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涛
读完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炳武先生主编的《中国书法思想史》一书,我不仅由衷地赞叹中华上下五千年所积淀下来的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的书法艺术思想,而且深深地敬佩本书的作者认真考证整理,精益求精的严谨学术作风。这部横跨中华3000年历史,涵盖历朝历代书法思想和书法名家的专著,填补了中国当代书法思想理论研究领域的空白,堪称是中国书法理论界的又一部力作。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全书从整体上展示出中国书法思想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清晰脉络,将中国书法艺术与书法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划分为七个时期,从而使读者能够清晰地鸟瞰整个中国书法思想史的发展线索。作者还抓住每个不同历史时期书法思想的主流特色,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很容易把握住每个时期的主流书法思想,同时对形成这种主流书法思想的社会背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对读者从整体上了解中华3000年的书法发展历程和书法思想演进轨迹有重要的帮助。
其次,作者对文字的发展与书法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阐述,从汉字的起源演变,到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的发展,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历朝历代的书法思想。通过对文字字体演进过程的详细考察,作者指出,以文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通过不同的书体展现出异彩纷呈的美。书法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以汉字为依托,从而使其具有鲜明的双重性格一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交融与渗透。同时,作者也认识到,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文字层面,更应该从文化的视角作深入的理解。书中指出,对书法形式美的关注,使书法欣赏在运动感,节律性、和谐状态方面同其他艺术相通,使书法艺术得以越出区域性、民族性的限制。同时,书法艺术具有的深层意韵美又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特质,使书法艺术的审美情趣得到升华,从而迈向了艺术的自由境界。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国书法艺术和书法思想的阐述是十分精辟的。
再次,注重考察书法思想发展演进过程中的诸多背景因素,从各朝代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潮,士人的生存环境和审美心态等多方面剖析历朝书法思想的演进流变,是本书的又一重要特点。中国古代几千年来的书法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着每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等社会发展的变化,书法思想也在不断演进。譬如汉代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高潮时期,整个社会掀起一次狂热的书法热潮。这首先是因为隶书的进一步发展与定型,促使人们对文字形体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使人们对书法艺术产生审美的自觉意识,同时也与汉灵帝亲自创立鸿都门学,使书法教育从书写教育上升为一种艺术教育密切相关。又如东晋之所以能够成为书法史上的艺术高峰时期,东晋士人书法思想的重大变化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这种变化则是由于玄学的复振与士人个性人格的张扬,山水浸染与审美趣味的变化,东晋历代帝王与世家权贵的爱好等因素的影响所致。唐代之所以成为书法史上另一座艺术高峰,则与初唐大国策略下的政教文化和一般民众的思想转变,唐初士人的心态和王字书风的张扬,盛中唐社会思潮和创新书风的蔓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如书中所说,隋唐时期书法思想的变革和创新,完全是随着这个时期士人的普遍心态和思潮的流变而变化的,它既是一面可以烛照人心,洞察世态人情的镜子,又是一幅展现隋唐时期中国人精神的高昂和失坠的万象图。作者根据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深层次地对各个朝代的书法思想进行剖析,从而准确地概括出了不同时代书法思想的本质特征及其渊源流变,很好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
最后,兼顾书法理论著作和书法作品创作中所反映的书法思想,不仅仅探讨书法理论著作中蕴含的书法思想,还重视书法家在书法作品创作过程中展现的书法思想,特别指出历代书法家在书法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抒情写意是书法艺术的灵魂和最高境界。本书在介绍历代书法理论著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历代书法家在书法作品中所蕴涵的“情”和“韵”进行鞭辟入里的剖析,从而使书法家的书法艺术思想跃然纸上,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字里行间都表现出作者开阔的胸襟和飘逸豪迈的气度: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著名作品《祭侄稿》中,所表现出的忠义奋发之气和慷慨悲壮之情,是人所共知的。对书法作品中蕴藏的“情”和“韵”的揭示,使本书更加生动有趣,更具可读性。
总之,何先生的《中国书法思想史》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书法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再现了历朝历代书法思想的全貌,填补了中国书法思想理论研究领域的空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法理论著作,值得读者细心地去品评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