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 跃
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部分。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关心特殊教育。大力发展特殊教育意义重大。
发展特殊教育是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保障基本人权的具体体现。受教育权是残疾人的诸种权利中最重要的基本人权之一。残疾人只有接受教育,掌握文化知识,拥有一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改变弱势地位,才能和正常人一样愉快工作,服务社会,创造财富,幸福生活。为残疾人提供适合他们的特殊教育,既是现实的需要,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有效途径,也是坚持和发展人道主义,保障基本人权,促进我国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
发展特殊教育事业,也是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教育公平、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公平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使每个人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追求机会均等,起点公平。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残疾人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特殊教育为那些身体、智力等方面存在一定障碍的人提供学习机会,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拥有教育机会,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共享教育发展的成果,共同成长进步,残疾人受教育状况越来越成为衡量实现高水平教育公平的重要标尺。大力推进特殊教育事业,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学习机会,保证更多的残疾青少年儿童接受良好教育,是新时期新阶段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是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特殊教育事业。2008年教师节,胡锦涛总书记专程到特殊教育学校视察,强调“特殊教育事业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发展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使所有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从《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义务教育法》,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都要求大力发展特殊教育,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今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要求强化政府责任,全社会协力共同推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召开第四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落实改革发展特殊教育的政策举措。这为新形势下特殊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特殊教育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全国特教学校发展到1640所,接受教育的残疾人达到41.7万人;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但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特殊教育仍相当薄弱,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相比,特殊教育的发展还明显滞后;特殊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且分布不均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残疾类别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残疾人的文盲率远高于普通人群,残疾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远低于普通人群,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残障群体的需求。
目前,我国残疾人口量大面广,全国有8300多万名残障者,涉及2.6亿家庭人口,残疾人群总体生活状况与正常人群体在各方面均存在不小的差距,严重影响和制约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特殊教育面向身体或心智具有某种缺陷的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特殊人群,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只有我们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进,才能缩小和消除存在的差距。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特殊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必须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拓宽投入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必须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系统完整的特殊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普及水平;必须积极探索创新适合残疾学生身心特点和需求的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加强特殊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融入社会的能力;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的高素质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必须加大宣传和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特殊教育事业的环境和氛围。
特殊教育关系到千万残疾人的命运,关系到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推进发展特殊教育事业任重道远。只要我们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饱含深情、充满爱心地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大的努力,一定会实现特殊教育事业新的发展,促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科学发展,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教育公平,进而促进社会和谐。◆(作者单位:教育部师范司综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