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基
摘要:从人格心理学的视角解读《高祖本纪》,阐述了梦魇、心像、本能对刘邦人格的扭曲,以及“人格面具”在刘邦成功中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接受反应文学;阅读范式;《高祖本纪》;成功案例;心理分析
心理学理论用于文学阅读之后,文本阅读就有了新的方式和发现。通过在文本——读者之间进行全面交流,反复阅读和叩问《高祖本纪》,历史上的刘邦,《史记》中诸多的梦魇、自卑情结、沉重的人格面具,以及生死本能都清晰地浮现出来,为我们发现历史的另一面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一、刘邦的人格面具
关于人格的定义,学术界还在争论。本人赞同“人格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能完全以“动物性”的本性生活,人的社会性要求人戴上“面具”,在群体生活中有所取舍,以适应角色的需要。“人格面具”(persona)一词源于拉丁文,本义是指使演员在一出剧中扮演某个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阅读《史记》,发现刘邦并不比项羽高明,但是刘邦成功了,而项羽失败了。原因是什么?在人格心理学看来,刘邦戴了一张“人格面具”,或者说,刘邦戴的“面具”比之项羽更为合适!而项羽往往以本我示人,将赤裸的人性不加掩饰地展示人间:“项羽引兵西屠成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人格面具”是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础,“人格面具”的产生不仅仅是为了认识社会,更是为了寻求社会的认同。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贪于财货,好美姬”的刘邦当晚就“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刘邦的这种表现,连范增也惊叹。作为现实生活经验图式影象的《史记》,受到“宫刑”而无法向人道的司马迁,是否刻意掩盖刘邦淫乱秦后宫的能力和欲望,而给刘邦戴上沉沉的面具?宫刑导致的自卑性格,经过长期裂变,在文学文本中常常表现为挑战父权,展示男人的伟岸!
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从作品与现实的关系上看,司马迁既不愿意使自己的作品成为社会与政治的附属品,又无力背离现实,因此,他在《史记》中浓墨重彩地刻画勇士,选择有限度地对抗社会。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樊哙的英勇行为,是否与司马迁当年为李陵之事谏诤汉武帝的场景同出一辙?马迁当年为李陵之事谏诤汉武帝失败了,他不甘心失败,因此,他要出一口恶气,一定要樊哙成功!司马迁已经非人还必须做人的悲愤和无奈,内心的极度自卑,在作品中幻化为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所以,鸿门宴中的刘邦谈笑风生,喝酒吃肉,神态自若。可是,有谁知道,在项庄剑锋之下,刘邦那颗颤栗的灵魂?
厚重的面具,掩盖了泯灭的天良!面具之下,是赤裸裸的本性:
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
无法知晓,却又能真切地感受到,处于中心的刘邦,以及处于中心附近和中心边缘的人们直面面具的面具。是如何的绚丽多彩!
二、人格面具产生的原因:梦魇
“梦魇”(nightmares)是由人睡眠时发生过性脑缺血引起的,人在白天也会发生一过性脑缺血,产生很可怕的眩晕、心悸、眼发黑、耳鸣和各种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
秦朝末年,苛政猛于虎,对所有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无疑都是一场梦魇。面对梦魇,焦虑如影随形。是吸附还是消解?机遇像冬夜幽灵,意义诱惑着意义,为不怕罪恶的灵魂演绎着奇迹。由于有一个相信勤劳致富的兄弟,好吃懒做的刘邦在家里不受重视,“本我”的缺失,可以导致“自我”的沉沦,也可能促使“超我”的极度张扬。历史的谎言和宗教的神秘、神话,扭曲了一个本来还算正常的刘邦。
梦魇吞噬着刘邦,困顿的现实里,挣扎着不愿安分守己的灵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的话,若惊雷闪电。当萧何、曹参等人还在担心造反后果“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的时候,刘邦已经完成了从“顺民”到“暴徒”的蜕变。刘邦的变异,源于三个荒诞的故事。
故事一,是他的母亲做了个梦: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遏。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身具有一种精神活动的内在价值。愿望的实现是形成梦的原因。”由于在家里不受重视,在社会上碌碌无为,造就了刘邦急于证明自己价值的个性特质,他终于为自己的叛逆,找到了理论依据。
故事二更加荒唐:一个又饥又渴的江湖术士,在吃到吕氏的饭菜以后,信口胡诌了一句话:“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刘邦同样笃信不疑,乃谢日:“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弗洛伊德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失常的野心”“年轻时的野心”
故事三,讲的是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斩杀一条蛇,实在是再平凡不过的事情,居然幻化为一段神话:
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令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
弗洛伊德在解析梦的时候,认为“那个圆型的建筑就是我的生殖器”。那么,刘邦斩杀的蛇,是否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生殖器?现实生活中,司马迁被宫刑,失去了生殖器,他没有办法报复汉武帝。于是,在《史记》中,司马迁以隐喻的手法,让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亲手用剑,斩断象征着生殖器的蛇——蛇和龙本为一体。换句话说,刘邦是割断了汉家王朝的“龙脉”!梦魇像蛊毒一般,吞噬着刘邦……
同一个谎言,在经过多次的诉求以后,连谎言的缔造者也往往被谎言迷惑,进而讹化误读。至此,一直还在为酒钱发愁的刘邦,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的梦,“失常的野心”直接导致一个幻想狂的诞生。贫困潦倒的现实与纸醉金迷的梦之间的巨大反差,迫使刘邦戴上厚厚的面具,变成一个具有严格意义上的患者。
曹雪芹借贾雨村之口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若刘季者,本为山野之人,因为急于摆脱现实梦魇,而树立强大的超我信念,并借助超我压制本我,实现自我,大贤乎?大恶乎?
沉渣泛起,需要暗流涌动,人要成功,需要掩饰、掩盖许多的本能和本我,需要面具!面具下,是梦魇。梦魇的诡异和可怕,促使人更加精美地修饰和调试自己的面具。刘邦做到了,所以,他成功了。
三、人格面具的内驱力:心像与体像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
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史记》中没有明确写出刘邦的身高,但是显然,他对自己的相貌很满意,体象是人格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对自己的智力也很自信:
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人格的中心是自我,自我的重要成分包括“自我意像”(selfimage),即自我认识的形象,体象恰恰是自我意像的最重要的内容。
看看刘邦欣赏的两个人:“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对于一个说客,一个酒徒。刘邦的做法是“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对楚的降将陈平:
汉王与语而说之,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口。
绛侯、灌婴等成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复乱臣也,愿王察之。”刘邦的做法是“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对此,古人的看法是,乱世“唯才是举”,不管白猫黑猫,能逮着老鼠的就是好猫!今人则通俗地理解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心理学分析表明,他们是气质相同、性格相近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心像和体像接近,都可以为一种叫做“野心”的东西,而舍去其他。
强大的心像和体像。使刘邦敢于大胆使用人才:“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已经确立了“帝王”心像。比之“沐猴而冠”的项羽,自然有天壤之别。“一个人如果下决心做某件事,那么,他就会凭借意识的驱动和潜意识的力量,跨越种种坎坷,从而跨进成功的门槛。”项羽在与刘邦的争斗中,已经失去了信心,把自己想像成“失败型的人”,尽管他有良好的愿望,有意志力,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身体条件,甚至机遇也完全对他有利,他还是想尽办法失败:“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失败和自刎。对项羽来说,也是一种胜利,是一种解脱的胜利。把自己想象成帝王的人,不一定能成为帝王,但是,当上帝王的人,则必定在心灵深处把自己当成帝王,具有帝王心像。
四、人格面具的扭曲与修整:生本能与死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是由人的躯体的内部能量所决定着的。人的精神活动的精神状态,可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所谓生本能是指维持和延续生命的本能,体现着人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活力。死本能表现为自我谴责、对权威的反抗、自杀等行为。
每一种生命体都有一种生存下去的愿望。刘邦活下去的求生本能十分强烈。
秦始皇东游,刘邦即“自疑,亡匿”,那是对危险的极度敏感,是一种危机意识。被围荥阳,形势万分危急,韩信不来救援,却上表求立假齐王。为解困,刘邦大骂:“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叫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项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面具,在梦魇突至的时候大放异彩。对死亡的颤栗,惊醒了生本能!刘邦的出色表演,被罗贯中幻化为一句千古名言“天下可以无洪(曹洪),而不可以无公(曹操)”。
司马迁“把一个人嵌入其存在背景,并迫使他在某种极端的处境中进入精神的幽暗隧道”。在没有光,没有希望的隧道里,一批又一批的人因恐吓、迷失、绝望而倒下。刘邦战战兢兢,踩着粼粼白骨,走出了隧道……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讲师)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6
[2][4][15][22]史记·项羽本纪第七[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139-145
[3][5][7][9][11][14][16][19][21]史记·高祖本纪第八[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163-173
[6]史记·陈涉世家第十八[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755
[8][10][12][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罗林译,北京:九州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61,63,156
[13]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29
[17][18]史记·陈丞相世家[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827
[20]荣格的智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25
[23]罗贯中,三国演义[M],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50
[24]王鸿生,语言与世界[M],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27
责任编辑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