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交往

2009-11-26 04:45田茫茫
党史纵横 2009年5期
关键词:新华日报张恨水毛泽东

田茫茫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广信,是我国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小说家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通俗小说第一人”。国内出版社已出版的他的巨型多卷本《张恨水全集》,仅中长篇小说就达百余部数十卷3000余万字,还有诗词、散文、随笔、创作文论等卷。他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都曾在当时引起轰动,仅《啼笑因缘》就被先后7次被改编成电影,被改编成其它文艺形式的更是不计其数。2004年4月,我国著名导演黄蜀琴,又将《啼笑因缘》拍成38集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

张恨水与中共的最早接触,缘于董必武送来的一份讣告。

那还是1939年,新四军湖南平江通讯处的几位留守人员被害,举国哗然同愤。张恨水也恨极这种“相煎何急”的暴行,他立即写了一幅挽联:抗战无惭君且死,同情有泪我何言。随后,他请堂弟张效良将挽联送到董老手中。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新华日报》在登出各界名流的悼念诗文时,第一篇是邵力子老先生的,第二篇就是他写的那副挽联。

张恨水受到鼓舞,以后便经常到《新华日报》搜集抗战素材。《新华日报》则对他实行“特殊待遇”:报社资料室允许他任意索观文件。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精神使张恨水很受教育,激发了他抗日题材小说的创作,先后写下了《八十一梦》、《虎贲万岁》、《东北四连长》、《巷战之夜》、《潜山血》、《游击队》、《冲锋》、《敌国的狂兵》、《疯狂》、《水浒新传》等讴歌抗战的作品。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由延安飞抵重庆,同蒋介石进行国共谈判。期间,毛泽东抓紧一切时间同在渝的各界知名人士会面,向他们介绍形势并交换意见,宣传共产党的宗旨和政策,从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民主人士。9月13日这天,毛泽东在周周恩来陪同下,会见了《新民报》的部分工作人员。当和张恨水握手时,毛泽东说:“张先生,久仰了!”张恨水也不奇怪,因为同事赵超构早在访问延安归来后就对他说过,毛泽东专门谈起过他的小说,还特别提到他的《水浒新传》写得很好,具有鼓舞大家抗日的意义。

几天后,张恨水又接到周恩来秘书打来的电话,说第二天下午有个活动请他务必参加,地点是周公馆。秘书一再叮嘱,要他一定要去,明天派车来接。

第二天是个晴天,重庆难得有的好天气。下午周恩来派车将张恨水接到周公馆。一见面,周恩来就笑着告诉他:“毛主席要见你呢!”

见张恨水似乎有些不信,周恩来再次说道:“张先生,毛主席要单独见你,我都不能陪呀!”

张恨水万没有想到毛泽东要单独会见自己,有些兴奋和紧张:毛先生日理万机,何以单独见我?周恩来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又笑着说:“张先生,据我所知,毛主席这次到重庆还没有单独见过哪一位呢!前几天,徐迟、马思聪二位也是一起会见的,你一定要和毛主席好好谈一谈呀!”

随即,周恩来带着张恨水去毛泽东的卧室兼办公室。正在写东西的毛泽东一见张恨水进来,忙站起来和他握手,并请他坐下。周恩来随后便出去了。

毛泽东请张恨水吸烟,自己也燃起一支。随后,毛泽东笑着说:“你的名气并不比我小呢,我不仅看过你的书,也常常在报纸看你的连载小说。”并连连说出张恨水写的好几部书,张恨水很惊讶。谈话中,张恨水感到毛泽东知识很渊博,很精通历史典籍,同时也读过他的爱情小说,并且肯定他同情劳动人民。张恨水感觉毛泽东对他很了解。

毛泽东对张恨水的爱情小说很感兴趣,特别问起《啼笑因缘》。张恨水就向毛泽东介绍了他所了解的素材。毛泽东听后幽默地说:“原来不是写自己呢?看来‘恨水不成冰是谣言么?”张恨水也笑了,他愈发感到毛泽东见多识广、博闻强记,于是告诉毛泽东说自己的名字本是笔名,是从李后主“人生长恨水长东”而来,本为珍惜光明之意,非如人们流传所言。

两人接着又谈起了诗词。毛泽东说:“我在报上看过你写的诗词,很有功底。你那副‘抗战无惭君且死,同情有泪我何言对联,很有韵味嘛!”张恨水谦逊说:“涂鸦之作,不值一提的。”听毛泽东问起林庚白,张恨水又谈起自己与他斗诗的雅事,毛泽东连连笑起来。张恨水偶然说到其夫人也能诌几句,还发表过几首,于是毛泽东请张恨水背一首。张恨水想了想,缓缓吟出:

嫁得相如已十年,良辰小祝购荤鲜。

一篮红翠休嫌薄,此是文章万字钱。

嫁得诗人福不悭,当年俪影遍江南。

于今倦了游鞭手,五父衢头挽菜篮。

连年听惯隔村鸡,早市须乘月半西。

遽下绳床犹小立,娇心恋哺尚哀啼。

一篮一称自携将,短发蓬蓬上菜场。

途遇熟人常掉首,佯看壁报两三行。

毛泽东仔细听着,沉吟道:“夫人贤慧,与先生情笃意合,令人可钦。”停了一下,又说:“看来你们生活很清苦呢!”张恨水接着吟道:

为羡街头果饵香,小儿衔指暗呼娘。

匆匆买与红心囊,犹嘱归分阿妹尝。

朝霞沾鞋半染衣,街头浓雾比人低,

晓凉敢说侬辛苦,昨夜陶潜负米归。

张恨水吟罢,说:“毛先生见笑了”。毛泽东好一会儿无言,似乎是为张恨水夫人的贤慧之情所感染。后问:“‘淘潜负米是何典故?”张恨水遂告以背平价米归家之事。毛泽东肃然说道:“张先生为社会有所贡献,真是清苦之极。先生笔耕不辍,也有夫人的功劳呢!”张恨水也受到感染:“是啊,夫人不仅贤慧,而且知心。”又向毛泽东讲了一件轶事。

一次,张夫人看报,有一首古诗《悠然有所思》,没有署名。她看了几遍,谓张恨水:“这像你的诗。”当时张恨水高兴得大笑。他告诉毛泽东,他当时笑罢大声吟了两句诗。

毛泽东忙问:“哪两句诗?”张答:“喜得素心人,相与朝夕共。”毛泽东连连吟了几遍,竟入沉思。

见毛泽东又陷入沉思,张恨水觉得毛泽东一定在回忆什么。忽然,毛泽东说:“我给你读一首我青年时写的词。”张恨水大为惊讶:“毛先生也擅此道么?”毛泽东缓缓吟出: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情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啊!”张恨水不禁轻声道。毛泽东轻轻点了点头:“这是我年轻时与我妻子分手时写给她的,她叫杨开慧,有学识而贤慧,是女中英杰。我们那时都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常常聚散。写完这首词,我们就再没有见面。”张恨水不解,毛泽东望着他,缓缓说道:“她那时被国民党捕去杀害了。当时国民党有个条件,只要登报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关系,就可以不死。但她宁死不从。她是我忠贞的好妻子、好战友,我至今都在怀念她……”毛泽东说不下去了,眼中已有晶莹闪烁。

张恨水吃惊之余被感动了:毛泽东竟有这样令人感泣的爱情经历,会写出这样令人回肠荡气的爱情诗篇,情感是那样毫不掩饰、那样奔泻。

毛泽东问张恨水:“张先生写过自己关于爱情情感的诗词吗?”

“我写过,但没有毛先生那种可歌可泣的经历,与毛先生的诗词相比,不值一读的。”

毛泽东摆摆手:“不一定,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每个人都会接触这个问题,在爱情情感方面,应该都是发自内心的。”随即又吟出一首词: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成灰,倦极身无凭。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吟罢,毛泽东解释道:“写这首《虞美人》时,是1920年,那年我22岁。我那时还没结婚,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先生逝世,我帮助料理丧事,陪开慧扶柩南下归葬。之后她到长沙湘福女中读书,我想念她,写了这首词寄给她。”毛泽东停了下来,沉寂在对往事的追忆中。

张恨水没有想到,毛泽东是这样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感到毛泽东离他很近。写了那么多的言情小说,但从没有和毛泽东这样的伟人这样无拘束地谈写爱情和人性爱的问题。张恨水很激动。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周恩来进来提醒毛泽东还要外出办事。毛泽东似乎意犹未尽:“张先生,我们还没有谈够么,可惜我还有事,我们以后再接着谈。张先生,你记住,用不了四五年,我们还会见面的。”

告别时,毛泽东将一块灰色呢料、一袋小米和一包红枣送给张恨水,并握着张恨水的手深情地说:“我没有什么好东西。这块我们自制的粗毛呢和延安的小米、红枣,就送给你吧!”

回到距重庆30多公里的南温泉,张恨水高兴地同家人叙述见到毛泽东的情景。他对夫人说:“毛先生不仅胆识过人,且知识渊博,见地不凡,确是当今豪杰。”

不久后的一天,张恨水一上班,便有人来找他。原来是周恩来的秘书给张恨水拿来一封函件。函件的封皮上,字迹龙飞凤舞,苍劲雄奇。秘书低声说:“这是毛泽东的一首近作,是交给周公转送你的。”秘书还说,毛泽东让周公捎话,请张先生奉和一首。

张恨水打开一看,是一首《沁园春》咏雪词。拜读之后,诗中那种非同凡响的磅礴气势和气魄,令张恨水震惊不已。他再三拜读,觉得是不能奉和的。这首词的那种气魄、那种情感是无法类比、无法言传的,他如何和得了呢?

张恨水反复考虑,最终决定:公开发表!让世人知道毛泽东有着怎样一种非凡的气魄和情感。

于是,毛泽东那篇著名的《沁园春·雪》,于1945年11月14日首发在《新民报》副刊上。第二天,《新华日报》予以转载,始而轰动山城,传遍全国……

张恨水一生尽管写了百余部中长篇小说,但他大半生一直在从事新闻编辑工作。抗战初期,《新民报》从南京迁重庆,1938年1月复刊,张恨水在该报编辑副刊。当时《新华日报》也迁到了重庆,两家报社相距不远。周恩来很关心《新民报》,曾特地向郭沫若询问了《新民报》的有关情况。在一次谈到《新民报》的编辑方针时他说:“你们要像《新华日报》那样写大块文章是不可能的,是不是可以通过文艺、社会新闻、副刊来搞一些东西,影响也很大。”

1942年秋,张恨水和报社同仁想向周恩来请教时局的发展,周恩来欣然应允并约定了时间。

一天晚上,大家在《新民报》负责人陈铭德、邓季惺家中恭候周恩来的到来。重庆的秋天阴雨绵绵,陈家门口的小路狭窄而又泥泞,且无路灯。主人有些担心,便打着电筒去街口迎接。不一会儿,周恩来到了,双脚沾满了稀泥,他微笑着与大家一一握手。

周恩来与大家交流了时局发展等问题。在谈到国民党新闻检查制度时,他特别提到了张恨水和他的小说。他说:“同反动派斗争,可以正面斗,也可以从侧面斗。我觉得用小说体裁揭露黑暗势力,就是一个好办法。恨水先生写的《八十一梦》,不是就起了一定的作用吗?”

听到周恩来的勉励和肯定,张恨水更是引以自豪。《八十一梦》后来在周恩来的关怀下,出了单行本。对此,张恨水一直感到很光荣。周恩来很了解张恨水的正义感和爱国心,一直把他作为进步作家来交往。周恩来和他所领导的《新华日报》也一直很关心张恨水。

1945年,恰逢张恨水50寿辰和创作30周年纪念,重庆新闻界和文艺界要联合发起庆祝活动,但被不喜张扬的张恨水阻止了,大家只好在报上发表祝贺文章。《新华日报》连续发表评论、消息,对张恨水表示祝贺,其中一篇题为《张恨水先生创作三十年》的短评,颇不寻常。

周恩来当年领导《新华日报》,常常亲自写短评和评论,又特别注意团结民主人士及文艺界知名人士。他很了解张恨水,短评对张恨水及其作品的评价,与周恩来以往对张恨水的评价一脉相承。所以当时外界推断,这篇短评很可能是周恩来亲撰。全文如下:

今天是文学作家张恨水先生五十大庆,也是恨水先生创作三十年纪念。我们不仅要为恨水先生个人致祝,同时还要为中国文坛向这位从遥远的过程,迂徐而踏实地,向现实主义道路的艺人,致热烈的敬意。恨水先生的作品,虽然不离章回小说的范畴,但我们可以看到和旧型的章回体小说之间显然有一个分水界,那就是他的现实主义的道路,在主题上尽管迂回而曲折,而题材却是最接近于现实的;由于恨水先生的正义感与丰富的热情,他的作品也无不以同情弱小,反抗强暴为主要的“题目”。正也如此,他的作品得到广大的读者的欢迎,也正由于此,恨水先生的正义的道路更把他引向现实义。

恨水先生今年还不过五十,在文学史上,这正是许多伟大作家的壮年成熟之期,我们相信沿着过来的前进道路,将成就更辉煌的业绩,我们在此以热烈的期望,为他祝福。

看到这篇既有说服力又有人情味的短评,张恨水非常感动。他是一个纯粹游离于政党之外的人,《新华日报》是中共党报,周恩来又是中共高层决策人物之一,能发表这样的评论,说明了周恩来对他张恨水及其作品影响的重视。

1945年以后,张恨水到北平《新民报》工作。1949年春,解放军进入北平。张恨水此时因患脑溢血半身不遂,为治病花费了巨额的医药费,家庭生活因此陷入困境。1949年6月,北京要召开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周恩来指示要邀请张恨水参加。大会组织人员了解到张恨水的情况后,立即向周恩来作了汇报。周恩来立即派人前去看望,并指示有关部门妥善安排张恨水的生活。张恨水由此可以安心养病,身体也逐渐恢复了。

1955年春节,全国政协举行团拜会,张恨水一如既往地穿上中山装前往。在门口迎接客人的周恩来看到张恨水,立刻上前握手,关切地询问他的工作及病情。周恩来敏锐的目光扫到张恨水的衣着上,问:“张先生近来是否生活有困难?”

张恨水一愣,不知周恩来为何提出这一问题,说:“没有啊。”当他看见总理的目光盯着自己的一身衣服时,才恍然大悟,笑道:“原来总理是看见了我这身衣服呀!”说完,又笑着问道:“总理,您还记得1945年在重庆毛主席送我的延安的粗呢吗?那块呢我让夫人做了一套中山装,以后每逢重要场合,我都穿在身上。后来衣服的颜色褪落了,我就改染成藏青色,而且已经染了几次了,难怪总理认不出它来了。至于生活上嘛,有政府的照顾,有再版书稿费,总理不必挂心,一点问题也没有。”

周恩来一听,哈哈大笑:“不错不错。你把颜色一改,我还真没认出来。好!好!从这一点看出,张先生你没有忘旧哇!”

团拜会上,张恨水再次见到了毛泽东。因为是旧友重逢,所以张恨水并不感到拘谨。毛泽东关切地问他:“为什么不见你的新作?”张恨水回答:“一来生病多年,二来对工农兵生活不熟悉,恐怕难以胜任。”

解放后,张恨水因为生病确实未写过有社会影响的新作,只是根据民间传说写过《梁祝》、《白蛇传》等历史小说。后来,毛泽东委托周扬向张恨水转达他自己对张恨水创作的意见:为工农兵服务,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老作家还是要写自己熟悉的题材。

张恨水听了毛泽东的意见,自然在写作上再没有什么负担。从那以后直到1963年,他共创作出《孟姜女》、《孔雀东南飞》、《记者外传》等8部中、长篇小说,还写了不少讴歌祖国新貌的散文诗词。□

猜你喜欢
新华日报张恨水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止谤莫如自修
张恨水谈择妻:要找一个能了解我的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新华日报》首报 “敢死队”英勇事迹
左中右三报抗战时期想象的共同体建构
“淡定哥”张恨水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添笔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