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 川
在《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名家邀请展》办得红红火火的间隙,邀请展的策划人袁加于3月23日晚7时在国家大剧院又召开了关于二十世纪中国绘画艺术的文化反思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袁加、陈丹青、徐冰、朱青生、翁剑青、西川。各位名家在座谈会上对诸多现实问题进行了讨论,发表了独到的见解,解答了众多到场观众的疑问。那么,从艺术到文化,反思过后应如何发展呢?
艺术的哲学意义和公众性
对于主持人袁加代表广大书画爱好者提出的“完美的艺术作品是孕育在什么样的想法之下的?”这一问题,陈丹青认为,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时期是将艺术作为审美鉴赏对象的特殊历史时期,艺术在过去几乎从没有得到过如此高的重视和尊重。但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出现,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艺术开始转向日益疯长的商业性,并因此丧失了它批判的潜质和揭示真理的功能。在这种背景下,为艺术寻找新的哲学理论基点是理所当然的。在这种寻找中,已变化了的社会文化环境必须被纳入考虑的范围。陈丹青坦言,现在他的绘画还是受到学院派影响的绘画模式,而变化的是题材和观念。在全球性的深刻变革面前,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历史的变革。人们不得不对艺术、文化以及它们在社会发展中的定位进行分析和评估,然后找到新的理论途径,为艺术寻找与它在现代主义时期所具有的揭示真理功能相似的活力。也许,艺术并没有随历史的变化而表现出新的式样、新的外观,它具有“超越历史的本质”,也许艺术已经失去了它批判性的、揭示存在本质的功能,但即便如此,这种“艺术终结”的事实也不得不被关注、被阐释,并以哲学的方式做出回应。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曾说,世界上一切事物,无论物质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都可以解释: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演变、消灭,都有规律可循。中国的艺术发展历程就是艺术哲学的现实表现,“种族、环境、时代”三元素都在左右着中国文化的发展。种族是“内部动力”,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动力”。新中国建国之初,我国的艺术家就意识到要发展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这就是“种族”影响;“文革”期间的断层就是“环境”在左右艺术的发展;而当今社会,艺术发展多元化,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渴求,就是“时代”的影响。中国艺术为什么渴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放在几十年前这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实现的梦,但是二十世纪的中国,经济腾飞、国际地位逐渐提高,使中国艺术具备了“走出去”的基础,这是哲学上的可能性。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迫切要求,让中国人民渴望看到本民族的艺术和文化走出国门,这是哲学上的必要性。如果说这两点还不足以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那么最重要的是“时代”的影响。什么是“时代”?时代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新的“时代”,中国艺术注定会成为屹立于世界巅峰的艺术之一。
由于艺术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社会的,翁剑青认为,公共艺术以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社会、环境、生态,美学及功能属性和含义为研究对象,以发展当代社会审美文化和市民公益服务为目标,形成艺术与大众互动,带给人们精神“幸福感”,从历史到现在,从宏观到微观,从理念到形式予以多方位、多层次的阐释。从艺术学、社会学、政治文化学、环境学及传播学的视野,以综合分析的方式,他对当代中国公共艺术的实例和现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评析。同时,立足于对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文化和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形态的关切和展望,以历史的、社会的、人文的及多元的价值观念论述了公共艺术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他强调,此次画展,就是在强调学院画的专业水平和艺术家的作品,虽然并不是针对全民性的,但是能够让大多数人接触到学院的艺术,参观者可以对公共艺术做适当的评价。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精神上的,是对美的追求和享受。人类对美的追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历史发展的长河不断变化的。要利用社会公共资源,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让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文化得到一种升华和启发。总体来说,就是优秀的艺术和文化要贴近现实、贴近人民、贴近社会,这样的艺术和文化才有着广泛的欣赏公众。
对艺术和文化的反思
参会的名家认为,影响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欧洲文化。新中国建立初期,艺术家们迅速地向苏联,并通过苏联向西方现代文明学习。至今,这种现象仍然在延续。那么,中国艺术和文化当如何正确地发展?首先,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新中国建国初期的艺术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文化发展在于交流,交流才能创新。这种交流不仅是省内的、国内的,还要把外国优秀的艺术文化“引进中国”,使中国艺术家在创造自身艺术的同时,学习、借鉴外国艺术文化的“长处”,总结中国艺术和文化的不足,最后“去粗取精”,使中国艺术和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其次,不能妄自菲薄、妄自尊大。这是当下中国艺术和文化领域的工作者存在的两种倾向。一种是认为外来的艺术和文化是优秀的,中国艺术和文化无论怎样也是没有办法赶上的,这种“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想法影响了很多人。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艺术和文化是最优秀的,完全没有必要向外国学习,没有“走出去、引进来”的必要。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狭隘的。中国艺术和文化是很优秀,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如果一味守旧,不肯创新、发展,那么有一天中国艺术和文化终将被历史所淘汰。
在过去的历史中,艺术和文化产业的规模都是微不足道的,原因是社会发展的水平制约了艺术的需求,经济状况也决定了艺术成为商品的不可能。但是近20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的高度发达刺激了精神的需求,以此次画展为例,它激活了当今文化市场的低迷状态,从另外一个侧面激活了书画市场的动力,不但对于创造财富而且对建构和谐社会具有全面促进作用。艺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为我国建构一个以人文价值为核心价值取向,融合技术进步、国民创意能力和文化内涵等多重价值标准的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了历史契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艺术和文化产业越来越发达是一个大的趋势。如何发展艺术和文化产业?首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发展艺术和文化产业,也要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样,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弘扬正气、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其次,积极主动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围绕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依法运营的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区别文化事业和艺术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发展经营性艺术和文化产业,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艺术和文化产业,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通过
改革,不断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再次,要完善艺术和文化产业政策。要确定重点发展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艺术和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发展和集约化经营。最后,要增强艺术和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艺术和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存在很大逆差。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这样中国的艺术和文化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艺术和文化的市场与价值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参会名家认为,文化从内容上可以区分为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老百姓也有各种各样的消费群体,有的人比较喜欢大众的、通俗的、比较纯消费型的文化;而有一些可能是比较喜欢高雅性的文化。因为现在对文化的消费取向多样化,所以文化市场也显得丰富多彩。市场也是一个动态的东西,也可以说是很复杂的东西。可能一个东西在一部分受众有市场,但是另一部分受众就可能不欣赏。要发展文化产业,是指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这种需求也会反映为市场需求。但是,文化和市场的关系也是辩证的,它既需要满足市场,又需要引导市场。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有市场需求,这种文化就该发展,不能说文化发展完全依赖市场。应该正确地处理好文化和市场的关系,争取文化和市场的双赢,当然,社会效益是要放在首位的,因为有好的社会效益的文化产品,不只是能够满足一时的市场需求,还可以获得持久的市场占有率。
文化的价值体现在人性在自由自觉的境界上认识自身,由自然的人向文化的人转变,可以说文化价值是人类追求文明的目的。文化价值的背后永远是那个超越物欲的高尚的精神境界。它可以超越时空、地域,使人类在文化的天地中互相交流。凡是在社会动荡、生活陷入困境的时候。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强。这是因为文化具有抚慰心灵、舒缓情绪、排解困惑、感受美好的功能。理解了文化的价值,也就不难理解艺术的价值。从“二十世纪画展参展”作品来看,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所实现的两部分人文价值,见证了艺术的完整过程。设想一下,如果一幅开始从审美的角度被认定是达·芬奇的画,多年以后被发现作者另有其人,那么市场价格就可能从几百万跌到几十块钱。但在真正的艺术审美家那里,思路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会想,当时除了达·芬奇之外还有另外的人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成就,原来竟然没人知道!按照他们的判断,更重要的是原来有位同等重要的艺术家潜藏在那个时代而没有被人发现。作品所蕴涵的纯艺术价值并没有因为作者易人而发生变化。所以艺术品一旦流通起来,其市场价值就会取决于很多非艺术的因素:社会的因素、经济的因素、文化的因素、其他偶然的因素都可以造成市价的差别,此时的艺术品很可能只具有货币符号的意义而非只是审美的价值。以马克思的劳动观点分析,艺术可以使人们以审美的标准去对待和要求劳动对象,这样劳动者不仅有了积极主动的创造性而且还会从劳动中感觉到精神上的快乐,丰富和满足。艺术应用于生活劳动所带来的创造性不仅丰富了社会产品而且使社会的发展趋向于和谐和美。从这种意义上说,艺术对社会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仿佛是一种社会润滑剂,协调着社会中不和谐的因素,又仿佛是一种催化剂,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创新,发展和更新。
谈到艺术和文化的市场价值与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参会的名家认为中国的美术教育曾经是在西方的启蒙下创办的。当年中国人曾前赴后继,到西方学习,在中国美院的历史上,就出现过三次留学热潮,学校的第一代创办者几乎都有留洋背景。然而今天,中国与西方的艺术交流,已由单向流动转为双向流动,过去的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寻友问道的关系。这样的变化,显示了西方世界希望了解中国艺术及其发展变化的迫切心情。他们看到,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一代代艺术家并没有迷失自我,而是融会中西、古今、艺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日益受到世界的瞩目。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国威国力不断强大,为中国文化自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形成了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强大后盾。从而激发出中国画家极大的创造欲,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它向人类展示了中华民族一种积极健康的文明姿态,并通过不断的沉淀、积累,形成了我国新时代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正在逐渐影响世界。现在全球已有孔子学府100多所,正在申请的也有20多所,我国文化历史悠久,艺术人才储备甚多、当代艺术的多元化的基本国情,更加拉近了我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对接,被世界认可的距离。据悉,世界艺术史协会已确定我国为2016年世界艺术史大会主办国。这正是全球对中国文化的肯定和接受。
热爱、追求和表现和平的新艺术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这是中华文明在过去、现代和未来世界的艺术舞台上彰显持久生命力的表征,也是中华文明作出现代性贡献的表征,更是中华文明之河以更为广阔的姿态汩汩向前的表征。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中国艺术和文化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如何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