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行政院长”吴敦义指示相关机构从民间征集“十大民怨”,一时在岛内引发热议。有舆论认为:台当局愿意探知民怨,总比刚愎自用、麻木不仁要好;但再一细想,马当局上任以来闷头苦干、民意起伏都曾经历过,难道至今仍不知民怨所在?此动作的形式主义意味,恐怕也值得思考。
据台湾《联合报》22日报道,吴敦义上任“行政院长”后十分重视庶民经济,19日指示“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以有奖征答方式让民众反映“十大民怨”,以期达到“除弊兴利,消除民怨,改善庶民生活”的目的。“研考会主委”朱景鹏20日表示,“研考会”原就有搜集民怨、民意的渠道,此次拟以电话民调、电子信箱及相关请愿文书等多种渠道,在10天内筛选出20项左右的民怨议题做民调,再从中找出“十大民怨”向吴敦义报告。
“十大民怨”的话题立刻在岛内引发热议,蓝绿“立委”纷纷发表意见。据台湾“中央社”22日报道,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书记长吕学樟认为,马当局要减少民怨,应首重治安,此外还应简化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公务人员服务民众时,态度应该更亲切热情。民进党“立法院”党团书记长叶宜津则认为“第一民怨”应是物价高涨,“第二民怨”是交通罚单过多、民众欠缴健保费还须缴纳滞纳金以及失业劳工强制纳保“国民年金”,形同当局在抢钱;“第三民怨”则是,台当局的政策只顾财团、不顾中小企业。
“十大民怨”尚未选出,岛内民众的评论也五花八门。基隆市民方信雄表示,只要执政者依法行政、富裕民生,确实公平照顾所有族群,就不用再劳师动众的去调查民怨了。台北县蔡姓民众提议,民怨须充分表达,可在“行政院”网站上设立“民怨论坛”,让民众抒发抱怨或不满。新竹市退休公务员古松筠则认为:有魄力、有远见的“政府”应该务实地从个案出发进而逐步达成整体的落实,如此才能真正抚平民怨。台南市作家桑品载认为,官员视老百姓的“小事”为“大事”,才能解决民怨。台湾《联合晚报》的评论则称,了解民怨,绝不能只靠这种即兴式的票选,而应依靠制度化、长期性的访查机制。▲
本报特约记者 王子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