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组团发展打造山东红色文化聚集区

2009-11-20 08:30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沂蒙临沂红色旅游

林 宣

“没有讲解员的精彩解说,就不会有如此成功的沂蒙精神展览!”今年“五·一”期间,一名姓张的山西观众在参观位于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内的沂蒙精神展后,对讲解员的解说赞不绝口。的确,几位沂蒙精神讲解员以其流利的解说、良好的气质,成为展览中的靓丽风景。近年来,临沂市坚持以弘扬沂蒙精神为主线,按照“一个中心,八个组团”红色文化发展思路,科学规划,组团推进,成功打造了名闻全国的红色文化聚集区。

建设“红色之都”的科学决策

临沂一度被誉为华东“小延安”: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纵队,115师司令部,中共中央华东局,省人民政府,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等党政军机关曾在此长期驻扎,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运筹帷幄。

山东“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将临沂列为全省红色文化聚集区。经广泛研究论证,临沂市确立了“一个中心、八个组团”的红色文化发展思路。一个中心,即以红色名城临沂为中心,依托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建设沂蒙革命历史纪念馆,沂蒙精神展馆,整合红嫂广场,形成全市红色文化聚集区中心,八个组团包括英雄孟良崮纪念区、红色首府纪念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区,红嫂故里及《沂蒙》拍摄地纪念区,《大众日报》创刊地纪念区,滨海革命文化纪念区、大青山战斗遗址纪念区,鲁南革命文化纪念区。“一个中心、八个组团”充分整合了临沂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互为补充,相互照应,全面集中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沂蒙根据地党政军民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展示了沂蒙人民“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苍松翠柏,绿树成荫。走进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游人在领略它的庄严肃穆的同时,必定要参观沂蒙精神展。2005年8月,沂蒙精神大型展览在北京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10天展期,观众18万,沂蒙精神轰动京城,感动中国。2007年7月,沂蒙精神展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复展,再现游人如织场面。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罗干,贺国强、王兆国,姜异康等中央和省委领导都曾前来参观展览。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到临沂视察,再次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参观沂蒙精神展,对临沂近年来弘扬沂蒙精神,建设富强经济文化强市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表示对建设沂蒙精神纪念馆进行重点扶持,展馆规划面积3万平方米,投资4亿元,已通过相关部门论证,将其建成全省重要文化品牌、临沂文化建设的突出亮点、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

文化创意激活蒙山沂水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最大的优势是文化优势,最大的品牌是文化品牌,最大的资源是文化资源。”临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连承敏如是说。面对众多红色资源,临沂市以文化创意之笔将其激活,以当代审美意识加以整合开发,八百里沂蒙绽放出璀璨夺目的文化光辉。

常山村,一个隐藏在深山的古朴村落,至今仍保留着上个世纪初的古朴风貌崎岖的石板巷顺山而下,幽深曲折,石头砌成的百年老屋记录了古村的历史沧桑。一部电视连续剧《沂蒙》,让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村进入人们视线。临沂市投资1.5亿元,打造以常山村为中心的“中国山村好莱坞”,“中华红色堡垒第一村”——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目前,《反抗之真心英雄》,《地道英雄》,《红嫂》,《沂蒙六姐妹》等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围绕基地建设,临沂拉长红色文化产业链,以“沂蒙特色,红色村落,生态景观、古村风情”为品牌,整合红色旅游,自然生态游和历史文化游,形成融影视拍摄、红色旅游,休闲观光,文学创作,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红色文化产业新格局。

打造精品是临沂以艺术形式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举措。继大型乐舞诗《沂蒙颂歌》成功推出、红色文化经典《红嫂专场》隆重上演、大型民族管弦乐《沂蒙山小调》在北京音乐厅奏响后,2007年,大型演出《蒙山沂水》再次震撼齐鲁,感动华夏。建国80周年献礼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沂蒙》即将在央视播出,电影《沂蒙六姐妹》登陆国内各大院线,票房成绩不菲。立足成为沂蒙文化的极品、临沂城市的名片,游客的文化大餐、全国独一无二的红色大印象,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五一期间隆重推出后,携“江北首部内河深水大型实景演出、国内首部水上红色文化大典、国内唯一一部水上红色芭蕾”三大看点,吸引了众多游客莅临欣赏。演出采取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公司经营的科学模式,实现了市场化运作的全面突破。产业延伸闯出红色文化发展新路

从影视精品《沂蒙》、《沂蒙六姐妹》到形神兼备代言临沂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红色文化”已成为临沂的文化符号,凝结为融会贯通的人文景观,在全国刮起了阵阵红色旋风。

红色旅游成为主导产业。临沂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全国8个红色旅游重点城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入选全国100处重点红色旅游景点。以孟良崮,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等为代表的革命纪念地,以战工会遗址,省政府诞生地为代表的革命政权纪念地以及以沂蒙红嫂、厉家寨、九间棚等为代表的沂蒙精神展示地等,一个个载入史册的名字,一处处追思历史的景点,在精心规划包装下,成为红红火火的红色旅游景点。2008年,全市红色旅游区共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门票收人4000余万元。

红色品牌注入发展活力。凭借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临沂旅游餐饮、交通等十个产业蓬勃兴起,带动起数十万人走上致富路。一批闻名全国的红色文化品牌被培植成为经济品牌,进而成长为绿色产业。由红色文化品牌正转化成经济品牌的产品已达数百个,涉及食品工艺品甚至化工产品等上百个门类。别具沂蒙风情的“沂蒙小调”系列食品,“六姐妹”煎饼,“沂蒙老区”酒以及工艺品拥军独轮车等,经过精心包装成为了响当当的产品品牌,并形成了较大生产规模。在沂水县,当年沂蒙大嫂为支援前线的子弟兵缝制的拥军布鞋,经过“文化创意”被做成了大产业。占地800亩的中国布鞋城共有企业近300家,年产布鞋1.8亿双,实现产值7亿多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年增收就达3000多元。

文化甘泉润山野,沂蒙热土展新颜。伴随着文化建设的强劲东风,沂蒙红色文化必将在临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再谱新的灿烂篇章。

编辑张文静

猜你喜欢
沂蒙临沂红色旅游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与红色文化传承
傅有田
傅有田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
《沂蒙六姐妹》:用沂蒙精神为沂蒙女性树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