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了中国高等教育一记耳光

2009-11-25 03:17
青年时代 2009年9期
关键词:北京科技大学汪洋毕业生

纪 香

大学毕业,宏图大业折戟沉沙

时间回溯到2003年6月。北京科技大学的校园里到处是匆匆忙忙往校外搬运东西的毕业生。工商管理系的贵州籍毕业生汪洋毕业前夕就拒绝了父母希望他回到家乡贵阳工作的请求,手拿知名大学毕业证的他要留在京城干出一番事业来,这样才不枉自己四年的大学深造。

像绝大多数毕业生那样,汪洋准备了两百多份简历,不知疲倦地穿梭于北京所有招聘会场,投简历、公司面试、等候通知……然而,一个月过去了,没有一份工作能达到他“非经理、主管等高层管理人员不做”的要求,更多的是没有底薪和任何保障的广告、营销的业务员。汪洋一点也没有气馁,他决定自己创造机会:主动出击,毛遂自荐。然而,“自荐”了几十家公司后,信心满满的汪洋倍受打击:要么是因为只懂理论不会实际操作,要么是因为专业不对口,要么是要求太高,他总是落聘,那些技校毕业的中专生却顺利被聘。

半年过去了,因为“只懂理论不懂实际操作”,没有一个公司愿意聘用汪洋。身心俱疲的汪洋已经激情全无了,生存问题日趋严峻的他不得不将自己曾经不屑一顾的“业务员”这一职业纳入择业范畴。10月初,他应聘进入香港文行灯饰公司做业务员,推销灯饰,完成任务的话,底薪2400元,费用全报销,完不成任务则没有底薪。很能吃苦的汪洋每天早上天刚亮就出门去跑业务,累了,就在路边的石阶上休息几分钟喘口气-饿了,就随便在小摊上卖两个馒头充充饥;渴了,就对着自来水管牛饮一气。许多时候凌晨两点,他仍奔波在回到住处的路上,回到住处睡三四个小时,又睡意朦胧地起床踏上征程……经过艰辛努力,第一个月,除了得到了2400元的底薪,汪洋还得到了一万元的提成,深受公司老总常识。

2003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要早一些,才11月京城就飘起了飞雪。12月24日晚上,一位住在怀柔的客户让汪洋第二天把工程修改图纸送到怀柔,在河湾的冰面上等他。25日圣诞节这天,天气冷得呵气成冰,汪洋早早地起床,乘车去怀柔,9点钟时到了客户指定的河湾冰面上等待。然而,等了两个多小时,客户仍没有来,打电话又是关机的,被冻得四肢麻木的汪洋本想回去,可又担心自己走后客户却来了,这样会失信于客户损伤公司的声誉,再说来去一趟要花好几个小时,气候又如此恶劣,能一次搞定最好。就这样,为了不到10分钟的见面,汪洋从早上9点到下午6点,一直在河湾厚厚的冰面上等那位客户,靠踱步和加大运动量来取暖,天已经黑了,他才收到那位客户的电话。原来客户忘了和汪洋的约定。客户知道为了送图纸他从早上冻到下午时,很是惊讶,可他说出的话却让汪洋气得几乎吐血:“你怎么那么傻呀,等不到我就回去呗,我也不是非要那天拿到图纸!你居然傻乎乎地呆在冰天雪地里!”那一刻,汪洋觉得窝囊极了。

进入2004年,业务越来越难做了,付出很多收获却很微小。由于暂时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汪洋只得继续在公司干。然而,不久后,受公司搞安装的小师傅的刺激,汪洋决定离开。

“搞安装的师傅不到30岁,很年轻,灯具安装技术非常过硬,听同事说北京许多地方的灯具安装有什么问题都会派车来接他去。他每个月除了基本工资一万,月终还有奖金。收入比号称‘中国第一大灯饰公司的文行灯饰公司的经理还要多。”汪洋说,一次,他和安装师傅聊天时,问他是哪所大学毕业的,安装师傅说,他只是一个技校毕业的中专生。这件事给了汪洋很大的触动,有大学文凭的他竟不如一位只有技术资格证的中专生!这种反差太强烈也太讽刺了。汪洋不服气,他一定要证明自己大学学历的含金量!

汪洋毫不犹豫地辞去了好不容易才打拼来的业务经理职务,四处求职。然而,一如从前,他屡战屡败,短短4个月的时间连自己都记不清换了多少份工作,在北京的最后一份工作是给一家杂志社当司机,工资600。干了三天,承受不了巨大心理落差的汪洋又辞职了。

2006年春节,失意的汪洋回到了家乡贵阳,结束了他不堪回首的“北漂”生活。

“回炉”读中专,只为学一门技术

回到贵阳三个月了,汪洋一直找不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更让他郁闷的是,受经济发展程度的局限,在家乡贵阳,想找一份稍好的推销工作都很难。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工作不顺,汪洋和女友多年的感情也走到了终点。

那天,女友和汪洋争吵得很厉害,女友责问汪洋说:“工作三年了,除了一大堆挫败的经历外,你有过成功吗?你做出过什么业绩吗?都快‘奔仨的人了,还吃父母的,作为男人你不觉得自己很失败吗?你看看你家旁边机械工业学校的那些学生,人家才是中专毕业,却比你挣的钱多,比你活得潇洒。你还是到首都镀过金的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呢,怎么连中专生都比不过呢?”分手,是无法挽回的结局。但女友的话却更深地刺激了汪洋:自己这个北京科技大学的毕业生为什么接二连三被文凭比自己低的中专生打败呢?

那天晚上,情绪低落的汪洋与叔叔说起自己的困惑,久经世事的叔叔笑了,说:“许多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眼高手低,总觉得自己是做大事的,不屑做小事,坐而论道有一套,动手能力却让人不敢恭维。而人家中专生掌握的是扎扎实实的技术,一投入工作就马上能为用人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其实,甭说国内,就是发达国家,高学历者从事普通职业也很常见。在市场经济社会,是不是人才,学历说了不算,得由市场说了才算。而且,高等教育发展到现在,别说大学生已经不是什么天之骄子,就连硕士、博士也算不上什么天之骄子,在我看来,你这个北科大毕业生就是一普通劳动者而已!与其抱怨自己‘毕业不逢时,不如先学门手艺自食其力。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又奢谈什么发展呢?”

“叔,如果我去读中专,你觉得如何呢?”话一出口,连汪洋都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大跳,一家人也被他吓了一跳,他们还没有听说过大学生毕业后重读中专的先例。错愕了良久,一家人经过激烈的争论后达成共识:鼓励汪洋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为了慎重起见,汪洋除了在网上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了解技术人才的就业形势,还去外省实地考察。考察后他发现,有的地方要高薪招一个6级钳工比招一个博士生还要难,技术类人才严重短缺。而他家旁边的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每年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5%,数控专业就业率更高达100%!大部分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广东和长三角等地的企业“订购”一空,月薪高达8000—10000元的毕业生比比皆是。

汪洋决定,就报读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的数控专业!

2006年8月16日,北京科技大学大学毕业三年后,汪洋来到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报到,成了该校的一名新生。

与读大学时完全不同,汪洋每天上

课的教室是学校里的实习工厂。第一天“上课”,汪洋与同学们来到实习工厂学习加工技能。他用扳手上紧螺丝将一根铁棒固定在车床上,随后开动了机器。在之后的半个月内,汪洋的学习内容就是操作机床。他要练习按照图纸加工出一个球形轴,这是做一名车工最基本的技能。汪洋这个科技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在比他小近10岁的同班同学们的面前显得手足无措,第一次接触机床的他犹如一位什么也不懂的小学生,别人都熟练地在机床上操作,他却无从下手。于是,汪洋来到18岁的同班小同学彭昌云的身边,虚心向小彭同学讨教。在彭昌云的指点下,汪洋学会了操作机床。进入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后,汪洋平均每天都要在车床前站6个小时,可他却一点也不觉得枯燥,求知若渴的他学得很起劲,进步也很快。中专的最后2年,汪洋学的全部是完全动手操作的实践性技能,实习工厂的辅导老师都是学校从工厂里特聘的在职技师,让学生把理论很快融入到实践中。而一般的大学,很少有这样针对所学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

他打了中国高等教育一记耳光

就在汪洋报名成为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新生的第二天,贵州省内的一家媒体刊发了《北科大毕业生重新读中专,称想掌握一门技术》的新闻,报道了汪洋大学毕业后又回头读中专的事。一石激起千重浪,这条新闻被新华网、央视国际、新浪、搜狐、网易、北青网、红网、浙江在线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北京科技大学的毕业生重新读中专”的新闻在全国传得沸沸扬扬,质疑、声援、耻笑、咒骂等声音风起云涌,许多人拿汪洋当反面教材,“力证”“读书无用论”的“高度正确”。汪洋大学时的母校北京科技大学第一时间打电话到有关媒体,说汪洋不是学校的学生,昔日北科大的同学们也打电话来向汪洋兴师问罪。“学校和同学们都觉得我丢了他们的脸。”汪洋说。

而最值得玩味的,是教育职能部门的态度,一位评论作者对汪洋重回中专的事件总结出了教育职能部门的三种态度:逃避的、欣慰的、暧昧的。对比鲜明的则是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的态度,整个儿就是气宇轩昂。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校长倪茂林就表示,只要学校确实能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就是博士生来了也照收不误。

有网友据此引经据典大发感慨:“大学教育成明日黄花,中专教育捷报频传。”并从大学生卖猪肉、卖冰糖葫芦、收废品、愿意零工资就业、被纳入低保对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总体上高于大学生等新闻,到三成多大学生后悔上大学,得出结论:大学教育“兵败如山倒”,人们似乎正在形成这样一个共识:“读大学无用”。“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有网友感叹:“从一个国家的教育结构、教育制度来说,出现这样的‘倒流十分悲哀。培养一个本科生的成本比起一个中专生来,不知要多多少倍,从家庭来说也是这样。我国的职教与普教比例严重失衡,造成培养的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学用脱节。面对潮水般的求职学生,我们的企业却选不出可用之材,对生产经营、经济发展又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实在难以计算。我们的教育结构、教育体制再不做大的改革,长此以往,还将有多少大学生需要去中专‘深造?!”也因此,人们认为,汪洋狠狠地打了中国高等教育一记耳光。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以研究型为主,忽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加之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一些学校教学水平滑坡、人才质量下降,很多高校毕业生“论研究,研究不行;论动手,动手也不行”。因此,“回炉”这种强调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把在高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充分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学历教育应该和职业技能教育分离。市场这只奇妙的调控之手影响并引导人们重新自我定位,趋利避害,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校必须通过自身的变革使得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要求,使得大学毕业生少花一点时间和金钱去“回炉”。这是高校应该从汪洋等大学生“回炉”现象中得到的警示。

汪洋承认,他压根没有想到自己的个人行为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他自嘲地笑道:“我触痛了中国高等教育脆弱的神经。”汪洋认为,现在的大学教育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学科设置和社会需求脱节很严重,“比如我学的工商管理,需求量其实很小,女生出来都只能当文秘,男生则跑业务。大专和本科学习时间长,不仅知识陈旧,还重书本而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与社会的需求完全脱节。可中专就不同了,直接学的就是技术,社会需要什么就教什么。据我所知,我们班毕业的同学,像我一样找不到工作的不在少数。我也有伟大的理想和目标,但它们能当饭吃吗?连生存都解决不了,还奢谈什么理想、发展呢?!毕竟,物质第一性嘛。”

如今,已取得了数控技术资格证书,精通电工、焊工、车工、数控车工、数控工艺员等技能,又有北京科技大学文凭的汪洋早已彻底告别曾经茫然无措的窘境,成为众多公司企业竞相争抢的“香饽饽”,收入更是水涨船高。

“‘读书无用论是一个假名命,读书绝对有用!但是,读书不一定非得要上大学,因为上大学可能没用,因为上大学老师让你读的书可能没用。要想读书有用,就必须读有用的书,而不读无用的书。盲目地上大学,就像不看产品质量就买东西一样,最后不仅伤害自己,伤害家庭,也伤害国家的发展。”在因就业难等种种因素导致“读书无用论”卷土重来和全国各地普遍发生“技工荒”的双重背景下,汪洋的选择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也引起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

猜你喜欢
北京科技大学汪洋毕业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
亘贯古今的汪洋台
最“叛逆”的毕业生
汪洋之中一条船
汪洋湖是我们的好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