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代英与沈氏姐妹花的传奇婚恋(上)

2009-11-23 07:46王学亮
红广角 2009年6期
关键词:恽代英武汉

王学亮

恽代英(1895-1931)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政治家、中国青年爱戴的领袖之一,江苏武进人。五四时期在武汉领导学生爱国运动,并组织互助社、利群书社、共存社等进步社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和《中国青年》主编,1926年3月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1927年春主持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工作。同年5月,在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后历任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和宣传部秘书长。1930年5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次年4月29日在南京狱中壮烈牺牲。

值得一提的是,在恽代英短暂而革命的一生中,曾先后有两位红颜知己与其同甘苦、共患难,有趣的是这两位红颜知己竟是亲姐妹:二姐沈葆秀和四妹沈葆英。这在中共领导人的情感生活中真可算是个“特例”,为这个“传奇男儿”的传奇一生又增添了一奇。

1913年夏,恽代英以优异的成绩考进私立武昌中华大学预科一班。1915年的冬天,对于刚刚年满20岁的恽代英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就在这个冬天,他在家人的不断催促下,和常州同乡沈云驹先生的次女沈葆秀结婚了。

关于这门亲事,他听父亲和媒人议论过:沈家这个二女儿虽然没有正式上过女子学校,但是受私塾老师的指点,琴、棋、书、画都有领会,也懂得一些诗文,是父亲沈云驹的掌上明珠。

结婚那天,恽代英并没有像别的新郎那样披红插花、一身绫罗绸缎,而是长衫素服,戴了顶礼帽,到沈家去迎亲。沈家亲友邻舍看他朴实大方、彬彬有礼,都不禁啧啧称羡。岳父沈云驹对他也是极为赏识,感觉觅得此等佳婿,心也足矣!

作为一个受过西方自由思想洗礼的年轻人,恽代英对爱情有着自己的憧憬。晚上,亲友们散去后,恽代英来到新房,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自己的这位如花娇妻。俗话说“春宵一刻值千金”,如此良辰美景,谁能不动心?但是,恽代英却异于常人。他静静地来到床旁,挨着新娘子坐下,说:“现在闹洞房的人都走了,就只有我们两个人了。我们应该坦率地、推心置腹地谈谈心。”

新娘子羞涩地点点头,没有吱声。

恽代英继续说:“现在的婚姻有两种:一种是自由结婚,另一种是包办婚姻。我们的结合,就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办成的,所以这是包办婚姻。”

听到这里,新娘子不由一愣,抬头看了他一眼,又低下了头,心想大喜的日子怎么说这样的话,但出于羞涩,没出声。

恽代英敏感地注意到了新娘子的表情,意识到自己所言可能她一时想不通,马上解释道:“你不用急,听我说嘛!父母爱子女无微不至,他们的选择定有他们的道理。但结婚说到底还是夫妻两人的事,美满不美满还取决于我们两人。过去我们不认识,没有机会谈,现在我们住在一起了,不是应该多谈谈,增加了解吗?你说哩?”

新娘子连连点头。

恽代英接着说:“他们说你叫沈葆秀,是哪三个字呢?”

新娘子倒也很痛快,抽出桌上笔筒里的笔,在纸上写了三个字:沈宝秀。

恽代英说:“我想把你这个‘宝字改成另一个同音的‘葆字,这样意义就大不相同了,你觉得怎样?”

他用笔在“宝”字下边添了个“葆”字。

新娘子没有笑,一本正经地说:“那倒好啊。”

恽代英又兴致勃勃地讲道:“我这个人很富于幻想。对衣、食、住、行也有讲究。首先,衣着标准,我提出‘五要,即:轻、薄、暖、短、紧。紧而不拘泥中式或西式。至于食物呢,要有味道,略偏素食。另外我主张分食,因为人口多,各分碗盘,以重卫生。房间空气要流通,阳光要充足。室外应该有散步、运动及种花的地方。现在的衣、食、住,都只能凑合着,将来应该设法改善。”

沈葆秀看他发着呆气,微微一笑,没有插话。恽代英意犹未尽,接着说:“关于交际,也就是‘行的问题。我不愿意去巴结那些有地位、有权势的人。有人想结纳我,并以钟子期、俞伯牙的‘知音相比,这又过分了。‘知音一语,谈何容易?但我确实需要知音!我今天和你谈这么多,就是要觅取知音。”

恽代英见妻子虽然没有说话,但一直耐心地听着,就接着说:“我是个书痴,不去追求升斗之食,不去胁肩谄笑。我绝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丢掉一个书生的人格。中国读书人的气节沦丧好久了,我要用行动矫正之。即便天下处于浊世,人们喊我书痴,我也不遗憾!”

夜深了,恽代英看新娘子已有倦意,只好把话收住,说道:“你休息吧!我们明天再谈!”沈葆秀一脸的茫然,不知所措。这就是她的新婚之夜吗?对于她的这个丈夫,她心中充满了疑惑。

恽代英的新房和书房有一门相通。他离开新房后,就回到书房,记了当天的日记后,熄灯睡觉了。

第二天晚上,恽代英又和妻子谈心。这次主要谈关于男女平等的主张。他说:“我是个女权论者。我坚决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天赋人权现在已是世界潮流。我们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思想必须改变了。就是全中国别的地方还没改变,我们这个家庭却是必须首先改变的。请你相信我,我是有这个决心的。以后就让事实来证明吧!”

在这个问题上,他和新婚妻子又是深谈了大半夜。末了,他依然是回到书房去安寝。

新婚第三天,按照中国传统习俗,是新娘回门(回娘家)的日子。沈葆秀回到娘家,一见到母亲就抱头痛哭。她母亲十分惊诧,细问端底,听完女儿的哭诉后,便教导女儿说:“他能给你说这么多话,看来不是个薄情人。你要忍耐着,也要多体贴他。我相信,能对你说出这么多知心话的人,是掏出心给你看的,你不能屈了他的心啊!我看代英是位有才华有志向的青年,他是读书人,你不妨写封信给他。”

于是,沈葆秀按照母亲的教导,写了一封信放在书桌上,当晚她就看到了复信。恽代英对妻子给他写信感到意外和高兴,在复信中鼓励她:“多读书,通情理。”第二天沈葆秀又给他写了一封回信。于是,夫妻俩便在一墙之隔的房间里通起信来。时间一长,彼此加深了了解,终于产生了真挚的爱情,而且感情越来越深。这份最初在恽代英眼中的旧式包办婚姻,也具备了如自由恋爱般的真爱。

婚后不久,恽代英又如往常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沈葆秀则默默地尽着一位妻子的责任,细心地照料着丈夫。

不知不觉,又迎来了一个春天。当人们都在欢庆新春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祸,闯进了恽家。

沈葆秀的产期快到了。1917年2月22日傍晚时分,沈葆秀开始出现阵痛。连熬了三天三夜,孩子始终生不下来,产妇早已疲惫不堪。那些接生婆在一旁瞎出主意:“老躺在那里,当然生不下来,一抱下床,马上就生了。”恽代英哪懂得接生之道,就糊里糊涂地劝沈葆秀下床试试。这一试,坏了:孩子下来了,但胞衣下不来。一见这种情况,恽代英急了,又苦于没有办法。接生婆用土方法要沈葆秀呕吐:用她的头发在她的喉头搔划,用烟袋

让她呛息。沈葆秀为了活命,只好听凭她们摆布。没多久,胞衣终于下来了,恽代英连忙帮着把她扶到床上。看着自己心爱的妻子如此痛苦,做丈夫的也心疼不已。他轻声地告诉妻子生了个男孩子,希望她能高兴。

过了一会儿,沈葆秀的唇舌都变色了。接生婆大惊失色,不断拍她的额头、面颊。只见沈葆秀的眼睛朝恽代英的方向疲倦地望了一下,就永远地合上了。

恽代英大惊失色,连声叫:“葆秀!葆秀!”他握着沈葆秀的手,觉得手心微温,似乎还有脉搏在跳动,立即向身后的那些人吼:“还站在这干什么?快去请医生,快!快!”医生赶到时,已经晚了。

恽代英被眼前出现的意外情况惊呆了。他悲痛、茫然,脑中一片空白:是追悔,是愤怒,是伤神,是自责,什么也说不清。

沈云驹闻讯急步赶来,恽代英跨上前去扑通一声跪下,失声痛哭:“是我误了葆秀,我对不起葆秀,也对不起您老人家!”他这少有的痛哭流涕,使周围的人都感动了。

沈云驹却安慰他说:“是葆秀无福,是她无福。”

恽代英接着说:“没有了葆秀,我今生今世永不再娶!”

沈云驹一听倒愣住了,立即正色道:“这是哪里话?大丈夫三妻四妾也不为过。恽家要你接替香火,你不能不娶,这是葆秀无福。”

恽代英不想去争论,他要用行动表示他的怀念。他暗暗向亡妻保证:为了死去的她,他将“守身如玉”,“使此心古井不波”,绝不再娶!

沈葆秀去世后的第三天,恽代英写了一副悼念妻子的挽联,挂在沈葆秀的灵前:

念汝端肃聪明,豪爽似男儿,婉柔似仕女。好诗书,通情理,志道德,原谓将来,黾勉同心,用全力造福社会,造福家庭。岂意汝如许年华,竞因这一块肉,舍子而去。

自此丁零寂寞,承欢失贤助,治内失良妻。思往事,睹旧容,抚遗婴,只看目前,张皇万状,更无法处置丧礼,处置庶务。回忆此三载姻缘,难禁我万行泪,怆然以悲。

为寄托对亡妻的哀思,恽代英时辍时写。第五天,他给沈葆秀写成一封信,留底后,在其灵前焚去。他在信中倾诉自己自从葆秀去世后,“每夜不得卿入梦”的思念之情。想起“昔日相晤谈时,以口对口,以心印心”的恩爱之情,不胜悲怆。他在刚写这封信时,他们的儿子“尚健在”。等续写这封信时,儿子已夭折。恽代英本己脆弱的心再次受到致命的打击。他为儿子取名“秀生”,即沈葆秀所生之意,而且他决定以后如再给沈葆秀写信,“即以此为名”。

又过了几天,恽代英给沈葆秀写了一封长达3000字的信。在信中,他再次向沈葆秀表达了要为她守心、守身,“他日同穴”的决心。他回忆往日自己爱书胜过爱葆秀,使沈葆秀经常“孤寂无聊”,觉得有愧于她。他回忆沈葆秀生前十月怀胎之苦,回想对他的关怀、照顾,更感悲痛,表示“吾愿吾他生托身为女子,与汝为妇,亦一尝怀孕分娩之苦,以赎此生之罪”。

在这封信的末尾,恽代英说他从这时起改号为“永鳏痴郎”。

他把沈葆秀的遗照拿到显真楼去放大了一张,并题了一首七言诗:

郎君爱唱女权论,幸福都拼付爱神。

常饮寸心如古井,不妨人笑未亡人。

横风吹断平生愿,死去已看物序更。

我自修身俟夭寿,且将同穴慰卿卿。

在沈葆秀死去百日的时候,恽代英又给亡妻写了一封信,在灵前焚去。信中怨恨“幽明路隔,惦念无似”,再次表达“唯愿安心忍守,吾等心如金石,终有相见之期。吾必不负卿,此心可矢天日”。他告诉沈葆秀“有人为余说媒,余颇呈不悦之色而罢。现余镌‘葆秀忠仆图章,以见志,想此后应无以此等事相扰者也”。

恽代英誓不再娶,引起家庭、社会、亲戚、朋友的普遍关注。有的人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来劝说他,有的人用个人幸福来开导他,有的人还和他展开了辩论。但不管来人怎么说,恽代英的决心毫不动摇。

有一次,好友谢远定问他:“我听朋友们说,你坚决不续娶,你是不是在坚持古训的‘从一而终呢?”

恽代英回答说:“我不提倡从一而终,但也不反对从一而终,看其自愿。强迫一个不愿牺牲自己的人去作自我牺牲,不合理;但是,强迫一个愿意为忠贞的爱情而牺牲自己的人,不许他实现自己崇高的愿望,也不合理。我认为,不能以是否从一而终论是非,首先要看他是否自愿。我坚持,人是自由的,要给人以自由。再婚不再婚,应该绝对自由。”

谢远定问:“那么,你不续娶是否要矫世匡俗呢?”

恽代英回答:“矫世匡俗之意,倒是有一点。一般男人常常引经据典,用古训装扮自己,满足自己的私欲。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要女人守贞守节,男人却可以三妻四妾。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变成了男人讨小老婆的借口。我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抗议这种谬论,来改变这种不公平的世道。何况我今天只是要求自己,并不要求旁人都来效法,这有什么不对呢?”

他还说:“我决心献身社会事业,准备作出牺牲,又何必连累家人子女呢?必须郑重说明的是,使我下决心不再娶的,不只是这些道理,还有基于对亡妻的感情。我的妻子沈葆秀是个性格刚强的人。我们婚后十之七八要算是满足的了。但我始终看得出来,她爱我,也怕我。她最怕我娶妾,常盘问我,我就说:‘若我有第二个女子,你也可以有第二个男子。但她总不信,常问我要是她死了我再娶不?我说:‘誓不再娶。因而,这些道理使我更有力量来服从这样的感情。”

恽代英信守着自己的誓言,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整整10年没有续娶。他将自己对亡妻的思念化作一股动力,投身到五四运动和革命的洪流中去,将对妻子的爱上升为对国家、人民的爱。

沈葆秀难产去世后,恽代英诚实地履行着自己对妻子许下的“推爱卿之心以及彼”的诺言,尽力帮助沈家。

岂知,祸不单行。不久,岳父沈云驹也染病撒手人寰,丢下了尚在念小学的沈葆英和一个困顿窘迫的家庭。恽代英毅然挑起了培养教育沈葆英和扶助沈家的重担,忙里偷闲为沈葆英几兄妹补习文化课。

恽代英因为他的德行、才华以及与沈家的特殊关系,在幼小的沈葆英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而恽代英对沈葆英的培养教育,也被世人传为佳话。

1920年2月,恽代英和林育南等人成立了利群书社,出售进步书刊,团结进步青年。在这个基础上,不久又开办了利群毛巾厂。恽代英为了引导沈葆英几兄妹参加进步活动,同时帮助沈家解决生活困难,便把他们几兄妹吸收到利群毛巾厂做工。沈葆英有时帮着利群书社送报、做饭、打杂。因为长期与这些进步青年在一起,耳濡目染,小小年纪的沈葆英就懂得了当时一般妇女不懂的事情和道理。

1921年夏,在恽代英的帮助下,沈葆英考进了湖北女子师范学校。

1922年2月21日,湖北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王式玉以“宣传赤化”、“煽动学潮”罪名解聘教师刘子通一事,

激起学潮。夏之栩等5名学生被开除学籍。至年底,经教育界知名人士调停,终以王式玉辞职、给被开除的夏之栩等5名学生发毕业证让他们提前离校方使事态平息,学潮告终。

在这次学潮中,沈葆英与同班同学范明洁结成了好朋友。当时,范明洁已成了青年团员,沈葆英还不知道她的身份。当然,范明洁也不知道沈葆英同他们的领导恽代英之间的特殊关系。

有一天,恽代英从上海寄来一本《中国青年》,沈葆英一口气读完后,顺手放在了范明洁的枕头底下。不一会儿,范明洁从外面回来,习惯性地躺在床上看书,无意中发现自己的枕头底下有本《中国青年》,连忙问沈葆英:“这本书是你的吗?还是谁给你寄的呀?”

“是恽代英从上海给我寄来的。”沈葆英很平静地答到。

“恽代英是我们的领导人,你怎么认识的?”范明洁惊奇地问。

“我二哥是他的学生,他经常来我家,教我们英文和历史,我也就成了他的学生。”沈葆英解释说。

范明洁是一个坚定的革命青年,在她的引荐下,沈葆英被批准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沈葆英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

那几年里,恽代英频繁活动在皖、川、沪、粤等地,革命的大熔炉已将他从一个柔弱书生锤炼成一名钢铁战士。他和沈葆英之间保持着通信,共同的奋斗理想渐渐地使得沈葆英对姐夫由敬仰、同情开始转化为爱慕。同时,一种神奇的力量也在恽代英的心底诞生,无声地撞击着他的防线。有一天,恽代英在广州收到沈葆英发自武汉的来信。从这封朴实无华、没有使用一个情字的信中,他读出了一个革命女青年勇敢而深沉的爱意,而这种爱他没有理由拒绝。

1927年1月,恽代英奉命回到武汉,主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工作。

当学校事务和各方面的讲演使恽代英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又有一件事提到了他的议事日程。回到了武汉后,父亲和恽家的长辈们以及沈家的亲属们都不断催促他,要他办理婚事。父亲恽爵三对他说:“你为葆秀守义已经守了lO年了,人生几何,你还要守到什么时候?”

是呀,10年了,人生能有几个10年?但也总不至于随便找个人娶吧!恽代英思前想后,在众多可选择的对象中选择了沈葆英。事实上,恽代英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总教官的时候,就写信给沈葆英,想让她去广州帮他工作。那时因为沈葆英尚未毕业,故未能如愿。可如今,这种事如何开口呢?自打参加革命以来,自问还从未畏惧过什么,但面对儿女情长时,恽代英还真有点犯愁。突然,恽代英想到了沈葆英的三姐沈葆林。于是,他找到了沈葆林,向她吐露了心事:“我为葆秀守义10年,现在革命形势发展了,我身上的担子重了,需要一个助手。四妹在女师已经毕业了,她又是党员,我想和她结婚,不知道成不成?”沈家早有这个想法,就是不敢挑明。现在恽代英主动提出,沈葆林当然同意。她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说:“我先和四妹说说,你再直接和她谈吧。”

1月10日前后,恽代英应省立第一完全小学校长、共产党员王觉新的邀请,来到这个学校讲演。正好沈葆英女师毕业后分配到一小当老师。讲演完毕,恽代英走出校门时,沈葆英也在教师队伍里欢送他。恽代英站在校门口,稍稍停顿了一下对她说:“四妹,有点事我想和你谈谈。”旁边的人看到这种情形,都会意地走开了。恽代英接着说:“四妹,我回到武汉,还有一桩心事未了。今天天色还早,我想到你二姐坟上去看看,你能不能陪我走一趟?我还有些话想跟你说。”

沈葆英也早有思想准备,就点点头说:“好。”

两人沿着通向洪山的马路向东走去。时值岁末,进城上街筹办年货的人来来往往、熙熙攘攘,呈现出一派热闹繁荣的景象,几个月前兵荒马乱的萧条景象已荡然无存。

出了东门,不远处就是洪山,他们穿过珞珈山的后谷岭,来到恽家的祖茔。恽代英走到他母亲的墓前,脱了军帽,鞠了三个躬,沈葆英也跟着鞠躬。站了一会儿,恽代英又来到沈葆秀的墓前,深情地鞠了个躬,低声说:“葆秀,我和四妹来看你了。”

“四妹,今天带你到这里来,是想和你共同向葆秀凭吊,向她致意。我想先说说我心里埋藏了多年的话,可以吗?,,一阵代英在旁边找了块石头坐下,深情地凝视着沈葆英。

沈葆英默默地点点头。

“四妹,葆秀死后,我曾发誓要为葆秀守义,你以前听说过吗?”恽代英问道。

“听说过。”沈葆英说,“是爸爸、妈妈给二姐送葬后,回家说的。但他们都不赞成,说你不应该自己折磨自己。”

恽代英说:“我为你二姐守义,不只是个人私事,我是向那种封建婚姻制度宣战。亲戚朋友都劝过我,但我依然我行我素,不为所动。如今,10年了,10年了……”

他沉吟了片刻,转身朝着沈葆秀的墓,诉说道:“葆秀啊!你离开苦难的人间,已有10年。我为你守义也守了10年。古人强迫女人守节,我坚决反对。而今我为你守义,是心甘情愿。这不只是报答你生前的恩情,也是为了给那些歧视妇女、不守信义的人看看,给他们一个回答:人间不全是虚妄阴冷,还有真情在。我原来想继续守下去。但是,10年后的今天,世界变化了。今天,全国的民众都怒吼起来了,武汉是这座火山的中心。我已经不只属于我自己,我已是个无产阶级斗士了。我们党正担负着解放全国劳苦大众的庄严任务。摆在眼前的这条路还很崎岖艰险,我需要有个革命伴侣和我携手前进。高兴的是,我们的四妹,这些年已经长大成人了。我真心希望能和她一起实现我们的理想。今天,我专程约了她,来到你的墓前。如果你泉下有知,大约也会相信,我会信守我的诺言:会像爱你一样爱她,直到我也离开人间!”

在沈葆秀墓前对沈葆英倾吐心声时,恽代英的声音发抖了,嗓子也有些发涩了。他低声地说:“四妹,原谅我,我没有征求你的意见,在你二姐墓前,道出了我的心愿。你有什么想法,你愿不愿意和我结成革命的伴侣,也可以对你二姐说说。”

在恽代英独自性的诉说中,沈葆英一直沉浸在温馨的、幸福的回忆中。多少年来,她一直默默地关心着这个令人尊敬的老师、亲切的二哥、革命的引路人。童年的回忆,青年团体的教育,对革命理想的无限向往,使她感到站在面前的这个高尚、坚贞、热烈的人,是那么可亲可敬。她久已埋在心底的纯真的情意,化成一句极为简单、朴素的话语:“我同意。”

1927年1月16日,武昌德胜桥恽宅对开的大门板上贴着两个用红纸剪成的“喜”,32岁的恽代英和22岁的沈葆英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为了避免铺张,双方的同事、战友都未通知,只有亲戚数人在场。当天,恽代英不愿因为私事而影响公务,依然在大喜的日子照常上班。下午4时左右,恽代英穿着一身灰军装,打着绑腿,像一个即将出征的战士,迈着矫健的步伐,精神抖擞地回到恽宅。

恽爵三责怪道:“今天是恽家的大好日子,大家都为你的喜事张罗奔跑,你还挺能沉得住气,你真是……”

恽代英连忙向父亲解释了“迟到”的原因:实在是公务缠身,走不开。

“行了,行了,葆英已经接来了,快去换了礼服行礼吧!”恽爵三知道这个儿子的性格。

恽代英没有依从父亲,他委婉地向老人家宣传了“革命军人新婚新办”的道理。老人家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依从了儿子的主张。于是,恽代英身着戎装与新娘沈葆英在一对红烛前面行了鞠躬礼,成了亲。这对以共同革命理想作为感情基础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永鳏痴郎”恽代英,结束了为期10年的独身生涯,和沈葆英一起,开始了人生的新征途。当天晚上,他遵照军人纪律,仍回军校去住。很久以后,恽代英的同事才知道他新婚的事。

1927年元旦,蒋介石擅自召开会议,决定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暂驻南昌,公开和武汉政府分庭抗礼,政治形势骤然变化。新婚的恽代英并没有沉浸在个人的喜悦中,而是义无反顾地与妻子一道投身于为多数人谋幸福的革命大潮中。

2月9日,恽代英出席了在武汉召开的国民党高级干部会议。会议发表宣言,提出了反对独裁、实行民主、提高党权、扶助工农运动的方针。这就是当时著名的“党权运动”。

2月21日,他和毛泽东、董必武等人,团结宋庆龄、邓演达等国民党左派,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暨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上提出“提高党权”、“集中党权”、“反对独裁”的口号,以打击和限制蒋介石的权力。

3月7日,在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预备会议上,他和董必武、吴玉章等一起,强烈反对蒋介石借故拖延不来武汉开会,最终迫使蒋介石同意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但蒋介石拒绝参加二届三中全会。在这次全会上,经过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的共同努力,决定取消常务委员会主席的职位,采取主席团制,实际上撤销了蒋介石的国民党中常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蒋介石当然不甘心于他的失败。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发动了一连串的反动暴行来抵制对他的控制,直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叛变革命、制造大屠杀惨案的消息传到武汉,武汉顿时成了愤怒的海洋,群众举行游行示威,到处是声讨蒋介石的吼声。恽代英领导的武汉中央军校是反蒋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4月20日,恽代英领导武汉中央军校学生组织成立讨蒋大会筹备会。

次日,恽代英参加了在武昌阅马场举行的30万人讨蒋大会。临行前,他对沈葆英说:“看样子,大资产阶级找到了他们的代理人,要和我们分手了。他们感到形势对他们有利时,参加了革命。在革命过程中,看到共产党的强大,他们害怕了,怕共他们的产,又起来反对革命。今后的革命要由无产阶级来领导了。”

“真是两面派!”沈葆英气愤地说,“那你要小心呀!”

5月19日,夏斗寅叛变,武汉形势岌岌可危。恽代英闻讯后,立即率领武汉中央军校的学生,组织独立师,和叶挺他们一起去镇压夏斗寅部队。经过激烈的战斗,叶挺、恽代英他们在纸坊一带,打败了敌人。

接着又发生了“马日事变”。5月21日,许克祥在长沙叛变,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恽代英回到家里,一肚子火,大骂陈独秀不该向国民党右派投降。沈葆英将其所在支部的两派意见告诉了恽代英,问道:“代英,你是怎么看待独秀同志的这一主张的?…‘我坚决反对盲目服从命令的做法。为什么出现现在这样被动的局面呢?因为我们过去工作没做好。我们党还很年轻,陈独秀是舆论界的名人,他现在还迷惑着一些人。他就是搞家长主义……”

7月15日,曾经的“朋友”汪精卫露出了真实面目,叛变革命。他公开宣布要屠杀共产党人,提出“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一个漏网”。国共彻底分裂,国民党下令通缉恽代英。

7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恽代英穿着便衣,回到家里,对沈葆英说:“国民党已经通令捉拿我了,我要走了。”他握着沈葆英的手,歉疚而又坚定地说:“我们匆匆结婚,又要匆匆分手了。我深信,蒋介石、汪精卫、许克祥和夏斗寅都无法绞杀革命……不能让革命果实落到敌人手里,无数牺牲了的先烈不会允许他们掠夺革命成果的。我要走了,你也得有应变的精神准备。你不要难过,我还要回来的。革命遭受挫折,但没有完结。共产党人是杀不尽斩不绝的……”

“那我跟你一起走,无论艰难险阻,生死与共。”沈葆英哭道。

“哎呀,我又不是去死,我是先避一避嘛。你不用担心,过一阵子我就回来了。”恽代英安慰道,“对了,你最好也暂时先躲一下,不要住在家里。”

“那么你呢?你一个人怎么办?”

“不,不是一个人。我要随部队行动。现在部队正在开拔,我得马上赶去。形势不允许我过多逗留,有些事你以后会知道的。你要保重身体。”

沈葆英心想,敌人既然已经动手了,代英要想隐蔽也来不及了,更何况代英长期在武汉工作,又到处讲演,认识他的人很多,他不离开,更叫人不放心。所以她只好硬着心肠说:“你走吧,不要担心我,我会想办法的。”

入夜以后,恽代英抱着祖父生前留下的几幅画,送到不远的四叔家,交代了几句,没同家人辞行,就匆匆出门去了。

恽代英离开武汉后,德胜桥的恽宅被军队包围。恽代英的父亲恽爵三和四弟恽代贤被捆绑、拷打。沈葆英趁乱穿上长衫,戴上礼帽,打扮成小伙子模样,从容不迫地逃脱,去了汉阳娘舅家躲避。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恽代英武汉
Food is the problem, food is the solution
武汉加油
武汉挺住
决战武汉
恽代英的对联,既有才又有情
恽代英的对联,既有才又有情
恽代英的两副对联
《中国青年》创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