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英对林彪的临终嘱咐

2009-12-01 08:44林道喜
党史文汇 2009年8期
关键词:革命家育英林彪

林道喜

20世纪20年代,在湖北省黄冈市这个不大的林家大湾,诞生了叱咤风云、闻名中外的林氏三兄弟——林育英(张浩)、林育南、林彪(林育蓉)。林氏三兄弟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过巨大影响,发挥过重大作用。

林育英是我党一位极其出色的革命家。他在堂弟林育南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办学校、当工人、建工厂、领导工农,做过很多工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历尽千难万险。到苏联参加共产国际会议后,肩负重任回国工作,在同张国焘的斗争和抗日救国斗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传奇故事曾感动、教育了千千万万延安青年和革命者,他的出色工作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等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赞扬。1942年3月6日凌晨1点15分,林育英在延安中央医院逝世。3月8日,延安各界人士万余人向林育英的遗体告别。毛泽东亲自为林育英题写了“忠心为国,虽死犹荣”的挽联,朱德、叶剑英、陈云、李维汉、林彪等参加遗体告别仪式。3月9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门前的广场上举行了林育英的公祭仪式,公祭仪式由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主持,李克农宣读祭文,中央号召大家学习林育英对组织忠诚、英勇不屈、吃苦耐劳、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正派的好品德、好作风。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了仪式。祭礼结束后,万余人加入出殡行列。在毛泽东的提议下,毛泽东、朱德、任弼时、杨尚昆、徐特立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将林育英的棺柩抬到桃花岭上,毛泽东亲自为林育英下葬。之后,毛泽东还亲自为林育英题写了“张浩同志之墓”的墓碑。毛泽东亲自守灵、亲题挽联、亲自参加公祭仪式,亲自执绋抬棺下葬,亲自题写墓碑,在我党历史上享此殊荣的仅有林育英一人。

林育南少有大志,才华横溢,品德高尚,功勋卓著,是我党早期杰出的革命家、宣传家和政治家。他在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组织指挥了青年运动、工人运动,独立筹备了一系列国际及全国性大会,创办和主编了近20种影响全国的报刊,撰写了大量战斗性强、文辞优美的政论文章。后因叛徒出卖,惨遭敌人杀害于上海龙华,是震惊中外的龙华24烈士中杰出的一位。

林彪是新中国的元帅,是中央军委确定的33位军事家之一。从北伐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南征北战,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组织指挥了许多关键性的大战役,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成功。他既是一个军事家,又是出名的权术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野心膨胀,迫不及待地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妄图谋害毛泽东主席,最终阴谋败露,粉身碎骨,葬身异国他乡。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8月4日,日军飞机轰炸延安。林育英居住的窑洞在轰炸中被震得天摇地动,巨大的爆炸声严重地刺激了林育英的大脑和心脏,大病初愈的林育英病情急剧恶化。医疗救治几近无效,病情非常严重。1942年2月,林彪从苏联回到西安,得悉林育英病情恶化、生命垂危,即刻从西安赶赴延安。2月14日,林彪看到病得面目全非的堂兄。兄弟俩百感交集,泪水涟涟。林育英知道自己病得不轻,生命危在旦夕,对堂弟林彪深情地说:“育蓉啊,今天见到你,我有几句话要说,也算是我的嘱咐,你要好好记住。”停顿了片刻后,林育英接着说,“我们林家三兄弟参加革命最早的是育南,最早去世的也是育南,他实际是受王明迫害而死的。他蒙冤而逝,死得太可惜,我总惦记着这件事。近来,我与关向应同志多次谈过这件事,也向毛主席及其他中央领导人反映过,希望党中央对他和何孟雄、李求实等同志的问题重新作个结论。党中央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你回来了,要把这件事与中央的其他领导同志再谈谈。育南是我党最早的一批党员,才华横溢,能文能武,很了不起。在那非常时期,发现并勇敢地站出来反对王明路线,没有非凡的胆略和智慧,是做不到的。而且他反对王明路线,既不是为了个人,也不是争权夺利,而是为了党的事业。他还是我和你的革命引路人,他的冤屈,不是他个人的问题,关系到党的路线和大是大非问题。我们如不为他说句公道话,对不起党,也对不起他。”

顿了一下,林育英又说:“我活不了多久,尽管革命的路还很长,相信胜利终归属于我们共产党人。遗憾的是,我看不到那一天。我们林家三兄弟能看到革命胜利的只有你了。你还很年轻,有很好的前途。但是,任何人的前途,既要靠党的培养,又要靠自己的努力。毛主席多次与我谈到过你,说你很有军事才干,对你寄予很大的希望。我在苏联时,看过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著名文学批评家和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篇评论文章,其中有一段写得极其精彩,至今令人难忘。他说:‘历史活动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历史道路铺展在原野之上,时而尘土弥漫,时而肮脏不堪,时而越过泥潭,时而穿过人烟绝迹的密林。谁害怕尘土沾身,弄脏皮靴,谁就不必去从事社会活动。我希望你也记住这段话,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革命信念,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将革命进行到底。”

林育英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生命垂危之际,仍然不忘坚持实事求是,仍然不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仍然不忘教育自己的兄弟。这个临终嘱咐,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这种无产阶级的高风亮节,这种革命家的永恒情结,这种兄弟之间的挚爱情怀,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责编 兴柱)

猜你喜欢
革命家育英林彪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党性风范
顾小晶坚守基层育英才
巍巍学府 作育英才
《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出版
怀念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彭冲
黄克诚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写林彪
辽沈、平津战役时我给林彪当秘书(上)
高岗、林彪是否反对出兵抗美援朝?
辽沈战役中林彪为何对南下北宁线作战迟疑不决?
老一辈革命家与军队条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