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珍 张天伟
一、前言
在中国百年电影史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电影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十七年电影”“文革十年电影”和“新时期电影”。其中“十七年电影”是指从1949年到1966年这十七年期间拍摄制作的影片。“十七年电影”以苏联电影为参照体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题材取向基本照搬苏联,主要是革命历史题材和革命斗争题材。二是在理念和观念形态上,全面遵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政治优先。于是在“十七年电影”中,“英雄电影”成为主题。在英雄电影谱系当中包含了不同类别的人物形象,其中以工农兵英雄形象的塑造为主体。这些工农兵英雄形象大都有着“高、大、全”的特征。“高”是指电影中塑造的工农兵往往身材高大挺拔,思想品质高尚,有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信念。“大”是指工农兵英雄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大义凛然,有大公无私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全”是指塑造的工农兵英雄形象从形象、思想、行为各个方面都十全十美、基本没有任何缺点。“十七年电影”的成就之一,就是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完美无缺,而又深入人心的英雄人物形象,如赵一曼、李向阳、董存瑞、张嘎、李双双……
二、“十七年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高、大、全”形象
“十七年电影”中具有“高、大、全”特征的工农兵英雄形象俯首皆是。
《赵一曼》(1950年出品)塑造了赵一曼的英雄形象,讲述抗联女英雄赵一曼从哈尔滨到农村组织抗联。被捕后,她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坚持理想信念,革命意志毫不动摇。临刑时,她大义凛然,面无惧色,英勇就义,体现了共产党员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气概。
《平原游击队》(1955年出品)描写了抗战时期游击战士在反“扫荡”斗争中与日寇进行顽强斗争的光辉业绩,着力塑造了具有传奇色彩的游击队长李向阳这个英雄形象:高高的个子,古铜色的皮肤,两眼炯炯有神,腰杆别上两把盒子炮,谋略过人、智勇双全、质朴自然,粗犷豪放。
《董存瑞》(1955年出品)是一部根据战斗英雄董存瑞的事迹创作的人物传记片。该片真实、细腻地展示了董存瑞由一个普通农村少年成长为不朽革命战士的过程,突出表现了董存瑞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风貌和执著、机警、顽强的个性特色。在影片最后董存瑞手托炸药包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的高大身影,像一尊雕塑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出品)影片根据革命烈士李白的事迹改编,着力塑造了李侠这一乐观坚毅、临危不惧、勇于奉献的共产党员形象。李侠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渡江战斗胜利的英雄事迹既催人泪下又充满传奇色彩。
《李双双》(1962年出品)塑造的李双双为人公正、正义感强、大公无私,在集体主义的崇高精神指引下,在人民利益与一己私欲之间,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丈夫喜旺的屡次负气出走也未能让她动摇。她代表着一个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具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可以说是那个年代时代理想主义的形象体现,代表着和平建设时期所倡导的价值和准则。
《小兵张嘎》(1963年出品)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主人公一身“嘎气”,倔头犟脑却又聪慧勇敢,被捕后,遭敌人拷问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张嘎及片中其他几个纯朴儿童的形象,整整影响了一代小观众。
《烈火中永生》(1965年出品)塑造了江姐的英雄形象,她面对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反动派没有丝毫的胆怯,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下毫不屈服,视死如归。在狱中,她依旧带领狱友们坚持斗争,最后被敌人所杀害。体现了身陷囹圄的共产党人在受到困难和挫折时坚贞不屈的革命信念和献身精神。
三、“高、大、全”式英雄形象产生的背景
“十七年电影”中塑造的具有“高、大、全”特征的英雄形象是和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很大关系的。可以说“十七年电影”是政治的“晴雨表”。
1“高、大、全”式英雄形象产生的政治背景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又逢抗美援朝,由于时代的需要,确定了电影“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导向。对刚刚解放的中国而言,在百废待兴的历史环境中,电影以其高度形象化,承担着阐释中国社会走向,完成大众对自己的身份认同的使命。这一时期电影的主要任务就是塑造“高、大、全”式的正面工农兵英雄形象,因此,当时电影的主要目的是教育而非娱乐观众。1955年陈荒煤在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剧作讲习会上作了题为《论正面人物的创造》的发言,代表了那个时期电影创作的主导思想:社会主义的文艺之所以要把创造正面人物的形象当作我们创作中间最重要的任务,主要原因就是要通过正面人物的塑造,表现中国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典型特征。这种优秀品质的典型特征,使得千千万万观众激动、赞扬,并把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十七年电影”主要通过塑造正面的、具有高大全特征的工农兵英雄形象和劳动模范形象来规范以青年为主体的社会大众,为人们提供一个个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利用形象的示范作用和精神感召力来完成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并力求将这种精神的呼唤转化成全民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力。塑造符合各个阶段政治思想建设要求的革命英雄形象是新中国成立初电影的主要任务(包括作为精神和意志的象征塑造的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青年革命英雄形象),如《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青春之歌》中的卢嘉川、《红色娘子军》中的洪常青等;从普通百姓成长为合格战士,又从普通战士升华为英雄的经历更是成为激励普通民众努力奋进的航标灯的英雄形象,如董存瑞、赵一曼等;青年劳动模范形象李双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的高占武等。这些形象激励了当时的青年人,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及人生道路的选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形象对人民大众既产生着理想的召唤,又产生对现实伤痛的抚慰。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出现了一批优秀电影,塑造了一批经典形象。但此时电影已经出现了沦为政治的单纯工具的危险。繁花似锦中隐藏着危机。政治提供了电影的物质基础、意识形态内核和艺术风格体系,政治理念成为当时中国电影的灵魂。
2对“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的丰富
如上所述“十七年电影”具有明确的政治属性,这一时期的工农兵英雄人物形象首先强调的是他们的政治属性和教育影响功能,“十七年电影”在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时总是把英雄人物当成完人进行刻画。而“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导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虚假、苍白,它把典型人物写得高不可攀,甚至没有一点个人利益,许多英雄人物完全不食人间烟火。
《钢铁战士》中主人公张志坚这一人物形象就是按照“共产党员是钢铁做的”而创作的,影片突出他的个性如同钢铁般坚强,削弱他作为人的其他特征,人性服从于党性,人物的丰沛性变为政治属性的附属。这就使得张志坚这个人物形象显得单一,难以让人产生亲切的感觉。《在烈火中
永生》中的江姐这一人物形象的处理也存在一些刻意和拔高。殊不知,这样的宣传往往脱离了现实,人为拔高,把“人”塑造成了“神”。与公众的距离越来越远,反而很难为公众所认同。从心理学角度看,典型所做出的突出成就与其他人是不同的,但其成长过程的艰辛和蕴涵的道理则与受众有共通性,个体也能从中学到更多的道理和经验,从而产生心理认同感。大量的事实表明,能够得到受众广泛认同并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典型的先进事迹,其成长过程中的平凡之处更容易吸引受众的目光。
1956年5月,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后,情况才有所改变,这说明新时期的对英雄的宣传已摆脱或打破过去那种完全“高、大、全”式的形象塑造,更加客观实际,更加贴近人民生活。英雄是人不是神,后期的影片突破了公式化、概念化的束缚,大胆描写“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以及人物精神世界中的追求、苦恼、激动和喜悦,展现其思想的升华和性格的完成。影片还突破了以往只在对敌斗争中描写人物的单一形式,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在性格和内心的撞击与冲突中揭示心灵、抒发感情,完成性格的塑造。在人物塑造上打破了以往人物模式化、脸谱化的现象,更注重人物个性的多元化,这些改变为银幕贡献了一个个更加鲜活、真实的“高、大、全”。
《小兵张嘎》中嘎子是“十七年影片”中较为丰富的人物形象:嘎子首先是一个孩子。其次在成长中才逐渐变为一名士兵。嘎子自始至终表现出的是一种“嘎”劲。这个“嘎”是坚毅、是顽强、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同时又是执拗、任性。既包含了他的缺点,也包含了他的优点,两方面经常交织在一起,构成嘎子独特的个性。嘎子性格描写得合情合理,即使到后来我们虽然明显地看到了他的成长,但他仍然还是个孩子,具有孩子的内外特征,人物形象显得鲜明生动。
《董存瑞》和《鸡毛信》都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逐渐克服缺点、成长为勇敢无畏的英雄的过程,《董存瑞》在电影创作上突破了公式化、概念化的束缚,大胆描写了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通过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发展变化,塑造出血肉丰满的银幕形象。影片没有把董存瑞描写成一个天生的英雄,而是着重描写他怎么样成为英雄的过程。人们不仅为他们的英雄行为赞叹,而且也对他们真切的成长过程感到亲切可信。《关连长》中的关连长在敌人以孤儿为威胁的情况下放弃开炮,改为拼刺刀而最终牺牲。这样一个人物形象虽然违背了当时党性原则大于人性原则的要求,但却使关连长成为战争中的普通人,而不是一个战斗机器。
事实证明以上这些有所“缺陷”的“高、大、全”不但没有影响到塑造其正面人物形象的目的,反倒增强了英雄形象的真实性和影响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十七年电影”塑造的“高、大、全”式的工农兵形象虽然有过于完美的缺陷,但这是时代的需要。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模范引导作用。我们要把它放在整个中国电影发展中来研究,不能对其全盘否定。
[参考文献]
[1]张艳梅,十七年电影中的生产、服务意识与人民群体的建构[J],艺术百家,2008(04),
[2]胡素芳,政治意识充斥着的“十七年电影”[J],南方论刊,2007(03),
[3]舒晓鸣,千秋功罪谁人评说——谈“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历史评价[J],电影通讯,1995(05),
[4]黎萌,论十七年(1949~1966)电影的革命英雄谱系[D],西南师大,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