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苹等
女英雄徐学惠人生轨迹的转折点,就是那个刻骨铭心的日子。
1959年3月2日,中央慰问团到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陇川国营农场来慰问,在文艺演出之后接着放电影,整个农场像过节似的。徐学惠是银行营业所职工,因为不断有人来取钱存钱,她一直坚守岗位,直到凌晨3点钟电影放完后才关门睡觉。大约4点左右,徐学惠被响声惊醒,她感觉要出事,便大声呼喊,期望隔壁的人采取行动。这时,一束电筒光射到她脸上,“不许喊!”一个高大的男人横在她面前。她意识到是境外的土匪抢劫来了,于是,她一边奋力与土匪搏斗,一边用身子护着装钱的铁箱子。土匪一刀劈过来,她的嘴巴被砍开了,土匪过来抢箱子,徐学惠用手死死地抱住箱子不放,土匪砍断了她的双手,她又用身体扑在箱子上,土匪在她的背上、腿上砍了七八刀。搏斗过程持续不到10分钟,当闻讯赶来的转业军人王天林打跑了土匪后,徐学惠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知道箱子保住了,里面的3万元人民币、2万元有价证券分文未少,她再次昏了过去……
18岁的徐学惠成了举国闻名的英雄,传诵她舍身保护国家财产的英雄事迹的文章被收入了上世纪60年代初的小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而徐学惠的人生轨迹也由此有了重大的改变。
伤情严重的徐学惠得到了在当时条件下最好的救治,在保住了她的生命之后又应邀到苏联去装假手,当年10月,她参加了国庆10周年庆典,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党和人民给予的崇高荣誉,给她的生命注入了新的活力。她谢绝了领导给她派的陪护,自己锻炼得可以生活自理、可以写字。之后,她从银行调到昆明市百货大楼任团委书记,专职做团员青年工作。在干部参加劳动时,她卖过钟表、眼镜、布匹等百货,她在哪个柜台,哪个柜台就挤满了人——人们慕名而来。就为了看看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在现实中是什么样子!
徐学惠没有让大家失望。她身体严重残疾,却有着健康的心灵;她失去了双手,却没有失去劳动的能力和生活的热情。
1966年2月,在组织的关怀下,徐学惠结婚了,1年后有了第一个孩子;1971年,第二个孩子出生,徐学惠作为普通人的生活幸福而美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文革中,徐学惠身处政治漩涡中心,被隔离审查了一年零八个月,而她在腾冲的老家,政府赠的“英雄之家”、“光荣之家”的匾被强行取缔,她的兄弟姊妹失去了工作。那时,徐学惠的精神几乎崩溃。
直到1985年,在一位国家领导人的过问下,徐学惠回到了百货大楼,在百货大楼图书室工作直到退休。
1988年,一位名叫斯达烈诺娃的女士寻找她千女儿的信转到了徐学惠手里,这一意外的消息令她悲喜交加。1960年,徐学惠到苏联装假手时,时任赤塔社会福利局局长的斯达烈诺娃全程陪伴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斯这烈诺娃认徐学惠为干女儿,两人保持通信往来直到文革开始后被中断。现在,两人取得了联系,斯达烈诺娃提出要徐学惠和丈夫一起到苏联,因为当时她已经78岁,不可能到中国来,这是她最后的愿望。
申请直到1993年才被批准。9月,徐学惠和丈夫参加中苏开关后的第一个旅行团到了赤塔,见到了阔别33年的干妈。
在昆明市一条老街的一套三居室的单元房里,记者见到了这位曾经如雷贯耳的女英雄。如今已60多岁的徐学惠精神健朗,没有手掌的胳膊毫不避讳地裸露在外,残肢上的伤痕依然显眼。
风风雨雨几十年,能享受到一份平淡、恬静的晚年生活,徐学惠已经非常满足。
她叮嘱记者一定要把这段话写上:“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沉浮不记,荣辱不惊。”
1960刘锦桃:激情燃烧的岁月分米
刘锦桃老人笑容可掬,目光里时刻跃动着欢乐的因子。
早上有雨,可她和老伴仍然坚持到圆通山跑步,她说:“有健康,才有快乐。”多年来,她和老伴一直坚持锻炼,每天早上慢跑一小时,这个习惯雷打不动。
回忆起自己的那段青春岁月,老人的思绪活跃了起来。
1958年,毛泽东曾经写过一首《送瘟神》,“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诗中“小虫”指的就是血吸虫,而“瘟神”就是血吸虫病。上世纪s0年代,由于疾病预防知识普及不到位,医疗卫生条件差,类似于血吸虫病的寄生虫病发病率极高。湖南是全国寄生虫病感染的重灾区,而刘锦桃此时就在湖南寄生虫病研究所工作。
当时,感染寄生虫病的群众很多,而这种疾病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一个医生至多能应付八个病人,而且,治愈这八个病人前前后后要20多天。每天都有人死于疾病,相关政府部门也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染病者死去。在这样的背景下,刘锦桃所在的寄生虫病研究所担负起了提高寄生虫病治愈效率的重任。在研究所的支持下,刘锦桃和一个化验员、一个护士组成了三人小组,开始了医疗攻关。
在基层,刘锦桃接触了大量感染寄生虫病的病人。由于病人太多,没有足够的病床,她们就搭起简易地铺,同时,着力提高检查的速度。以前,给病人打针只能靠医生守着用注射器慢慢推,一刻也不能松手。为提高效率,刘锦桃改良了注射器,在注射器上绑一根橡皮筋,这样一来,注射器成了“自动”的,医生也就可以腾出手来去治疗其他病人。此外,她还大胆采用了针灸疗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就这样,三人小组没日没夜地干,一个月竟治疗了100多人。随后,他们的治疗方法被总结为“技术革新二十条”,刘锦桃也随着报告团到全国各地及大专院校进行医疗技术推广。
因为在防治寄生虫病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刘锦桃于196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
1968年,刘锦桃从湖南医学院毕业,到分配工作时,她写信给在北京的丈夫征求意见,丈夫很快回信:“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她在志愿表的五栏都填上了“云南”。领导问她:“你怎么去那么远?”她笑着回答:“我能吃杂粮。”其实,那时的她对云南几乎没有了解,只知道云的山很大很高,交通极不方便。除此之外,无非就是从《山间铃响马帮来》等电影里对云南有一些了解,同学当时还笑她:“你很像《山间铃响马帮来》里的一个人物。”
到了云南,刘锦桃主动要求到了宜良县竹山公社,一个极为贫困的地方。在竹山公社,刘锦桃第一次吃到了苞谷饭,她感觉很好吃,只是有些难以下咽。很快,她就投入了工作,每天就在一间民房的堂屋里坐诊。
一天夜里,当地的一个老乡点着火把来到公社,敲开了刘锦桃的门。原来,这位老乡的妻子生小孩流血不止,想请她出诊。顾不得许多,她独自跟着老乡就往山上赶……经过一番仔细处理之后,产妇和婴儿都安全了。这时候,天也已经亮了,但刘锦桃却迷路了,幸好在国家测绘总局工作的丈夫早给她画好了一张当地的地形图,她循着地图回到了公社,又开始接诊。
1975年,丈夫主动申请从北京调到了云南省测绘局,刘锦桃也跟着从宜良调到了昆明工作,夫妻两地分居多年后终于聚到了一起。从云南省妇幼保健院退休之后,刘锦桃自己开了诊所,她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解决一些公益性课题所需的资金。几年下来,她与课题合伙人出了好几本书。目前,已经73岁的她正在积极争取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筹备一个名为“云南省十五种少数民族育龄妇女人口健康素质调查及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方案”的课题。
她一生的事业,就是做一名纯粹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