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永恒主题,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随着时代发展,特别是当代教育思想的影响,有效教学在主张教学效益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有效教学的关键是要关注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往过程,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因而可以把课堂的有效性教学理解为是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与教学效果的思考
目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缺乏的现状是:僵硬地套用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致使不同学生学习机会差异悬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盲目崇尚新异;学生主体意识缺乏,学习效率较低,浅学、苦学、厌学和倦学的现象较为普遍。所以,本次课改强调的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法的倡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合作讨论与参与的各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每种教学方法都是辨证的,即所谓的教无定法,但教要得法。各方法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教学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使得教师不可能找到适合于一切教学环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公式。一种方法的优点,可能恰恰是另一方法的不足所在。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立体结合,才有可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性教学。
二、处理好课标、教材中的活动和实施过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指挥、激励和评价的功能,有效性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并能在课堂教学中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能更加准确的认清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1.用心体会,发现问题
在教学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是实现有效性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具体表现在教师教学行为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手段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等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接受状态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在目前实行的大班教学中,任务教学方法总是只能适合部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一次性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学生的“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如何使这种现象得以缓解,需要教师用心去体会,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地检查、审视和评价,坚持经常性的反思,并不断地发现问题。
2.热诚细心沟通,大胆尝试改进
在教学中,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原动力。教师心中有学生,“蹲”下去与学生对话,才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活化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真心去关心学生的成长;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学生的思维;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关系协调一致,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果缺乏沟通,教师就很难发现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也较难把握住问题出现的原因,更谈不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上,言语与非言语交流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明确教学中的问题;能更好地提出可行性的方案;能更好服务于课堂教学。教师在搞清了教学的问题所在后,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主动查找原因,并能尝试改进、纠正和调节的过程。需要教师对教学各个环节的细心观察,根据发现的问题来找到相应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3.及时作出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其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思想水平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方法才是切合实际的、具有操作性的,千万不能照搬他人的教法硬套在本身上。
及时作出教学反思是尝试改进教学的延续。在进行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究原有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地解决。如果已经解决,则要进一步去强化和深入,以达到巩固教学方法。如果尚未解决,则要继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是出现了新的问题,则应该针对新的问题尝试更好的改进方法。因而,要想成功地调整好教学反思,教师不仅要精心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还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的来说,既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思路和处理好教学重难点。
三、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已高度应用于课堂教学,从声音、画面图像等不同的角度调动了学生的感觉器官,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落实起到促进作用,使得教学内容的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直观与抽象等方面能够有效地相互转换。但是,是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来教学,这一问题我们值得考虑。例如,对于一些公开课、优质课,多媒体的使用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动画、声音都能用上。而我认为这些教学形式不带有普遍运用性,只不过是表现和展示的功能罢了,它不能完全适用于其它教学内容。毕竟课件的制作所消耗的时间、精力是相当大的。因而,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时间等条件下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目标,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应该注意把握好使用的时机。如对于生理方面的教学,马上使用动画进行讲解,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使他们失去了思维的过程。而对于实验内容,如果也按这样的方法进行,学生只能是很好地模仿完成实验,但同时也使他们失去实验过程的尝试,一些探究环节根本没有去进行。这样一来,长久下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精神、观察能力、实践能力等也就逐渐失去。因而应用现代化设备进行课堂教学,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地使用,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也是创造。因而,教师切实理解新课改理念,理论联系实际,精心选择,认真设计出适宜的教学策略,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施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给新课改下的初中有效性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让课堂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