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评价方式,努力推进课程改革

2009-11-19 09:15王友法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重难点试卷命题

王友法

过去的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大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即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心理品质。新课程的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期望的是学生未来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价,用评价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课程标准》淡化终结性评价和考试甄别功能,强化过程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强调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将评价机制融于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中。

那么如何将评价机制融于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去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学生对过去的考试之所以厌烦,甚至惧怕,其关键原因在于学生是被动的承受者,对考试不感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那么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考试过程中去,对考试感兴趣呢?笔者认为,让学生适当变换角色,由过去考试的被动者转变为考试的主动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使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浓厚兴趣的一个关键因素。此举又能使学生在命题中深入研究了教材。更加系统全面地把握了知识,使学生站在评价者的高度去认识考试,体验考试,使他们有效地回避错误,突出自己的长处。

一、学生独立命题,自己考自己

具体要求是:在每一单元结束后,在学生充分复习的基础上,让每一名学生按教师统一要求自由命题。题目可以是自己根据学习感悟自主编制的题目,也可以是在课外学习中遇到的好题目,也可以充分查阅课外资料选题。总之题目出处不拘一格,并要求命题人给出所命题目的参考答案,答案要准确具体。对于一题多解的题目,要求命题人尽可能多地给出多种解法;对于易错题和重难点题,要求命题人达到向全班同学熟练讲解的目标。

全班命题结束后,教师逐一审阅试卷和参考答案,再根据本单元的重难点优选试题编制成单元过关测试卷。所选题目都在试卷上注明出题人姓名,一是激励命题人,使其具有成就感,内化学习的兴趣;二是让命题人负责考后批阅该题,讲评试卷时负责讲解该题,以期使命题人升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对该类问题达到触类旁通的能力水平。

一些典型的重难点问题,教师则引导学生对命题人命名为某某问题,由某某同学负责这一问题的全班同学的过关把关,效益很高。对于后进生单独完成试卷的编制工作。可能困难比较大,为此可在鼓励的基础上,允许多人一组命题,也可让后进生和优等生结对命题。

总之,要想方设法使人人参与到命题工作中去。通过命题来巩固梳理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探究和申辩能力。

小组命题,培养合作协调能力。具体要求是:把全班根据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划分为几个命题小组,每个小组选出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试题的编制和后续的讲解辅导工作。其他要求和独立命题一样。

二、在命题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1实验初期,实验教师应加强引导,向学生讲清每一种题型的命题要求,如何结合本单元的重难点去命题,如何按要求去制定答案,如何利用资料来规范自己的结论,以及在试卷讲解时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次应向学生出示命题样卷,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成长起来。

2命题时机要成熟。一是知识储备要成熟。要在学生认真学习和充分复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重难点,使知识自成体系。二是学生要求命题的动机要成熟。教师可适时引导,也可先抑后扬,让学生在困难压力面前自发地去要求命题,效果会更好。

3教师要加强督促和管理。此法不是减轻教师的负担,而是创造机会让教师更加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了解教和学的实际,更好地指导教和学。而如果让学生放任自流,那么负面效应会很严重。

4注意避免考试形式的单一化。任何一种考试形式,对学生都有一种压力感。这种形式用得次数多了,学生会逐渐失去兴趣,甚至反感,造成教育效果缩水。要知道考试不是目的,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

5这一命题形式适用于中高年级,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不宜使用。

猜你喜欢
重难点试卷命题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