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勤
中国欧盟商会日前发布了题为“中国产能过剩研究”的报告。本来,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一样,是经济发展中的永恒话题,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宏观管理都离不开这个问题。市场的变化决定了“过剩”和“不足”的存在,这本来是常见的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下,这种相对的不平衡应当是正常的,只要掌握在可控的范围内,就不必大惊小怪。可是中国欧盟商会的报告却真正有点“大惊小怪”了。不可理解的是,该报告竟会衍生出一些奇怪而有害的观点:中国大量的出口和所谓的产能过剩是导致国际社会对中国产品采取遏制和特保措施的原因。这种看法不仅仅是“荒谬”,而且滑稽可笑。其实,中国经济是否真的产能过剩还有待商榷。
首先,判断中国的产能过剩与否是从长期发展眼光看还是从眼下短期效果看,两个角度的结论是截然相反的。在近20年来,随着中国对基础建设(如高速公路、铁路交通、造船、机场、码头、房地产等)的投入大幅增长,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尤其钢铁、水泥、建材、电器等龙头行业,更是达到历史的最高潮。这些新的企业登上舞台,在当时应当说是市场的大量需求催生了这些企业的诞生与发展。甚至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产需失衡的现象。
但是去年暴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产生了刹车效应,使中国相关行业的产能出现新的不平衡,这是“不可抗力”的因素造成的,与决策规划没有直接关联,而且这种不平衡也是可控制的;它只是短期存在,不会对经济大局产生重大影响。
而从长期发展来看,这些行业的前景依然大好。可以说,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行业产出的产品又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部分高炉压火待用,部分工厂暂时停机待开,不是坏事。总比市场需要时,临时上马来不及,错过大好时机为好。我们不能忘记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时,国外对国内的电力发展就曾发出中国电力产能过剩的警告,中国当时也确实大大削减了对电力建设的投入,许多在建项目被迫下马。可是仅仅3-5年之后,全国就出现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的困境,一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个教训告诉我们:过剩时要防不足时。
其次,笔者认为判断产能过剩与否不能只从微观角度即某单个行业来看,而是要从整个经济发展需求来分析观察。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盲目投资、重复投资曾经困扰政府决策部门,但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已不是最为主要的问题。
从某个具体的行业来说,如光电光伏行业以及水泥生产有了产能过剩的迹象。去年水泥产量高达近20亿吨,还有6亿吨的产量在建。这是因为国内外市场萎缩或因金融危机造成市场暂时性观望,并不等于短期内市场需求不会强劲复苏。尤其是房地产和城市化的发展,对水泥和新能源的需求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产业将会成为未来的主导行业,目前的行业布局中将来可能还要有更多的投入。钢铁行业也面临同样的挑战:随着中国的大型飞机、大型舰船、交通轨道的飞速发展肯定会产生大量的钢铁需求。如果现在我们轻易关闭钢铁企业,对上述产业的未来发展肯定会产生长期负面效应。所以,微观上(单个行业)暂时的产能过大不能成为宏观调控的依据和理由。由此产生的担心也是不必要的。不能把产能过大夸大成产能过剩,一字之差引发的政策变动是巨大的。
中国的产业一直在过剩与不足之间选择,曾经经历了相当痛苦的蜕变过程。但每次调整,达到新的平衡点时,中国的产业都有新的进化。如果没有这种调整,中国的产业肯定会产生退化。我们应当为不断的进化而高兴和自豪。如果因为中国产业的进化而导致外国企业的保护主义,错不在中国,只能赖它们自己的产业的退化。这就是国际贸易大国之间的博弈和魅力所在。中国欧盟商会的这份报告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提醒中国企业的决策者:如何把现在少数产能过大变成未来市场的“速效救心丸”?
此外,看问题的目的不同所导致的效果有天壤之别。如果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目的是为有的国家对中国产品的出口设立屏障,为自己的不光彩行为寻找一个光彩的借口的话,其文的可信度就可想而知了。
所谓中国产能过剩威胁世界经济,成为其他国家采取“遏制”中国贸易的借口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目前在个别行业产生的短期的产需不平衡主要是国际市场变动造成的,是少数国外政府采取保护主义产生的后果,与中国产业无关。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扭曲了市场的需求,中国企业深受其害,欧美反把责任扣到中国企业头上,实在是不公平。▲(作者是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