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迎来“陕西风暴”

2009-11-17 08:48
时代人物 2009年4期
关键词:书坛书法艺术书法家

辑\袖瞳

2009年3月2日,由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主持,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协、省文化厅、省文联、省书协共同主办的陕西省著名书法家王改民个人书法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李建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陈宗兴,陕西省委书记、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陕西省委副书记、陕西省省长袁纯清,陕西省政协主席马中平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出席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在展览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参观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一时间各界人士参观品议,京城书坛刮起了一阵强劲的“陕西风”。

陕西汉子的书法深情

王改民是一个对艺术和生活充满激情的人,他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感付诸诗词,赋予其深邃的学术意义。他在书法艺术上追求“美、韵、趣、气”。他认为书法创作要体现出上述四字,一是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二是要有较丰富的阅历和渊博的知识。书法之技有大小之分。“大技”是文化底蕴,难度极高:“小技”是工匠之巧,相对容易。他还认为没有高尚情操和情感的人是不会写出好字的。对生活充满激情,对艺术充满激情、充满希望,才有充实的生活,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收获。凡是在书法上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继承传统、不断创新的结果。割断历史,任何人都不可能创造未来。艺术家要有责任感,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大众负责。

近10年来,书法艺术的创作热情日益高涨,流派纷呈,艺术风范千姿百态。有人主张创新却出现了千奇百怪的字,曾风行一时。这些怪字,并不是顺乎自然的怪,而是故意做作的怪。也有人主张守旧复古,以临帖作为功底,守住颜、柳、欧、赵不放。其实这种刻意入帖、深钻古法的字,常常是摹其行而失其神,只能是以摹拟的板滞而湮没自己的个性风采。

在书艺的探索中,王改民的视野不仅上溯远古,而且能正视当代书坛。冷静而热情,理智洒脱地面对书坛的各种思潮和书风,以宽阔的胸襟笑对艺术人生。

王改民的书法,不追求怪异的创新,也不追逐世俗流派,不急干求成,也无意于争名夺利。他只是凭坦荡的襟怀以学书自喜,所以在他的书法中,倒有一种空阔、遐远的自然境界,令人荡思八荒,怡情飞举。

充满“陕西味”的书法作品

走进王改民的书法世界,你会发现,要真正认识一个书法家决非易事。目下,人们对书法作品的品鉴与针砭,常重“耳鉴”而轻“目鉴”。所谓耳鉴,即用耳朵来评判优劣,连眼睛也不怎么重要了,更遑论走进一个书法家的心灵世界去体认书法家“心灵独自”式的艺术语言给人带来的魅力。对书法的审美判断,必须建立在“亲眼目睹”之上,否则,只是道听途说,便会神惑目迷。

王改民说:“有些人掌握了毛笔,却不知何为‘用笔:有些人以为只要掌握了字的结体就可以了,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与书法艺术无缘。‘工求不工,是技进于道的书法艺术境界,是人格化、天道化的天人合一意境,而绝不是任意的笔墨涂鸦。书法艺术的‘根基于实用、升华为艺术、衍生为伪异的本质属性,以及圆锥形毛笔物理性能的复杂性,使人们往往产生混淆实用和艺术的错误认识,未能深入理解笔法、字势、书理而大笔任意挥洒,自我感觉良好而无视识者的审美感受,成为时下书艺的通病。”

王改民属于“传统派”,但他不刻意于外在的形式,而致力于建构自己的艺术语言体系。结字以于右任草书为基础,参以二王笔势,分行布白虚实有致,轻重缓急一如伯牙鼓琴,而其点线则从于入,从赵出,既得碑之朴拙质实又有帖之流畅自然。参较其他书作,也都在含蓄蕴籍与简净清丽之间,居静以治动,安详自在,和合大度,有君子儒雅之风,而无市井流俗之气。其对联“丹青大世界,翰墨小神仙”,浓情重墨,豪迈大气。而行书中堂“治生不求甚富,为宫不求甚荣”,堪称行书力作,与其草书相较,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该作一反草书的于体结构而以他早已谙熟的赵体行书为宗,亲和赵的儒雅而一反赵的轻飘,雍容大气,不拘细微末节。在此应顺便提及的是,赵孟頫书法属二王一族。羲献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字形的变化,行距不等,以及行势的偏斜,也是晋代书风之所以自然超迈的原因之一。而这一点人们学王时最易轻忽,照临王字就完全忽视了这一关键。王改民此件行书则无此弊,字态落落大方,行气连贯畅达。他以于右任的线条来表现赵的结构,从而找到了他自己的书法语言,这不能不说是其高明之所在。也许,这正是王改民书法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启示。

当前,艺术缺乏文化关怀而出现的贫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鉴于此,王改民时时告诫自己,欲塑造出自己独特的书法个性,必须以学问与人品的修炼作为内涵注入自己的书法之中。王改民在古典诗词上收获颇丰,他作书多以自作诗词为内容,豪情所至,诗境与书境合而为一,轻松自在,水到渠成。

书法是文貌,内无文而外貌必俗。至于潜藏在他个性中的美,到底是什么?这种抽象的美,见于书法,则为诗意。这里引用他自己写的一首《蝶恋花·书意》一词,来回答这一问题:“凉夜秋风黄叶地,万里潇骚,乍见山容异。艳艳韶华驹过隙,繁霜断送娇枝翠。一片寂心何所寄,寄向寥空,洒洒情难已。泻尽行云流水意,书成但觉心魂醉。”

从词意中看,王改民只是伤时光之易逝而翠枝转眼黄落而已。所谓寂心,是心无半点尘俗之气,只爱大自然的行云流水的动态,用他的书法表现出来,便能使人的心魂欲醉,而与大自然“天人合一”。这便是王改民内心境界的美,也是他的书法内涵的精魄。

“陕西”韵味深得专家赞赏

参与布展并主持王改民书法艺术研讨会的省书协副主席薛养贤感慨颇多。他认为,书法从产生,就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科举制度出现后,文人和仕与书法密切结合,后来,文人与书法逐渐分离,文人转化为知识人群,“仕”转换成管理学科,书法则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王改民先生很好地结合了这几点,他的书法已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经过大量卓有成效的临习、积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书法语言,成为他生活方式、人生历程的一种记录符号,成为他寻找诗意人生的一种方式,这也是对传统书法精神的一种回归。

王改民的展览在北京举办,不但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黄土地的一大幸事,也是我国书法界乃至文化界的一件喜事。不必说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展馆,也不必讲山西省领导们的评价,单就络绎不绝的平民百姓来说就有诸多的赞叹。参展期间很多参观者在王改民作品前驻足欣赏,不少人还在相互小声交流,有的在用手机拍照,准备带回家继续揣摩。一位满头银发的女士,在一幅书法作品前停留了至少一刻钟,最后干脆用数码相机拍照。这位老人姓钟,是一位纪录片导演。老人难掩自己的喜爱之情:“现在已经很少看到这么沉着、有力度的作品了。”老人表示,王改民书法作品追求的不是工匠之巧,而是大巧若拙,作品之中体现出一种力

量。当得知王改民是陕西的一位书法家的时候,钟女士表示,这些作品完全可以看做是陕西人精神的体现。

展目这次的王改民个人书法展,其中一个大大的亮点就是,此次所展出的书法作品,其内容多为王改民的自撰诗词。对此,应邀参加开幕式的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雷珍民表示,曾几何时,很多书法家不注重提高自己的全面人文素养,只知书写前人诗句,或多或少成为书坛一种缺憾乃至积弊。而他很早以前就读过王改民的诗,有两点印象很深,即:内容新、有创意,确实是大家所评论的那样,基本上做到了“书文同辉、心手双畅”。而且,王改民作为一个文化人,对艺术和生活充满热爱和激情,他不单纯为作诗而作诗,将随时的感受形诸句下,从不因过度的雕琢和推敲而伤了诗兴。又因为他丰富的阅历,加上对古诗词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格律与用韵上也比较讲究,有些诗里还加了一些现代手法,多有创新,读起来有深意,还上口,除了书法形式之外,还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学术上的研究文本,值得书界同行学习。

王改民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努力尝试将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形式结合,希望在传承的同时让书法艺术更好的走向未来。王改民表示:“我的书法因为受地域的影响很大,陕西是文化之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我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学习的是于右任先生,他是真正的书法大家,给我的影响最大,应该是从对他的挚爱开始的,但是陕西这块文化的土地,她未来的发展又和现代的形式相结合,有历史的背景、现在的发展、现代化的发展,已经开始起步了,所以我也觉得,现代的书法艺术,也要和现代的形式美结合起来。这次展览的这个形式就是把传统的和现代的加以结合,使书法的魅力更加能够具有时代气息,能不断地走向未来!陕西提出文化强省,书法也是文化的一个大类,我愿意在这个方面作出贡献,为陕西的文化建设作出自己的努力!”

带着祖辈、父辈的谆谆教诲,带着地域文化圈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带着从小建立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人理念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报国热忱,王改民走出咸阳,走上仕途,他兢兢业业为党、为国、为民,默默地辛勤工作数十载,不计名利,不求封赏,只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他上对得起三秦父老,下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妻女。卸下疲惫,投身艺海,王改民的“陕西风暴”必将越刮越猛!

猜你喜欢
书坛书法艺术书法家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小小书法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