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龙
《党史文汇》今年第8期“共和国的脊梁”栏目刊发了一篇《甘祖昌:不当将军当农民》的人物特写。笔者一口气读完全文,不禁肃然起敬,深为甘老异乎寻常的举动和带领乡亲们改变家乡面貌的事迹所感动。
事实就是这样:越是功绩显赫的革命前辈,越是展现出真正共产党员的风范;而他们的行为,又多为后来者望尘莫及。透过甘祖昌的事迹,联系现在我们党员干部中一些人的表现,相比之下,在甘老这座精神大山面前,确实有那么一小撮该汗颜者,权且试举几例,仅作警醒。
首先,在甘老面前汗颜的,当是那些以当官升任为利益轴心的投机钻营者。甘老的人生旅程可谓不同凡响,他舍出性命革命几十年,与战友们一起打出了一个新中国,功绩绝尘,贡献卓著。然而,身居要职、官达将军的他,在功成名就之后,却自动把自己从将军“空降”成了农民,干起了一身汗、两腿泥、满手泡的农活,可见他革命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当官。这就与时下我们的一些干部形成了对比。我们当今的一些干部,干工作只为了当官,当更大的官,并且把个人升迁看作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志,上一个台阶就优越一阵子,欢喜一阵子;原地踏步几年,就难过一阵子、痛苦一阵子;升迁无望,就死去活来,惶惶不可终日。通过《党史文汇》介绍的甘老的事迹,我们可以看出,甘老的“降”,降出了品格,也降出了境界;一心谋当官的一些人的“升”,却升出了差距,升出了问题。这些官瘾十足、求升成癖、误民误事的党员干部,在甘老面前,真的是该汗颜了。
其次,在甘老面前汗颜的,当是那些背离了党的性质宗旨的腐败者。甘老不当将军当农民,在国家百废待举的历史时刻,把自己放入社会最底层,是为了一次新的长征。解放初期,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还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广大农村迫切需要建设人才,提高建设水平。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甘老甘愿自找苦吃,以农民身份为荣,以党的宗旨为战斗号令,在另一个人生战场上,不顾病体,奋斗不休,拼搏不止。甘祖昌举家拾粪、开山种菜种粮、改造农田等一件件、一桩桩感人至深的事迹,无不展现出一个老革命、老党员的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怀。对比现在,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为官一任,却不思振兴一方,而是一朝权在手,大搞权钱交易,生活腐化堕落。面对不义钱财,几十万、上百万、上千万的都敢拿,有的甚至上亿元也敢拿;生活作风上,一个情人敢养,几个情人也敢养。更有甚者,嫖宿少女,人伦丧尽。这些美丑不分,荣辱不辨的党的败类,表现出的贪婪之举,作呕之态,在甘老面前,真的是该汗颜了。
第三,在甘老面前汗颜的,当是那些承袭封建意识、渴求封妻荫子的当官者。共产党人立身当为人民。甘老把自己从将军变为农民的同时,也把全家大大小小11口人从大城市带回了农村。这与传统理念相悖的做法,却极其丰富地诠释了共产党人应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回到农村的甘老的全家,因甘老的一个举动,形成了全家吃苦的现实。从此,在29年的回乡务农过程中,一家人团结一心,带领和影响着乡亲,为家乡的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劳作。苦虽苦,难虽难,而甘老一家人矢志不渝,几番拼搏,不仅改变了家乡的生产生活环境,获得了物质上的丰收,而且在精神上也品尝了人生最为甘甜的果实,赢得了乡亲们的爱戴。对比现在,我们的个别党员干部,却很难有这样的修为,如近几年我党查处的一些党员干部,他们有的一人当官,全家是官;有的一人在位,全家有位;有的一人谋权,全家为权,就是七大姑八大姨也要照顾到,提携到,甚至到了非这样不足以显示出其本领和能量的地步。这些家族利益至上,亲情关系至上,把权用错地方,感情投错地方的党员干部,在甘老面前,真的是该汗颜了。
凡事理应抓大放小。在甘老面前该汗颜的还有其他,普通群众也在其中,就不再列举了。
甘老是人不是神,甘老是官亦是民。甘老在其用革命真理支撑起的人生旅途中,表现出的自觉实践党的宗旨的高贵品质,不仅在我们面前书写出了一个中规中矩的大大的“人”字,更书写出了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大的“官”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在甘老这座大山面前,让汗颜者多起来,实是这个时代的悲哀;让汗颜者越来越少起来,才是这个时代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