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发表对华友善言论 两国关系被评更加对等
●本报驻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加拿大、韩国记者联合报道 ●本报记者 王跃西 ● 汪析 柳直 王轶峰
美国总统奥巴马昨天从上海进入中国,这是他上任以来出访的近20个国家中被议论最多的一次。英国《卫报》拿过去60年的中美关系做背景称,现在最大的不同是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实现了平等,“中国需要美国与美国需要中国一样多”。抵达中国之前,奥巴马在日本公开表示,“美国不谋求遏制中国”。美国《纽约时报》说,是中国拥有的美国国债从实质上改变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国际问题专家金灿荣15日表示,他认为,可以说中美已经开始进入“协商时代”,这是两个国家能够牵着手前行的一个保障。
中国是最重要一站
奥巴马15日晚抵达上海,在这里他将与中国青年进行对话。韩联社分析说,这表明奥巴马想亲自向中国年轻人传播美国的个人主义、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等优势。但分析人士普遍注意到,最近几年是美国价值观对中国影响最小的时期,而且这种影响将会继续减弱。在17日的峰会上,美中将制定加强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相关战略问题上合作的路线图。
对中国的访问是奥巴马亚洲四国行的一部分。《赫芬顿邮报》说,奥巴马先访问日本,接着在新加坡峰会上演讲,最终在首尔讨论核武器和朝鲜问题,但奥巴马本周的轴心是中国之行。英国《独立报》披露,为准备这次远东访问,奥巴马没有出席欧洲纪念柏林墙倒塌20周年的活动,“让德国总理默克尔感到失望”。日本《朝日新闻》认为,奥巴马在每个国家待的时间长短象征着美国对与该国关系的看法。《产经新闻》说,“美国总统在中国待的时间最长”,韩国报纸说,奥巴马将在日本韩国各待一天,但他在中国待3个晚上4个白天。
抵达中国之前,奥巴马在日本进行了一个议题广泛的演讲。日本多家媒体认为,“奥巴马的演说表明美国亚洲战略的关键还是日美同盟”,但是国际媒体关注更多的是其中涉及中国的部分。美联社援引奥巴马的话说,“我们欢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影响力竞争不再是一种零和游戏,各国不必惧怕其他国家的成功,因此,美国不谋求遏制中国。相反,一个强大、繁荣的中国的崛起可以是国际社会的力量之源”。
CNN15日题为“美中必须合作”的报道说,美国仍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事,尚未脱离金融危机,在寻找可以提供就业的增长。相比之下,中国享有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增长、稳固的国际关系。美国似乎担心在世界上没有足够多的敌人,而中国却不遗余力尽可能多结交朋友。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中国迅速成为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的主要支持者。报道说,冷战斗士和零和游戏者可能视中国的和平崛起为美国的威胁,认为中国应该被遏制甚或被破坏。这不仅会毒害中美关系,而且毫无疑问会让整个世界变得不稳定和更危险。“中美所面临的挑战是确保两国之间充满活力的关系能基于互利得到妥善处理,这样他们才能打破历史的魔咒,双双成为赢家,而不是一得一失”。
中美成了一种对等的关系
《纽约时报》15日的文章写道,“与公开敦促中国奉行西方模式和开放政治及经济的此前几任不同,奥巴马先生此行更多的是向北京作出保证,而不是进行说教。文章还说,白宫官员努力数月确保奥巴马的中国之行传递一个温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