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扑火为哪般

2009-11-24 07:54易重华
学理论·中 2009年6期
关键词:王帅民主官员

易重华

摘要:广受关注的“王帅帖案”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对此案的反思却没有结束。在整个案件中灵宝政府某些官员的一系列行为犹如飞蛾扑火,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官员眼睛里存在两个错觉:一是错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作一种形式和过场;二是错把王帅发帖当作地方事务和个人行为。正确对待网络民主的态度和行为,是纠正某些地方基层官员视觉错误最好的校正器:首先在态度上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民主是科学发展观的天然盟友;其次在行动上要充分尊重和保护网络民主。

关键词:王帅帖案;地方基层政府;网络民主

中图分类号:D926.1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107—02

沸沸扬扬的“王帅帖案”在经历了短短的两个月后,最终以灵宝政府的官员登门道歉和支付国家赔偿而尘埃落定。回顾整个案件的始末,灵宝政府某些官员的一系列行为展现了一幅飞蛾扑火的路线图:

——2008年5月28日,河南灵宝市政府以建设五帝工业聚集区为名,用国家不允许的“以租代征”方式和超低价格征用了大王镇农地28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是基本农田,约3万余农民失去了土地。

——2009年2月12日,在上海工作的灵宝农民子弟王帅在多次通过在线信访向河南省国土厅递交举报信为父老乡亲申诉而无果的情况下,上网发布了一篇《河南灵宝老农的抗旱绝招》的帖子。帖子一上网就火了,人民网、网易、新浪、搜狐、雅虎等知名网站都把该帖放在首页,也惊动了灵宝政府的某些官员。

——3月6日,灵宝公安局派干警千里赶赴上海以“诽谤政府罪”拘捕王帅,直到13日以王帅家人砍了自家果树为代价,王帅在经历8天的刑事拘留后才获得了取保候审。

——4月8日至10日,权威媒体《中国青年报》以《一篇帖子换来被囚八日》为文报道此事,人民网分别发表了《政府的“名声”要靠什么来维护》、《如何面对网络批评》两篇时评。

——4月10下午六时左右,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灵宝政府的某些官员依然通过网络高调表示要继续追查王帅诽谤政府之罪。

——4月16日下午,河南省副省长、公安厅长秦玉海做客人民网,批评了灵宝公安机关随意执法的问题,并代表省政府公开道歉。当日晚,灵宝市公安局宣布取消对王帅的取保候审,并撤案。翌日,该市公安局局长宋中奎等赴上海向王帅道歉,并就其被错误拘留8天给予了783.93元的国家赔偿。

从这幅路线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灵宝政府的某些官员看似三个强势的行为——违规征地、跨省抓捕、执意追究,实际上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结果把自己推向了自取其辱的尴尬境地。飞蛾主观上并不想葬身火海,而是其复眼结构错把火光当作了借以导航的月光;灵宝政府的某些官员主观上也不想得到这样的结果,而是这些官员的眼睛也如同飞蛾一样产生了错觉。这错觉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错觉是错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作一种形式和过场。从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至今已有将近六年的时间。其间十七大报告不仅郑重而系统地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且将其写进党章,上升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去年9月党中央又决定,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而灵宝政府的某些官员却依然做出了科学发展观着重反对的违规征地、伤害农民利益的举动;也正值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之时,灵宝政府的某些官员又公然滥用司法、对抗舆论,全然无所顾忌地闯入敏感地带。

第二个错觉是错把王帅发帖当作地方事务和个人行为,而没有意识到其背后站着由网络凝聚在一起的千万民众。违规征地是地方事务,上网发帖是个人行为,但是帖子一旦得到网民的响应就变成了全国性事务,整个事件就被置于亿万民众的监督之中,这就是网络时代的监督力量!从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刘涌事件到近两年来中华文明标志城事件、厦门PX项目事件、“周老虎”事件、河南处级干部别墅群事件……无一不是以地方政府的不当行政行为得到纠正而结束,彰显出网络时代社会监督的巨大威力!重庆“彭水诗案”更是一个直接的前车之鉴:2006年秦中飞因为写了一首诗并通过手机在朋友间转发而被以诽谤政府罪关押了29天,不久后此案在网上传播开来,许多专家指出政府没有名誉权,诽谤案件是自诉案件,即使某个官员认为受到诽谤也应当首先到法院自诉,按照法律程序进行追究,政府无权以“诽谤罪”羁押公民。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一个月后该案以县政府官员道歉赔款而宣告结束。

地方政府拥有贴近民众的天然优势,是中央政府和各地居民之间沟通的渠道和桥梁。地方政府通过积极的组织活动,可以把中央政府的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结合起来,使国家意志最终在民众中得到及时、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在其中,地方基层政府发挥着主渠道和主桥梁的作用,因为它们最贴近民众。然而,从“王帅帖案”中我们却看到:一方面中央积极地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另一方面广大民众渴盼科学发展观的阳光和雨露,可是科学发展观在一些基层政府官员的阳奉阴违中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某些官员打着发展的旗号,充当资本的保护伞,渔一己之私利,致使上级和中央精神走样、人民群众利益受损。中央政府禁止以租代征,灵宝政府的某些官员却置若罔闻;上级政府三门峡市政府只给灵宝政府批地0.33平方公里,灵宝政府的某些官员却肆意征地28平方公里;三门峡市政府在批复中强调“要严格依法履行征地批后实施程序,按照征收土地方案及时支付补偿费用,落实安置措施,保证其原有的生活水平不降低”,而事实却是二十余年的果树被砍,农民生活水平锐减,却仅仅得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不知道还有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灵宝政府某些官员的这些行为在目前并非个案,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某些地方官员不仅不去履行沟通中央和民众的主渠道和主桥梁的作用,反而成为中央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瓶颈和障碍,以至于使中央政府、省级政府以及基层政府自身的执行力、公信力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从“王帅帖案”中我们还看到,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解决这个问题的清晰思路,那就是他们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信念永远不变,并将以网络为连线更加紧密地与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正因为如此,“王帅帖案”最终为灵宝农民和公民王帅赢回了应得的权益,为中央和河南省政府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为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一位网友写道,“中国老百姓只要鼠标轻点就跟总书记胡哥在一起了”[1]。网络解决了中央和人民群众之间信息传递的难题,为中央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构建了最便捷的技术平台,让某些地方官员以为天高皇帝远就可以欺上瞒下的遮羞布无处可藏。

首先,在态度上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民主是科学发展观的天然盟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首要的前提是要搞清楚人民群众的需要是什么?疾苦是什么?而要掌握这些信息就必须保障人民群众拥有充分的话语权,把心里话自由地说出来,这样政府才能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科学发展观也才能落到实处。灵宝政府的某些官员以为招商引资就是为民造福,于是理直气壮地认为群众应该无条件地服从政府。这种“为民做主”的作风是封建人治社会的“假民主”,与科学发展观倡导的“由民做主”的现代民主格格不入。可是由于农民缺乏话语权,以致有冤无处申,有怨无处报,幸亏他们有了有文化的子弟王帅;王帅在多次求助无果的情况下,幸亏他有了网络。试想如果失去了这个媒介,灵宝农民维权的道路将会是怎样的艰辛和漫长!科学发展观将被异化和扭曲到一个怎样的状况!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能懈怠。”[2]网络让人民直接监督成为可能,因为网络具有对时空零依赖和超低成本的优势,史无前例把最广泛的人群带入了一个表达所思所想的公共场所,赋予了人们最自由的话语权。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主席来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们进行了22分钟的在线交流,并说“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3]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与网民“零距离”互动,吸引了全球网友近30万个提问。这些行动都传达出一个讯息:党中央对网络民主深切关注和充分肯定。

其次,在行动上要充分尊重和保护网络民主。的确,网上言论也有过激的情况,但这并不可怕。如果帖子完全失真且影响较大,政府可以召开新闻发布会让真相大白于天下,然后再依照法律追究发帖人的责任,并将处理过程和结果公之于众,这样谣言自然不攻自破;如果帖子有一定的道理,政府就应当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谦虚态度,公开表示改正错误,这是挽回名誉损失以至提高政府形象的唯一选择,否则只能像灵宝政府那样被某些官员的执迷不悟推入越来越被动的境地。我国宪法41条规定,“公民有批评国家机关的权利”,注意“批评”前面没有“正确”二字。质疑是公民的权利,答疑是政府的义务,政府无权要求公民在质疑时按照政府爱听的方式说话。国家要依法保护网络民主,保护人民群众的话语权。同时,网络民主不能替代现实民主,消除官僚主义最终要依靠制度。为什么只有上级行政领导出面,“王帅帖案”案件才得以峰回路转?为什么王帅多方求助而无果?为什么地方领导不高兴,警察就知法犯法?为什么灵宝政府的某些官员不把民意放在眼里?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改进和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才能得到解决;也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网络民主才真正得到了尊重和实现。

和商品一样,网络也是天生的“平等派”和“民主派”。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网络大潮也滚滚而来,今后“王帅”式的人物只会多不会少。“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任何压制民意的侥幸心理都是没有前途的,只有依法用权、民主用权才能维护政府和官员自身形象。

参考文献:

[1]老百姓鼠标轻点就跟总书记在一起了: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回应灵宝事件的舆论反馈[EB/OL].http://yq.people.com.cn/htmlArt/Art235.htm,2009-04-13.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57.

[3]胡锦涛总书记同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在线交流[EB/OL].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54155/57487/7406717.html,2008-06-20.

(责任编辑/吴凤华)

猜你喜欢
王帅民主官员
浅析提速背景下宽带覆盖场景方案
中国式民主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我是保安
带病提拔自有病根
这招不灵了
尼日利亚 民主日
丘琼山巧对官员
“搞”艺术的官员们
官员在读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