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戚 华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16日要求“美国放宽对华出口管制”的言论,再次引发美国国内对于这一话题的讨论。舆论大多认为,时至今日,这种管制“既不必要也毫无效果”。
美国《计算机世界》的文章说,美国如果希望中方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给予更多合作,就应该重新检讨其对华高科技出口的审查制度。这一制度不仅扩大了中美贸易不平衡,事实上也给在中国保护美国知识产权的工作人为增添了障碍。文章称,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本人也赞同重新审查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因为他已意识到,一方面这些限制让中美贸易逆差扩大,另一方面,这种限制有时既不必要也毫无效果,因为美国不允许出口的某些高科技技术,别的国家却可以大卖特卖,比如法国。文章援引骆家辉的话称,如今审查措施所限制对华出口的很多东西,“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上购物买到”,“那么,这样的出口限制又有多少实际意义呢?”
美国《汉弗顿邮报》11月17日的文章称,中国将可能对美国提出一长串的购物清单,而这一清单中不会再如以往那样,充满着还礼式的大宗商品合同,而会直截了当地提出采购一些中国最急需、最感兴趣,而美国却一直加以出口限制的高科技产品。文章认为,中美在高科技出口僵局上最容易实现的突破口,应该在民用高科技领域,而“中方也不是没有可资交换的筹码”,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应用技术上进步神速,已获得世界领先地位,而这些正是美国所需要和有着浓厚兴趣的,也许在这些方面,双方可以达成高科技领域的互换。
美国1949年制订了《出口管制法》,包括对商品和技术两方面的管制,具体列出了223类商品管制清单。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美国一些明显民用的高技术的对华出口有所放松。不过,近年来,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又有收紧的趋势。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原本有些高科技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产品出口不需要经过国防部进行审查,商务部审查就可以了;但是,在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时期,高科技出口产品又重新回到国防部去审核。2007年6月,美国商务部又宣布加强限制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增加受限制的新产品达31种,其中包括飞机及飞机零件、航空电子、防空设施、惯性导航系统、激光、水底摄影机、推进器系统和个别电讯仪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