8,其中一级品1800件,二、三级品约25万件。

考古工作成就瞩目。“八五”、“九五”期间,河南省共配合基本建设发掘2214项,发掘面积26万平方米,发掘古墓葬2.1万余座,出土文物10.2万余件。多项考古成果入选《中国文物报》一年一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列。1990年至1996年间,国务院相继公布了第一、二、三、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河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51处。1984年、1987年国务院公布的两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河南省有7处;1989年河南省政府公布了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镇)20处。

(三)文化实力不断增强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富裕,群众文化档次也不断提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包装的民间歌舞、戏曲、曲艺、灯会、社火等文艺活动广泛展开,“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越来越普遍。洛阳牡丹花会、信阳茶叶节、安阳殷商文化节、开封菊花节、郑州少林武术节等,以文会友、招商引资、发展商贸,促进了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舞阳县、内黄县、汝南县(民间绘画),浚县杨王己屯(泥玩)、开封柳园口(盘鼓)等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平顶山市的宝丰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曲艺之乡”,陕县大营村儿童文化园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蒲公英农村文化园”试点单位。

文学豫军异军突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南文学进入了解放、繁荣的新阶段。老一代作家老当益壮,李凖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荣获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茅盾文学奖。苏金伞以80多岁高龄登上了自己的诗歌高峰,创造了当今诗坛不可多见的老诗人晚年丰收的奇迹。张一弓率先冲破一些题材禁区,连续不断向文坛发起“冲击”。他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铁匠的罗曼史》、《春妞和她的小嘎斯》连续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黑娃照相》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为河南文学界争得了荣誉。叶文玲、张宇、田中禾、郑彦英、周大新、阎连科、刘震云、杨东明、齐岸青、李佩甫、孙荪、张兴元、侯钰鑫、孙方友、行者等一批中青年作家在乡村和城市崛起。当代历史小说写作的巨擘二月河1985年以来连续出版《康熙大帝》(4卷)、《雍正皇帝》(3卷)后,又完成6卷本《乾隆皇帝》,创造了文坛奇迹。⑦

舞台剧作繁荣发展。20世纪90年代,河南先后推出《吵闹亲家》、《五福临门》、《试夫》、《风流才子》等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优秀作品,多次获中宣部“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表演奖。河南电台录制的广播剧有70多部在全省、全国评比中获奖。《新来的校长》、《山野的风》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大奖。

杂技演出走出国门。郑州市杂技团演出的《椅子顶》获第一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杂技比赛“银小丑”奖,车技《大开花》获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最高奖“金狮奖”。开封、郑州、濮阳、新乡、漯河、驻马店等地的杂技团先后赴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和商业性演出活动,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充满活力。1979年以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相继成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系统、社科院等专业研究系统、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地方党政部门研究系统和各学术团体系统,专业从业人员近5万人。河南全省还拥有按国家社科规划办分类划分的17个学科的全部学科,有的领域领先全国,各学科的发展都有坚实的支撑体系和组织机构。

豫版图书分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奖,并实现了“五个一工程”奖六连冠.享誉全国出版界。海燕出版社、大象出版社、文心出版社被评为全国良好出版社,大象出版社1998年又被评为全国优秀出版社。

(四)文化市场日趋活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河南省除了国办的文化事业单位举办文化宣传活动之外,文化经营活动基本上属于空白。1984年,郑州市率先举办河南省第一家营业性舞厅,之后各地纷纷仿效,到1998年河南全省已形成包括娱乐、演出、电影、音像、书报刊、文物、美术、业余艺术、培训、对外文化交流等主要艺术门类在内的市场格局,形成了国有、集体、私营、中外合资、合作等多种经营成份共同开发文化市场的经营体制。截止1998年6月,河南省共有营业性歌舞厅、卡拉OK厅3120家、音像制品批发单位46家、出租单位2141家、零售单位2906家,美术品公司29家,城市电影发行放映单位778家,农村电影放映单位7600多家,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16个,社会艺术表演团体967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和社会艺术表演团体数量在全国均居首位。据不完全统计,仅文化娱乐业一项1997年主营业收入就达3.4亿元,上交国家税费0.27亿元,从业人员4.62万人。⑧

三、迈向新的辉煌(2004年至今)

2004年以来,河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历史机遇,努力加快“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进程。尤其在文化发展领域,河南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强力开发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大提高了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产生了显著的成效,使河南形象迅速提升,进一步扩大了河南对国内外的影响力。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河南参与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新亮点。

(一)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

河南广泛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和谐社区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健康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9月全国评选出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方面53位“全国道德模范”中,河南有谢延信、魏青刚、王一硕、李学生、洪战辉、赵传宇等五人入选。此外,还有李连成、王百姓、吴新芬、周国允、乔文娟、裴春亮等六位获得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郑州市鑫苑名家等社区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已经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典范。文明城市、文明景区、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则更进一步促进了城镇文明程度的提高。

(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一是文艺精品生产取得新突破,舞台艺术进一步繁荣。通过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河南省推出了一大批具有时代气息和浓郁中原地方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李佩甫、周大新、阎连科、南豫见等在长篇小说领域连创佳作,以清帝系列小说知名的二月河,被海外华人誉为“最受欢迎的小说家”。《河南通史》、《中原文化大典》等中原文化研究力作赢得学术界的广泛赞誉。气势雄浑的“中原书风”劲吹全国,通过以谢瑞阶、张海为代表的河南书法家的努力,河南已成为公认为的书法大省。戏剧《香魂女》、《惊蛰》、《孔乙己与阿Q》等多次获得全国艺术大奖、“文华”新剧目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一批音乐、歌曲、舞蹈、杂技节目在全国大型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2004年,豫剧《程婴救孤》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第十一届文华大奖第一名,实现了河南省专业舞台艺术获得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零的突破。“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系列剧目——大型歌舞剧《清明上河图》、大型音乐舞蹈诗《河洛风》、大型情景交响音乐《木兰诗篇》以及大型民族歌舞剧《风中少林》等,形成一道耀眼的“文化冲击波”,充分展示了河南省艺术生产的实力、水平和成果。

二是文化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观,群众社会文化活动呈现良好态势。河南新落成了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现代化的河南艺术中心投入使用,河南出版物流配送中心即将竣工,省广播电视发射塔开工建设,中国文字博物馆主体框架已经封顶。重大文化服务工程顺利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3600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建设任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52个县级和47000个村级服务网点,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7000多个行政村开展试点,农家书屋工程建成315个网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成了570个行政村的建设任务。2008年以来,15家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进一步丰富和活跃了河南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强,文博事业全面发展。河南地下文物、馆藏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河南占17项,全国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其四。2006年,安阳殷墟继洛阳龙门石窟之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南阳汉画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8年,河南省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被命名为国家古籍保护单位。河南省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3处,新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7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21名。

四是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活动日趋活跃。以文物展览、少林功夫表演、杂技、美术和书法为重点,近年来河南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每年都超过100个,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法国巴黎“河南文化周”活动、河南省少儿艺术团赴美国参加国际少儿艺术节活动、开封市青年艺术团赴俄罗斯、郑州市杂技团赴日本以及少林雄风赴澳大利亚演出等都取得了成功。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中原文化澳洲行等重大文化活动在境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程婴救孤》赴意大利、法国演出,《风中少林》赴新加坡演出,少林功夫在拉美演出,引起强烈反响。2008年9月26日,以“和谐亚洲,欢聚河南”为主题的第十届亚洲艺术节在河南省体育中心隆重开幕。中原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河南文化产业总量、速度和效益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2007年河南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80.1亿元,增长17.1%,其中,郑州、南阳、许昌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50亿元。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文化影视集团、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五家文化企业成为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拥有10报2刊1网站和10多家企业,2008年集团完成经营收入16亿多元、实现利润1.8亿元,均高出2006年的近一倍。其中,《大河报》进入世界日报发行百强、中国报业四强,日发行量超过100万份。中原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实现利税4.2亿元,集团子报《中学生学习报》每期发行量突破1000万份,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教育类报刊。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拥有全国最大的省级有线电视网络,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被授予“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新兴文化产业初见成效,移动电视、手机报、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媒体相继开通,运营势头良好。2008年河南手机报收费用户已超过百万,收入达732万元,利润率585%。郑州小樱桃卡通公司被新闻出版总署命名为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天乐动画公司创作的三维动漫连续剧《独脚乐园》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优秀动画片。

民营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了郑州天人文化旅游、开封清明上河园、河南超凡影视制作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民间演艺业和民间工艺品业初具规模,宝丰县拥有民间艺术表演团体1400家,从业人员5.5万人,年收入达4.1亿元,被中宣部和文化部称为“宝丰文化现象”;浚县民间工艺品远销美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年产值达1.1亿元;民权县王公庄村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画虎年收入2500多万元。

文化市场体系逐步完善。目前河南文化系统归口管理的网吧、音像、电影、演出、娱乐、美术品、艺术品、培训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已发展到2.5万余家,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以上,营业额约40多亿元。中国联通等八家企业在河南开展连锁网吧经营,省内连锁网吧企业达到四家。音像连锁企业已在河南发展到六家100多个门店,成为全国音像制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四)文化强省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

自2004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和《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强省建设的领导,2007年初原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为河南省文化强省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省长担任组长。

2005年以来,河南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步伐。2008年8月29日,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省委书记徐光春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文化强省建设的新意义,要深化改革,真抓实干,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2008年10月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向国内实体经济蔓延,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分析文化逆势上扬的规律,采取一系列具体举措,变经济萧条期为文化蓬勃发展期。如通过组建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打通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吸纳社会资本,采用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选择文化资源各具特色、发展基础较好的开封、登封、宝丰等八个市县作为“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为河南文化改革发展探索路子;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推动河南从旅游资源大省到旅游大省再到旅游强省“三级跳”等,这些措施均产生了良好效果。

回顾河南文化6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文化强省战略实施实施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看出,文化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势日渐凸显,对中原崛起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一是文化推动了发展。河南文化产业连续三年保持17%的增长速度,增速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成为推动河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助推器和增长极。二是文化增进了团结。一方面,黄帝文化、河洛文化、姓氏文化发扬光大,河南已经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心灵的故乡,增强了全球华人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另一方面,文化在团结人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强合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全省形成了同心同德、聚精会神、干事创业、加快崛起的良好氛围。三是文化促进了稳定。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事,把真诚、公平、正义等和谐理念植入人们的心田,倡导和谐理念、打造和谐文化,用文化的力量来调理情绪,整合意见,营造了人心齐、社会安、大局稳的良好局面。四是文化改变了形象。中原文化的大弘扬推动了河南形象的大提升,河南人民自省、自觉、自强意识进一步增强,模范人物不断涌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首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河南省籍入选人数均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展现了河南人民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大度包容、忠诚爱国、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新形象,展现了河南充满生机、跨越发展、正在迅速崛起的新形象。

注释

①②③⑤⑥⑧参见河南省统计局:《河南五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第131—132、129、132、135—137、131—132、133—134页。

④参见朱绍侯:《回忆〈新史学通讯〉》,《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⑦参见孙荪:《文学豫军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责任编辑:海 玉

猜你喜欢
河南河南省文化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年味里的“虎文化”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