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研究与实践

2009-11-17 03:58
教师·上 2009年7期
关键词:课题语言语文

周 平

“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研究与实践是为了深化新课程改革和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而开展的一个研究课题,课题研究从2004年2月开始至2008年8月完成,通过18个试验点,历时四年多的认真实验与研究,积累了许多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在2008年湖南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二等奖。

一、课题的提出

(一)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重分析轻积累、重理性轻感悟、重模式轻个性的现状及由此导致学生“‘听则充耳不闻,‘说则口不善辩,‘读则心不在焉,‘写则言不逮意”的弊病,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大相径庭。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改变以上现状探求一条有效途径。

(二)目前正在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新课标多次提到“积累、感悟、熏陶”。这是语文教学界长期探索得到的几个核心理念,其中“积累”处于起始位置,起着奠基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还必须有一种与之相适应且具备可操作性的新的教学途径与方式。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落实课程标准提供可资借鉴的具体经验。

(三)古今中外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都很重视语言的积累及语言的运用。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注重熟读成诵和日积月累习惯的培养,当代语文教育家也很重视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训练,国外也很重视语言积累和运用的研究。既有的经验和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借鉴,但如何落实到教学中去,尚有许多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二、课题的界定

“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是一项涵盖语文学科听、读、说、写诸内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及能力的综合性研究。“语言积累与运用”是指研究的主体内容。其中“积累”主要就“听”“读”而言,即信息的输入和吸收(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和情感的积累)。“运用”主要就“说”“写”而言,即信息的输出。“整合训练”是指达到语言积累与运用的途径与方法,即“语言积累与运用”训练力求听、读、说、写有机结合,合理开发,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的基本途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初步形成“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的理论观点。

2.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为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供实践方面的好经验,为教师的教学提供科学的指导。

3.通过本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在不断听、读、说、写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养成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好习惯,掌握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工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4.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教师进一步树立语文教学新理念,并在实践中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的途径与方法。

(二)研究内容

1.初中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实践活动的现状。

2.初中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的理论探索。

3.初中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的原则、途径和方式。

4.初中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5.初中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训练”情境活动设计。

四、课题的理论依据

(一)现代教育心理学原理。教育心理研究认为,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能促进学生大脑的开发。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两个因素:生长与学习。而引起学习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内部条件,即学生在开始学习某一任务时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另一类是外部条件,这是存在于学生之外的种种客观因素,主要指学习的环境。学习任何一种新的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学生心理的发展过程,除基本的生长因素外,主要是各类能力的获得和积累过程。初中学生要学好语文,其前提就是要具备较好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二)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及近当代语文教育家的有关论述。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注重熟读成诵和日积月累习惯的培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近当代语文教育家也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述和经验。张志功先生说:“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要有积累的意识”。语文教学专家谭惟翰说:“‘纳是‘吐的前提,是基础,会‘纳才谈得上‘吐……假如欲‘吐而不‘纳,便无所积累和借鉴,势必言之无物,言而无方”。章熊先生也讲过“学习语言从积累语言材料开始”。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也认为,只有不断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才能把古今语言精华化为己有,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五、课题成果与分析

(一)从心理学和信息论角度对“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进行了分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说:“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加涅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受纳器——感受登记器——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反应生成器——效应器,形象地反映了学习与记忆的内在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梅耶简化了学习信息加工模型:新信息进入工作记忆系统(又叫短时记忆系统),学习者找出新信息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与此同时,与新信息有关的处于激活状态的原有知识和新信息产生联系,最后,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贮存起来。这一过程显示,新知识在记忆系统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充分说明,信息不仅要能储存,而且要能提取和运用,否则,就不是有效的、积极的信息。语言积累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储存了多少言语材料,而在于能否把这些内存的言语材料运用在言语实践中。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语言积累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运用的过程。

(二)从中国文化传承的高度认识了“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的意义

语言积累与运用不单纯是一种言语的记忆与表达,不单纯是对古今中外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语言积累与运用是文化火种的传承,是民族信念的一种潜移默化,是从语言中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一切精奥的思想都蕴含于语言之中。当然,我们也应该鼓励批判、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我们得出结论:构建语言积累与运用新理念要从语言中寻找中国文化的精髓。

(三)构建了若干“语言积累和运用”课堂训练的模式

1. 层进式积累模式 即每个步骤层层深入的积累:(1)诵读课文,感知式积累;(2)复述背诵,再现式积累;(3)品读句段,感悟式积累;(4)课外拓展,延伸式积累;(5)语言运用,内化式积累。

2.“三环七法”模式 把阅读课设计为三个环节:(1)整体感知;(2)研读赏析;(3)拓展延伸。把语言学习分为七种基本方法:(1)听,利用听觉学习语言;(2)读,反复诵读自己喜欢的语段;(3)说,说自己喜欢某语段的理由;(4)品,品味词句的作用与好处;(5)抄,抄写精彩词、句、段;(6)背,背诵,巩固记忆;(7)写,创设情景,模仿写作片段。

3. 全程渗透训练模式 即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训练。

(1)导入环节训练 如《竹林深处人家》的导入: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正楷的“竹”字,然后要同学们说出与竹有关的成语或诗句。引导学生说出“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等成语与“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等诗句。

(2)学习生字新词环节训练 如《纪念白求恩》我们设计了以下问题:

A.读准并识记下列加点的字:狭隘殉职热忱鄙薄

B.默写并解释下列成语:漠不关心 拈轻怕重 微不足道 精益求精

(3)朗读环节训练 如《春》一课设计的朗读环节:朗读下列句子,读出句子的美,把它变成自己的语言。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4)理解赏析环节训练 如《鹤群》我们设计了以下活动:细读课文,仔细品味,把在阅读中发现与体会到的,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句子、段落标记出来,从修辞、情感、形象各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与看法,展示自己的欣赏水平。

(5)巩固训练环节训练 如《小巷深处》设计了这么一道训练题——按下列句式说话:______ 这句话写得好,妙在_______,它表现了(或它写出了)________ 。

(6)拓展延伸环节训练 如《蟋蟀在时报广场》我们设计了如下拓展延伸: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在课堂上交流。

(7)布置课后作业环节训练 如《小巷深处》我们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后作业:收集歌颂母爱的诗歌、散文,把最精彩的词语、段落写在摘抄本上。

4. 活动课整合训练模式 例:语文实践活动课──《古诗神韵》我们是这样设计的:(1)导入:播放外国名曲《月光曲》,问:哪组同学能用中国的古诗描绘乐曲的内容;(2)在下列诗句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鸟的名称;(3)在下列诗句的横线上填上带“春”字的词语;(4)看表演猜诗句;(5)诗句唱和。

(四)总结归纳了“语言积累和运用整合训练”的若干途径和方法

1. 用心理学原理指导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内储”与“外储”结合 所谓“内储”,指人脑在初步理解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识记、保持的过程,即通常所说的“口诵心惟,烂熟于心”。方法有几种:听读欣赏、演读背诵、美读吟诵。所谓“外储”,是通过建立文字资料库或电子仓库等非人脑物质载体对语言、知识进行物化处理,即旁搜博采,有闻必录。方法有下列几种:制卡片、剪贴、复印、写读书笔记、 计算机储存。

(2)“吸收”“表达”结合 所谓“吸收”,指信息输入的过程;所谓“表达”,指信息输出的过程。吸收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教师要在学生积累语言的同时,加强读写结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运用信息的机会。方法有:开展主题活动、举行办报比赛、开通小灵通广播台、进行课堂练笔即挖掘课文中的相关因素,借助阅读课文中的空白处、可延伸处、精练处等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言语材料进行仿写、扩写、改写、补写、续写等练笔活动。

2. 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语言积累和运用

(1)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强化熟读背诵。 A.阅读教学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背诵训练。B.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C.加强语言的品味、感悟、积累。

(2)在博览中积累语言,抓好课外阅读 。A.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B.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C.在阅读活动中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3)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在班级活动中强化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组织“新闻播报”“校园要闻”“奇闻趣谈”“好书推荐”“成长的烦恼”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的平台。在班级活动中举行朗诵、演讲等比赛,学生积极准备的过程也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欣赏他人表演,学习他人所长当然更是语言积累的机会;进行自编小报活动,学生搜集素材,自己写文章来点缀更有利于运用语言,积累语言。

4. 在社会生活中积累和运用语言

日常生活是语言积累的仓库。组织和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积累常用谚语、歇后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

(五)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1. 通过实验,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明显提升三年的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学生普遍达到了一种“听”能声声入耳,“说”能出口成章,“读”能心领神会,“写”能倚马可待的优异水平。

2. 通过实验,学生养成了语言积累的好习惯三年的语言积累与运用整合训练,学生养成了好看书、勤动手的习惯。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爱好,作读书笔记成了学生的自觉行为。

3. 通过实验,学生写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对全市实验学校统计,四年中,实验班级学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及在各类征文中获奖的作文有160多篇,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和在县、市各级评比中获奖的达300多人次。

4. 通过实验,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本课题实验从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入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会考语文成绩明显提高。

(六)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促使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积累,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为新课程发展注入了活力。几年来,实验教师共撰写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170多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31篇,获省级奖19篇,获国家级奖7篇;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征文和作文竞赛中获国家级指导奖15人次,获省级指导奖23人次。课题研究激发了广大青年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在实践中提高了教学教研水平。课题研究成功造就了一批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近四年来,实验教师参加县、市两级新课程教学比武获特等奖和一等奖的达30人次。

(责任编辑:谢先国)

猜你喜欢
课题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