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永泽
[摘要]一切真实记录社会和自然事物的非虚构的电影片或电视片都是纪录片。纯客观、绝对真实的记录是不存在的。纪录片所反映的真实只是创作主体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纪录片记录的东西永远只是影像的真实,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纪录片的拍摄只是主体赋予客体的一种认识,并不仅仅是客体本身的一种存在状态。纪录片是人类的生存之镜,它介于新闻片与文艺作品的中间地带,是对世界的真诚、平等的尊重和倾听,是对生活真相的敏锐、勇敢的探索和质疑,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和人文关怀的影像形式。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新闻片;文学性
纪录片英语为documentary,这个词的意思是文献、公文、证书、证件、凭证等。都有不可伪造的意思。纪录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的非虚构性,不论是纪录人物,还是自然景观,都是如此。美国《电影术语汇编》中,纪录片的定义是这样的:“纪录片是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有说服力的主题,它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我国“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中关于电视纪录片的定义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响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其基本特性。国际纪录片电影大师伊文思说过,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
一、纪录片与新闻片
纪录片不是新闻片,虽然它有时候看起来与现在走俏的深度报道很像,但央视的焦点访谈绝不是纪录片。首先,纪录片不以追求时效为自己的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种历史价值。不是说纪录片不可以追踪社会热点,有很多纪录片的成功恰恰是依靠了这一点,但这并不是它成为纪录片的必要条件,而只是它获得关注的一个条件。其次,纪录片关心的并不是新闻事件而是事件中人的心态。就真实性的观念来讲,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指的是符合一个社会共同的道德文化价值体系的事件报导。获得这种共同的观念的认可。就具有真实性。也就是说,新闻要求提供一个大众共享的价值标准的视野去判断事物的发生。所以,在一个文化体系之中的真实性,到另一个文化体系之中可能就会丧失掉这种真实性。比如,就艾滋病或某种非洲流行的神秘病毒在人类中间传播,科学主义的解释和从这种立场所做的报导。与具有宗教信仰的人相信这是上帝的惩罚并以这种立场所做的报导,肯定是不一样的。而我们之所以认同前者的报导,是因为科学主义的立场是现代文明所选择的立场,是为现代大部分文明人所接受的,这就决定它所具有的真实性。而纪录片关注的是人和人性,新闻片中的真实性概念对于纪录片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于人和人性来说,“真实”并不是一个最重要的词,它只是一个前提。重要的是我们对人和人性的理解程度,正是依据这一点,使纪录片最终脱离了新闻片的领域,而与艺术接壤,所以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使用“创作”这样的字眼。对现实生活和历史性事件做纪录报道,以真人真事为拍摄对象,以现场拍摄为主要手段,可分为时事报道、文献、传记、自然和地理等纪录片。从广义上讲纪录片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相对客观的记录。可分为三大类:
1“社会类”纪录片
主要创作特色是:(1)内容更具“深刻内涵”: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另一部分人的思想,用自己的话语权去影响社会舆论。因此,中外的纪录片作者在拍摄题材的选择上及节目内容的主题思想表达上都颇费心血。(2)表述更注重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最具人情味的作品最能打动人心。(3)叙事方式更“多样化”:使纪录片更具丰富性和可看性。
在我国,涉及政治、历史的纪录片通常带有较为浓厚的主观色彩。随之产生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形式——专题片。关于专题片与纪录片的界定问题,在国内纪录片界有很多争论,但大致统一于一个相对较为通俗的概念,即:专题片是一种主题先行的纪录片形式。期间纪实性手法崛起,看来是对纪录片以真实性为本质的支持,但流于表面就只剩下跟踪拍摄、同期声、长镜头了,似乎非如此则不真实,进入一个片面的误区。纪实手法是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自然流程为追求的,然而只要有镜头的存在,就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自然流程,事物的发展也会因镜头的介入而产生变化,如《壁画后的故事》,如果不是因为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影机跟踪拍摄,那个患了癌症的毫无背景的农村孩子,会得到那么多人的帮助吗?这是不言而喻的。镜头对事物的改变,这不是应该逃避的问题,而是一个应该正视的问题。不管是自觉地隐藏镜头,还是自觉地让镜头直接参与事物的过程都是如此。如《望长城》,它虽然是一部风光片,但它更是中国第一部比关心风景、文物和解说词更关注“活人”当下真实状态的电视片,这使它从质上超出了过去的专题片、文献片,从而具有“保留第一时间”的最可贵的纪录片品质。其实是因为意识到自然生活流程的“破坏”性。前者是想尽量减少破坏的程度,并以镜头隐藏的程度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完全的隐藏是不可能也是不可想象的;后者是化消极为积极,并以此营造另一种美学风格。只有充分认识到镜头对生活的介人以及后果,我们才能真正解读纪录片的真实性。
在新闻报道中,如《焦点访谈》,记者往往是积极地介入到事物之中,如农民买到假种籽、“三鹿牛奶”的三聚氰胺事件等等,由于记者的介入,可以使某个问题得到解决。他们的镜头代表的是与公众舆论出现的正义力量,是潜在的官方权威,寻找的是对社会公共价值观念的维护,所以往往具有一个居高临下的视角。而纪录片的镜头代表的却是一种个性的探寻和理解,关心的是心路历程,所以取平常的视角,以便更好更深入地观察,正因如此,镜头对生活流程的影响才必须被关心和重视。对真理的追求及“记录不是真实”的命题只有在纪录片中才是有效的,溢出就会无效。
2“人文类”纪录片
创作形态及发展趋势:(1)注重并运用纪录片“故事化”的创作手法,融入大众“娱乐化”元素。(2)调动多种创作元素达到完美的整体艺术效果。在当今国内外大量经典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绝大多数体现了新历史主义的叙述策略,如国际水准的纪录片《失落的文明》《清官档案》《国宝背后的故事》《世界遗产》等,在真实再现、形式论证、浪漫传奇的情节设置上进行纪实阐述,增加了纪录片的可看性和真实性。
3“自然类”纪录片
《鸟的迁徙》《沙漠奇观》《动物世界》等是一种独立而特殊的纪录片片种。它考察的是动物觅食、择偶、交配、生育、社交等一系列生存繁衍的过程。表面上看,动物是惟一的主角,实际上,它还有一个潜在的主角,这就是人类的眼睛。它实际上是比照着人类的生存方式来理解动物界的。所以它提供的是另一种生存参照。应该指出的是,源于西方的以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为拍摄对象的
纪录片,一度被我国影视界演变为科教片,被赋予了纯粹科学的观念。然而,国外的自然影片并不是单纯地推介某种科学观念,而是对于自然界和动物本身给予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它也应该是地道的纪录片。这类片子之所以吸引观众,正是因为在动物身上,处处有人的影子,看动物,实际上是在看自己。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在对某种动物的称谓上,不用it,而是用she或he来描述;当它们组成家庭的时候,雌性和雄性被称作“母亲”和“父亲”等。所以这类片子往往不惜以一些人性化的形容词来形容动物,如聪明、伶俐、善良、活泼、腼腆、孤独等等。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动物界是人类生存在这个地球上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的不仅仅是动物,而是人类的生存,正是这一点才促使人类去保护动物。所以,动物世界的背后是对人类生存的关注。
二、纪录片不同于文艺作品
虽然纪录片和文艺作品都是以探求人和人的生存为宗旨的。但审美的目的不同。文学的虚构性,使它具有一种想象的自由度,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所以它提供给人们一个自居的空间,获得一种自恋的精神抚慰。纪录片由于有真人真事的限定,这就从理性上破坏了自居的幻觉,在观众面前自始至终形成一道理性的屏障,把自己与片子隔离开来,所以纪录片提供的是一种关照,由关照对方来关照自身。如果说文学是一个梦,那么纪录片则是一面镜子,人类现实的生存之镜,从镜子中我们可以思考、理解人类自身的处境和状态。
国外纪录片及其主流市场遵循着广义纪录片概念——对自然、地理和人类社会进行相对客观的纪录。20世纪20年代初,弗拉哈迪在北美阿拉斯加因纽特人居住地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是目前占据着全球市场巨大份额的自然影片,这部影片以及他拍摄的诸多人物类纪录片往往通过对生动、特别和典型的素材选取,加上对当事人的追忆等“让事实说话”的方式,使观众自然而然形成对某事、某人的理解和看法。从《北方的纳努克》到《巴卡丛林中的人们》《摩梭人》《藏北人家》《最后的山神》,这些纪录片选取的都是与现代文明反差很大,离现代文明中心相对较远的少数民族的生活现实。这种选取视角其实是根源于西方文化背景的。这是因为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已日益暴露出它的弊端,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能成为心灵获得幸福的保障,甚至还破坏了这种保障,犯罪率、自杀率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环境污染等等。都促成了一种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的现代思潮,欧洲文明中心的神话被打破,进化论的历史观受到质疑。在这种背景之下,西方的有识之士开始把眼光投射到原本认为是愚昧和落后的土著,去重新考察和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及他们与自然的关系。20世纪是西方文化人类学获得极大发展的时期。并且影响到社会的很多领域。它破除了种族优越和文化优越的概念,把西方现代文明放在一个世界诸文明并列的环境下进行研究,有比较才有鉴别。现代文明圈之外的文明模式,成为现代文明的文化参照和反思。正是由于这种大文化的背景,这类纪录片才由于一种人类生存的自我关照的需要而备受瞩目。
“牧人的生活,就像他们手中的纺线一样,反复循环。永远是那样和谐,那样恬静,那样淡远和安宁。”《藏北人家》结尾时的解说词是比照着现代文明城市生活的喧嚣、浮躁、动荡而言的,它对应的是现代城市文明。
总之,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原则。纯客观、绝对真实的纪录是不存在的。纪录片所反映的真实只是创作主体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纪录片纪录的东西永远只是影像的真实,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纪录片的拍摄只是主体赋予客体的一种认识,并不仅仅是客体本身的一种存在状态。纪录片是人类的生存之镜,它介于新闻片与文艺作品的中间地带,是对世界的真诚、平等的尊重和倾听,是对生活真相的敏锐、勇敢的探索和质疑,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和人文意义的影像形式。
[参考文献]
[1]徐炳才,电视记录片及英社会功能[J],中国电视。1994(03),
[2]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邹跃翔,论电视纪录片的纪实美[J],声屏世界,1997(04),
[4]倪祥保,纪录片“真实再现”及其他[J],中国电视,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