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 清
母亲陈京琳,清华大学网络工程师。曾荣获北京市“新世纪好妈妈”称号。
儿子张雨辰,清华大学大二学生。妈妈的科学引导,培养了他较强的探索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学习上他轻松自如,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成绩优异。2006年11月,在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他一举夺得一等奖;2007年4月,在第8届亚洲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银奖并获得2007年全国高考保送生资格,被保送清华大学。此外,张雨辰还是一名“网络高手”。
北京市曾进行过一次“儿童智宝新世纪好妈妈”的评选。在激烈的竞争中,清华大学的陈京琳老师获得了“新世纪好妈妈”桂冠。因其独特的教子之道,她还获得了“网络妈妈”的称号。陈老师家教有何独到之处?请听她的教子故事。
浓厚兴趣是点燃探索意识的火种
一个喜鹊欢唱的日子,同在大学工作的张力和陈京琳夫妇喜得爱子——张雨辰。小雨辰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一天天长大了。那时候,不少年轻家长十分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喜欢早早地教孩子认字、识数、背古诗。有的孩子还没上幼儿园,就被家长送进各种兴趣班、特长班接受早期教育。这让陈京琳夫妇犯了难——他们像许许多多的家长一样,也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有知识、有出息的人。但他们又不想让儿子过早地承受沉重的学习负担。陈京琳认为,家长应当顺应孩子爱玩的天性,给予孩子快乐的童年。为此,她不仅经常领着雨辰玩游戏,还教雨辰下围棋,让小家伙在那小小的棋盘上任意闯荡:一边从那黑白世界里寻找乐趣,一边从中探索围棋变幻无穷的玄妙。
转眼间,雨辰上小学了。当时,雨辰的许多同学都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去上各种培优班、奥赛班,于是,他也吵着要去学“奥数”。作为老师,陈京琳当然知道打好数学基础很重要,尤其是儿子主动要求学“奥数”,理应支持他。可是通过了解,陈京琳发现,那些上“奥数”班的孩子数学成绩并不见得好。相反,由于增加了学习负担,许多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
“我真怕雨辰也变成那样,于是,决定不送他去奥林匹克数学班,而是培养他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他的探索、学习能力和自信心。我觉得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只有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他才有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精神,这比强迫他学习,效果要好许多倍。”陈京琳深有感触。
妈妈从书店买了一些趣味数学之类的书,根据儿子的年龄,选择了一些适合他的习题。然后,又带着儿子一起按照书上的习题进行讲解演练,并告诉雨辰:“这也是在做一种游戏,而且能让人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那天,陈京琳先出了一道简单的题,雨辰马上就做了出来。看着儿子那高兴劲儿,她鼓励说:“真聪明,我们再做一道,好吗?”儿子爽快地答应了。“由于趣味数学寓教于乐,雨辰觉得做题既不枯燥,也不艰难,十分轻松,所以他越学兴趣越浓。后来,还主动要求我出题给他做。不过,为了防止雨辰产生厌烦情绪,我从不给他搞题海战术,而是几天做一道题,但要求他每做一个类型的题,都必须完全弄懂,并摸索出解题规律。由于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探索能力,所以成绩一直比较优秀。尽管他一天也没有上过课外‘奥数班,却在北京市小学生奥数竞赛上获得了一等奖。”陈京琳自豪地说。
探索精神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点燃探索意识的火种。对此,陈京琳母子俩体会很深刻。在雨辰上小学三年级那年,家里买了电脑。雨辰像同龄的孩子一样,很快迷上了电脑游戏。他把家里所有的游戏光盘都玩了个够,然后就找同学借,或者让妈妈给他买。每次和妈妈一起逛商场,雨辰总是站在游戏光盘的专柜前不肯走。陈京琳就尽量满足儿子的要求,认为给孩子买几张光盘,让他休息时玩一玩也没什么。可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事情不妙:雨辰竟迷上了电脑游戏,一玩起游戏来就把什么都忘了。怎么办?陈京琳也想硬性控制,但转念一想,这样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也许还会更糟糕。经过反复考虑,她决定反其道而行之——支持儿子玩,让他自己上网下载游戏软件。
在妈妈指导下,雨辰学会了上网,走进了五彩缤纷的虚拟世界,很快掌握了在网上寻找、下载游戏软件的方法。每当他下载了一个好玩的游戏时,都会高兴地告诉妈妈。妈妈自然少不了表扬、鼓励,并及时开导:“其实网上还有许多你没有认识到的、比游戏更有意思的东西。”
雨辰接触网络一段时间后,便对网上五花八门的各类新鲜玩意儿非常迷恋,对此,陈京琳不但不反对,还尽力帮助儿子解决遇到的难题。这使雨辰如鱼得水,以至对上网着了迷。每天他做完作业,都要到网上浏览,通常一个晚上都坐在电脑前,在网上漫游。
到了月底,一查电话费,陈京琳大吃一惊:当月电话费竟从原来的50多元猛增到400多元。她想让雨辰暂时停止上网,但又觉得这样不妥,因为儿子正处于兴趣最高的时候,如果不让他上网,对他无疑是个很大的打击。思来想去,陈京琳决定让雨辰自己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她对儿子说:“雨辰,这个月因为上网,电话费太高了,我和你爸爸都是工薪阶层,长此以往我们负担不起。你想想,能有什么办法吗?”
雨辰想起在一些下载软件的网站上,曾经看到过一种网上计费工具,它可以显示上网的速度和时间,并以此推算出相应的费用。有了它,就可以随时控制上网的时间。雨辰对妈妈说:“我去下载一个网上计费软件。”他找到那个网站,下载软件,根据软件制定了有时间限制的上网计划,并严格执行。每当他看到上网时间太长、费用增加时,就会自觉地抓紧时间,不去无谓地浪费。渐渐地,他能够控制上网的时间,网络利用效率大大地提高,每月的电话费也降低了。雨辰看到自己的探索有了实效,欢欣不已,学习的劲头更高了,信心更足了。
过了一段时间,陈京琳惊喜地发现,网上的大千世界让雨辰打开了眼界,了解了许多新的知识,促进了文化课的学习;而且他还开始对编程、多媒体、制作网页有了兴趣。
“孩子的求知欲是最强的,对他不了解的世界他会想办法去了解。这样,为了熟练地掌握电脑和运用互联网,他就会主动地去学习电脑和网络知识,转移了对游戏的兴趣。这远比强制他效果要好。事实证明,我是对的。”陈京琳接着说,“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基石,探索是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因势利导是促成孩子成才的阶梯。”
适度自信是积极探索的助动器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直接把解决的方法和盘托出,而要鼓励他自己去探索、解决;孩子在想办法战胜困难后,自信心会更足。”这是陈京琳的家教体会。雨辰在网上接触到多媒体以后,自己也想试着制作。他问妈妈应该怎么做,妈妈没有回答,而是找来一本计算机编程书籍,让他自己去看。雨辰一有时间就抱着书去琢磨,然后在电脑上进行编程实践。有时,遇到了不懂的问题来问妈妈,得到的回答是:“这个问题你可以自己解决,去查资料,最好不要去问别人。这样,当你弄懂了这个问题时,才会印象深刻。”
雨辰觉得有道理,就自己慢慢探索,到网上去查资料。通过努力,他可以熟练地编制BASIC小程序了。
一天,雨辰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多媒体小闹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决定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编制一个“小闹钟”程序。这小闹钟不仅要显示时间,还要设置其他功能,比如用各种声音报时,进行世界各地时间的对照等。对于一名小学生来讲,编制这个程序确实有一定难度,但是雨辰不怕困难,每天都在电脑上编啊改的。有一次,他被如何改变报时声音难住了,费了好长时间都解决不了。于是,他就去请教妈妈。陈京琳故意装出生气的样子说:“对于任何东西,不怕不会,就怕不肯探索。有问题时,不要首先想到去问别人,而要自己试着去解决。如果你实在不行,就放弃吧!”
雨辰被妈妈的激将法激出了动力:一定要自己弄成功!他上网查了一些别人编的程序,从中受到启发,改变了思维方法。最后,他解决了这个难题,顺利地完成了自己定下的目标。
多媒体小闹钟终于制作完成了,雨辰兴奋地将它演示给爸爸妈妈看。看到才10岁的儿子竟然制作出了这么有难度的作品,雨辰的爸爸妈妈都感到很自豪。
不久,雨辰的学校要参加海淀区计算机作品大赛。在妈妈的鼓励下,雨辰将自己编制的多媒体小闹钟拿去参赛。结果在小学组获了奖,作品还被选送到了北京市参赛。
上中学后,雨辰几乎算是个“电脑通”了。他不仅可以熟练地上网操作、盲打,而且可以自己动手组装电脑、进行网页制作、运用BASIC和VB计算机编程语言编程,还创作了计算器、小闹钟、同学通讯录、图片放映机等作品。
“回忆自己的教子经历,我的心得就是:激发兴趣、调动求知欲、培养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陈京琳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