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青等
一个50厘米见方的小格子里,一位女士取出一支韩国进口、标价15元的润唇膏,朝收银台走去。视线推远一些,这是一家面积不到20平方米的小店,环绕店内四周,上百个大小相近的小方格依次排列。格子内,灯光明亮,照出琳琅满目的各式化妆品、小摆设、小物件:格子外,小店人头攒动、生意红火。近来,一种通过租“格子”售卖商品的“迷你店”在国内悄然风行。每月花几百元租个“格子”,就能当个小老板,遥远的创业梦似乎变得触手可及。
“格子店”这一独树一帜的租格寄售模式,最早发源于日本,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国内悄然兴起。据了解,目前“格格屋”在上海已有16家门店,平均每家店每月营业额在10万元以上,成都的“玛赛格”、厦门的“挑格子”、宁波的“四季格城”等全国各地私营或连锁经营的“格子店”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这一经营模式的“好处”,不仅仅是对“格主”而言。事实上,在许多“格主”看来,“格子店”的商机,也能使拥有“格子店”的创业者得到相当可观的收益。
一名“格主”分析说,店主与“格主”的合作分工,即店主代“格主”看店、聘店员、做财务、搞营销,而“格主”则定期缴纳店主租金,由此实现“双赢”。对于店主来说,无论“格子”的当月经营情况如何,店主都能“雷打不动”地收取租金,以20平方米左右小店、开设100多个“格子”来计算,“这笔收益是很不错的”,店主不仅少了许多经营风险,甚至还能省去以往开店要进货、摆架的麻烦。“格子”的租金,是店主收益的来源。据了解,不同的“格子”,是根据顾客的“视线”区别定价的。在“格格屋”,租格费用根据“格子”所在高度的不同分为几等,越接近人的平视视线,价格就越高。目前,国内各家“格格屋”已有“格主”5000多人,一些同城经营的网店还将“格子”作为同城商家交易的中转站,省掉了交货时跑来跑去的麻烦。
但当店主也绝非没有风险。“格格屋”加盟店中最年轻的店主、今年23岁的宋旭说,经营“格子店”并不是把“格子”租出去坐享其成,当“甩手掌柜”这么简单,也会面临不少难题。比如,营业额不佳就会影响“格子”的租金,如果生意长期冷清,“格主”就会另觅他“格”,因此,营销推广和打造特色是必须全力做好的事,否则一旦“守不住业”,这种失败就要比一个“格子”的亏本更惨。
“一个老板和100多个‘迷你老板的合作”,在许多投身“格子店”的创业者看来,这是一个精当的比喻。这一方兴未艾的全新创业模式前景如何、能走多远,对于他们而言,梦想仍在继续。
农产品增值小技巧
陈海岩
1增加花色。同一品种的多样性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像花生,可以种植黑花生、白花生、红花生。菜豆除绿的外,还可种黄荚品种、红荚品种。玉米可种植黑玉米、红玉米、甜糯玉米、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多样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需求,收入自然不错。
2注入情感。让农产品带上一定的感情色彩,使消费者感到亲切,价值自然就提高了。像在水果上刻上吉祥如意、恭喜发财、生意兴隆、健康长寿等具有感情色彩的字样,可让消费者花钱买个舒心。
3传统变时尚。就是把传统的农产品加以包装变成时尚的东西,追赶市场潮流,迎合消费者需求,使其增值。像大田生长的朝天椒、温室里栽植的灵芝通过加工做成盆景,当做花卉卖,城里人非常喜欢。
4包装组合。就是把几个农产品经过简单加工组合在一起,进入超市,满足消费者需求。像把大米、小米、玉米糁子三样精细加工,各分装小袋,然后组装在大袋子里,满足城里人煮稀饭的多样需求。还可以把空心挂面、细(宽)粉条及麻辣三鲜调料组合在一起,满足家庭成员对臊子面、麻辣粉的口味需求。这些简单的组合,都可以让农产品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