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铿锵“第三步”

2009-11-17 09:04
计算机世界 2009年37期

许 泳

2009年到2011年,是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极)9年规划中的第三个发展期,也是其“三步走”战略中的最后一步。7月17日,太极的第三个《三年规划》正式对内发布,至今还未向外界公开。素有IT服务“国家队”之称的太极,第三步将迈向何方?本土企业的机遇在哪里?本报总编辑孙定与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淮松进行了深入交流。

两个硬指标

2009年到2011年,太极有两个目标,主营业务营收和盈利水平翻番,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利用技术加资本双轮驱动。

孙定: 2009年,太极已经迈入第三个发展期,这一年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于太极3年规划的制定有怎样的影响?《三年规划》至今尚未公布,大家也都在猜测,在今后几年中,太极的发展目标是怎样的?

刘淮松: 2002年,太极确定了“做中国最优秀IT服务提供商”的战略目标,并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每个发展期,针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太极都要单独制定3年发展规划。

第三个战略发展期至关重要,是太极能否实现业务扩张、进一步确保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给太极的发展带来很大挑战,越是这样,我们越应该坚持既定战略目标。在这3年中,我们有两个目标: 一是主营业务营收和盈利水平翻番; 二是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利用技术加资本双轮驱动。

《三年规划》的目标突出了预期性、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对定量指标进行了测算并分解到每一年。近几年,我国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按此目标计算,公司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7%左右,略高于我国软件产业年均增长速度,既满足公司领先行业发展的需要,又考虑到了实现的可能性。

2009年为第三个3年规划开了好头,在这个新的时期,“与资本市场对接”对于太极股份的快速发展也至关重要。当前的经济形势创造了更多的整合并购机会,IPO(首次公开募股)已经重启,如果公司成功上市,资本市场将会为公司实施战略整合提供急需的资本资源,因此公司会抓住一切机会积极推动上市,尽快实现与资本市场对接,通过资本力量促使公司业务扩张。

孙定: 这显然是两个硬指标,为了达到目标,太极将具体采取怎样的措施?

刘淮松: 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三年规划》强调了四个关键词: 战略主导、创新整合、团队卓越和稳健发展。

太极的经营管理已经很强了,但仍需提升战略能力,高瞻远瞩,才能掌控全局,做大做强。第三个3年规划,创新还是关键词,我们要做的,是把各种创新进行整合,包括机制创新、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整合之后才能为有互补性的团队和业务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团队卓越,则是太极长久追求的目标,通过塑造太极企业文化来打造精英团队。第四个关键词“稳健”,不是慢,而是要追求品质经营,不好高骛远,发展速度不低于平均水平。

太极在2002年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已经提出了“专注、一体化、合作”的业务发展策略,本次《规划》提出,今后3年,将继续执行该策略,涵义将进一步深化。

在“专注”方面,一是要深耕行业应用,打造战略性行业;二是要创新服务,推动服务产品化、标准化创新; 同时要加强内部协作,发挥各方资源最大价值,彰显“一体化”优势; 在“合作”策略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开放合作,推动产业链合作和区域合作,二是要加强资本运作,推动战略资源整合。

抓机遇 补短板

太极正在着力提升行业咨询和应用软件规模开发能力,努力从“专业服务”发展到“卓越服务”。

孙定: 我国正从制造大国转变为科技大国,4万亿元投资、两化融合等都处于起步阶段,太极怎样利用这些机遇,赢在起跑线上?

刘淮松: 国家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战略,这将更广、更深地激发各行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另一方面,从2000年国务院发布18号文件以来,软件产业享受着越来越优惠的政策,《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又将软件服务业列入今后3年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这些利好因素都让太极如沐春风。对于现有的政府优势行业,太极会在稳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并逐步建立绝对领先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要聚集资源,加大对能源、金融、冶金、电信等行业的投入,加强市场运作力度,在这些行业上尽快确立公司的优势地位,逐步发展成为公司战略性行业。

孙定: 太极的优势大家有目共睹,那么,公司有哪些短板需要填补呢?

刘淮松: 我们也能正视自己的短板,比如在资本运作方面,还有待提升,要进一步夯实资本规模,解决发展瓶颈,积极推进上市; 在创新方面,也仍有不足,3年规划到了一个新的台阶,面临的挑战不是小了而是大了,问题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要强化创新能力,激发创新动力; 第三是在IT服务层面上,要通过知识库系统来做好知识复用和管理,把分散在太极每个团队和个体的智慧与经验凝聚为群体智慧;第四,太极要凸显战略性行业,有选择地把重点行业做透,和行业大客户成为战略伙伴。虽然太极在行业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但还不够深厚,还需进一步聚合资源。

在行业拓展方面,太极也正在做一些积极探索,比如太极的解决方案中心,就是一个IT样板间。在占地近500平方米的空间里,用户能够身临其境,以体验为中心,通过整合创新、互动展现和业务定制,增强客户对业务模型和信息化建设方法论的理解和感受。我们不能把用户想成信息化专家,他们需要的是一些感性认识。太极解决方案中心,就是基于我们多年的经验把业务模型抽取出来,展现在用户面前。很多用户在第一次参观解决方案后都会向我们表示: “对,我要的就是这样的方案!”这就是我们期待的效果。

提升“软”实力

全球信息产业呈现出“软化”的趋势,在发展较快的国家,IT产业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软件与服务上。

孙定: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举国同庆。对外开放是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战略之一,对于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对外开放仍然是需要坚持的战略之一。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进程中,中国软件产业本身的发展还存在什么问题?

刘淮松: 软件与服务产业是全球性产业,中国改革开放早已使得中国IT产业融入全球,因此,中国IT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全球的重要缩影。除了在技术创新趋势上没有发达国家进展得那么明显,导致中国在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掌握有差距外,在技术应用、产业格局、价值形态等方面,几乎与全球产业保持同步。

我国软件产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是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缺乏,包括基础软件、技术标准以及ERP等产品化成熟度较高的应用软件产品和一些工业控制软件产品; 其次,很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通过信息技术提升组织竞争力不明显,在信息技术服务水平上也存在差距,尤其是高端的战略和业务咨询能力; 第三,产业结构仍然有待优化,现在硬件仍然是产业的核心,对软件和服务,尤其是服务的认知度普遍不高。

目前,软件产业与工业、行业加速融合,软件产业产生的价值已经不能简单用软件产业产值对GDP的贡献来衡量,软件产生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了对传统工业管理、经营实现的倍增价值。软件与服务在IT产业中的比例正在逐步提升,无论是信息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还是较慢的国家,软件和服务发展速度都快于硬件的发展速度,全球信息产业呈现出“软化”的趋势,在发展较快的国家,IT产业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软件与服务上。

孙定: 中国IT软件和服务产业的发展格局是怎样的?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软件产业应该如何适应局势?

刘淮松: 软件产业与一般产业有所不同,软件产业是全球性产业,不分国界,各个国家的软件产业都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国际软件产业体系。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积极面对这种国际产业体系和分工格局。主动了,就能够争取到一个附加值高的分工; 被动了,只能捡别人挑剩下的工作。

我国目前在全球软件产业链中的角色仍然处于中低端,必须向中高端进军。国内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培养出一批行业应用方面的高端服务企业,要把国家主管部门、行业用户以及软件企业等各方力量集在一起,才能实现这个突破。

中国IT企业应该把握产业链的两端: 一端是基础软件产品和涉及国家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基础产品,在战略性的产业领域上,通过国家扶持和国家意志导入,持之以恒地开展技术和产品研发,并且充分利用国内市场优势,以应用带动产品发展; 另一端是面向行业的高端信息技术应用服务能力(咨询和解决方案能力),产业中的重点企业要加快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尤其是培育行业专家,将行业知识、业务与信息技术融合。

此外,我们还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与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开展战略合作,而非一般性的产品销售代理,同时应尽可能地全方面参与研发、生产、服务等国际分工和合作,不断扩大在产业链上的水平分工领域。在做好国内信息化的同时,我们应该尝试走出去,积极承接来自国外市场的外包,除了软件开发外包之外,还可以在国外市场的信息化工程承建、在国外BPO外包上进行探索。

采访手记

七年不“痒”

从2002年开始,太极制定了三段“三步走”规划,今年刚好为第七年。熟悉太极的人,一路看着它走下来,总会猜疑太极会不会遭遇“七年之痒”。这个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在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中,太极依然不骄不躁、坚定不移地执行着规划,三步走战略迈得铿锵有力。

刘淮松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是“创新”,“创新”对于太极,不是一个新词,但正是由于没有把创新当口号喊,而是踏踏实实地贯彻创新,才能让已经有22年历史的太极保住“青春”,激情常在。

太极的3年规划并非一个冷冰冰的产物,第三个《三年规划》,就经历了两上两下的过程,有300人参与了《规划》的研讨。刘淮松认为: “《规划》重要,过程更重要,只有大家积极参与,才能把目标、行动和举措结合得更紧密。”正是因为公司整体目标的渗透性,让团队更好地凝聚在一起,富有激情地创造辉煌。(文/许泳)

总裁感悟

不是圆满 而是精彩

“我们的队伍,从来不掉链子!”在评价太极的团队时,刘淮松总是这样自信。太极在业内素有IT服务“国家队”之称,承担了众多国家大型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服务。2008年奥运会期间,太极承担了场馆智能化系统、场馆管理控制系统、安保系统、物流系统、指挥系统等十余项科技奥运与平安奥运项目,近百名精锐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太极的作风就是硬朗,在很多重大项目中,太极都经受住了考验。”刘淮松多次承诺客户: “我们所完成的任务,不是圆满,而是精彩。”

光有硬朗的作风还不足以达到这样的目标,太极的“柔性”更是为圆满修出一道完美的弧线。作为本土企业,太极可以做很多适合我国国情的咨询服务,为行业用户量身订做解决方案。

刚与柔,都是由太极的卓越团队来承载的,在3年规划中,有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塑造“传承创新、共谋共赢”的和谐太极文化,把员工个人目标和价值追求引导到公司统一的目标和价值导向上来,形成企业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文/许泳)

图注:本报总编辑孙定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淮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