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后勤军用集装箱编配研究

2009-11-18 06:34侯仁海李勤真
物流科技 2009年11期

谭 忠 侯仁海 李勤真

摘要:在确定军用集装箱编配范围的基础上,根据军用集装箱编配依据与原则,分析了影响军用集装箱编配的主要因素,按照战役后勤范围内整个军用集装箱运输流程,分三个阶段建立了集装箱编配总量决策模型,为我军战役后勤范围内开展军用物资集装箱储运工作提供集装箱编配技术支持。

关键词:战役后勤;军用集装箱;数量编配

中图分类号:E075:U169.6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ased on determining the range of deployment of military containers, an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military containers deploymen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ployment of military containers. And, in terms of the whole transportation process of military containers across the operational logistics, it establishes a decision model of the amount of container deployment in three steps, therefore, provides container deployment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container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our military materials across the operational logistics.

Key words: operational logistics; military container; amount deployment

开展战役后勤军用物资集装箱储运保障工作,首先要投资编配一定数量的军用集装箱。应在满足保障任务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军用集装箱编配方案以获得最佳军事经济效益、保证军用集装箱的正常周转流通和军用物资的快速保障。由于我军各部队所处环境和所具备的条件不同,集装箱编配数量有很大差异。如集装箱编配数量确定不周,配多了,会出现大量闲置的现象,从而增加了购置、维修和堆存的费用;配少了,将会造成适合集装的物资无集装箱可用、部队无集装箱可运的局面,进而则会影响军用物资集装箱储运系统的正常运转。为此,如何合理地确定集装箱编配总量,是目前我军开展军用物资集装箱储运保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军用集装箱编配的范围

1.1军用集装箱编配量与军用物资储运集装箱数量的区别

军用集装箱编配量主要指军用集装箱(或某一局域)流通网络内所有编配的军用集装箱数量的总和。它包括直接用于军用物资储运的集装箱和用于支持军用集装箱正常流通的空箱。军用物资储运集装箱数量主要是指直接用于军用物资预储和运输的集装箱数量。首先,根据目前我军战役后勤仓库和基层部队仓库的实际情况,一些仓库内部条件不利于集装箱作业的展开。因此对于这些仓库可首先编配一定数量的空箱,堆放于仓库外部,需要时再进行适箱物资库外装箱,然后进行运输。其次,根据战备物资应急储运的要求,目前我军军用物资种类繁杂,数量庞大,即使适箱物资也不可能全部预储于箱内,可优先选取消耗速度快、周转量大、应急作战急需的军用适箱物资进行集装箱储运。再者,要维持军用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转、加快军用物资的保障速度,除编配一部分军用集装箱用于军用物资储运以外,还应编配相当数量的空箱用于周转。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军用集装箱编配量要大于军用物资储运集装箱数量。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战役后勤仓库与战术后勤仓库之间所构成的军用集装箱运输网络内所应编配的军用集装箱数量。

1.2军用集装箱类型的确定

我军使用的集装箱,以箱区分有两种,一种是民用通用集装箱,一种是军队自备箱。军队自备箱按类型又可分为通用集装箱和专用集装箱。对于民用通用集装箱可在平战时根据需要对其进行租用或征用,不在本文研究之列。而对于专用集装箱一般使用和流通范围较小,也不属于本文研究范畴。因此,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使用范围广、流通频度大的军用通用集装箱。

1.3军用集装箱型号的确定

根据GJB4361-2002《军用集装箱类型、尺寸和额定质量》规定,我军的军用集装箱主要是以1C型集装箱为基础箱型,其他几种箱型大部分都是以1C型集装箱为基本模数分割而成,通过专用联结器又可联结为一个标准的1C型集装箱[1]。因此,本文所涉及的军用集装箱的型号主要是1C型集装箱,对于其他型号军用集装箱的编配可根据尺寸关系折算为等量的1C型集装箱;而对于部队集装箱运输能力的测算也以1C型集装箱为基础标准,其他型号的集装箱的运输能力根据尺寸关系折算为等量的1C型集装箱的运输能力。

2军用集装箱编配依据与原则

制定军用集装箱编配方案的主要依据有:军事战略方针,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军队建设的根本依据,军用集装箱装备的部署必须与之相符;部队作战任务,由于作战任务不同,部队的人员和武器装备编制、机动要求及方式不同,物资消耗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对集装箱的类型、数量和战技性能指标等均有不同的要求,这是制定集装箱编配方案的基本依据[2];经费保障水平,当集装箱编配方案涉及集装箱的补充与更新时,必须考虑计划期内能用于集装箱购置及后期保障的经费水平,否则难以实施所定方案;配套设施水平,要想军用集装箱投入正常运转,必需有与之相配套的装卸机械、作业场地、运载工具、维修设施、管理手段等,因此在制定集装箱编配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相关配套设施的软硬件建设水平。此外,拟制编配方案时,还应考虑军队现代化建设和集装箱技术的发展,科学预测未来部队作战物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以保证编配方案先进、合理并相对稳定。

集装箱编配的主要原则为:保障重点,兼顾一般;综合配套,整体协调;优化编配结构,提高使用效益。

3影响军用集装箱编配的主要因素

战役后勤保障范围内要确定军用集装箱编配总量时,应着重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用箱需要:

3.1总箱位

总箱位是指担负军用集装箱运输任务的汽车运输部(分)队所有集装箱运载工具一次所能装载的全部集装箱的数量,通常以TEU来计算。总箱位可反映汽车运输部(分)队运输规模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汽车运输部(分)队集装箱的运输能力。集装箱的编配应保证在物资充足时,全部载箱位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此外,总箱位也影响着仓库的集装箱编配数量,在某一仓库编配的集装箱数量必须保证在保障区内执行下一次军用物资发送任务以前,有足够数量的集装箱供运输单位使用。因此,汽车运输部(分)队总箱位的数量是影响军用集装箱编数量的第一要素。

3.2箱位可利用率

箱位可利用率是指担负军用集装箱运输任务的汽车运输部(分)队一次实际可运载的重箱占可载总箱位的比例,它反应出汽车运输部(分)队每个运次箱位被利用的程度和运载工具的可利用程度。通常情况下,箱位可利用率越高,每一运次集装箱运输能力就越强。箱位可利用率与军用集装箱编配数量成正相关关系,即箱位可利用率高,要求编配的集装箱数量就多,反之,要求编配的箱量就少。

3.3集装箱发放密度

仓库编配箱量多少也与仓库集装箱发放密度密切相关。如果集装箱从重箱发往部队,到部队提箱、拆箱(或倒箱或等箱交换)后再返空箱需要的时间即集装箱周转时间小于相邻两批集装箱发放的时间,则该仓库编配的集装箱数量只需要满足到该仓库执行集装箱运输任务的所有汽车运输部(分)队最大运次所运输的集装箱数量即可;如果集装箱周转时间大于相邻两批集装箱发放的时间,则开始时该仓库需要配备两倍于下一运次所能运载的集装箱数量;此后,只要每天返空箱的数量能满足到该仓库执行集装箱运输任务的所有汽车运输部(分)队最大运次所运输的集装箱数量即可,如果仍有缺口,则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空箱调运来增加某一时段在该仓库的集装箱配备数量。仓库集装箱发放密度与上级下达的物资发放任务密切相关,而物资发放任务又与部队物资消耗速度成正相关。在战役后勤范围内的某一时间段内,部队物资消耗量是相对稳定的,即在这一时期内战役后勤范围内会出现稳态物流,各部队对物资的需求量是一定的,因而仓库集装箱发放密度接近一个稳定值。

3.4仓库集装箱周转时间

仓库集装箱周转时间是指重箱由战役后勤仓库发往部队,到部队提箱、拆箱(或倒箱或等箱交换)后再返空箱回仓库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在某一时间段内战役后勤范围内稳态物流情况下,各部队对集装箱的需求量是一定的,因而战役后勤范围内集装箱的周转时间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在集装箱的正常周转情况下,集装箱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该仓库原有集装箱(包括用于物资预储的集装箱和支持集装箱周转的空箱);另一种是由部队返空的箱子。如果集装箱的周转时间过长,则直接影响着该仓库发放物资用箱,同时也间接地影响到其他仓库用箱,无法保证该仓库在下一运输单位到达前有足够数量的集装箱使用。因此必须依靠其他途径补充相应数量的空箱来保证用箱需求,这样必然导致集装箱配备数量的增加。相反,如果集装箱周转时间短,就能依靠进入本仓库的集装箱和原有集装箱来保证物资运输用箱,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空箱调运,同时,也可降低集装箱配备总量。

3.5非可用箱占总箱量比例

非可用箱占总箱量的比例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处于非正常周转状态的集装箱占集装箱总量的比例,如集装箱因各种原因损坏需要修理、部队提箱后长期占用不能返空、运输迟滞、集装箱处于严重毁坏状态并且无修理价值等各种原因形成的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投入使用的集装箱。由于物资本身、运载装卸操作不当、战损等原因引起集装箱的损坏是在所难免的,这部分集装箱必须在修理后方能重新投入使用;另外,在战时或平时有应急物资保障任务时,部队在短时间内物资需求量急剧增加,可能会出现用于周转的箱子运往部队后也会用来以箱代库对部队进行伴随物资保障,从而使集装箱无法及时返回战役后勤仓库。这就使战役后勤仓库会有越来越多的集装箱滞留在部队而无法正常周转使用,使仓库不得不增加集装箱配备量或进行空箱调运,以确保正常周转所需要的足够数量的集装箱。

3.6战术物资储备量

战术物资储备即部队携运行量,亦称移动储备,是指经常随人员、武器、战斗车辆携行的和随仓库运行的物资储备。分开来说,携行量是指按规定随人员、马匹、武器、车辆等携带的物资数量;运行量是指对仓库和专业分队规定的随部队行动时运载物资的数量。携运行标准,一般总部根据部队的携运行能力和保障一定时间内的战斗需要确定,各军种可根据部队执行任务的特殊需要和战场自然地理特点做出补充规定。战术物资储备平时由部队仓库储存管理,战时随部队一起机动,储备数量较小。原则上,战术物资储备中的适箱物资为保障物资的快速保障需要都预储在集装箱内,它的数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着基层部队物资预储集装箱的配备数量。

4集装箱编配总量决策模型

4.1基本思路

战役后勤范围内军用集装箱运输具有物资仓库较多、保障部队兵种繁杂、保障区域范围较广、集装箱周转时间较长、物资流向复杂等特点。而为部队运载各种军用物资的集装箱需要经历从在战役后勤仓库进行物资装箱,然后重箱经运输工具运往部队,待部队进行拆箱、倒箱或等箱交换后返空箱至战役后勤仓库(如果损坏,则需要安排修理),进入空箱待用状态。战役后勤范围内整个军用集装箱运输流程如图1所示。

根据图1,我们可以将战役后勤范围内整个军用集装箱运输流程分为三个阶段:

在库(装载前)阶段——集装箱在战役后勤仓库由空箱到重箱状态,等候运输;

在途(运载中)阶段——重箱装上运载工具后进入运输实施阶段;

在库(卸载后)阶段——重箱运达基层部队战术仓库后,拆箱、倒箱或等箱交换后发放空箱返回。

由此可见任何一个集装箱要完成全部运输过程,都必须经过由空箱到重箱,通过某种运输方式运达部队,再由重箱到拆箱、倒箱或等箱互换后发放空箱返回战役后勤仓库的过程,即需要经历前述三个阶段。因此,我们可以按照集装箱运输的三个阶段逐一确定集装箱配备数量。为便于计算,我们假设战役后勤范围内有I个战役后勤仓库、J个担负军用集装箱运输任务的汽车运输部(分)队和K个基层部队战术仓库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军用集装箱运输网络系统。并且任一汽车运输部(分)队都可根据任务需要为所有战役后勤仓库和战术后勤仓库担负集装箱运输任务。第j个汽车运输部(分)队一个运次运载的总箱位为Sj=1,2,…,J,其平均箱位可利用率为Rj=1,2,…,J。第i个战役后勤仓库集装箱平均周转时间为Ti=1,2,…,I;第i个战役后勤仓库发放相邻两批集装箱的最短间隔时间为Pi=1,2,…,I;第i个战役后勤仓库非可用箱占该仓库总箱量的比例为Qi=1,2,…,I;第i个战役后勤仓库所需配备的集装箱总量为Mi=1,2,…,I。

4.2第一阶段——战役后勤仓库配箱量计算

对于战役后勤仓库配箱量可以根据每批次仓库发放的军用物资的多少、运载工具箱位的多少来进行测算,在实际工作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每次发放的军用物资所需装箱数小于保障区内集装箱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输单位的一个运次实际所能运载的军用集装箱数,这时仓库应配集装箱量主要取决于经常发放的军用物资所装箱数的最大值;另一种情况是每次发放的军用物资所需装箱数大于保障区内集装箱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输单位的一个运次实际所能运载的军用集装箱数,这时仓库应配集装箱量主要取决于该运输单位的运载能力,配箱量应按该运输单位实际运载能力计算。如果按前一种情况计算,仓库所需配备的集装箱数量将较少;如果按后一种情况计算,仓库所需配备的集装箱数量将较多;但当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时难以确定仓库一次发放的军用物资所装箱数与一个独立运输单位的一个运次实际所能运载的军用集装箱数谁大谁小时,为计算准确和保证仓库有充足的集装箱可用应按第二种情况计算。

每个战役后勤仓库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应当能够满足运输部队一个运次能运输的最大箱位需求,因此该仓库集装箱配备数量可以根据每个汽车运输部(分)队一个运次最大运载的总箱位S,其平均箱位可利用率R,该仓库的集装箱平均周转时间T,发放相邻两批集装箱最短间隔时间P、该仓库非可用箱占其总箱量的比例Q等因素来确定,并取最大值作为该仓库的集装箱配备数量:

第1个战役后勤仓库:

第1个汽车运输部(分)队一个运次运载的总箱位数量为S,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为m,则有:

m.1-Q.X=S.R

(上式中,X为集装箱周转系数:当T≤P时,X=1;当T>P时,X=P/T,下同)

于是:

m=S.R/1-Q.X

第2个汽车运输部(分)队一个运次运载的总箱位数量为S,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为m,则有:

m=S.R/1-Q.X

……

第J个汽车运输部(分)队一个运次运载的总箱位数量为S,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为m,则有:

m=S.R/1-Q.X

为此,第1个战役后勤仓库所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M应为:

M=Maxm,m,…,m=Maxmj=1,2,…,J

依次类推,可得:

第2个战役后勤仓库所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M应为:

M=Maxmj=1,2,…,J

……

第I个战役后勤仓库所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M应为:

M=Maxmj=1,2,…,J

故在第一阶段(a)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M为:

M=M+M+…+M=Maxm+Maxm+…+Maxm=Mj=1,2,…,J

4.3第二阶段——运载工具配箱量计算

运载工具配箱量实际为在途运输的集装箱数量,也就是每个运输单位实际可运载的总箱位数。

第1个汽车运输部(分)队在第二阶段b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M为该单位实际可运载的总箱位数:

M=S.R

第2个汽车运输部(分)队在第二阶段b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M为该单位实际可运载的总箱位数:

M=S.R

……

第J个汽车运输部(分)队在第二阶段b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M为该单位实际可运载的总箱位数:

M=S.R

故在第二阶段b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M为:

M=M+M+…+M=S.R+S.R+…+S.R=M

4.4第三阶段——基层部队战术仓库配箱量计算

基层部队战术仓库为开展军用集装箱储运的终端,所编配军用集装箱主要用于战术物资储备即部队携运行量中的适箱物资进行物资预储,而本单位日常消耗的物资可由战役后勤仓库提供的军用集装箱运达,然后进行掏箱、倒箱或等箱交换后返回空箱。因此,基层部队仓库配箱量可根据部队携运行物资的种类、包装、重量、体积及所选用集装箱的类型等因素确定。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4.4.1装载量的确定

军用集装箱的装载量就是军用集装箱的最大载货重量(即最大净货载:P)。它是军用集装箱的总重R与军用集装箱的自重T之差,即P=R-T。按国家军用标准,军用集装箱的总重是一个定值,但其自重,即使是同一种类、同一箱型的集装箱,根据不同的设计,也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本文中所涉及的集装箱均为军用通用集装箱,其自重按国家军用标准中的规定计算。

4.4.2物资种类确定

为充分利用集装箱的装载能力,军用物资在装箱前应区分是重类物资还是轻类物资。用物资密度与集装箱的单位容重相比较,就可以得知装箱物资是重类物资还是轻类物资。如果物资密度大于集装箱的单位容重,则为“重类物资”;反之,则为“轻类物资”。

4.4.3集装箱数量的计算过程

在计算所需集装箱数量之前,先要判定这批物资是重类物资还是轻类物资,再求出每一个集装箱的最大装载量和有效容积,就可以算出该物资所需的集装箱数量。

计算时如果物资是重类物资,则用物资总重量除以集装箱的最大载货重量,即得该批装箱物资所需的集装箱的数量。如果是轻类物资,则用物资总体积,除以集装箱的有效容积,也可以求得该物资所需集装箱的数量。如果物资密度等于箱的单位容重,则无论按重量计或容积计,均可以求得集装箱的数量。

对于一时不能判定是重类物资还是轻类物资的那些物资,则先按容积计算,求出每个集装箱的最大可能装载件数,用件数乘上每件物资的重量,再与该集装箱的最大载货重量相比较,如果小于集装箱的最大载货重量,则可以用该重量来除该批物资的总重量求出需要的集装箱数量。如果箱内所装件数的总重量大于集装箱的最大载货重量,则就以集装箱的最大载货重量来除该批物资的总重量,求得所需要的集装箱数量。

4.4.4集装箱数量的计算模型

设有K个基层部队仓库,每个基层部队仓库有N种物资,其重量为G,体积为L,所选用预储军用集装箱的最大净载货重量G,其最大容积为L。在实际物资预储过程中集装箱的最大净载货重量或最大容积很难全部得以充分利用,因此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取载重量利用率和箱容利用率均为80%。

第1个基层部队战术仓库:

第1种军用物资其重量为G,体积为L,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为m,则有:

m=G/G.80%或L/L.80%

第2种军用物资其重量为G,体积为L,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为m,则有:

m=G/G.80%或L/L.80%

……

第N种军用物资其重量为G,体积为L,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为m,则有:

m=G/G.80%或L/L.80%

为此,第1个基层部队战术仓库所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M应为:

M=m+m+…+m=m

依次类推,可得:

第2个基层部队战术仓库所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M应为:

M=m+m+…+m=m

……

第K个基层部队战术仓库所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M应为:

M=m+m+…+m=m

故在第三阶段c需要配备的集装箱数量为M为:

M=M+M+…+M=M

4.5总配箱量计算

基于上述计算,我们可以计算出战役后勤范围内理论上需要配备的最低集装箱数量M为:

M=M+M+M=M+M+M

5结论

本文在研究确定军用集装箱编配范围的基础上,根据战役后勤范围内军用集装箱运输作业流程,为各个阶段分析建立了集装箱数量编配模型。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确定战役后勤范围内集装箱配备总量时,还要充分考虑到集装箱运输路线的选择、集装箱在各单位的周转时间、仓库集装箱发放密度、战役后勤仓库和基层部队仓库的位置、运输具运载能力、物资种类及其包装形式、装卸机械装箱速度、基层部队物资消耗速度、适箱物资的多少、运输环境条件、突发集装箱运输任务多少等多种可变因素的影响,以便对集装箱配备总量做出必要的调整。

参考文献:

[1] 田润良,李勤真,等. 军用集装箱运输[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36.

[2] 田润良,等. 军用集装箱运输研究[M]. 天津:军事交通学院,19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