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智健的新征程

2009-11-30 08:17朱志砺
大经贸 2009年10期
关键词:泰富中信企业

朱志砺

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荣智健没有一个自己的高素质智囊班子。如果当时荣智健打人之常情牌,而非政治牌,也许结局就大不一样。对于一个67岁的创业元老,如果提出,不想自己以失败来告别职业生涯,希望有一年时间来扭亏为盈,把一个财务稳健、业绩优异的中信泰富交给后任,自己光荣退休。这样的诉求,从人之常情角度说,是很难拒绝的。

做企业,有盈有亏,最关键的是,在困难、绝境中,不要一错再错。能挺过来,或许就能柳暗花明。从4月8日荣智健辞职到10月8日,整整半年,澳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当时的谷底0.6,升到了0.9,这些Ac合约已经是盈利交易。

不懂政治而介入政治,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懂政治,而又保持一份清醒,淡定于商业之间,才是做常青基业的长远之道。

10月8日,澳元兑美元汇率突破0.9,最高升至0.9083。

此时此刻,已经“息影林泉”的荣智健看到这个汇率变化,相信一定是感慨万千。

一年以前,当澳元兑美元跌到0.6点多时,手持90亿澳元AC合约(外汇累计期权合约)的中信泰富面临着147亿港币的巨额浮亏。因为合约规定,中信泰富是以0.87的价格买入澳元的。

以现在的汇率,中信泰富手上的远期合约,实际上已经是盈利买卖了。

只不过,世易时移,物是人非,荣智健本人已经去职,覆水难收。付出的代价再也追索不回。荣智健也好,中信泰富也好,都再也回不到从前。

荣智健要证明自己。只有一个机会,那就是单飞。自主创业。

荣智健为什么在AC合约上摔倒?荣智健重出江湖。再创业的路径选择,以及面临的挑战,会是什么?

力拓案反证荣智健战略眼光超前

力拓案爆发后,外间产生的第一个反应是,国际间资源争夺战以间谍案引爆;第二个反应是,荣智健主政中信泰富时,拓展铁矿业务,战略上显然是正确的。

中信泰富收购国泰航空、大昌贸易、海底隧道、IT电信。在大陆投资房地产,电力等等,都收获了巨额回报。但进入21世纪以后,中信泰富也相应步入了业绩平台期。中信泰富如何突破瓶颈?下一个商业机会和利润增长点是什么?

荣智健选择了钢铁。

这个选择是符合国情的,一方面。中国经济靠三驾马车拉动,从拉动力来看,依次排序,一是投资,二是外贸,第三才是内需。投资拉动的GDP平均增幅达到了60%多,这是全球少见的大比例。而投资的拉动作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修路、盖房。这些都是钢铁消耗大户。另一面,中国早已是全球最大的粗钢生产大国,2008年,全国钢产量达5亿吨。而据华尔街日报的最新报道,中国今年8月份创下了5165万吨的月产量历史新高,比上年同期增长21%,日均产量则创出了167万吨的记录。这两个方面的资料印证了两点:一、中国的粗钢产量对全球钢铁市场来说,形成了巨大压力,而特钢则市场空间相对较大,附加值相对较高;二、庞大的钢铁产能,需要巨大的铁矿资源供给。

力拓案也间接印证了中国对铁矿石的近乎饥渴的大需求。

中钢协与国际矿业巨头的价格谈判屡屡失败,充分印证了这个国际贸易规律:“中国买什么什么贵,中国卖什么什么便宜”。而力拓在与中铝经历马拉松谈判以后,股权交易最终流产,这实际上证明有关战略资源的国家收购行为,是非常敏感的。中铝毕竟是货真价实的政府企业。

这大概也可以看作是“中国特色”的成本。你要维持一套特色价值体系,当然是有代价的。问题仅仅在于,这个成本由谁来承担,机会又属于谁?

但中信泰富在身份上是多元的,它是一家香港企业、一家“公私合营”企业,尽管有国企背景。但也可以看作是“民间”企业。所以,荣智健在澳大利亚控股两个铁矿项目,基本不会引发过分敏感的国际舆论。导致激烈的国际政治博弈。

为了配合铁矿贸易,荣智健在湖北大冶、河北石家庄、江苏江阴参股、控股了三家钢铁企业,形成了一条囊括特钢生产与铁矿贸易的完整的产业链。当然,荣智健心目中的利润增长点还是在铁矿贸易上。2006年,荣智健公开的说法是,铁矿业务的利润大约20%。从最近力拓案中夹带着披露出来的资料看,荣智健说的利润率是相当保守的。估计到50%上下,应该不算太离谱。

这就为中信泰富的未来成长,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如果中间没有变故,中信泰富的股价有望在2011至2012年间冲上80港元的高位。

补充一句:按原计划,中信泰富在澳洲的铁矿项目,将于2011年建成投产。

荣智健的战略眼光让人印象深刻。

力拓案就从侧面印证了荣智健的战略眼光是卓越的。

那么,荣智健又怎么会在金融衍生工具的炒作上摔倒呢?偶然事件背后又有什么必然性?荣智健未来的路怎么走?更进一步说,荣氏家族向何处去?

“澳元门”实质再探讨

中信泰富炒汇浮亏147亿消息一经爆出,自然是议论纷纷。这其中,懂行的少,门外汉多;落井下石的多,客观中肯的少。

最离奇的两个评论是:一为洗钱,说荣氏把公司的钱往私人腰包里扒拉;二为豪赌,赌性太重,签订不平等条约。

持洗钱说的,大体上是有政治立场。却无企业知识的门外汉。如果你看懂中信泰富的股本结构,和它的管理架构,就会明白,中信泰富在中信集团这个序列中,实际上是个“特区”,它的经营权、人事权,基本不受中信集团节制。

从股本结构上说,荣智健本人持有中信泰富近20%的股份,中信集团不到30%。而且,总的趋势是,中信集团在不断减持,而荣智健通过“供股”等方式在增持。如果加上荣智健家族成员、部属、利益相关人士的股权,荣氏拥有的投票权当不会低于中信集团。

从管理架构方面说,中信泰富可不是传统国企模式,它已经充分“港化”To“港化”是什么意思?就是指香港华人企业的普遍共性——家族化70

香港华人企业的家族化,同大陆家族企业的暴发户特点是有区别的。大陆的家族企业是家族成员一把抓,暴发户特性,还没有形成“利益共享”意识,几乎完全是个血缘、姻亲概念,外姓经理人无缘分一杯羹。而香港华人企业的高阶管理层却是一个“家族+家臣”的复合体。

大的如李嘉诚家族的长实、不大不小如李运强家族的理文,都是这个结构。这种“家族+家臣”的复合体,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看到底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缺点,是另一个大话题。咱们不在此展开讨论。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旦企业采用“家族+家臣”的高阶管理模式,那也就意味着:“老板”是把这家公司看作他的家族基业,要让它“长青”下去的了。

说荣氏挖中信泰富墙角以肥荣氏私人腰包的人。显然是把中信泰富看成是

典型国企了。

有媒体问常振明,荣氏是否有损公肥私的嫌疑。常振明答得比较策略:荣氏似乎没有冒大风险的主观动机。我比较赞同这个说法。一个衣食无忧的人,不可能为了一个面包去动刀动枪。

但是,洗钱说也并非空穴来风、无事生非。事实上,中信泰富浮亏1471'Z,后期的司法处理,适用的法律体系,理论上有2套,一套是作为国企的中信泰富,适用大陆的“党纪国法”:另一套是中信泰富作为香港上市公司。适用香港法律。洗钱说,大体的指向就是“党纪国法”。

对中信泰富炒汇巨亏事件,据传相关部门有两点批示,一是按香港法律处理。在港中资企业要遵守香港法律,给香港人以信心;二是要加强科学管理。这个批示是导致荣智健请辞的直接动力。想来荣智健比较郁闷。北京没有给他提供政治支持。但实际上,正是这两点批示,表达了对荣智健最有利的政治保护:一,巨亏是经营失误;二,不在“党纪国法”框架内追究责任。

豪赌说也是门外汉的言论。这种AC合约赔的就是概率。2006年,澳元兑美元一直是保持升势。直到金融危机爆发,这个趋势都没变。就像赌球,日本队与巴西队在世界杯足球赛上相遇,1:1的赔率是没人押日本队的。如果是1:9,恐怕有人就会赌日本队赢了。所以赌这种概率事件一定是不平等的。9元赌巴西队赢,赚1元,是大概率,稳赚、小赚;1元押日本队,赚9元,是小概率,大赚。这种对赌哪会是公平的呢?

有人分析这场AC合约赌局,如果澳元兑美元持续升值,则中信泰富可以获得4亿港元的收益。而澳元兑美元贬值,则中信泰富可能亏100亿港元以上。

这种对赌实际上是买空卖空,直到交割期。始终只是账面上的财富游戏。

中信泰富赌的是澳元升,美元跌。

而金融危机爆发后,布什、奥巴马两届政府重手拯救经济,美元止跌回升。澳元却直线下滑。手持高达90亿澳元AC台约的中信泰富,也就面临着一场暴风骤雨了。

那么中信泰富为什么会陷身澳元门?

因为澳洲铁矿投资。需要20亿左右的澳元。而澳元兑美元-直在升值,中信泰富需要在一个合适的价位上购买澳元“期货”,以对冲澳元的升值风险。

如果没有这场金融危机,澳元兑美元的升势维持不变,那么中信泰富既可以购买廉价的澳元“期货”,又可以赚几个亿的外快。

美国受累于财政、贸易双重赤字,制造业外移、空洞化,房地产泡沫,虚拟经济虚火等等多方面影响,美元的长期贬值趋势依然存在。但布什一奥巴马拯救经济的举措,也同时拯救了美元。

从基本面上看,美元翻盘实实在在是个小概率事件。但这个小概率事件确实发生了。

美元之所以会成鱼翻身,缘于美国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军事实力、科技实力举世无双;美元是国际贸易的最主要结算货币。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外汇储备货币。美元要大幅贬值,中国、日本、南韩、沙特等等大量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也不会袖手不管。所谓“超主权货币”不过是怨妇的唠叨,不值一晒。在这场“保卫美元”的战争中,中国政府实际上也是积极分子。手上2万亿美元储备,仅美国国债就6000多亿。怎么能任凭自己手中的美元资产大幅缩水呢?

深层次的宏观大结构发力,一举研碎了技术层面的微观判断。当荣智健发现中信泰富持有总额高达90亿澳元AC合约。面临巨额亏损时,震惊、沮丧的表情是可以想见的。这个事情需要100多亿港币的现金才能搞掂。当此时,谁能出手拯救中信泰富?唯有背后的中信集团。酒肉朋友是靠不住的。

从人之常情看,荣智健需要在落实了解决办法后。才会公布自己的失误及可能的损失。也就是说,一旦发现炒汇浮亏,他首先想到的是救火,是如何度过危机,其次才是对资本市场、对监管制度有个交待。所以。首先是飞北京,落实资金问题。其次才是发公告,宣布炒汇浮亏。

但人之常情在这里是与资本市场的监管规则、与法律是冲突的。

上市公司本质上是社会公众公司,资本市场要健康,必须有一套基于公开透明的监管规则。它对消息披露有严格规定。比如,中信泰富浮亏147亿,这种消息一旦披露,必然引起股价暴跌。在你捂住内幕消息的同时,知悉内幕者,就可以迅速沽空,待利空出尽时再补仓。中间的暴利可能超过100%。所以,当上市公司有影响股价、该公布而未公布的消息时,它往往可能涉嫌“虚假陈述”、“串谋欺诈”,那对上市公司来说就是重罪了。

说荣智健洗钱、豪赌、损公肥私,那是胡扯。但是,他的的确确是涉嫌“虚假陈述”和“串谋欺诈”了。

澳元门事件对荣智健来说,也许是无心之过,也就是说。他没有冒大风险的主观动机。但是,这个跟斗却摔得非常惨重。

从股本结构角度说,荣氏丧失了中信泰富的实际控制权。中信集团注入资金。是以中信泰富定向发可转债的方式操作的,此后。中信集团在中信泰富的持股将由29%上升到57.8%。中信泰富的集团内部“特区”的地位将消失,家族化趋势将中止。

荣智健请辞后,中信泰富的去荣氏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中信泰富的多角化投资将收缩,继任者将在中信集团框架内整合业务,通过资产置换等等方式,台并同类项。中信泰富将从多角化投资的“特区”,回归事业领域相对比较集中的专业类子公司身份。

辛辛苦苦20年,尽管在个人回报方面比较丰厚,但是,一个可继承的家族基业却从此不再存在了。

那么这一切又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呢?

被误读的“政治”

AC合约巨亏后,舆情汹涌。关于荣智健退休的议论一时甚嚣尘上。

据传,荣智健给有关部门负责人写了一个报告,力陈他不能退休的原因:香港某些民选议员力主追究荣智健的法律责任,不能让他们阴谋得逞云云。从传说的版本来看,荣智健似乎把自己退休与否,看作是一个政治博弈的桥头堡。

一听说这个版本,我就感觉荣智健前程不妙。

荣智健商业感觉非常好,对商业机会的把握非常敏锐。但政治判断能力弱了点。什么事情都可以往政治上靠,独独AC合约这件事,不能跟政治扯上关系。

一国两制中的香港,它的司法体系属于英美法系,政治问题不能动用国家强制力,司法问题不能用政治解决,必须一单归一单。运用政治影响力干预司法程序,肯定不太合适。当年李嘉诚一张子强案引起的波动,李嘉诚本人所承受的压力之大,殷鉴不远。

再从大陆这20年来的政治运作变化来看。传统意识形态的东西,也已经露出了变化改良的迹象,不再是那种铁板一块的教条主义。

报告、上书、奏章之类的东西,都是有功利目的的。荣智健自认为还不到退休时机,这一点很好理解。也没多少人会把报告中的立论依据看作荣智健的真实

价值观。

香港一向都是两种价值激烈交锋的飞地。像中信泰富这样的红顶企业,自然也成为议员和新闻界关注、杯葛的对象。而且,中信泰富延迟6周发布盈利警告,也的确涉嫌违规了。

荣智健合适的做法,应该是在商言商。荣智健把自己置于价值观博弈的前沿阵地,非常轻易的就牺牲了。

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荣智健没有一个自己的高素质智囊班子。如果当时荣智健打人之常情牌,而非政治牌,也许结局就大不一样。对于一个67岁的创业元老,如果提出,不想自己以失败来告别职业生涯,希望有一年时间来扭亏为盈,把一个财务稳健、业绩优异的中信泰富交给后任,自己光荣退休。这样的诉求,从人之常情角度说,是很难拒绝的。

做企业,有盈有亏,最关键的是。在困难、绝境中。不要一错再错。能挺过来,或许就能柳暗花明。从4月8日荣智健辞职到10月8日,整整半年,澳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当时的谷底0.6。升到了0.9,这些AC合约已经是盈利交易。

不懂政治而介入政治,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懂政治,而又保持一份清醒,淡定于商业之间,才是做常青基业的长远之道。

财富的多寡,与生意人同权力的距离是高度相关的。原因是各种社会资源与商业机会大多在政府手里。要想游离于现实政治之外做生意,很难;而政商苟合,则易大起大落,风险太大。如何把握政商关系,实在是门大学问。

胡雪岩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知道左宗棠式微后胡雪岩的悲惨结局。

咱们说说晚清另一个红顶商人盛室怀。这个家伙是淮系大佬李鸿章的人,甲午前,他的生意是如鱼得水、风生水起。到甲午战败后,李鸿章失势。他的日子就很难过。袁世凯要搞他,张之洞收留了他。张之洞收留盛宣怀,并不是喜欢他,而是要他来收拾洋务烂摊子。作为封疆大吏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喜欢新生事物,在湖北搞了不少洋务工业,但经营管理实在非张之所长,这些洋务工业亏损累累。张之洞把商业奇才盛宣怀找来,给他两条路选择:或者我老张搞死你;或者你老老实实给我来扭亏为盈。盛宣怀还真是玩政商苟合的高手,他利用督办铁路的机会,把铁轨业务全部包给汉阳钢铁厂。汉阳钢铁厂一下子扭亏为盈。盛宣怀当时相当于清朝的铁道部长,兼任汉阳钢铁厂董事长。

晚清的铁路经历了国营一民营一国营的改革过程。后一阶段的民营改国营,就是盛宣怀主导的。理由虽然冠冕堂皇。但实质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保汉阳钢铁厂的铁轨销售。

这之后,袁世凯要杀盛宣怀。孙中山要抄盛宣怀的家,恐怕老佛爷西太后泉下有知,也会立即跳出坟墓,诛盛宣怀九族。

中国百年来的红顶商人现象,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好题材。

荣家先祖不搞政商苟合,是爱惜羽毛。当然。他们也未必料到他们的子孙将要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所以,说祖宗之法不足法,也对。

荣智健:如果从头再来

从中信泰富爆出AC合约巨亏的消息后。我就在关注。没办法,这大概是专业习惯,看到企业问题之后,总要做个企业的结构和流程分析,寻找问题的根源,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等等。乐此不疲。

中信泰富巨亏,荣智健本人摔了个大跟斗。粗粗看起来,泰富亏得莫名其妙,荣氏摔得莫名其妙。不过,这一切,从组织结构、人才结构以及业务流程方面的分析中,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荣智健去职,对荣智健本人来说,当然非常难堪。不过,从长远来看,对荣氏家族很可能是好事。第一,摘去红顶子后,荣氏家族未来的发展,将是真正的民营。胡雪岩、盛宣怀的路堵死了,做巴菲特、孙正义也不错。第二,对顺境中长大的荣氏新一代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挫折教育、情景教育机会,懂得了财富是个流变的概念,“生意有风险,管理需优化”可作为座右铭。

如果荣智健从头再来。重新开始创业,前景如何?

我的诊断结果是:刚开始,荣智健会通过资本运作,股权收购。迅速建立起一个新的资本一实业王国。当荣氏家族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荣智健的短板就会显示出来。他的风险依然很大。用人、组织化运作、业务流程设计能力,这三大管理因素依然是制约荣氏家族发展和持久存续的深层次隐患。

把荣氏主政中信泰富当作管理个案分析,看他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错,以及行为背后的理念是什么。

为什么中信泰富从发现AC合约亏损到发布盈利警告之间有6个星期,范鸿龄说,是法律顾问建议的。理由是当时正值金融危机,反正也没法平仓。这个建议让原本的财务问题演变成了司法事件,事情变得越来越糟。就事论事,只从管理角度分析,这件事折射出来的,是荣智健在用人方面。在经营理念方面,都有瓶颈,没有明确的“职能”意识。

“老板”的请人原则应该是非常明确的。职能清晰。我请顾问,是要你提供专业服务。老板作为买方,是购买专业人士的知识产品。这里的法律顾问,实际上是职能错位了,他是离开自己的本行,在做财务损益评估,而不是做法律风险评估。

从企业诊断角度说,这里不涉及法律顾问合不合格的问题。这里涉及的是公司高管层是不是“职能”意识清晰。是你去百货公司买手套。营业员却给你一双袜子,你是不是也会乐呵呵地付账的问题。

前边说到,荣智健在中信泰富的高管层基本是一个“家族+家臣”的结构,这个结构有优点,就是核心层稳定;缺点是职业化程度低,外部专家级人才难以发挥。所以,现实中的香港华人企业,扩展了这个结构,形成了“家族+家臣+职业经理+智囊”这么一个结构,较好地提升了企业的决策、执行能力。

荣智健主政中信泰富时。最大的弱项是人才、组织结构的建设上问题很大。荣智健属于那种非常大气的世家子弟,出手豪阔。香港的十大打工皇帝之首,就出自于他治下的中信泰富,年薪高达5000多万港币。但荣智健在识人、用人方面确实有弱点,没有搞清楚企业各个阶段需要哪一方面的人才,怎么用好人才。

三国时,孙策交班给孙权时,说过一句千古名言:“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张昭跟周瑜是这个三国时期的最佳黄金搭档,堪比刘、关、张组合。就凭识人用人的眼光,孙策就可以千古流芳。张昭、周瑜,都不是全能型人才,但用好这两个人,则东吴江山可以长治久安。荣智健在危机关头一错再错,就是缺乏高级智囊。外事问谁,内事问谁这个问题上,得不到合适的、专业级的、前瞻性的建议。荣智健管理着最高时达千亿市值的资产。至少在人才班子方面没有解决这三个问题:政治问题该听谁的建议,法律问题该听谁的建议,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该听谁的建议。

很明显。荣智健的法律顾问是不及格的,没有阻止财务问题演变成法律问题,相反是在帮倒忙,客观上为事件的恶化推波助澜;而传言中以荣智健名

义给国务院写的报告,则显示中信泰富高层没有懂高层次政治问题的人才;而AC合约之所以会发生,除了说明管理失控之外,还说明企业高层缺乏战略管理人才。

说到用人,我们要说说董事总经理范鸿龄。范鸿龄是荣氏的老臣、忠臣。在荣氏创业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的情商很高,社会活动能力非常强,担任了许多社会公职,比如香港证监会、行政会议等等要职,还是香港强积金的主席。市间一度传言说,范鸿龄有可能出任下届特首。但是,有两点。一是范鸿龄外务太多。用在公司内部运作方面的时间、精力会不会少了点?二是社会活动能力强,固然可以为公司带来各种社会资源,但是其本身的经营管理能力是否胜任职务描述?董事总经理,实际上相当于行政总裁或者CEO。他应该是执行层的领军人物,是推动变革、完善管理的最关键人物。从职能角度说。范鸿龄的合适位置应该是副董事长或者董事局副主席,董事总经理一职应该有具有丰富管理经验,也更年富力强的职业经理人来担当。

香港有句格言,叫“力不到,不为财”。荣、范两巨头外务太多,用在企业管理方面的时间太少,失控那就难免了。

荣智健作为主席,就应该抓大放小,当甩手掌柜,不能事必躬亲。但是你的体制、机制要设计好,要保证,即使你去环球航海三个月,公司不会失控。

做企业,最重要的一点是组织化运作。企业是赢利组织。也是科层组织的一种,企业的结构、流程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

中信泰富的组织结构中,缺两个职能部门,一个是研究部门,一个是管理支持部门。

泰富作为实业投资机构,研究部门非常重要。需要研究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和金融、资本市场,作为决策智囊。它还要研究本企业的产业结构,厘定种子业务、成长业务和需剥离业务,提出业务战略预案,供决策层甄选。

我没有看大昌贸易的历年财务报告。不过,从大趋势角度说。这种转口贸易企业2000年以后,一定是业绩越来越差。为什么?上世界90年代,进出口贸易权没有充分放开。内地分销企业要通过香港特许经营公司进货,大昌贸易实际上是赚的管制红利。充分开放后,这种企业还有什么优势呢?其次。松下、索尼、丰田、本田、飞利浦之类国际企业都在大陆设厂制造、行销,大昌行的贸易业务必然受到致命冲击。如果荣智健有个高素质研究部门的话,早就应该在7、8年前,趁着盈利能力尚好,股价较高时,就卖出去。而不是到股票成鸡肋的时候再卖。

随着投资内地的比例上升,管理支持部门也成为必须。如果是投资国泰航空这样的企业,管理支持部门就不一定需要,因为它的管理相对来说比较规范。但投资内地企业,管理支持部门就是必须的了。管理支持相当于风险投资的“孵化”机制,帮助下属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防止失控的机制。内地企业管理规范程度比较低,而“利用外资”心态比较重。要考虑:当投资人遇到宗庆后怎么办的问题。

泰富在大陆实际上已经开始遇到麻烦了,石钢的股权交易一直变化不断。即使收购顺利完成,经营层面上的问题也会层出不穷。国内企业,归根到底一句话,还是缺乏契约精神。

我始终认为,套期保值、AC合约。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是怎么防止本来是为了冲减风险的行为。最后却变成风险源的问题。

我强调结构和流程,就是要用组织化行为去约束个人或部门的风险行为。

当财务部门提出做套期保值项目后,决策层不直接做答复,而是要让这个动议走完一个流程:首先是研究部门做汇率变动的中长期分析,重点研究美元翻盘的可能性在什么地方;其次,所有投资项目的合同、协议,都需要法务部门的评估和背书。

在这样的框架中,走完应该走的流程,想失控都难。除了不可抗因素,那就是财务部、研究部、法务部跨部门联合起来骗老板了。

中信泰富澳元门事件爆发后,媒体指责荣智健奢侈,又是私人飞机,又是私人森林,又是赛马之类。其实,对企业家来说,这些私人爱好无可指责。有爱好的企业家,比没有爱好的企业家更适合做大规模。一个愿意做甩手掌柜的企业家。更有利于企业的规范化,职业经理人也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问题仅仅在于,企业家能不能设计好企业的架构与流程,配备好合适的人才。这才是大企业老板所要做的重中之重。当企业有了一个好的体制、机制,或者说好的结构与流程,有高素质的团队来运作企业,老板完全可以每周上20小时班,其余时间去打高尔夫球、登山。

老板的充分授权,应该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职业经理人团队的忠诚、职业精神、业务能力与管理能力。而职业经理人团队是需要去挖掘人才,去培养、磨合的。

荣智健是舍得充分授权的,但是,他的人才配置、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这些基础建设没有搞好。这是企业失控的管理学原因。一放权就乱,你还怎么放权啊?

荣智健的再创业成功是不成问题的,但能不能持续成功。就取决于他能不能建立起一个好的“家族+家臣+职业经理+智囊”这样一个架构。

做大企业的成功诀窍。不在于老板本人有多聪明,而在于他能不能用好聪明人。

总的来说,我不怎么看好高学历、高智商、高自信的老板办企业,相反,低学历的老板似乎更能建立起一个好的体制、机制,使得企业稳健发展。美的老板何享健才小学文化,不过,他的企业在体制、机制方面都有许多创新之处。发现人才。用好人才,大概可以说是何享健的成功之道。在需要做决策的时候,他通常都是叫手下的博士们出几个方案,他在几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大企业家比小企业家好做的原因就在于,他不必绞尽脑汁,事事亲历亲为,有大把钱请博士、硕士。而在几个方案中选一个,只需要一颗平静的心,和一双能识别好坏的眼睛。

古人说。下君尽己之力,中君尽己之智,上君用人之智。只有到了上君境界的企业家。才适合掌控大企业。他不是在棋盘上做车马炮冲杀打拼,而是跳出棋盘,做高明的棋手,运筹帷幄。用好车马炮士相。

卷土重来的可能路径

前段时间,媒体爆炒40港元注册的荣氏控股公司。非常八卦。非常无厘头。

可以肯定,荣智健家族会注册类似的公司,不止一家,也不仅仅是在香港。他在再创业的过程中,会在香港、大陆、开曼、维京群岛等等地方注册至少10家以上类似的企业。

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这些空壳公司,而是他的股权投资,收购兼并。

我觉得,荣智健下一步的大动作,会是在香港或大陆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大体上花10亿左右控股一家综合性的公司,这家公司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产生较大的现金流,二是具备融资资格,以此作为荣氏再闯天下的旗舰。也许,从4月8日起,荣智健就在香港、大陆两地搜寻这样的并购对象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荣智健收购的企业会在江苏或浙江两个地方。

与此同时,他会以类似于香港荣氏企业这样的名义做一些金融、房地产方面的短线操作。国内房地产价格泡沫极度膨胀,已经是危若累卵,荣智健不可能深度介入。尽管荣智健对房地产业务相当熟悉。具有相当广泛的人脉关系,但这个市场已经没有多少空间。且变数太多。早5年做,或者晚5年做都行,但现在不行。风险太大。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更适合国家队玩。像万科、华远这样的地方队都不好玩,而碧桂园这样的私人武装眼看着就玩不转了。

荣智健真正的大的持久的投资方向,会是制造业、市政基础设施和资源行业,或者由荣明方挑头介入IT产业的小额天使投资。

资源行业的投资通常很大,荣智健当然不会单干,在资本层面上,他很可能会以基金的形式,吸纳李嘉诚、李绍基等等或者他的堂兄弟们,组建投资公司,再控制资源企业。

当然,荣智健的投资一定是多角化的,会同时运作几个不同行业的项目。其中,有的是私人企业,有的是合资合作公司,而其中的一些业务,将会注入他未来控制的上市公司。

我相信,5年内,荣智健会以20亿左右的真正由他腰包里掏出的资本,撬动200亿至500亿的资产。玩出一个新的资本王国、实业王国。

没办法,有的人天生就是老板的命,就像有的人天生就是打工的命。上帝从来就不公平。

荣智健的问题不是创业能不能成功,能不能打造出一个新的资本王国。荣智健的问题是如何稳健经营,是如何解决基业长青的问题。而以67岁年龄再创业,荣智健在谋局、布局阶段,就应该同时考虑如何才能实现永续经营。

我前边讲上帝从来就是不公平的。这个不公平,还表现在有些人永远都是创业的命,比如资本、实业双栖奇才仰融,永续经营似乎与他无缘。仰融总是奔跑在创业路上,大起大落。

从宿命论角度说,荣智健要实现永续经营,也是向命运挑战。

荣智健能迈过这个坎吗?

猜你喜欢
泰富中信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开泰富基金规模垫底两大主因
该如何安放手中的那点美元
中信特钢研究院暨中信特钢研究院上大分院正式揭牌
中信泰富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